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聯盟

沒有公募牌照卻努力續作,東海證券為多隻“迷你基”續命圖什麼?

作者:界面新聞
界面新聞記者 | 鄒文榕

沒有公募牌照卻不想清盤,近期,東海證券為旗下大集合參公産品“續命”的操作顯得有點迷惑。

4月17日,東海證券(832970.NQ)釋出旗下兩隻資管大集合産品“東海海睿緻遠(970048)”和“東海海睿銳意3個月定開(970050)”相關公告。

公告顯示,截至2023年11月6日,“東海海睿銳意3個月定開”已連續60個工作日出現集合計劃資産淨值低于5000萬元情形,且東海證券已向中國證監會送出了持續運作的解決方案。

東海證券決定以通訊方式召開集合計劃份額持有人大會,審議“東海海睿銳意3個月定開”持續運作方案,并提議持有人授權東海證券辦理上述産品持續運作的有關具體事宜。

一邊是準備召開持有人大會審議産品持續運作事宜,另一邊,“東海海睿緻遠”則在4月17日公開了首次召開持有人大會未能成功的結果。

未能召開原因為份額持有人投票未過半數。

不過,根據規定,若首次份額持有人大會未能成功召開,東海證券仍可在首次持有人大會召開時間的3個月以後、6個月以内就同一議案重新召集持有人大會。

業内人士向界面新聞記者透露,管理人在想要繼續運作産品的情況下,通常二次會議大多可以通過聯絡“關鍵少數”的持有人等方式來讓會議成功召開并通過相應決議檔案。

上述推斷從東海證券過往幾隻大集合産品公告中也可互相佐證。

Wind顯示,截至目前,東海證券旗下共存續11隻大集合參公改造産品,若以産品轉型生效日為準,11隻産品中僅一隻成立于2022年,其餘10隻全部成立于2021年。

按照證監會要求的券商參公改造大集合計劃三年存續期為界限,東海證券上述10隻産品将在今年相繼迎來到期。

截至目前,上述10隻産品中,“東海證券海盈6個月持有(970083.OF)”已于2024年3月13日成功召開二次持有人大會;此外,“東海證券海盈3個月持有(970080.OF)”、“東海證券海鑫尊利(970082.OF)”和“東海證券海鑫添利短債(970081.OF)”的首次持有人大會成功召開。

沒有公募牌照卻努力續作,東海證券為多隻“迷你基”續命圖什麼?

這也意味着,上述四隻産品在到期後仍能持續運作。

值得關注的是,東海證券在各個公告中均提到已向證監會送出了産品持續運作方案,至于如何持續運作方式,卻并未說明。

目前,東海證券并未持有公募牌照,也尚未申請券商資産管理子公司,僅持股東海基金,為後者第一大股東,持股49.94%。

2018 年證監會釋出《證券公司大集合資産管理業務适用操作指引》規定,券商資管的大集合産品改造有兩條途徑:1)利用“一牌”,将大集合合理轉化為公募基金規模;2)利用“一參一控”,将大集合轉化為子公司公募管理人旗下的公募基金,否則隻能從延期走向清盤。

有券商資管機構從業人員向記者表示,若按照上述政策要求,目前東海證券或隻有變更産品管理人至東海基金這一種操作思路來延續旗下大集合産品“生命”。

但對于上述猜測,華北一券商資管副總則認為,雖然存在東海證券将旗下大集合産品變更至東海基金的可能,但也僅限于規模較大的産品,小微(基金規模≤5000萬元)沒有意義,東海證券如此操作或仍是以“保殼”為首。

對此,東海證券方面則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公司嚴格按照資管新規的要求進行的管理操作,後期建議以公告為準。

據界面新聞記者統計,截至目前,多數管理人在持有公募牌照或者資管子公司牌照的前提下已紛紛選擇對大集合産品進行延期操作;但部分産品也已直接進行了“清算”。

2023年8月份,方正證券曾将“方正證券金立方一年持有A”管理人由方正證券調整為旗下控股公募子公司方正富邦基金。由此首開參公大集合産品變更管理人延長存續期的先河。

華寶證券此前研報指出,大集合參公改造管理規模靠前券商均有公募化布局動作,方正證券成功實踐給券商大集合産品改造提供了借鑒思路,盡力盤活大集合參公改造規模也是券商發力公募化的重要驅動力,存量博弈下力争實作資管規模穩健發展。

截至2023年末,東海證券旗下11隻大集合産品合計規模為20.3億元,除“東海證券海鑫雙悅3個月滾動A”和“東海證券現金管家”産品外,其餘産品規模均不足5000萬元。

沒有公募牌照卻努力續作,東海證券為多隻“迷你基”續命圖什麼?

“目前這幾隻小微如此操作可能單純就是為了保殼,但也并沒有意義。東海證券并沒有申請公募牌照,自然也無法運作到轉公募基金的那一天,大機率還是要清盤。”在業内人士看來。

據了解,“一參一控一牌”公募新規雖然為券商資管發力公募業務拓寬了賽道,但券商想要直接拿牌也并非易事。

除需要首先獲批券商資管子公司外,券商資管還必須符合近三年月均證券資産權益管理規模達到50億元。

“50億元的權益規模對絕大多數的券商資管而言都非常困難。”有券商資管人士表示。

東海證券2023半年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公司資産管理規模(集合+單一+專項)合計僅43.94億元。

另據經濟觀察報報道,近期,監管層要求基金公司自主承擔迷你基金涉及的資訊披露費、審計費等各類固定費用,若基金公司不承擔迷你基金相關費用,則需要在今年6月底前給出解決方案,在今年年底前改變産品迷你狀态或清盤。

“在上述迷你基金監管新規之下,未來選擇清盤的大集合參公産品也将會越來越多。”該分析人士指出。

Wind顯示,截至2023年12月末,215隻券商大集合産品中,30隻集合資管計劃存續規模(合計)在5000萬元之下,占比13.95%。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