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聯盟

我就個臭打遊戲的,怎麼打着打着就發了篇國際頂尖科學論文?

作者:情報姬
我就個臭打遊戲的,怎麼打着打着就發了篇國際頂尖科學論文?

文丨Nameless 稽核丨菜包

排版丨鹿九

喜報喜報!

我就個臭打遊戲的,怎麼打着打着就發了篇國際頂尖科學論文?

放錯圖了。咳咳,喜報啊,各位的履歷中,除了“2008年感動中國特别獎”、“2006年時代雜志年度人物”以外,又能加入濃墨重彩的一筆了,那就是——

“參與麥吉爾大學腸道微生物圖譜研究,成果釋出在《自然生物技術》上。”

是不是頓時感覺自己的社會地位又上升了不少!

而這一切,全都是因為——你玩過《無主之地3》。

事實證明,臭打遊戲的,還是對社會很有貢獻的!

我就個臭打遊戲的,怎麼打着打着就發了篇國際頂尖科學論文?

不過,這項關于腸道微生物圖譜的研究,也并不是“直接研究遊戲玩家的身體”,而是在《無主

之地3》中加入了一個小遊戲,用以輔助研究。

在2020年,Gearbox Software 聯合加拿大麥吉爾大學、世界上最大的公民科學微生組項目機構 Microsetta Initiative ,以及大型線上科學(Massively Multiplayer Online Science,MMOS)組織,共同釋出了一款内置在《無地之主3》中的街機拼圖小遊戲——“無主之地科學”,其目的是幫助科學家繪制人類腸道微生物圖譜。

我就個臭打遊戲的,怎麼打着打着就發了篇國際頂尖科學論文?

麥吉爾大學也将這項研究具化成了小刻都能看懂的小遊戲。玩家在抵達遊戲中的基地“3号避難所”之後,可以在避難所裡發現一台街機。打開街機,就能開始幫科學家分析腸道微生物。

我就個臭打遊戲的,怎麼打着打着就發了篇國際頂尖科學論文?

遊戲玩法類似于消消樂,玩家需要通過不斷地推動格子向上,讓方塊置于正确的位置,讓每一行變成相同的顔色。這種玩法對于玩家來說不能說非常簡單吧,那也算得上毫無難度。外加打關還能獲得獎勵,許多玩家也願意樂此不疲的挑戰着高分記錄。

然而,就是機制這麼單純的小遊戲,背後卻蘊含着看似無關行業最尖端的科學道理。

如今,4年過去,這項研究終于完成了。

4月15日,麥吉爾大學将該項研究釋出在了《自然生物技術》雜志上,麥吉爾大學副教授 Jérôme Waldispühl表示,與之前的工作相比,利用遊戲資料生成的微生物 DNA 序列資料數量多了五倍,并表示這項研究将“大幅增進我們對微生物組的了解,并改進未來用于開展這項工作的AI”。

在科研中存在着大量需要重複但是又非常重要的工作,上手門檻低但是需要大量的資料,專門找人來做顯然有些得不償失,許多研究所想到了往遊戲中植入小遊戲的方式來收集樣本,這樣玩家得到了快樂,實驗也能得到資料,真是秦始皇下樓梯——一赢到底啊。

我就個臭打遊戲的,怎麼打着打着就發了篇國際頂尖科學論文?

曆史上,類似這般“遊戲中的科學”的案例,并不少見。

2016年,《EVE》與瑞典的人類蛋白質圖譜項目組進行了合作,開始了“探索計劃(Project Discovery)”的特殊項目,該項目是為了将人類細胞的蛋白質染色體進行分類和堅定。

但是面對上千萬份的樣本,當時AI在分辨圖像的功能上還有所欠缺,隻靠人力分類得分到猴年馬月去。于是,《EVE》制作組在遊戲中加入了一個小遊戲——當然也是有獎勵的。玩家玩小遊戲可以獲得遊戲币、時裝、艦船等。

我就個臭打遊戲的,怎麼打着打着就發了篇國際頂尖科學論文?

許多玩家在空閑之餘都會去玩玩。在30萬EVE玩家的幫助下,3300萬個樣本,經過兩年就分類完畢。事後瑞典科學家将這項研究成果進行了公開,對整個世界的科學發展都做出了貢獻,咱們遊戲玩家人多力量大。

在2017年,探索計劃還上線了第二階段“系外行星”,設計的科學項目也從生物學變成了天文學,玩家需要根據恒星的明亮程度判斷是否存在行星。

第二年,負責該項目的日内瓦大學天文學系教授獲得了諾貝爾實體學獎,探索計劃為其提供了大量的研究資料。

我就個臭打遊戲的,怎麼打着打着就發了篇國際頂尖科學論文?

2020年的探索計劃還加入了對新冠病毒資料的研究,玩家可以在遊戲中幫助科學家了解其對人體免疫系統的影響。

當你家裡長輩問你平時坐電腦前擺弄搖桿滑鼠是都在幹嘛,答曰:

“分析流式細胞儀提供的資料,在細胞群周圍繪制多邊形,參與分析新型冠狀病毒資料以及其他相關的流式細胞儀圖表,幫助科學家深入了解人體免疫系統是如何受到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

我就個臭打遊戲的,怎麼打着打着就發了篇國際頂尖科學論文?

上述所說的一堆,都有個官方學名——“Citizen Science Game(公衆科學遊戲)”,簡單說就是利用數量來取勝,和填各種收集表本質上差不多,隻不過換成了大多數人喜歡的模式。

我就個臭打遊戲的,怎麼打着打着就發了篇國際頂尖科學論文?

電子遊戲雖然是一種娛樂方式,但融入了各種先進的技術,如硬體技術、圖形處理技術、音頻處理技術等,最重要的是有身為“人類”的思維。而且此類玩法通常不會讓玩家打白工,既能為科學做貢獻,又有獎勵拿,玩家的積極性自然高。

而且這種方法也是最簡單便捷的——你也不能要求一輩子搞科研的科學家在幾天之内做出一款能夠吸引成千上萬個玩家的3A大作吧,直接往遊戲裡加個益智小遊戲何樂而不為呢。

其實不僅僅是在遊戲中加入科學遊戲可以幫助研究,直接研究遊戲也不失為一種好辦法。相信大家對魔獸瘟疫事件都有所耳聞。

我就個臭打遊戲的,怎麼打着打着就發了篇國際頂尖科學論文?

在2005年,《魔獸世界》更新了巨魔城市“祖爾格拉布”副本,其中的Boss能為玩家附加上“堕落之血”的debuff,相當于瘟疫,具有傳染性而且傷害極高。有玩家利用BUG将這一debuff帶出了副本,結果導緻了超過400萬名魔獸世界玩家感染了“堕落之血”,堪比現實中的黑死病。這種影響連暴雪自己都沒想到,嘗試了很多方法都沒有阻止“堕落之血”的傳播,最終無可奈何隻能進行回檔重置。

“堕落之血”事件因為影響巨大,一度被MMOCrunch網站評為了MMORPG史上五大事件之一。

我就個臭打遊戲的,怎麼打着打着就發了篇國際頂尖科學論文?

“堕落之血”事件引起了公共衛生學界的關注,這一場發生在虛拟世界中的大瘟疫給他們帶來了很好的研究樣本,因為它和現實中的真實的瘟疫在暴發和傳播的模式上非常相似,就連美國CDC (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都向暴雪索要了此次事件的資料。

我就個臭打遊戲的,怎麼打着打着就發了篇國際頂尖科學論文?

當時有一名叫“艾瑞克·洛夫格倫”的美國大學生,他自己就是《魔獸世界》玩家,在導師的幫助下撰寫了“虛拟世界如何協助研究現實中的傳染病”的論文,後來釋出在了醫學界大名鼎鼎的期刊《柳葉刀》上。

13年後,已經成為資深流行病專家的艾瑞克在新冠疫情期間的主要工作就是研究美國醫療體系如何應對新冠病毒,在采訪中他表示當年那篇論文對目前的情況仍然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堕落之血”的研究還在繼續。

遊戲不僅是在公共衛生安全領域發光發熱,在社會科學領域也能看到身影。最近,負責遺址修複的首席建築師菲利普·維倫紐夫(Philippe Villeneuve)表示,大教堂将在 2024年巴黎奧運會前夕重新開放。

不知不覺,巴黎聖母院的修繕工作已經進行了5年了。

雖然期間經曆了新冠疫情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不過能看到巴黎聖母院即将修繕完畢還是很欣慰的。巴黎聖母院的修複工作得到了全球各界的幫助,其中就有這我們的好朋友——“阿育”。

我就個臭打遊戲的,怎麼打着打着就發了篇國際頂尖科學論文?

在火災後,育碧第一時間向自己的祖國捐款50萬歐元用來幫助修繕巴黎聖母院,還在将《刺客信條:大革命》免費一周,供玩家們在遊戲中參觀巴黎聖母院。而且還将自己曾經對巴黎聖母院的測量資料分享出來,并表示全力支援修繕工作。

我就個臭打遊戲的,怎麼打着打着就發了篇國際頂尖科學論文?

育碧在研發遊戲《刺客信條:大革命》的過程中,其進階關卡設計師 Caroline Miousse 為了完整的在遊戲開放世界中重制大革命時代的巴黎聖母院,曾與曆史學家一起,耗時兩年完成了對巴黎聖母院的數字複原工作。

雖然這份資料不會起着決定性作用,但多一份力,總歸讓我們看到了遊戲對社會的積極作用。

我就個臭打遊戲的,怎麼打着打着就發了篇國際頂尖科學論文?

其實關于遊戲促進科學發展的例子還有很多,例如最早的《Foldit》《Phylo》等等,無數玩家都在其中為了科研而不斷玩遊戲。從上世紀50年代電子遊戲出現開始,與硬體等技術共同發展,從最早的像素點發展到如今可以以假亂真的畫面,遊戲的種類也在不斷的細分。遊戲的核心是為人們提供娛樂,但如今在提供娛樂之外,遊戲也承擔着越來越多的社會作用。

我就個臭打遊戲的,怎麼打着打着就發了篇國際頂尖科學論文?

就如Jérôme Waldispühl所說:“這裡有450萬人為科學做出了貢獻。某種意義上說,這個成果也是他們的,他們應該為此感到驕傲。”

我打遊戲,我驕傲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