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聯盟

2024年棉花重大病蟲害防控技術方案

作者:大衆網濱州

棉花主要病蟲害有棉鈴蟲、棉蚜、棉盲蝽、棉葉螨、棉苗病、棉花枯萎病等。為做好棉花病蟲害防控工作,保障棉花生産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一、防控目标

重大病蟲防治處置率達到95%以上,綠色防控覆寫率達到45%以上,專業化防治覆寫率達到45%以上,總體防治效果達到85%以上,病蟲危害損失率控制在8%以内。

二、防控政策

針對棉花各生育期的主要病蟲,采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措施,播前和苗期預防、生長期控害、鈴期保鈴保産。優先采用抗(耐)性品種、種子處理、生态調控、農藝和生物防治技術,發揮棉花自身補償作用,利用生态調控和自然天敵控害作用,增強棉田的持續和安全控害能力。藥劑防治實行達标用藥,優先選用生物源、低毒、環境友好型藥劑,合理、精準用藥。

三、防控重點

重點防治棉蚜、棉盲蝽、棉鈴蟲、煙粉虱、棉葉螨、枯萎病、黃萎病、苗病、鈴病。

四、防控措施

(一)播種期

1.選用抗(耐)病蟲品種。選用抗(耐)病蟲、抗旱、高産、優質的棉花品種,種子品質符合國家有關标準。可選早熟性好、易管理、結鈴吐絮集中的優質棉花品種,如魯棉338、魯棉1131等。

2.種子處理技術。根據苗期主要病蟲種類,選用适宜的殺蟲劑、殺菌劑、植物生長調節劑或專用種衣劑,進行種子包衣或再包衣。殺蟲劑可選用吡蟲啉、噻蟲嗪等,殺菌劑和植物生長調節劑可選用枯草芽孢杆菌、氨基寡糖素、芸苔素内酯、苯醚甲環唑、咯菌腈等。

3.農藝措施。加強栽培管理,推廣“秋耕深翻,壓鹽造墒,種肥同播,培肥地力,高質機播”等健身栽培技術。枯萎病、黃萎病重發地塊要與非錦葵科作物實行3年以上輪作;精細整地的同時,清除荒地、田埂和渠邊的病蟲殘體和雜草,壓低病蟲越冬基數。

(二)苗期

1.生态調控和生物多樣性利用技術。棉田周邊田埂或條帶種植蛇床子、百日菊、波斯菊等顯花植物,引誘、涵養天敵,增強天敵對棉蚜、棉鈴蟲、棉葉螨、棉盲蝽等的控制能力。棉鈴蟲常發區棉田周邊種植玉米、苘麻條帶,誘集棉鈴蟲成蟲産卵,集中殺滅。棉盲蝽發生地塊棉田四周種植1~2米寬綠豆,誘殺棉盲蝽。推行棉花和冬小麥插花種植,保護利用自然天敵。

2.推遲滅茬。麥後直播棉區,小麥收獲後,稭稈在田間放置2~3天,使天敵充分向棉株轉移,保益控害。

3.科學用藥

(1)苗期病害。為預防枯萎病、黃萎病,可實行疏通“三溝”(圍溝、橫溝、廂溝),增施腐熟的有機肥和生物肥,合理增施磷、鉀肥,補充微肥,氮肥可選用碳酸氫铵作追肥。發病前或初見病時連續用藥2~3次,間隔10天,葉面噴施與噴淋灌根相結合,可噴施枯草芽孢杆菌、多抗黴素、氨基寡糖素等藥劑控制。苗期雨後晴天時及時中耕松土,增加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層溫度,培育健苗壯苗,減輕立枯病危害。

(2)苗期蟲害。苗蚜,以自然天敵控制為主,3片真葉前卷葉株率達5~10%,或4片真葉後卷葉株率10~20%時,進行藥劑點片挑治,卷葉株率達到10%以上時全田施藥防治,可用氟啶蟲酰胺、雙丙環蟲酯等。當棉田螨株率低于15%時挑治中心株,超過15%時進行全田統一防治,可選用炔螨特、聯苯菊酯等藥劑。采用糖酒醋液誘殺地老虎成蟲于産卵之前,成蟲始見期開始,設定性誘劑揮散芯和幹式飛蛾誘捕器誘殺成蟲,壓低基數。

(三)蕾鈴期

1.農藝措施。分次追肥,重施花鈴肥,适當補施蓋頂肥;精細整枝,清除老葉、無效蕾及所整枝條,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減輕枯萎病、黃萎病、紅葉莖枯病等的危害,減少蕾鈴脫落;蕾鈴期應及時澆、排水,保持棉田無積水。及時化控,噴施縮節胺,控制棉花生長。棉花吐絮期噴施落葉催熟劑,可用乙烯利或噻苯隆,使棉花集中落葉和吐絮,便于棉花采摘。

2.人工釋放天敵。棉蚜發生初期,放置異色瓢蟲卵卡100卡/畝,每卡20粒卵,15天釋放一次,連續釋放2次,可控制棉蚜。棉鈴蟲成蟲始盛期,人工釋放螟黃赤眼蜂或松毛蟲赤眼蜂,每次放蜂10000頭/畝,每代放蜂2~3次,間隔3~5天,降低棉鈴蟲幼蟲量。

3.昆蟲資訊素誘控。棉鈴蟲越冬代成蟲始見期至末代成蟲末期,棉田和周邊寄主作物田連片使用棉鈴蟲性誘劑或食誘劑。雜草多或與棗園、樹林相鄰的早發棉田,安裝綠盲蝽性資訊素盒誘殺綠盲蝽成蟲。夜蛾科害蟲(棉鈴蟲、甜菜夜蛾、地老虎等)主害代羽化前1~2天,連片施用生物食誘劑,以條帶方式滴灑,間隔50~80米,整行棉株頂部葉面均勻施藥,誘殺成蟲。

4.合理用藥

(1)伏蚜。單株上中下3葉蚜量平均200~300頭時,全田防治,可選用吡蚜·哒螨靈、乙酰甲胺磷、噻蟲·高氯氟等,兼治其他害蟲。避免使用吡蟲啉、丁硫克百威、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輪換使用不同作用機理藥劑。

(2)棉鈴蟲。百株低齡幼蟲量超過10頭時,優先選用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棉鈴蟲核型多角體病毒、蘇雲金杆菌(Bt.,抗蟲棉田禁用)、短穩杆菌、多殺黴素等生物農藥防治。要避免使用三氟氯氰菊酯等菊酯類藥劑,限制有機磷類、雙酰胺類、大環内酯類藥劑使用次數(每季棉花生長期使用1次),輪換使用茚蟲威、虱螨脲、氟鈴脲等藥劑。

(3)棉盲蝽。重點防治早發、雜草多及與棗園、樹林相鄰的早發棉田。當百株蟲量蕾期5頭、花鈴期10頭以上時實施藥劑防治,施藥時間應在上午9時前或下午4時後,由田邊向内施藥。可用金龜子綠僵菌CQMa421、氟啶蟲胺腈、氯氟·啶蟲脒等,兼治蚜蟲、煙粉虱、薊馬等。

(4)棉葉螨。點片發生時,或有螨株率低于15%時挑治中心株,有螨株率超過15%時全田防治,選用殺螨劑控制為害,可用乙螨唑、甲氰·炔螨特、阿維菌素等。

(5)鈴病。及時去空枝、打老葉,摘除爛鈴和斜紋夜蛾卵塊并帶出田外深埋處理,改善通風透光條件,降低田間濕度和郁閉度,減少田間病蟲基數。同時,應避免偏多、偏遲施用氮肥,防止棉花貪青徒長。鈴病常發區,發病前或初期,以花蕾和幼鈴為重點噴藥預防,或蕾鈴期雨前預防、雨後及時噴藥控制,可用三氯異氰尿酸、三乙膦酸鋁、多抗黴素等。

責編:張 迪

審簽:李麗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