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聯盟

此人一死,帝國無救

作者:曆史其實挺有趣
此人一死,帝國無救

(深宮殺機)

公元904年,大唐的倒數第二位皇帝,唐昭宗李晔正在皇宮裡睡覺,将領蔣玄晖和史太就沖了進來,聲稱要立刻面見皇帝,有要事禀告。

夜色如墨,籠罩長安,宮闱深處的寂靜,就被這兩個不速之客給打破了。

要知道,這蔣玄晖和史太,可都是在朝廷裡掌握實權的朱溫的心腹。

大半夜的你不睡覺,你跑來打報告,你純屬是黃鼠狼給雞拜年,你沒有好心呐。

果然,一群手持刀劍的士兵在蔣史二人的帶領下很快沖入大殿之上,然後開始了瘋狂的屠戮。

宮女尖叫着逃竄,宦官們無助的躲在柱子後,幾個來不及躲閃的妃嫔被亂刀砍死,見血封喉。

一行人就如餓狼一般,一邊殺人,一邊急切的往裡走,尋找着昭宗的蹤迹,終于,他們在一塊屏風後找到了瑟瑟發抖的昭宗李晔,而此時守護在皇帝身邊的,隻有皇帝的昭儀李漸榮。

事實上,朱溫和皇帝的沖突不是一天兩天了,而是早已經公開化,從之前朱溫非要把唐朝的都城從長安搬到洛陽,而昭宗軟磨硬泡不樂意的事情上來看,就知道朱溫早晚要收拾李晔。

是啊,誰能不知道?神策軍會不知道嗎?三公九卿們會不知道嗎?宮裡鬧出這麼大的動靜,他們一個人也不知道嗎?

這當然是不現實的,但是就在這樣的一個時刻裡,皇帝身邊隻剩下了一個昭儀,一個皇帝的妃子。

蔣玄晖看到皇帝,劈刀就砍,想要一刀就把皇帝給弄死,這很明顯是得到了朱溫的授意,不然他自己也沒這麼大的膽子。

生死攸關的時刻,昭宗隻能歎息一聲,閉上雙眼,等待命運的降臨,然而昭儀李氏卻搶先一步,擋在昭宗的身邊,替昭宗挨了這一刀。

我們無從得知這個瘦弱的女人在這一刻為什麼爆發出了如此巨大的勇氣,或許就連李昭儀自己也不知道,她隻是認為,自己應該那麼做。

此人一死,帝國無救

(昭儀李氏 形象)

當然,昭儀李氏的死毫無意義,隻能淪為螳臂擋車,下一秒,蔣玄晖又是一倒,李晔應聲倒地,鮮血如注,染紅了自己的身體。

面對窮兇極惡的亂臣,李晔本來應該大聲呵斥他們,但是他什麼都沒有說,他沒有斥責,沒有批評,沒有憤怒,也沒有過多的恐懼,他一個字都沒留下。

因為他知道,這個世界就是如此的殘酷,人心就是這樣的崩壞。

早在他被朱溫挾持着從長安前往洛陽的旅程中,路途上的百姓看到皇帝出行,紛紛跪倒在道路兩旁高呼萬歲,看着自己腳下的子民們一個一個面黃肌瘦,衣衫褴褛,昭宗不僅悲從中來,他擺手歎息:

不要跪拜我了,我将不再是你們的君王。

昭宗不是笨蛋,他智商也沒有僖宗那麼低,他早就預感到了這一天會到來,隻是他想不到,會來的這麼快。

皇帝,就這麼死了。

死前的一個小時,李晔沒吃東西,隻因為内心苦悶而喝了一點酒,蔣玄晖要殺害他的時候,他還試圖繞着柱子躲避,不過很顯然并沒有起到什麼作用。

錦帳垂簾鳳藻香,宮燈映月似漢光。珠簾輕卷春風入,幸得嫔妃侍玉觞。

金钗翠袖微揚手,再拜再祈萬歲昌。龍紋席轉芙蓉炬,虎符鎮地狼煙藏。

不懼生死随君側,宮娥劍下誓心長。莫語外間烽火起,勿使稚子驚惶忙。

曾經被認為是最有希望拯救大唐命運的皇帝,就這麼死了。

是啊,客觀的講,李晔的表現一直是很不錯的。

此人一死,帝國無救

(唐昭宗 李晔 形象)

中晚唐的皇帝大多奢靡,但李晔卻十分樸素節約,從來不舍得花錢,宮裡不必要的開支全都停掉,吃穿用度一律精簡,皇帝也許未必穿過打更新檔的衣服,但皇帝一定吃過和老百姓一樣簡單的飯菜,當然,皇帝就算是想要過窮奢極欲的日子,估計也沒那個條件了,當年他被李茂貞控制的時候,一天隻能吃一頓,一頓還隻能吃點麥麸,可見帝王生活之艱辛。

中晚唐的皇帝們大多偏聽偏信,重用宦官,結果政治腐敗,官場黑暗,很多有心報效國家的人入仕無門,就比如當年的黃巢如果能順利考中進士,也許就沒有後來那場堪稱帝國浩劫般的黃巢之亂了。

但是,黃巢起義不是偶然,就算朝廷錄取了黃巢,也會有王巢,李巢,劉巢的出現,曆史的程序到了那一刻,具有不可回避的必然性。

和前輩們相比,昭宗倒是一個十分懂得尊重臣下,愛惜人才的帝王,他在位的時候宣傳儒家思想,扶持教育事業,而且還特别注意廣開言路,重用和選拔人才。

随着一系列善政的實施,昭宗的地位逐漸穩固,他又開始積極的打擊宦官勢力的發展。

我們知道,那個時候的大唐,從朝廷的角度來說,中樞上就隻有四種力量,一是宰相,二是翰林,三是樞密使,四是神策軍,而皇帝隻需要重用其中的一種力量,就可以掌握朝廷的絕對政權。

宰相,翰林,樞密使都屬于是文官的勢力,而文官在大唐是最微不足道,最沒用的,是以最有勢力的當然是神策軍,因為神策軍擁有武力,是軍隊。

當然你也不能說前邊三者一點用都沒有,比如宰相也是很有用的,因為隻擁有武力,也許可以掌握權力,但是卻無法隻依靠武力而長久的坐擁大權。

此人一死,帝國無救

(神策軍碑 局部)

任何一個王朝,靠武力建立,但它們都必須有一個從建國到建政的過程,你神策軍有軍權,可我宰相有行政的權力。

什麼叫行政的權力?說白了,宰相就是文官的首腦,而文官們最厲害的地方就在于把出現的一切問題都變成行政問題,而解決行政問題,則恰恰是他們最擅長的。

神策軍本來是天子的私兵,但是這支武裝力量早早的就被宦官給控制了,無論是左神策軍還是右神策軍,首領都是宦官,是以昭宗肯定不會重用神策軍。

翰林和樞密使呢,力量又太小,是以昭宗隻能和丞相結盟。

事實上,昭宗的确重用過很多丞相,君臣之間也的确為唐朝的複興做出了不少的努力,他們聯手打擊宦官,削減藩鎮,但是他們意識不到,藩鎮和宦官早就已經成了痼疾,成了這個國家的絕症。

二十二歲登基,昭宗也喜書好文,神氣俊秀,更頗有會昌遺風,可積重難返的大唐已經回不去了。

且不說他志大才疏,就是太宗再世,難道就一定能救下這個場子嗎?

十六年的執政生涯,昭宗或許在生命中的最後一段時間也已經意識到了,當自己擺脫了邪惡的宦官劉季述的控制後,當自己擺脫了鳳翔李茂貞的桎梏後,當自己和朱溫勾心鬥角暗自較量時,他以為還有戲,他以為一切還有希望,但實際上大唐帝國卻已經默默的走到了盡頭。

在這個時候,無論昭宗的能力優秀有否,無論他是昏庸之輩還是亂世明君,無論他任用的官僚們是為他死節還是棄他而去,無論宦官們是否被清除,無論藩鎮的節度使們強大或者分解,都已經不能改變唐朝滅亡的結局。

此人一死,帝國無救

(敗亡之局)

因為,大唐就像是得了癌症的病人,而且是那無藥可救的癌症,在這樣巨大的病痛面前,很多人都在努力,有人說,你要鍛煉身體,有人說,你要心态積極,大家夥紛紛拿出自己家裡的藥品來治療病人的疾病,有治療感冒的,有治療發燒的,還有止痛的,消炎的...

這麼多的藥品,無疑會讓人産生一種奇妙的安全感,可是,有什麼用呢?

夜風習習,從窗外吹入,帶來一絲絲的涼意,吹動了簾幔,發出呼呼的聲響。

燭火在沉悶的夜晚中搖曳,一會變亮,一會變暗,空氣中彌漫着一股血液的腥臭味道。

皇帝的鮮血還在地上緩緩的流淌,将華麗的地毯染就成了觸目驚心的紅色。

所有的不甘,在這一晚,終将煙消雲散。

昭宗死了,朱溫旋即擁立了昭宗的兒子李柷為新帝,也就是唐哀帝,這是大唐的最後一位皇帝。

其實以朱溫當時的情況來看,他完全可以在殺掉昭宗之後直接做皇帝,但是他沒有這麼做,因為他要考慮,如果殺掉昭宗之後自己立刻就代唐稱帝,在社會上肯定會引起很大的輿論。

有輿論,那麼就有壓力,而這種百官猜忌,萬民議論的壓力,朱溫也不一定能承受的住。

而且,對于朱溫來說,他需要給大唐的子民們一個準備時間,這昭宗剛死自己就登基,臣民們正悲痛呢,一看你朱溫這亂臣賊子真是好家夥,真是太僭越了,肯定就會從悲痛變成悲憤,那麼朱溫在無形中就等于是強化了自己的反賊身份,也給自己樹立了更多的敵人。

此人一死,帝國無救

(朱溫 形象)

是以,他必須找一個傀儡皇帝來過渡一下,而李柷,就是這個倒黴蛋。

這種感覺就像,比如你有一個好朋友今天去世了,我第二天就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你,你肯定是非常震驚,情緒會産生很大的波動,然而如果我等到十年之後再告訴你這個消息,你大概就比較容易接受了。

因為,時間會沖淡很多東西。

而且,别說他想要稱帝,眼下還沒稱帝呢,各地割據一方的軍閥如李克用,王建等人就已經開始反對他,并且三五成群,拉幫結夥的組成了“反朱溫聯盟”打算收拾朱溫,是以朱溫必須要謹慎的走好接下來的每一步路。

因為,朱溫明白,從自己離開那個遙遠家鄉的第一天開始,他既然走上了這條路,就永遠無法再回頭。

這是不歸路,亦是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