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聯盟

探尋經濟活力“濰”面孔 | 一家三口都是“追風筝的人”

作者:濰坊融媒
探尋經濟活力“濰”面孔 | 一家三口都是“追風筝的人”

  濰坊日報社濰坊融媒訊 坊子工業發展區王家莊子村被譽為“中國風筝産業第一村”,制作風筝已經有五六百年的曆史。近年來,王家莊子村風筝紮制技藝迎合着時代和審美的變化,在傳承與創新中不斷煥發新的生機。王家莊子村風筝藝人王興勝今年48歲,制作風筝已經有32年的時間。從年少時跟着老一輩學習紮風筝到如今一家三口總動員,傳承風筝手藝,他用匠心與熱愛書寫着不平凡的“風筝人生”。

探尋經濟活力“濰”面孔 | 一家三口都是“追風筝的人”

  王興勝正在制作風筝骨架。

30餘載心無旁骛伴紙鸢

  4月15日,記者走進王家莊子四村的一個普通農家小院裡,王興勝和妻子孫文玲正在制作龍頭風筝的骨架。

  “濰坊國際風筝會馬上開幕了,全國各地的訂單有點多,我們一家三口一大早就起來忙碌了。”說着,王興勝熟練地用手操縱着竹條,在酒精燈的烘烤中變換成各種形狀。

  王興勝從16歲開始跟着父親學習紮風筝。第一次做風筝,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做,看着挺漂亮,可就是飛不起來。經過父親的指導,他才知道做風筝其實還有很多道理,風筝需要左右對稱,一根竹條要從中間劃開一分為二,稍微偏一點兒,便不能平穩放飛。

  因為熱愛,是以堅持。30多年來,放風筝、做風筝、琢磨風筝成了王興勝生活中的最大樂趣。王興勝說,制作風筝除了要有一定的竹工、木工、鉗工、美工基礎,還要懂得一定的力學、幾何知識,每項工藝都要求精緻,很講功夫。一件好的風筝作品,需要花費幾天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制作完成。盡管過程很考驗人,但王興勝非常享受制作風筝帶給他的喜和樂。

探尋經濟活力“濰”面孔 | 一家三口都是“追風筝的人”

  王興勝展示他做的盤鷹風筝。

精益求精讓風筝飛得更高更遠

  傳統風筝制作講究“紮、糊、繪、放”四藝,良好的技藝離不開日複一日的刻苦磨煉。30多年來,王興勝沉下心來鑽研傳統風筝紮制技藝,幾乎所有的創意都是他一點點琢磨和反複實踐完成的。

  “這個風筝叫盤鷹風筝,别看它不大,但工藝要求比較高。我花了3天時間,反複修改了好幾次才成功。”王興勝向記者展示他制作的盤鷹風筝。

  “做好風筝既要下苦功琢磨,更得耐得住寂寞。”王興勝說,做純手工風筝的竅門,要有興趣和耐心,得坐得住。王興勝做風筝,常常一天就坐十幾個小時。一個龍頭風筝骨架,分為龍鼻子、舌頭、眉毛等多個部分,每個部分都要多次才能完成。王興勝曾經為了做一個兩米多高的龍頭骨架,花了近一個月的時間,從架構到細節,來不得半點馬虎,光“龍頭”,就要用50多根小竹條,每一根竹條都要保持不同的長度和弧度,隻有這樣,紮制出來的骨架才形象生動。

探尋經濟活力“濰”面孔 | 一家三口都是“追風筝的人”

  王興勝的妻子孫文玲正在制作龍頭風筝骨架。

  心懷一顆匠心,他将熱愛融入每一個風筝中。“平時,我和妻子也是不斷地研究風筝造型、工藝,兩個人有了靈感會馬上在圖紙上畫出來,然後付諸實踐。”王興勝力求精益求精,他創作的風筝種類繁多、題材廣泛、内容豐富,在他看來,風筝的設計制作更是一個集中運用智慧的過程,題材要新穎、構思要巧妙、造型要不凡、風格要獨特。

探尋經濟活力“濰”面孔 | 一家三口都是“追風筝的人”

  王興勝的女兒王佳鑫從小耳濡目染,也開始學着制作風筝。

薪火相傳為傳統技藝插上“翅膀”

  “從小看着父母紮風筝,自己也學會了。現在隻要一有時間,自己也會鑽進風筝的世界裡,将自己新的創作靈感融入傳統風筝紮制中。”22歲的王佳鑫是王興勝的女兒,去年剛剛大學畢業。一有時間,她也會和父母一起坐在桌子前紮制風筝。

  為了讓風筝放飛時達到最好的視覺效果,王佳鑫不斷學習繪畫技巧,到野外捕捉蝴蝶、蜻蜓制作标本,對脈絡、色彩、輪廓進行研究,觀察金魚、鳥類,研究動物結構與禽鳥飛翔形态……“靜時做風筝,動時放風筝”,一動一靜間,王佳鑫把對這份傳統手藝的熱愛揉撚在心間,定格在風筝之上、藍天之下。

探尋經濟活力“濰”面孔 | 一家三口都是“追風筝的人”

  王興勝制作的各式風筝。

  守正創新,讓風筝“活”起來。“在很多人眼裡,風筝隻是一個玩具。但在我的眼裡,它是一種傳統文化的象征。”王興勝說,放風筝代表着放飛希望,是對美好生活的一種追求。近年來,他們不斷對傳統工藝進行創新,創作出許多風格迥異的風筝作品。他希望在今後的創作中,能夠融入更多創新元素,将創新與傳統結合,讓風筝文化傳播得更廣,風筝飛得更高。

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劉曉傑/文圖

編輯:邢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