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聯盟

秦始皇三十六年,秦朝發生了3件十分怪異的事情,至今都無人能解

作者:世間一分鐘

衆所周知,秦始皇的統一大業使得大陸完成了,從多國分裂到中央集權的曆史跨越,建立曆史上第一個全面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而嬴政也被後人稱為“千古一帝”。

盡管這個偉大的政治國度在當時顯得強盛無比,但卻僅僅維系十餘年便迅速瓦解,結局讓人唏噓不已。秦始皇三十六年,也就是嬴政死的那一年,秦朝還發生了3件怪異的事情,至今都無人能解。

秦始皇三十六年,秦朝發生了3件十分怪異的事情,至今都無人能解

秦朝滅亡的原因

都說秦的滅亡是因為秦二世的胡作非為,胡亥不僅沒能繼承秦始皇的政治手腕,反而采取更加極端的政策,加劇政治的不穩定和民間的反抗。

這種反抗直接導緻秦朝内部的沖突迅速激化,最終引發全國各地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陳勝的一句“天下苦秦久矣”導緻大秦帝國的崩潰。

胡亥的胡作非為的确是秦朝滅亡的原因,但也僅僅隻是之一而已,秦帝國的滅亡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從社會文化沖突到政治決策每一個環節都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稅民深者為明吏、殺人衆者為忠臣......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實作六國的統一,然而這僅僅隻是表面上的統一,秦國對六國的統治并未真正穩固,民間社會存在種種内在的隐患與沖突。

首先統一後的秦朝,僅僅隻是土地上的統一而已,實際上依然是一個長期分裂且各自為政的政權。東方六國故地的百姓對秦的認同感極低,更多地忠于原來的諸侯王亦或者後代。

秦始皇三十六年,秦朝發生了3件十分怪異的事情,至今都無人能解

古人講究“名聲延順”,這種認同感的缺失可以視為“名不正言不順”,使得秦朝難以在短時間内獲得全民的支援,秦政權自然無法長期穩固。

在軟文化問題上,秦朝試圖通過法家嚴苛法律和中央集權來解決,可是這種與其他國家的文化傳統存在明顯沖突。

比如儒家文化在齊魯地區根深蒂固,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大大激化這種沖突,再加上齊國距離鹹陽較遠,以至于齊地反秦的聲音始終未斷絕。

回首封建王朝的曆史,新王朝覆滅舊王朝後都會将皇族後裔屠戮幹淨,這樣才能消除他們的影響力。

然而,秦始皇統一六國時并沒有大規模屠殺六國貴族後裔,以至于這些人始終有複國的念頭。

秦始皇三十六年,秦朝發生了3件十分怪異的事情,至今都無人能解

古代貴族都不是一個人,背後站着各種各樣的勢力,甚至在民間有一定的政治基礎和破壞力。他們的思想如星星之火一樣影響着别人,最終釀成秦朝末年的連續叛亂。

廢王道而立私愛,焚文書而酷刑法,先詐力而後仁義......

總的來說,秦始皇的統一隻是土地和武力上的統一而已,維護政權嚴重依賴法家的嚴苛、高度中央集權,短期内來看的确行之有效,但長期來看卻過于僵硬和脆弱。

秦始皇活着的時候,或許還能對一些人起到震懾作用,嬴政一死亦或者即将死亡時,很多潛在的威脅便會浮出水面,秦始皇三十六年發生的3件事情便是最好的證明。

始皇帝死而地分

秦始皇三十六年的一個普通日子裡,東郡發生了一件大事,一顆隕石從天而降。站在現代的角度來看,隕石的降落隻是一個罕見的天象,并沒有什麼特别之處。

秦始皇三十六年,秦朝發生了3件十分怪異的事情,至今都無人能解

然而這一次降下來的隕石卻不同,當地人發現在這塊石頭時,上面竟然刻有字迹“始皇帝死而地分”。這七個字的意思很簡單,預示着秦始皇一旦去世,廣袤的秦國将會四分五裂。

有墜星下東郡,至地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死而地分

古代因科學的局限性,是以天降隕石在某種情況下會被認為是“天意”、“預言”,這種預言有着極大的煽動性,若是處理不好很可能會産生巨大的隐患。

當地縣令感到事态嚴重,立即封鎖隕石墜落現場,并将消息火速上報給秦始皇。

嬴政得知這件事情很凝重,或許在他看來這隻是一種人為的陰謀,是一些不滿秦朝統治的人暗中操作。

目的也十分簡單,意在通過這種方式煽動民心造成政治不穩,可一旦此消息遍布四方必然會引起軒然大波,畢竟大多數人都是愚昧無知且容易被誘導。

秦始皇三十六年,秦朝發生了3件十分怪異的事情,至今都無人能解

很快他便指令禦史前往東郡進行深入調查,希望能找出背後的始作俑者,可當地人對此都不知情,甚至還說隕石落地時上面便已刻有字迹。

一方面是調查毫無結果,另一方面是态勢逐漸更新,作為一國之君自然不會容許這樣的陰謀發生。嬴政下達封密碼,不僅将知情的百姓處死杜絕消息擴散,還命人焚燒了那塊隕石。

這件事情十分詭異,地球周邊存在大氣層,隕石上的字迹若是天然形成的,在高溫的燃燒下應該早已消失,沒有消失顯然就是人為刻畫。

從隕石落地到東郡縣令封鎖現場,期間并沒有間隔太長的時間,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内完成如此精細的工作,是誰?用的什麼工具?如何快速抵達目的地?這件事至今仍然是個謎團。

今年祖龍死

接下來再看看第二件事情,同樣是在秦始皇三十六年,嬴政派出一位使者巡視華陰郡。

秦始皇三十六年,秦朝發生了3件十分怪異的事情,至今都無人能解

期間突然有一個陌生人來拜訪,聲稱有一件寶物要進獻,神秘人獻上的寶物是一塊玉璧,臨走前還說了一句“今年祖龍死”。

使者并不清楚玉璧和這句話什麼意思,擡頭便想要詢問,可卻找不到對方的影子,隻能急忙趕回鹹陽交給秦始皇,後者一看之下震驚不已。

有人持璧遮使者曰:‘為吾遺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龍死。’

這塊玉璧是嬴政在二十八年為祭拜河神所丢,如今已經過去多年為何會再度出現?那個神秘莫測的人又是誰呢?“今年祖龍死”這幾個字更是是嬴政充滿不安。

“祖龍”在神話中被視為龍族的始祖,象征着至高無上的權威和力量,而在民間社會中它通常被視為帝王的化身,也可以了解為秦始皇就是那個祖龍。

秦始皇三十六年,秦朝發生了3件十分怪異的事情,至今都無人能解

當年丢棄的玉璧、今年祖龍死,這兩件事情交織在一起,似乎隐藏着一個巨大的陰謀,與隕石上刻着的“始皇帝死而地分”不謀而合,随嬴政便派人徹查事情的來龍去脈。

可惜的是,無論他怎麼查都查不到線索,那位神秘人宛若不存在一般。随着時間的推移,諸多痕迹也慢慢消亡,至今都說不清楚這中間到底是怎麼回事。

熒惑守心與嬴政之死

秦始皇三十六年的某天,天空中出現“熒惑守心”這一罕見天文現象,在古代熒惑星因其忽明忽暗的特性,被視作不祥之星、象征戰争與災難。

心宿星則由三顆星組成,中央最大的一顆被稱為帝星,代表着皇帝的權威和地位,兩側的則象征皇族的其他成員。是以,熒惑守心被認為是對皇帝權力的威脅,皇權将受到挑戰甚至覆滅。

《史記·秦始皇本紀》:“三十六年,熒惑守心”
秦始皇三十六年,秦朝發生了3件十分怪異的事情,至今都無人能解

根據《史記》記載,這一件事情發生後嬴政立即召見占星師,占蔔的結果顯示為“東方有天子氣”。東方是指那裡,齊國在東海之濱,楚國東部也屬于東南沿海。

這兩個地方因遠離鹹陽政治中心,一直以來都是反秦統治聲音最大的地方,基于此始皇帝認為東方将出現足以威脅秦朝統治的新興勢力。

很多人都認為秦始皇東巡是為了追求不朽與長生,卻不知道他是打着東巡的名義,亦或者說将東巡包裝成對長生的追求,而真正的目的是考察東方六國的民情,看看有沒有造反的勢力滋生。

好巧不巧的是,始皇帝最後一次巡視居然在沙丘去世,之後趙高、李斯與胡亥殺死扶蘇奪取秦朝政權,與熒惑守心這一自然現象剛好吻合。

所謂的天意隻是一種天文現象,是以熒惑守心并不是秦始皇去世的一種預言,既然如此為了兩者之間會那麼巧合,難道是有人可以謀劃了這件事情,可又是誰謀劃的呢?

秦始皇三十六年,秦朝發生了3件十分怪異的事情,至今都無人能解

關于始皇帝死而地分、今年祖龍死和熒惑守心三件事情,曆史上各大學者都進行過猜測,有人認為是天意的安排,有人懷疑是六國貴族的陰謀,也有人懷疑是趙高、胡亥為何奪權。

站在現代人的角度來分析,始皇帝死而地分、今年祖龍死應當是六國舊貴族設計的陰謀,目的就是上述提到的“在民間煽動輿論”,通過輿論來影響秦朝的統治,亦或者為後來的造反做準備。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過度重視法律和制度統一,卻忽視對人心的撫慰和文化的融合。

再加上他大興土木修建長城和阿房宮等,極大消耗國家财力和民力,增加民間的不滿和抗争,隻要稍微煽動一下就會造成巨大的影響力。

至于熒惑守心應當是漢朝統治者,亦或者說像劉邦這類人搞得,因為熒惑守心之後便是“東方有天子氣”。

秦始皇三十六年,秦朝發生了3件十分怪異的事情,至今都無人能解

古人常說“順應天意”,劉邦便生活在今天的江蘇,也就是“東方”,“天子氣”代表着他成為皇帝是上天的認可。

劉邦出身草根,沒有任何的貴族血統,而古人很看重血統的尊貴,若是真像陳勝所說的那樣“王侯将相甯有種乎”,不是人人都可以當皇帝了嗎?這種思想無疑會加深社會的動蕩,畢竟人人都想當皇帝。

為了極限拔高自己的地位,用“天意”來為自己證明,是劉邦這類人最需要的。當然曆史是幾百幾千年的沉澱,後人也隻能從文獻和文物當中了解,真實的曆史又有誰能知道。

對于此事,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