精選聯盟

聲聲閩南語 悠悠遊子心!閩南語都流傳到了哪些地方?

作者:台海網

來源:台海網

聲聲閩南語 悠悠遊子心!閩南語都流傳到了哪些地方?

你知道,除了福建和台灣外,

廣東、海南、浙江、江西……

這些地方也有不少人說閩南語

閩南語在海外分布也十分廣泛

在海外講閩南語群體超過2000萬

沿着閩南語的遷徙之路

一同探秘閩南語的前世今生

台海網4月5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曾宇姗 崔曉旭)母語是最深的鄉愁。閩南語是閩南人的母語,不僅分布在福建閩南地區,也遷徙到了國内其他省份,甚至海外。

清明節到來,不少身在異鄉的閩南人思鄉心切,有的不遠千裡趕回家鄉祭祖掃墓,有的遵循着閩南人傳統的習俗過節,尋根、探親、訪友、緬懷祖先。

導報記者幾經周折,采訪到已遷居江西、溫州等地的閩南人後代,他們都說着一口流利的閩南語。同時邀請廈門市閩南文化研究會專家詳解閩南語的分布情況及遷徙之路,一同探秘閩南語的前世今生。

足迹

浙江明清之際漁民遷徙 現有超百萬人說閩南語

從小在溫州長大的阿森,一家人都說着流利的閩南語。但祖籍是哪裡,隻聽長輩提起過,可能是“泉州府”。

高中畢業後,阿森輾轉全國多個城市工作,熟悉的鄉音越來越遠。直到2019年回到溫州,再次聽到閩南語的他,倍感親切。

“小時候以為是因為離福建近才講‘福建話’,長大了才發現,原來我們隔壁的福建甯德和福州地區的方言和我們并不相通,而離我們相對較遠的廈門、泉州和漳州地區才和我們講差不多的方言。”阿森說。

阿森生活的溫州蒼南,大多數人都用“福建話”交流。他經過一番研究後才得知,這裡說的“福建話”其實就是閩南語。

時間追溯到600多年前。由于人口增長迅速,閩南地區的土地和漁獵資源越發緊張,早在明清之際就有許多閩南漁民陸續遷徙到浙江南部和東部海島居住。這其中,泉州人占比較高,現存的溫州閩南語大體展現的也是泉州方言的特征。“隻不過,泉州方言北遷并獨立發展百年後,在溫州地區已發生新的變化,語音、詞彙、文法各方面都與閩南原鄉的閩南語有些許不同。”阿森說。

據資料記載,現如今整個浙江省說閩南方言的人口約有150萬人。而在網絡平台上,溫州人講閩南語的短視訊也廣為流傳,阿森也是創作者之一。

從2021年起,阿森就萌生了利用網際網路傳播閩南國文化的想法,在抖音上建立了短視訊賬号“阿森LYU”。閑暇之餘,他會更新一些溫州閩南語的内容,接地氣的分享吸引了上萬名粉絲,也讓他結交到五湖四海的閩南語愛好者和以閩南語為母語的群體。這些人有的來自台灣、福建、廣東、海南等地,也有生活在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大家建了一個微信群,透過網絡交流彼此的生活,抒發對家鄉、對母語的情感。

為了持續輸出優質内容,身為短視訊部落客的阿森更關注身邊的“溫州閩南人”,不斷查閱資料,深入學習閩南文化。“福建最顯著的特征是多山瀕海、伴水而居,特殊的地理位置賦予了閩商與傳統農業文明不同的特質,受海洋文化影響的閩南人天然具有北上中原、東向出海的開拓精神,這在溫州地區非常明顯。”他與導報記者分享道,在溫州地區生活的閩南人大多擅長做生意,不管是經營水産批發市場,還是外出包工地、開礦,都做得風生水起,将“愛拼才會赢”的精神表現得淋漓盡緻。

不僅如此,閩南元素在溫州地區也随處可見。有資料統計,僅蒼南一個縣,就有80多座媽祖廟,媽祖信俗的傳承十分悠久,信衆多達幾十萬;在溫州洞頭區,每年正月初九都會舉行聲勢浩大的拜天公習俗,祈求來年風調雨順。溫州南部随處可見帶“厝”的地名,如李厝、羅厝、顔厝、新厝等,溫州人常吃的炒米粉、牛肉羹、紅龜粿等美食也都來源于閩南地區。

一脈相承的精神和生活方式在溫州得到延續,這讓阿森對閩南祖地始終抱有難以割舍的情懷。早年間,他還在微網誌上遇到過同樣遷居外地的閩南宗親,通過自己建立起的社交圈幫助他尋根,最終在福建南安找回了親人。

在阿森看來,随着國語的普及,下一代會說閩南語的人或許會更少,他想做的就是盡己所能推廣閩南文化,讓更多人感受到閩南語的魅力,不要讓這門博大精深的方言消失。

廣東、海南 “以海為田”不懼艱難 大量人口沿海岸線遷徙

有人北上,也有人南下。福建遠古先民以木、竹、筏為工具從事采集漁獵活動,閩南語的遷徙自然有一部分是沿着海岸線進行。

閩南人向廣東和海南的遷徙,其曆史大緻可以追溯至宋朝。宋代,福建的經濟趨向多元化,商品經濟較為發達。由于商業活動的需要,大量福建人遷入了廣東的潮州地區,而這其中,遷出人口又以泉州和莆田兩個地區的人口為重。伴随着閩南人的遷入,閩南方言得到了廣泛傳播,甚至逐漸取代潮州原本的府城話,成為當地最主要的語言。

根據《廣東閩方言語音研究》統計,現在的廣東省講閩南語的人數大概可以達到1400萬人,數量之大,令人驚歎。同樣的,閩南人也大量遷徙擴散到了海南島地區。唐代時,海南島人口僅有區區4858戶。即使到了宋代,受當時交通技術水準所限,海南島仍是一個“不毛之地”,蘇轼被流放于此時就曾含着悲憤書寫“此生當安歸,四顧真途窮”。南宋末年,因逃避戰亂及天災,不少閩南人選擇遠航到南洋或登陸對岸的台灣。但由于當時的條件有限和距離遙遠,向南洋方向的人們不少還沒到達就因補給問題而暫時擱淺了,最後退而求其次落腳到海南島,後來再由海南遷徙到海外。

随着登陸的福建人與日俱增,他們在海南島上逐漸發展成為一支人口數量可觀的族群,能夠與海南島最早的黎族匹敵,甚至到後來占據絕對優勢。群落的壯大,讓他們日常使用的閩南語在島上的覆寫範圍也随之擴散。

“現在海南漢族絕大部分人均為閩南後裔,海南話實際上就是閩南方言演變而來的。”現居

海口的閩南後裔沈毅達說。

江西另辟蹊徑 向内地擴散閩南語代代相傳

雖然大部分閩南人的遷徙沿着海岸線進行,但有一撥人,他們另辟蹊徑,向内地開拓擴散。

今年74歲的退休教師張克煌,在紫湖鎮張嶺村度過了大半輩子,退休後跟随兒子來到廈門。他的家鄉紫湖鎮,位于江西省三清山腳下,在那裡,有兩萬紫湖兒女都講着一口純正的閩南方言。“相傳明末清初時,我們的祖先就從福建遷移到了江西,那時有18個姓氏結拜為兄弟,形成了龐大的聚居群體,并且立下不成文的規矩,世世代代都要講閩南語,讓後人記住自己的母語。”張克煌告訴導報記者,他是張氏宗親遷居江西的第十一代,祖籍是福建永春,關于宗親遷居的曆史,族譜上均有記載,提醒着一代代後人不能忘記自己的根。

據他回憶,在紫湖鎮上有張氏、林氏、顔氏、尤氏、陳氏等不同姓氏的村莊,遷居到江西後主要以農耕為經濟來源,他的爺輩和父輩也都是依靠開山、種地、發展林業來謀生。在張克煌小時候,張嶺村裡多是些矮小破舊的房子,但林氏、顔氏等較為興旺的大姓家族已經擁有氣派的“四進廳”。那些古厝講究中軸對稱,大堂多、天井多,左右兩邊是廂房,與閩南地區的房屋建築風格極為相似。

紫湖鎮上還建有許多祠堂,和閩南地區一樣用來供設祖先神主牌位、舉行祭祀活動,保留至今的林氏宗祠、顔家宗祠都是古老的文化遺存,已有上百年曆史。

根據相關資料記載,這些向内地擴散的閩南人口中,大部分遷入地是如今的江西省。他們有許多是跟着當初太平天國運動時期的太平軍北上而來的,遷入江西後大多安家在上饒地區和贛南地區。

張克煌介紹,除了方言,閩南人帶到江西的,還有傳統習俗和美食,比如玉山紫湖花燈就源自于古時的閩南燈會。在閩南語中“燈”與“丁”同音,“添燈”即是“添丁”之意,每年臘月,紫湖鎮各村莊就會有組織者牽頭設立燈會,發動每家每戶一同制作花燈。到了正月初二晚上,各村百姓會提着燈籠聚集,排成隊伍穿街過巷。而每年的清明前夕,紫湖鎮上的人們也會和閩南地區一樣,早早地準備好艾草,用以制作清明粿。

值得一提的是,紫湖鎮上的顔氏宗親仍然保持着兩年一次的大型祭祖活動,到清明時節組織宗親回到福建永春。盡管已遷居外地,“閩南人”濃烈的宗族觀念卻深深根植于他們心中,流利的閩南方言無疑是維系後人情感的一條紐帶。

探秘

閩南語都流傳到了哪些地方?

閩南語,不僅在大陸東南沿海地區廣為流傳,而且跨越國界,說閩南語的群體相當龐大。

據了解,閩南語成片的、較大的通行區域在福建、台灣兩省,包含廈門、泉州、漳州,龍岩市新羅區、漳平市部分地區,三明市尤溪縣、大田縣部分地區等,以及台灣島大部分地區。有資料表明,台灣島共有約1200萬人說着閩南語,中部和北部接近泉州腔,南部接近漳州腔。

廈門市閩南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夏敏介紹,以地圖方位來看,閩南語向北,擴散到了福建其他縣市,如甯德、南平、三明等都存有說閩南語的村鎮;在省外浙江的杭州、溫州、湖州、甯波,江西的上饒、泰和、吉安,江蘇的宜興等地,也有規模不一的閩南方言存在。北遷的閩南語來源相對複雜,以泉州居多,有部分來自漳州。閩南語向南,就走到了廣東、海南和廣西。其中,往廣東方向擴散到了粵東的潮汕地區,閩南語腔調與漳州接近;還有一支遷到了粵西和海南一帶,閩南語中夾雜着白話。這兩片方言是較早從福建遷出的,明代以前可能就已經形成。海陸豐、惠州部分地區的閩南方言,則可能來源另一個時期的漳州。

而閩南語向西最遠走到了四川、重慶,那裡的閩南語大多來源于清代時的福建。在四川彭州、金堂,重慶大足都有說閩南語的村落。

“閩南地區總人口約有一千餘萬,但在全國其他省份和地區,講閩南語的人群已經遠遠超過閩南。不僅如此,閩南語在海外的分布也十分廣泛。”夏敏介紹,在海外講閩南語的群體超過2000萬,僅僅是新加坡一個國家,就有七成的當地華人都講閩南語。此外,在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文萊、緬甸、泰國等地,閩南語也是華僑華人的日常用語。

為什麼閩南語能“跑”這麼遠?

閩南語的形成與發展,必然與對外遷徙有關,其源頭可追溯到古代中原漢族遷徙至閩南地區的過程。

自秦漢時期開始,尤其是唐宋以來,大量北方移民南下,将中原古漢語帶入福建南部,并在此地與當地原住民語言互相融合,逐漸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閩南語。于是最早的閩南語,又被稱福佬話或河洛話。

和其他定居文明一樣,漢人自古都是安土重遷的民族,雖然總有人喜歡說福建人敢闖、敢拼、愛冒險,但在交通不發達的古代,若不是生活所迫、日子過不下去,沒有人會喜歡到各地瞎跑。是以,閩南人在全中國跑是有原因的。

夏敏告訴導報記者,在封建時代的大部分時間,福建都是大陸政治、經濟、文化的三重邊陲,而随着閩南人口的增多,難免出現地少人多的尴尬局面。為緩解生活壓力,閩南人不得不向周邊地區擴散。早在唐宋間,就開始有閩南人選擇遷居廣東、浙江等地,這一走,就帶走了閩南語。重慶大足清代的《福建漳州徐氏族譜》裡也清晰記載:“……不意年寒欠豐,男繁女衆業乏之苦。常言四川耕種貿易之隆,是日弟兄同堂議妥……擇取吉良黃道,起身移居四川。”

不同的是,遷居到外地後,有的閩南語被一代代閩南人流傳了下來,有的則消融在當地方言中。

除了直接的經濟因素,還有一個原因是戰亂:閩南人或因戰亂流落外地,或因參加軍隊在征戰之地就地定居。比如,順昌縣的埔上閩南方言島就是清代一批參加太平軍的泉州人就地定居後形成的;再比如江西上饒的閩南語,根據當地人的說法,他們是因為清朝初年政府在福建搞遷界對抗明朝殘餘勢力遷入江西的。

“正因這樣大規模的遷徙,導緻閩南語分布廣泛,且分散在各地的閩南語在口音上差别很大。擁有如此強大的使用群體基礎,可見閩南語承載着深厚的中華傳統文化。要想推動閩南文化保護,傳播、傳承閩南語是重要的切入口。”夏敏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