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聯盟

他是武松唯一不敢惹的好漢,屢屢沖撞宋江,宋江也隻能忍氣吞聲

作者:金寶哥講故事

《水浒傳》主要講述梁山108好漢的精彩故事,不過這一部經典名著的主角究竟是誰?相信一些喜愛《水浒傳》的讀者會發現,作者施耐庵對108好漢都耗費了筆墨,但占據筆墨最多的莫過于打虎英雄武松了。

的确,武松僅僅一人就占據了《水浒傳》的十個章節,是以網友們稱呼武松為“武十回”,足以可見武松這個人物角色在《水浒傳》裡有多麼舉足輕重。

然而梁山上卻有一位好漢,就連武松也不敢惹。

他是武松唯一不敢惹的好漢,屢屢沖撞宋江,宋江也隻能忍氣吞聲

一、戰神武松

武松人高馬大、武藝卓絕,曾在醉酒的狀态下,赤手空拳打死了一頭猛虎。因為醉打蔣門神,武松被張督查陷害,有了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的瘋狂舉動。

盡管武松在聚義廳的排名并非最高,但武松說自己的武藝第二,誰敢說第一?

可别以為筆者無中生有,梁山108好漢,有誰能上景陽岡赤手空拳打死一頭吞食無數好漢的猛虎?又有誰能在饑寒交迫的逆境之下在飛雲浦反殺兩名公差、兩名殺手,還一路順勢殺上了鴛鴦樓?

他是武松唯一不敢惹的好漢,屢屢沖撞宋江,宋江也隻能忍氣吞聲

是豹子頭林沖還是玉麒麟盧俊義?

筆者認為,林沖的武藝雖很高,但此人窩囊至極,遠沒有武松的越戰越勇。再看玉麒麟盧俊義,他排在了聚義廳的第二名,槍棒功夫也是出神入化,可盧俊義也沒有武松絕境逢生的遇強則強,區區兩個押送的公差就能将盧俊義拿捏得死死的。

是以,若武松翻臉不認人,他根本不忌憚林沖或者盧俊義,而從武松對另外一位梁山好漢的言行舉止來看,他對此人倒是十分佩服和欣賞。

這位好漢是誰?他就是屢屢沖撞宋江的魯智深!

二、不敢輕易招惹

為何說武松不敢輕易招惹魯智深?

首先,武松聽聞過魯智深倒拔垂楊柳的壯舉。正所謂“一力降十會”,魯智深的武藝實是非同小可,能與武松鬥個天昏地暗。

他是武松唯一不敢惹的好漢,屢屢沖撞宋江,宋江也隻能忍氣吞聲

其次,魯智深是一個有情有義、虛懷若谷的好漢。他三拳打死霸占民女的鎮關西,又對刺配的林沖伸出了援手。

于是,當武松前往二龍山落腳之時,魯智深早已占山為王,但武松去了二龍山之後仍沒有挑戰魯智深的第一把交椅,反而心甘情願地成了魯智深的小弟。

這說明什麼?說明強者隻會佩服強者,也證明武松對魯智深的确欽佩有加。

可魯智深上了梁山之後卻屢屢沖撞宋江。

三、屢屢沖撞宋江

那時身為二龍山一把手的魯智深通過其他好漢,知道了及時雨宋江這一号人物。然而魯智深卻如此說道:“我隻見今日也有人說宋三郎好,明日也有人說宋三郎好,可惜灑家不曾相會。衆人說他的名字,聒得灑家耳朵也聾了……”

待魯智深上了梁山之後,晁蓋因為攻打曾頭市被史文恭的毒箭所殺。後來宋江與梁山好漢同心協力,捉住了史文恭,替晁蓋報了血海深仇。

按照晁蓋的遺願,宋江俨然就是梁山的新寨主,可宋江一下子卻假仁假義了起來,他要将寨主之位讓給盧俊義。在幾番推讓之後,魯智深再也看不下去了,他站起來說一個破寨主也值得這樣讓嗎,再讓,大家都回家得了。

他是武松唯一不敢惹的好漢,屢屢沖撞宋江,宋江也隻能忍氣吞聲

随後宋江在菊花大會上抛出了醞釀已久的“招安論”。宋江此言一出,群雄沉默,而武松、李逵、魯智深都跳出來反對宋江的招安計劃。

宋江畢竟有兩把刷子,他又繼續賣弄他的“義薄雲天”,說什麼招安是為了衆兄弟的前途。此話一出,就連李逵、武松都默不作聲,可魯智深依舊不依不饒。

書中是這麼寫的,魯智深道:“隻今滿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聖聰,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皁了,洗殺怎得幹淨?招安不濟事,便拜辭了,明日一個個各去尋趁吧。”

魯智深口中所說的“便拜辭”無疑讓宋江臉上無光,這顯然是讓諸位好漢趁早散夥,然後“明日一個個各去尋趁”。

耐人尋味的是,宋江對于魯智深的屢屢沖撞卻是無可奈何。

四、忍氣吞聲的宋江

原來之前同魯智深一起反對招安的還有黑旋風李逵,宋江直接把李逵責罰了一頓,可到了魯智深這裡,宋江選擇了忍耐,他說道:“衆弟兄聽說,今皇上至聖至明,隻被奸臣閉塞,暫時昏昧,有日雲開見日,知我等替天行道,不擾良民,赦罪招安,同心報國,青史留名,有何不美!是以隻願早早招安,别無他意。”

宋江的那一句“别無他意”顯然是說給魯智深以及衆好漢聽的,算是給自己和魯智深一個台階下。

如此看來,宋江的的确确不敢對魯智深怎麼樣,而魯智深最後也和宋江分道揚镳、形同路人。

那時宋江帶着群豪一起征讨方臘,班師回京、入朝為官時,梁山好漢死傷無數。此時的魯智深因為生擒方臘(原著是魯智深生擒方臘,民間傳說是武松)立下了大功,可正當宋江興沖沖要帶着魯智深入朝時,魯智深卻提出了分手。

他是武松唯一不敢惹的好漢,屢屢沖撞宋江,宋江也隻能忍氣吞聲

宋江哪裡肯依,畢竟宋徽宗定要親自見一見傳說中生擒方臘的魯智深,于是宋江又給魯智深畫了一個大餅,說什麼給魯智深在京城的名山大刹做一僧首,也光顯宗風,亦報答得父母。

原文寫道,智深聽了,搖首叫道:“都不要。要多也無用。隻得個囫囵屍首,便是強了。”宋江聽罷,默上心來,各不喜歡。

一個“各不喜歡”,證明宋江和魯智深再也沒了往日的兄弟情,二人隻剩下了互相厭惡,但此時的宋江依舊“默上心來”,證明他還是對魯智深的頂撞選擇了一如既往的忍氣吞聲。

綜上,不得不佩服作者施耐庵的文筆,他筆下的108好漢個個有血有肉,尤其宋江、武松、魯智深等人物角色更是躍然紙上,讓我們看了不由得拍案叫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