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聯盟

跨越半個世紀的正法傳承!張寶珠師生中國畫作品展在濟開幕

作者:愛濟南新聞用戶端

視訊加載中...

☝☝點選檢視視訊☝☝

跨越半個世紀的正法傳承!張寶珠師生中國畫作品展在濟開幕

4月11日上午,“正法傳承——張寶珠師生中國畫作品展”在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美術館圓廳開幕。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山東藝術學院原院長張志民,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省美術家協會顧問、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教授李學明,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黨委書記王曉娟、院長董占軍、副院長孫大剛,山東省文聯副主席、山東省美術家協會顧問楊楓,以及張寶珠師生創作團隊和各界嘉賓200餘人出席開幕式,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副院長張豔霞主持開幕式。

跨越半個世紀的正法傳承!張寶珠師生中國畫作品展在濟開幕

這是一場跨越了半個世紀的“正法傳承”——1945年出生的張寶珠先生,自2017年以來連續三期應邀擔任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山水畫高研班導師,培養出100多位優秀學員。在這100多位學院中,年齡最大的六七十歲,年齡最小的二十幾歲,涵蓋了“50後”、“60後”、“70後”……直至“00後”等不同年齡階段,年齡跨度50多歲。

跨越半個世紀的正法傳承!張寶珠師生中國畫作品展在濟開幕

此次展覽共展出張寶珠師生近年來創作的200餘幅精品力作。這些作品深入生活,主題鮮明,題材豐富,手法多樣,從鴻篇巨構到尺幅獨幕喜劇,既有青山綠水,又有詩意花鳥,既繼承傳統,又凸顯個性。張寶珠和他的學生用畫筆描繪、記錄、表現、讴歌新時代的壯闊圖景,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丹青。一件件翰墨作品,展現了師生繼承傳統、守正創新的不懈追求,呈現了當代中國畫的迷人魅力。另外,記者了解到,在帶領學生寫生的過程中,張寶珠自己創作積累了200多幅長卷。“這些寫生長卷這次沒有展出,有機會再專門搞個展覽。”張寶珠說。

跨越半個世紀的正法傳承!張寶珠師生中國畫作品展在濟開幕
跨越半個世紀的正法傳承!張寶珠師生中國畫作品展在濟開幕

開幕式上,山東工藝美術學院聘請張寶珠先生為客座教授并頒發聘書。張寶珠向學校美術館、圖書館分别捐贈作品和書籍畫冊,學校向其頒發了收藏證書。

跨越半個世紀的正法傳承!張寶珠師生中國畫作品展在濟開幕

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山東藝術學院原院長張志民在緻辭中表示:“張寶珠先生的教學理念格局很大,他沒有門戶之見,鼓勵學生在不同師門之間多交流。是以,經常有他的學生來跟我學畫,我的學生去跟他學畫,在我們之間形成了一種特殊的‘親緣’關系。這種風氣很好,非常有利于中國畫的交流和發展。”

跨越半個世紀的正法傳承!張寶珠師生中國畫作品展在濟開幕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省美術家協會顧問、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教授李學明觀賞了本次展覽的作品後評價:“古人說‘畫無定法,物有常理,無法之法乃為至法’。張寶珠先生畫了一輩子的畫,通過這些年的沉澱,形成了自我的東西,找到了自己的面貌。可以說,張寶珠先生畫的就是他自己,就是他的一生,這是他最成功的地方。他這次展覽的這批畫都是新的創作,從這些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張寶珠先生的可貴之處就是在不斷變化,越畫境界越好、品格越高!”

跨越半個世紀的正法傳承!張寶珠師生中國畫作品展在濟開幕

張寶珠展覽作品丨《山中一夜雨》

張寶珠在與自然的對話中印證古人技法,體悟古人的思想與感情。他師法古人之迹,更得造化無言之教。他常對學生說的一句話是:“古人是你們的老師,大自然是你們的老師,我隻是你們的‘輔導員’。”張寶珠在寫生創作中,不務表象,善于從客觀的自然地貌中超以象外,極具概括性地營造了意象連綿、氣韻遒舉、風神蕭散的動人境象。深服而仰慕吳昌碩寫意風範的他,把“苦鐵畫氣不畫形”的心得妙理切實踐行在自己的筆墨實踐中。“我去寫生,精力從來不用在抓造型上。光抓造型是不行的,造型誰不會抓。你隻有抓它的精神,抓它的神韻,才能把畫畫活,才能得大自然之氣。”他認為,作為一個真正的藝術家,在達到一定境界後,創作的時候就不用速寫稿了。“我很多作品都沒用速寫稿,全是憑空想的,多年來大腦裡積累了很多美的東西,一到創作的時候就把它們‘調’出來,為我所用。” 搜盡奇峰打草稿,張寶珠這些年的體會是,真正的高手到一個地方寫生,是不用畫速寫稿的,看看就行。“先看看地貌,看看岩石的成分,是石灰岩還是花崗岩。再就是感受一下空氣裡的濕度,畫山水畫實際上就是畫空氣的濕度。”

跨越半個世紀的正法傳承!張寶珠師生中國畫作品展在濟開幕

黑伯龍先生(右)與張寶珠合影

在開幕式緻辭中,談到傳承,張寶珠深情回顧了恩師的教誨。他說:“我這一生,很幸運遇到兩位好老師,一位鼓勵我大膽創新,一位引導我學習古人。”這兩位“好老師”,前者指的是陳維信先生,後者就指黑伯龍。張寶珠15歲拜黑伯龍為師,黑伯龍多次對他說:“我是承傳統、學古人,從古人中走出來的,你們也要到古人中走一趟,要從傳統的基礎學起。”張寶珠回憶:“黑老叫我往前學‘劉、李、馬、夏’,唐宋元明清都得學。特别是他給我指了個路子,讓我從王石谷入手,因為王石谷作為清代宮廷畫壇領袖和集大成者,與康熙帝的關系很密切,宮廷裡珍藏的曆代名畫他都能看到,都能借去臨摹。是以,在王石谷的畫裡,能看到唐宋元明清的面貌。現在回憶起來,黑老的教學觀點太正了,這是一個近路子,也是一個學畫最好的路子,至今我教導學生也是沿着這個路子,拿黑老的觀點來教育他們,真正做到‘正法傳承’。”

跨越半個世紀的正法傳承!張寶珠師生中國畫作品展在濟開幕

張寶珠展覽作品丨《風正一帆遠》

在黑伯龍先生的指點下,張寶珠從臨摹清初畫聖王石谷入手,然後又上追宋元,臨“元四家”“宋四家”。他回憶:“那個年代,印刷品數量很少,隻有《芥子園畫譜》和《馬骀畫譜》。但在黑老家裡,讓我們看《溪山無盡圖》等影印本,并分析、講解宋人筆墨特點,雖然次數不算多,但就像點亮一盞明燈,讓我們突然明白畫畫的道理。”整整十年,張寶珠閉門苦修,不參加任何畫展和評獎,拒絕了所有社會活動。十年裡一心專注于臨摹寫生,臨摹古畫達千幅之多。

跨越半個世紀的正法傳承!張寶珠師生中國畫作品展在濟開幕

張寶珠展覽作品丨《意随流水行》

“但是,臨摹古人不能食古不化,要呈現個人面貌,展現出自己的個性。”技在于煉,道在于悟。在臨摹古人名作的過程中,張寶珠體會到由物象到意象,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最終創作走向自由。在這種意境下,師從古人即是脫離古人,超越古人,完成藝術家的蝶變。張寶珠曾見過黑伯龍在上海美專求學時臨摹的一張唐伯虎的山水畫,甚為驚歎。“黑老那時才二十來歲,但他的才氣已經釋放出來了。那線條太潇灑啦,雖然是臨唐伯虎的畫,但已經成熟了,展現出黑老自己的個性來了。我一下子就開悟了:臨古畫也要加上個人的本性!這是很重要的一點,無論臨誰都得加上自己的本性。”

跨越半個世紀的正法傳承!張寶珠師生中國畫作品展在濟開幕

張寶珠展覽作品丨《黃山人字瀑》

有一次,張寶珠與著名畫家陳玉圃一起欣賞黑伯龍的一幅小長卷,當時陳玉圃提出的一個觀點他很認可。“他說黑老的畫雖然吸收的是唐伯虎、馬遠、夏圭一路,但從某一方面講,黑老的筆墨已經超出他們,因為古代這些畫家他們當時規矩太多太死,作品裡難免會帶一點刻闆和生硬。但黑老已經把古人的東西化成自己的東西了,提高了一個檔次,提到了一個很高的水準。”

跨越半個世紀的正法傳承!張寶珠師生中國畫作品展在濟開幕

張寶珠展覽作品丨《觀瀑怡神》

這讓張寶珠又悟出來一個道理:“黑老的作品,為什麼那麼潇灑那麼好?這跟他的個性有關。黑老這個人為人很豁達、很樂觀、很灑脫,喜歡玩蛐蛐,高興的時候也自拉自唱來一段平劇。即使在環境最惡劣、人生最困厄的時候,他也沒有悲觀絕望。他把自己這種個性轉化成了藝術,并在作品中呈現了出來。作為一個畫家,最好的捷徑是什麼?就是一定要與個性接軌,在藝術上一定要流露自己的個性。如果你的作品别人搭眼一看就知道是你,這說明你的作品與個性接軌了。不能隻臨摹古人,一味追求畫得像古人,那是錯誤的。光臨摹古人就叫古人束縛着你了,你就結了‘殼’了,你就沒法擺脫了,這種例子很多。古人的東西可以學,但最後還要從古人的框框裡跳出來。就像李可染先生主張的‘用最大的功力打進去,用最大的勇氣打出來’,要能進能出才行。”

跨越半個世紀的正法傳承!張寶珠師生中國畫作品展在濟開幕

正是有了一代接一代的薪火傳承,中國畫的“正法”才得以傳承。開幕式後,還舉辦了“正法傳承——張寶珠師生中國畫筆會”,張寶珠以及他的學生:臨沂市美術家協會主席侯鈞、濟南市天橋區美術家協會主席張宗倫以及張巨、李之武等參加。

跨越半個世紀的正法傳承!張寶珠師生中國畫作品展在濟開幕

據悉,“正法傳承——張寶珠師生中國畫作品展”将持續至5月6日。(愛濟南記者:湯啟衛 視訊:王智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