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聯盟

卧鋪挂簾的“簾”外之意

作者:河南日報

近日,一位自稱70多歲的阿姨吐槽年輕人在火車下鋪挂簾子的視訊在網上引發熱議。對于卧鋪挂簾一事,有網友表示了解年輕人,認為“下鋪讓上鋪坐是情分,不讓是本分”“不該搞道德綁架,不是誰發視訊誰就有理”,也有網友說,“出門在外,應該互相了解和體諒”“下鋪的人應該為上面的人行個友善”。

一時間,“火車下鋪他人到底能不能坐”再次成為輿論焦點。一場小争議,卻因公共空間使用、個人隐私保護、年輕人尊老等話題的交織而被放大,引發了熱烈讨論。對此,您怎麼看?筆者做了一些梳理和思考。

一、個體權利意識的表達,不該被“道德綁架”

針對火車卧鋪下鋪的使用問題,去年8月中國鐵路12306就回應,“相應位置使用權僅限購票乘客”。就近日發生事件,12306再次回應稱,沒有明确規定不能使用圍擋,不影響其他旅客情況下可以使用,但需要跟各位旅客協商好。

是以,一些純粹批評、指責年輕人的言論,是站不住腳的。“誰的鋪位誰使用”,這一點得到了廣泛認同。下鋪的年輕人挂上簾子,純粹是希望“守住一畝三分地”,擁有一點個人空間,并沒有違反相關規定,也沒有侵犯他人的正當權利。

在高鐵時代之前,坐火車卧鋪是許多人遠行的主要交通方式。那時,人們對于“邊界感”一詞似乎也沒有太直覺的概念,上鋪乘客常常會在下鋪就餐、聊天,甚至上中下鋪旅客還會一起打撲克。下鋪的“共享”座位功能,漸漸成了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

然而,打破既往默契,并不意味着就一定不合理。現如今,大衆特别是年輕人對個人空間和自我感受的追求感增強,在旅途中期待擁有獨處空間也無可厚非。願意讓渡一部分權益給他人,當然值得點贊與倡導,但不願意犧牲自我感受也不該被“道德綁架”。

二、個例不應被“拔高”,更不應上升為代際沖突

拉起下鋪床簾的年輕人與呼籲大家評理的老年人,因各自社會經驗、思維認知等的差異而産生摩擦是正常的現象,其實沒必要大驚小怪。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警惕的是一些言論對代際割裂問題的過度強調、反複炒作,警惕強化代際對立的輿論傾向。

實際上,現在的年輕人從不缺乏幫助他人的善心善舉。比如,今年年初,由年輕人群體發起的“陌生人父母互助條約”,被稱為現代社會的“賽博協定”。“你不懂沒關系,我願意教你”“這個路口我幫幫你爸,下個路口你幫幫我爸”……一系列美好的約定透露出,當代年輕人早就在生活的各個角落裡,釋放着屬于他們的真誠與善意。

與此同時,絕大部分老年人是能夠了解、幫助年輕群體的,對年輕人的“尊老”,他們還之以“愛幼”。比如,在大連地鐵上曾有一位“硬核大爺”,腰上挂着“勿需讓座”的LED顯示牌,雖然老人并不是站個短途就下車,但還是堅持“現在的年輕人不易,我身體還可以,站着也沒有問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對年輕人來說,在維護個人隐私權時,應注意不影響别人,能主動提供便利和幫助就更好;對老年群體而言,也要逐漸接納年輕一代對公共空間使用的新觀念,平等對待年輕人,有話好好說,有事好好講。

卧鋪挂簾的“簾”外之意

“硬核大爺”随身挂着“勿需讓座”小牌坐地鐵 圖源:“人民日報”微信公衆号

三、上鋪乘客要有“位”,公共服務需更有“為”

這場卧鋪挂簾之争,不僅引發我們去思考“下鋪該不該讓上鋪中鋪的乘客坐”,還應該進一步去考慮“他們可以坐在哪兒”的問題。

坐過火車硬卧的人應該知道,一般車廂兩側上中下鋪位加起來共6個,除了兩個下鋪,其他鋪位空間都比較狹小,蜷在鋪位上一段時間就需要下來動一動、坐一坐,但走道的闆凳座位并不多。是以,買着下鋪不讓他人坐,情有可原;沒買着下鋪想坐一下下鋪,也合乎實際。

打造一個和諧的出行環境,一直是公共交通改進的方向。比如“靜音車廂”的普及,受到了乘客的歡迎;今年年初,交通運輸部等六部門聯合釋出《關于進一步加強适老化無障礙出行服務工作的通知》,明确要優化購票功能,給老年人優先安排選擇下鋪。我們看到,難題正在一點點解決。

卧鋪挂簾事件也提醒我們,社會公共服務還有不少進一步提升的空間。不妨從資源配置設定的源頭、制度設計等層面着手,再拿出一些“巧思”,讓邊界再清晰一些,讓争議更少一點。

比如,有網友就提出,可以對車廂設計進行更新,讓空間配置設定更合理,也可提供可移動、便攜式的闆凳供乘客取用。筆者還想到,不妨嘗試設計一套更靈活的選位機制,同時加強普及鋪位使用規則等,降低沖突産生的可能性。此外,列車組也應多加引導,促進乘客間有商有量、友好溝通,等等。

四、“雙向奔赴”的善意,是最貴的“通用車票”

近年來,火車、高鐵車廂内,乘客之間因各種原因産生摩擦沖突,常常被“挂上”熱搜。一些看似不起眼的言行,在輿論的發酵下,以至小事鬧大,甚至鬧炸。

在高鐵、火車的車廂,來自天南海北、各行各業的旅人坐在一起,大家性情習慣、個人訴求各有不同。客觀而言,公共服務不能完全滿足個體需求,規則設定難以全面覆寫各種情況。講求個人與他人之間的邊界感固然重要,但當大家“共處一室”,現實情況卻不允許人與人之間完全割裂。

解決好“情”“理”兩難的問題,需要制度上的“補位”,也離不開互相間的體諒、尊重和協商。比如,有的寶媽擔心孩子在飛機上吵鬧,就給周邊乘客準備耳塞、糖果、緻謝便箋;有的家長怕打擾其他乘客,在高鐵上為孩子播放無聲的卡通片;有年輕乘客主動幫老年人調整座椅,以便老人能坐得更舒适……

說到底,卧鋪挂簾之争引發的不快,是雙方少了有商有量、換位思考的默契感。善意常常是“雙向奔赴”的,彼此都心懷善意、溝通互動,才能讓旅途更舒适。畢竟,這個世上,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人與人之間多幾分了解和包容,公共區域才能多幾分暖意與和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