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聯盟

心理專家:長大後價值感強的孩子,小時候都被無條件愛過

作者:新東方家庭教育

作者:主創團·牧青野

如果有人對你說:

“把你的孩子從生下就給我,隻要他健康,能任我管教。

那我就可以保證,不管孩子的父母是什麼職業,什麼經濟水準,什麼家庭背景。

我都可以以我的意願,幫你把孩子訓練成任何你想讓他成為的人物。”

這種簡單粗暴、目的明确的程式化教育方式,你會同意把孩子交給他嗎?

據說,這種教育方式是行為主義心理學創始人約翰·華生提出的,他認為人隻是被環境刺激産生被動反應的機器,隻要接受程式化教育,就能得到程式化結果。

很不幸的是,華生的孩子們,在他的教育方式下長大後,一個自殺離世,一個多次嘗試自殺,一個流浪逃離。

孩子不是機器,設好程式,通上電,就能自動運作。

相反,必須用愛澆灌,再輔以細碎的養育,才能最終澆灌出一朵意外的驚喜。

曾為《中國時報》專刊主筆的金惟純說過:“我的母親給了我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叫做除了愛,一無所有。”

心理專家:長大後價值感強的孩子,小時候都被無條件愛過

教育是方式,愛才是底色。

“有效果”的教育,隻能短期達到暫時的效果;

“無條件”的愛,才能讓孩子一生自帶光芒。

因為,愛,自有力量。

心理專家:長大後價值感強的孩子,小時候都被無條件愛過

活在愛中的孩子,長大後自帶光芒

“你是我的第一個返場嘉賓。”

歌手陳楚生的一場演唱會中,他兒子作為巡演的返場嘉賓,一段打鼓solo燃爆全場。

有網友評論:“我不羨慕他可以在爸爸的演唱會上演奏,我羨慕他的爸爸看向他的眼裡都是驕傲。”

是啊,在演唱會上演奏的孩子值得父母驕傲,日常生活中做好自己小事的孩子,也值得父母驕傲。

演唱會上的這段演奏隻是他兒子履曆的一筆,但來自父親自豪的目光,一定是支撐他走得更遠的力量。

當年以744的高分考上清華的龐衆望,家境貧寒,但每次采訪眼中都眼含星星,他說:“我從來不覺得自己的家有什麼不好,我的父母,我的外婆外公,他們都那麼愛我。”

被網友稱最有松弛感的王詩齡,一張媽媽用愛的眼光看着她的照片,曾讓多少人感慨:李湘無條件的欣賞和愛,成就了王詩齡成長最大的底氣和自信。

知乎上曾有人問:“什麼樣的孩子,長大後會更優秀?”

有人回答:“我不知道優秀的标準是什麼,但我知道,那些從小被父母無條件愛過的孩子,他們長大後,一定是活得健康、自信、自如、自得。”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企業家聊起自己的創業經曆。

他說自己年輕時做推銷員,從來不害怕被拒絕。

因為他内心深處相信,隻要他堅持,就一定能打動對方。

在采訪者的追問下才得知,這位企業家的父母,從小對他的教育,就是無論他做什麼,都會堅定地說:“你一定可以。”

《兒童心理學》中有句話寫道:“兒童在家裡習得人際交往的規則,家也是他們遭遇了外在世界困惑時的安全基地。”

簡單說,孩子童年時期和父母的相處關系,會決定他們長大後和其他人交往的方式。

童年時家庭的樣子,就是孩子長大後未來的樣子。

心理專家:長大後價值感強的孩子,小時候都被無條件愛過

自信,是因為愛而自信

每當有校園霸淩的新聞沖上熱搜後,都會引發父母們一波關于“什麼樣的孩子不容易被校園霸淩”話題的探讨。

在這個問題的評論下,除了關于孩子自身性格、校園環境等因素外,幾乎無一例外,會有人提出那句:“被父母深愛着的孩子,最不容易被霸淩。”

三聯周刊的一位作者曾分享過自己經曆7年校園霸淩的經曆。

六年級時,她莫名其妙被轉學生推倒,從凳子上摔下,從那之後一直被那個同學言語霸淩。

即使她自己努力成為尖子班的好學生,這些欺淩也沒有停止過。

12歲胳膊上留下的一道疤,35時依舊是紮向她身體和心裡的一道刺。

她說,小時候也曾向父母求助。

但他們關心的隻有學習,他們愛的隻是那個成績好的她,而不是這個會受傷的她。

她知道父母不會為她争取公平正義,隻會把埋怨全部塞給她。

她忍、忍、忍,忍到終于考上大學,熬到自己終于變得強大。

長大後她做校園霸淩的公益講座,把自己的傷疤揭給别人看,娓娓訴說:

“我發現校園霸淩的受害者,很大程度上是父母對孩子的關注和關愛太少。孩子無法從家裡得到支援,是以不敢反擊,不敢表明态度。”

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遇到一些被欺淩經曆,結果的不同,不是因為孩子的不同,而是他們的身後,是否有可以依靠的父母。

當我們在埋怨那些被欺淩的孩子為什麼不懂得反抗時,是否有那麼一瞬間想過:我們是否給了孩子敢于反抗的自信?

看過心理學家武志紅的一句話:“自信不是指自己相信自己,而是因為愛而自信。”

心理專家:長大後價值感強的孩子,小時候都被無條件愛過

很多時候我們認為,孩子會因為某些條件而自信,比如成績好,做好了某件事,獲得了某個榮譽等等。

可當孩子陷入因為條件而自信的邏輯中時,他們的另一面就會認為,一旦這些條件不在了,那他們就不值得被愛了。

但如果父母從小給孩子的是一種無條件的信任,無條件的欣賞和無條件的愛,在孩子心裡建立起的,就是一種不會失去的條件,或者說他們會覺得自己獲得愛是不需要條件的,那自信自然就被建立起來了。

正如那句話所說:“無助感的對立面,是掌控感。”

有條件的愛,催發的是孩子的無助感,無條件的愛,養出的是孩子的掌控感。

如果孩子,能對自己人生初始的第一份關系,有十足的掌控感,他們就不會陷入一種對關系的徹底無助狀态,自然能發展出更好的人格。

是以說,無條件的愛,最終是在建立孩子的高認可感。

當孩子認為“我值得”時,自然就有“我可以”的自信。

心理專家:長大後價值感強的孩子,小時候都被無條件愛過

最進階的養育

是接納孩子的不同面相

在網上看到一個讓人很心疼的視訊。

一位媽媽帶着女兒,在著名指揮家本傑明贊德前演奏小提琴。

演出結束,現場一片掌聲。

本傑明對于這個小女孩的琴藝也大加贊賞。

随後,他帶着小女孩走到女孩媽媽前,問她:

“你覺得你女兒漂亮嗎?”

“我覺得不漂亮……”

“那你覺得你的女兒表演得好嗎?”

“不是很好……”

“可是,如果這是我的女兒的話,我會用盡世間所有最美好的詞語誇她,我會對她說,和她在一起,我的世界充滿了歡樂。作為母親,你不需要向她傳遞焦慮,你唯一要做的是讓她快樂成長。”

心理專家:長大後價值感強的孩子,小時候都被無條件愛過

《深度關系》中寫道,父母不願意誇獎孩子,一般有兩個原因:

第一種是父母自己是嚴重的全能自戀者,是以無論孩子怎麼做,他們都覺得不夠好,不符合他們的期待;

第二種是父母即使對孩子内心是認可和贊歎的,但他們會覺得表揚孩子了,就會把孩子放在自戀次元高位,而父母自己則處在了自戀次元低位,他們接受不了這種地位的轉化。

但無論父母的原因是哪一種,給孩子帶來的後果隻有一種,就是低價值、低自尊、低認可。

心理專家曾奇峰也曾說:“一個人的現實人際關系,是他内在的客體關系向外投射的結果。”

對于孩子而言,最重要的客體便是父母,而這個客體關系會發展出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我。

孩子對于自我的評價,就是他的内在的父母對内在的我的評價。

孩子對自己的認可和評價,都來源于關系。

父母怎麼評價孩子,孩子就會怎麼評價自己。

就像視訊中演奏小提琴的這個女孩,全程臉上沒有一絲笑容,這又何嘗不是因為她從母親對自己的評價中,也認可了自己并不優秀的僞事實。

伊能靜的兒子哈利,在采訪時說,自己最感謝的,是當很多人曾對他表示質疑的時候,隻有他的媽媽會說:“兒子,媽媽永遠在你身後。”

父母,是孩子的守望者。

想要讓孩子獲得無條件的愛,就先給孩子無條件的接納和認可。

正如黃仕明所說的那句:“你不需要接納孩子的行為,你隻需要接納孩子心靈的不同面相。”

心理專家:長大後價值感強的孩子,小時候都被無條件愛過

沒有完美的父母,也沒有完美的孩子。

當我們看到了孩子可能暫時不符合我們要求的行為時,不要着急去批判,而是可以靜下來,觸碰孩子心靈深處對父母的需要。

把我們的心和孩子的心連結在一起,互相打開,互相看見,互相接納。

愛,是無聲的力量。

父母用無條件的愛,接納了孩子的脆弱和無助,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溫暖和柔軟,才能最終在未來真正變得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