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聯盟

根本學不來,在華幾乎清零的Stellantis,狂賺1400億超大衆

作者:Aran_

Stellantis在中國市場的困境與突破

作為全球第四大汽車制造商,Stellantis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可說是令人失望。根據公開資料,Stellantis在2023年的中國銷量僅有15.4萬輛,占其全球銷量的2.4%。這對于一家汽車集團的利潤來說,簡直就是九牛一毛。相比之下,Stellantis在北美市場貢獻了超過一半的營業利潤,其他歐洲市場也有不錯的表現。

根本學不來,在華幾乎清零的Stellantis,狂賺1400億超大衆

究其原因,Stellantis在中國市場的困境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缺乏具有競争力的新能源車型。随着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飛速發展,消費者對電動車的需求愈發旺盛。但Stellantis旗下的合資公司神龍汽車,在新能源車型方面的投入顯然還不夠。其銷量不斷走低,2023年僅1萬輛,遠遠無法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

本土品牌的價格戰效應。面對中國本土車企愈演愈烈的價格戰,Stellantis顯然無法跟上。這些國産品牌憑借價格優勢不斷蠶食傳統汽車集團的利潤空間,Stellantis也未能幸免。

根本學不來,在華幾乎清零的Stellantis,狂賺1400億超大衆

缺乏針對中國市場的本地化政策。相比于福特、大衆等其他跨國汽車巨頭,Stellantis在中國的本地化程度明顯不足。其産品線、營銷手段等都未能緊跟中國市場的變化,難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盡管Stellantis在中國市場陷入了相當的困境,但這家汽車集團并非沒有辦法扭轉局面。最近,Stellantis斥資約15億歐元收購了中國新能源車企零跑汽車20%的股份,并與之成立合資公司"零跑國際"。這一戰略性投資,無疑是Stellantis尋求在中國市場突破的關鍵一步。

一方面,通過與零跑汽車的合作,Stellantis将獲得進軍中國新能源車領域的直接通道。零跑作為國内新興的造車新勢力,在産品開發、技術儲備等方面都有不錯的實力,Stellantis可以利用這一優勢,快速補齊在中國新能源車市場的短闆。

根本學不來,在華幾乎清零的Stellantis,狂賺1400億超大衆

另一方面,Stellantis還将依托這個合資公司,拓展全球其他市場。根據協定,"零跑國際"将獲得在除大中華區以外的全球市場銷售零跑産品的獨家權利,這為Stellantis帶來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可以說,這次與零跑汽車的合作,是Stellantis試圖突破困境、實作在中國市場彎道超車的重要舉措。通過引入本土新勢力的技術和優勢,結合自身在全球市場的管道資源,Stellantis有望在中國及海外市場實作新的突破。

中國汽車市場的利潤困境與未來出路

根本學不來,在華幾乎清零的Stellantis,狂賺1400億超大衆

雖然Stellantis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不盡如人意,但這一現象并非個案。事實上,中國整個汽車制造業都面臨着嚴峻的盈利困境。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資料,2023年1-2月,汽車行業的利潤率僅為4.3%,已較2015年的8.7%下降了一半。這意味着,無論是傳統車企還是新興造車勢力,其獲利能力都遠不及歐美等發達市場。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根本學不來,在華幾乎清零的Stellantis,狂賺1400億超大衆

産能過剩導緻惡性價格競争。中國汽車市場上,各大車企的産能已遠遠超過實際的市場需求。這便推動了企業間的價格戰,最終導緻整個行業利潤率下滑。

品牌林立導緻使用者粘性不強。中國汽車市場上,幾乎每家企業都推出了自己的品牌,但大多數品牌缺乏太強的使用者認同感。這使得消費者更多關注價格因素,而非品牌價值。

新能源車虧損嚴重拖累整體利潤。随着新能源車市場的快速擴張,這一闆塊的虧損成為了整個汽車行業利潤的沉重負擔。許多車企為了擷取補貼和市場佔有率,不得不大幅降低新能源車的銷售價格。

勞動力及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汽車制造業是一個資金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行業,人工成本和原材料價格的上漲都會對企業利潤造成直接影響。

根本學不來,在華幾乎清零的Stellantis,狂賺1400億超大衆

面對這一嚴峻的利潤困境,中國汽車企業如何尋求突破呢?關鍵在于要緊抓市場變化,努力開拓利潤增長點。

首先,企業應當加大研發投入,提升在新能源車方面的技術實力。随着消費更新和國家政策支援,新能源車将成為未來市場的主流。隻有掌握核心技術,企業才能在激烈的競争中占據優勢地位,提高産品的溢價空間。

其次,企業要加強品牌建設,增強産品的使用者粘性。通過差異化定位、精準營銷等手段,提升品牌價值,進而擺脫單純依靠價格競争的困局。同時,企業還要加強管道建設,提升售後服務體驗,進一步強化品牌優勢。

再次,企業要探索新的利潤增長點。除了傳統的燃油車和純電動車,企業還可以瞄準一些細分市場,如商用車、智能網聯等,尋求新的利潤增長引擎。同時,拓展出口業務也是提升利潤的重要管道之一。

總的來說,盡管目前中國汽車市場的整體盈利能力不容樂觀,但隻要企業能夠緊跟市場變化,持續優化自身實力,依然大有可為。隻有這樣,中國汽車制造業才能走出利潤困境,實作可持續發展。總結與展望

根本學不來,在華幾乎清零的Stellantis,狂賺1400億超大衆

綜上所述,Stellantis作為全球汽車行業的領軍企業,在中國市場面臨的困境可以說是行業通病。這不僅凸顯了中國汽車制造業整體盈利能力的下滑,也反映了跨國車企在中國市場競争中的艱難處境。

Stellantis在中國缺乏具備競争力的新能源車型,加之本土品牌的價格戰,以及本地化政策不足等因素,使其難以在中國市場取得突破。而這種困境并非Stellantis獨有,整個中國汽車行業都面臨着産能過剩、品牌林立、新能源車虧損等諸多棘手問題,導緻行業整體利潤率大幅下滑。

不過,我們也看到Stellantis正在采取一些新的舉措,試圖突破在中國的發展困境。它與中國新能源車企零跑汽車的戰略合作,無疑為Stellantis打開了進軍中國新能源車市場的大門。通過引入本土優勢,結合自身的全球資源,Stellantis或許能夠在中國乃至全球市場實作新的突破。

同時,對于中國汽車行業整體而言,隻有企業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升品牌價值,開拓新的利潤增長點,才能走出目前的困境。未來,我們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國汽車市場進一步更新,那些能夠緊跟市場變化、持續優化自身實力的企業,必将脫穎而出,在激烈的競争中脫險而出。

總之,無論是Stellantis還是整個中國汽車行業,都正面臨着巨大的挑戰。但隻要各方主體順應時勢,勇于創新,相信終能找到突破的新路徑,實作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