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聯盟

三國演義細思恐極的情節

作者:吟風社

#頭條創作挑戰賽#四大名著中,三國演義的故事基本以三國志和裴注為藍本,文字屬于古白話,是以陰謀論是四大名著中是最少一部的,不過如果細究起來,還是能發現不少細思極恐的情節,本文就來說說。

氣運之子董卓

董卓前往受禅台被殺之前,老天給了各種提示,分别是董卓夢龍、董卓母親心驚肉跳、車折輪馬斷辔、狂風驟起昏霧蔽天、小兒童謠、道人縛布書雙口而行。

卓大喜曰:“吾夜夢一龍罩身,今日果得此喜信。時哉不可失!”便命心腹将李傕、郭汜、張濟、樊稠四人領飛熊軍三千守郿塢,自己即日排駕回京;顧謂李肅曰:“吾為帝,汝當為執金吾。”肅拜謝稱臣。卓入辭其母。母時年九十餘矣,問曰:“吾兒何往?”卓曰:“兒将往受漢禅,母親早晚為太後也!”母曰:“吾近日肉顫心驚,恐非吉兆。”卓曰:“将為國母,豈不預有驚報!”遂辭母而行。臨行,謂貂蟬曰:“吾為天子,當立汝為貴妃。”貂蟬已明知就裡,假作歡喜拜謝。
卓出塢上車,前遮後擁,望長安來。行不到三十裡,所乘之車,忽折一輪,卓下車乘馬。又行不到十裡,那馬咆哮嘶喊,掣斷辔頭。卓問肅曰:“車折輪,馬斷辔,其兆若何?”肅曰:“乃太師應紹漢禅,棄舊換新,将乘玉辇金鞍之兆也。”卓喜而信其言。次日,正行間,忽然狂風驟起,昏霧蔽天。卓問肅曰:“此何祥也?”肅曰:“主公登龍位,必有紅光紫霧,以壯天威耳。”卓又喜而不疑。既至城外,百官俱出迎接。隻有李儒抱病在家,不能出迎。卓進至相府,呂布入賀。卓曰:“吾登九五,汝當總督天下兵馬。”布拜謝,就帳前歇宿。是夜有十數小兒于郊外作歌,風吹歌聲入帳。歌曰:“千裡草,何青青!十日蔔,不得生!”歌聲悲切。卓問李肅曰:“童謠主何吉兇?”肅曰:“亦隻是言劉氏滅、董氏興之意。”次日侵晨,董卓擺列儀從入朝,忽見一道人,青袍白巾,手執長竿,上縛布一丈,兩頭各書一“口”字。卓問肅曰:“此道人何意?”肅曰:“乃心恙之人也。”呼将士驅去。
三國演義細思恐極的情節

除了董卓自己夢到龍以外,其他都是在暗示此行大兇。要知道三國演義裡征兆基本是必定會應驗的,比如曹操看見旗杆折了就知道張飛晚上來劫營,孫堅将旗折了就死了。而老天做了這麼多的征兆暗示董卓,簡直可以認為董卓是氣運加身、天命之子。

三國演義細思恐極的情節

董卓

奈何李肅巧舌如簧,愣是把指黑為白,把董卓唬得一愣一愣,前往受禅台送死。可能老天見董卓如此不上道,叫你不要去送死你偏去!怕不是石樂志!也罷,既然你不聽天意,休怪天意無情,于是在後面李傕、郭汜反攻長安,重葬董卓之際,三番降雷把董卓劈得屍骨無存。

又下令追尋董卓屍首,獲得些零碎皮骨,以香木雕成形體,安湊停當,大設祭祀,用王者衣冠棺椁,選擇吉日,遷葬郿塢。臨葬之期,天降大雷雨,平地水深數尺,霹靂震開其棺,屍首提出棺外。李傕候晴再葬,是夜又複如是。三次改葬,皆不能葬,零皮碎骨,悉為雷火消滅。天之怒卓。可謂甚矣!

光武帝劉秀欲除孫策

孫策攻打劉繇之際,夢見光武帝劉秀召他前往相見,很明顯啊,劉秀肯定是向着自家人的,劉繇雖然是劉肥之後,不是劉秀的嫡系子孫,但怎麼說也是漢室宗親。劉秀召孫策過去就是想除掉他,結果孫策會錯意,認為劉秀要保佑他成就霸業。

劉繇自領兵于神庭嶺南下營,孫策于嶺北下營。策問土人曰:“近山有漢光武廟否?”土人曰:“有廟在神亭嶺上。”策曰:“吾夜夢光武帝召我相見,當往祈之。”
策向前跪祝曰:“若孫策能于江東立業,複興故父之基,即當重修廟宇,四時祭祀。”

之後孫策遇到太史慈,而孫策所帶領的程普等十二騎卻久久不來援助,真的是被這個名不見經傳的曲阿小将攔住了嗎?如果是的話,最大可能這個曲阿小将是劉秀化身或者被劉秀附體,拖住十二騎讓太史慈除掉孫策,可惜太史慈武藝不濟,隻和孫策打了一個平手。

三國演義細思恐極的情節

說起來重修光武廟這事,原著裡的孫策不知道是不是忘了,也就沒下文了,央視版孫策倒是記得,結果再次去看光武廟時遇到許貢刺客……(劉秀:殺你一次不成再殺你第二次)

三國演義細思恐極的情節

從徐州到官渡,曹操兵力銳減

袁曹決戰前夕,曹操自領大軍二十萬,進黎陽、拒袁紹,連劉岱、王忠都能給個五萬:

遂喚前軍劉岱、後軍王忠引軍五萬,打着丞相旗号,去徐州攻劉備。原來劉岱舊為兖州刺史;及操取兖州,岱降于操,操用為偏将,故今差他與王忠一同領兵。操卻自引大軍二十萬,進黎陽,拒袁紹。
三國演義細思恐極的情節

曹操

到了白馬之戰與顔良交戰,二十萬大軍變成了十五萬:

操引兵十五萬,分三隊而行。于路又連接配接劉延告急文書,操先提五萬軍親臨白馬,靠土山紥住。

可到了官渡與袁紹大軍對峙,十五萬大軍一下子就縮水到了七萬,剩下的八萬大軍哪去了?被顔良、文醜滅了?畢竟和顔良交鋒時,嘉靖本說“連日敗者極多”。

卻說袁紹興兵,望官渡進發。夏侯惇發書告急。曹操起軍七萬,前往迎敵,留荀彧守許都。
三國演義細思恐極的情節

顔良

官渡之戰中,與袁紹暗通書信的人極可能是荀攸和許褚

曹操在官渡之戰擊敗袁紹後,從袁紹帳下搜出了很多許都及軍中諸人暗通袁紹的書信,那麼演義中曹營衆人誰最有可能與袁紹暗通款曲呢,文有荀攸、武有許褚。

荀攸作為曹操的重要謀士,在官渡之戰中唯一一次獻策是戰争初期,兩軍對壘之際,勸曹操急戰,說什麼“我軍俱精銳之士,無不一以當十”,然而這一戰下來的結果是——袁紹驅兵掩殺,曹軍大敗。完全被袁軍射成了刺猬,妥妥的卧底行為。

荀攸曰:“紹軍雖多,不足懼也。我軍俱精銳之士,無不一以當十。但利在急戰。若遷延日月,糧草不敷,事可憂矣。”操曰:“所言正合吾意。”
審配見曹軍來沖陣,便令放起号炮:兩下萬弩并發,中軍内弓箭手一齊擁出陣前亂射。曹軍如何抵敵,望南急走。袁紹驅兵掩殺,曹軍大敗,盡退至官渡。

PS:央視版三國演義裡把這個戲份移給了郭嘉。

三國演義細思恐極的情節

至于許褚,縱觀演義中許褚的單挑表現,可以非常驚奇發現,作為曹營頭号猛将,從白門樓之戰結束到官渡之戰這一段時間居然全是污點戰績,關于許褚在演義中的戰績,本号之前文章有過介紹,有興趣可以參閱:葛陂許褚投降後,自此何憂呂布強:三國演義中許褚的戰績。

這裡就簡單介紹一下這個時期,許褚的表現:

1、信誓旦旦領軍去追擊劉備,結果被一句話怼回,放虎歸山;

2、在下邳之戰中與徐晃聯手,被關羽奮力殺退,甚至連回合數都沒有,可以認為是短時間敗北,表現遠不如夏侯惇。

關公大怒,引三千人馬出城,與夏侯惇交戰。約戰十餘合,惇撥回馬走。關公趕來,惇且戰且走。關公約趕二十裡,恐下邳有失,提兵便回。隻聽得一聲炮響,左有徐晃,右有許褚,兩隊軍截住去路,關公奪路而走,兩邊伏兵排下硬弩百張,箭如飛蝗。關公不得過,勒兵再回,徐晃、許褚接住交戰。關公奮力殺退二人,引軍欲回下邳,夏侯惇又截住厮殺。

3、在白馬戰顔良、延津敵文醜時神秘失蹤,說許褚怕顔良、文醜怕是難以服衆,畢竟許褚敢向呂布、趙雲、馬超發起單挑,顔良、文醜再厲害也不可能強過這三位。

4、官渡之戰首戰中,與張遼聯手戰平張郃、高覽,張遼和張郃是四五十合平手,雙方各添一個生力軍居然還是平手,那到底是張遼拖後腿,還是許褚放水,亦或是許褚和高覽實力相當?似乎是許褚放水的可能性最大,因為他此時已經決定投降袁紹,故意出工不出力。之後幾個月的鏖戰中,許褚又全程神隐,當曹操問何人可去敵韓猛,截取糧草時,荀攸推薦了徐晃,而不是更強的許褚,怕是也看出了許褚消極作戰。

二将鬥了四五十合,不分勝負。曹操見了,暗暗稱奇。許褚揮刀縱馬,直出助戰。高覽挺槍接住。四員将捉對兒厮殺。

再看看曹操焚毀暗通袁紹書信後倉亭之戰許褚的表現:

衆軍回身奮力向前。許褚飛馬當先,力斬十數将。袁軍大亂。

可謂前後判若兩人,整個官渡零人頭的許褚一下子斬了十數将,可見曹操焚書之舉令許褚大為感動,決定以死相報。

三國演義細思恐極的情節

許褚

最後,許褚殺許攸疑似滅口行為。邺城被曹軍攻破後,許攸居然主動挑釁許褚,曹營那麼多人,為何許攸單單揪住許褚不放呢?怕是許攸知道許褚就是當年暗通袁紹之人,許褚豪強出身,家産頗豐,許攸想借機敲詐一番,“汝等無我,安能出入此門乎?”言下之意是沒有我許攸替你保密,你許褚暗通袁紹的事情早就暴露,還哪有機會再次耀武揚威。

一日,許褚走馬入東門,正迎許攸,攸喚褚曰:“汝等無我,安能出入此門乎?”

之後事情大家都知道,許褚借機把許攸殺掉,一來是解決曹操的一個麻煩,二是殺人滅口,可謂一舉兩得,至此,他給袁紹寫過書信的事情就再也沒人知道。

三國演義細思恐極的情節

許褚殺許攸

被關羽贊美過會迅速破格

熟悉風雲的朋友都知道,聶風有一個獨門絕技——“此人武功不在我之下”神功,凡中此招者迅速破格,泯然為衆人矣。而此招的祖師爺其實是關羽。

三國演義細思恐極的情節

關羽

對張遼發功——此人武藝不在你我之下。

張遼在呂布手下時,表現相當強悍,巅峰表現是與呂布聯手擊敗關羽、張飛兩寨,被關羽下了butff後,打個文醜連中兩箭,再也無之前的逼格了。

對黃忠發功——老将黃忠,名不虛傳:鬥一百合,全無破綻。

與關羽打了三次,加起來近兩百回合的黃忠,在中了關羽此招後,迅速淪為五五開,打個李嚴四五十回,甚至連泠苞都無法速勝。

對龐德發功——龐德刀法慣熟,真吾之敵手也!

這個最慘,剛被關羽誇完沒多久就在水中被周倉生擒了。

三國演義細思恐極的情節

為除劉封,諸葛亮怒送五萬大軍

孟達叛逃到魏國後,劉備準備起兵讨伐,此時諸葛亮卻獻計讓劉封出兵攻打孟達,不管勝敗必歸成都,就地除去。這個計劃非常的馊,劉封與孟達交鋒時,被魏軍三路夾攻,五萬大軍隻剩百餘騎,這除掉劉封的代價未免也太大。

玄德看畢,大怒曰:“匹夫叛吾,安敢以文辭相戲耶!”即欲起兵擒之。孔明曰:“可就遣劉封進兵,令二虎相并;劉封或有功,或敗績,必歸成都,就而除之,可絕兩害。玄德從之,遂遣使到綿竹,傳谕劉封。
曹丕尚未準信,忽報劉封引五萬兵來取襄陽,單搦孟達厮殺。
三軍夾攻,劉封大敗而走,連夜奔回上庸,背後魏兵趕來。劉封到城下叫門,城上亂箭射下。申耽在敵樓上叫曰:“吾已降了魏也!”封大怒,欲要攻城,背後追軍将至,封立腳不住,隻得望房陵而奔,見城上已盡插魏旗。申儀在敵樓上将旗一飐,城後一彪軍出,旗上大書“右将軍徐晃”。封抵敵不住,急望西川而走。晃乘勢追殺。劉封部下隻剩得百餘騎。
三國演義細思恐極的情節

劉封

三國鼎立初期,魏國兵力最少

雖然曹魏在曆史上一直是三國中實力最強的,但演義裡曹丕到曹叡期間,魏國兵力居然是三國最少的。

首先來看看蜀漢,這個期間蜀漢的兵力,幾乎比同時期的曹魏+東吳加起來還多,劉備在奪得漢中後,主要兵力有四處,一處是益州大軍,即演義所說的兩川之兵,其中包括夷陵之戰送掉的七十五萬大軍:

遂命丞相諸葛亮保太子守兩川;骠騎将軍馬超并弟馬岱,助鎮北将軍魏延守漢中,以當魏兵;虎威将軍趙雲為後應,兼督糧草;黃權、程畿為參謀;馬良、陳震掌理文書;黃忠為前部先鋒;馮習、張南為副将;傅彤、張翼為中軍護尉;趙融、廖淳為合後。川将數百員,并五溪番将等,共兵七十五萬,擇定章武元年七月丙寅日出師。
三國演義細思恐極的情節

一口氣出動七十萬大軍的蜀漢

諸葛亮南征帶的軍隊是五十萬,諸葛亮南征和夷陵之戰前後不到兩年,蜀漢根本沒有時間休養生息,恢複兵源,是以這裡川兵應該是疊加的。

一處是上庸三郡,孟達送掉的十萬(下面是曹魏上庸兵力,歸蜀漢時估計差不多)。

又可差使至降将孟達處,起上庸兵十萬,西攻漢中:此四路也。

劉封本部兵馬五萬,這個前文已經說過,不再贅言。

以上加起來是一百四十萬。

一處是荊州,關羽送掉荊州軍數量不明,但劉表當年手上握有荊州兵三十萬,到關羽手裡,打個折也有二十萬。

還有一處是南中三郡,分别是建甯、牂牁、越嶲,諸葛亮南征時,三郡各引兵五六萬迎戰諸葛亮,加上守城的軍士,估計也有二十萬之衆。

卻說雍闿聽知孔明自統大軍而來,即與高定、朱褒商議,分兵三路:高定取中路,雍闿在左,朱褒在右;三路各引兵五六萬迎敵。

再加上鎮守漢中、江州的兵馬,保守也有十來萬。

結合四處兵馬,蜀漢的總兵力不少于一百九十萬。

而東吳在夷陵之戰擊敗蜀漢後,估計收編了許多,之後的石亭之戰中,孫權同樣拿出了七十萬大軍。

權從之,即命朱桓為左都督,全琮為右都督,于是陸遜總率江南八十一州并荊湖之衆七十餘萬,令朱桓在左,全琮在右。遜自居中,三路進兵。

反觀曹魏,曹丕時期要要割地賠款才能湊齊五十萬大軍,央視版中賈诩更是表示:“國中焉有五十萬大軍,豈非笑談”。之後曹丕彙聚文武精英南征也不過三十萬大軍。

丕問何五路,懿曰:“可修書一封,差使往遼東鮮卑國,見國王轲比能,賂以金帛,令起遼西羌兵十萬,先從旱路取西平關:此一路也。再修書遣使赍官诰賞賜,直入南蠻,見蠻王孟獲,令起兵十萬,攻打益州、永昌、牂牁、越嶲四郡,以擊西川之南:此二路也。再遣使入吳修好,許以割地,令孫權起兵十萬,攻兩川峽口,徑取涪城:此三路也。又可差使至降将孟達處,起上庸兵十萬,西攻漢中:此四路也。然後命大将軍曹真為大都督,提兵十萬,由京兆徑出陽平關取西川;此五路也。共大兵五十萬,五路并進,諸葛亮便有呂望之才,安能當此乎?”
魏黃初五年秋八月,會聚大小将士,令曹真為前部,張遼、張郃、文聘、徐晃等為大将先行,許褚、呂虔為中軍護衛,曹休為合後,劉晔、蔣濟為參謀官。前後水陸軍馬三十餘萬,克日起兵。
三國演義細思恐極的情節

湊不齊五十萬的曹魏

抗蜀主力孟獲,司馬懿遊而不擊

諸葛亮南征孟獲時是出動五十萬大軍,說起來這裡毛宗崗點評過諸葛亮小題大做。但到第一次北伐曹魏,變成了三十萬大軍,之後幾次北伐都沒到南征孟獲的手筆,最多一次也就是第五次北伐的三十四萬大軍,這是看不起曹魏,還是孟獲更強?亦或者是孟獲抗蜀主力,司馬懿遊而不擊?

是日,孔明辭了後主,令蔣琬為參軍,費祎為長史,董厥、樊建二人為掾史;趙雲、魏延為大将,總督軍馬;王平、張翼為副将;并川将數十員:共起川兵五十萬,前望益州進發。【毛夾批:似乎小題大做。】
卻說邊庭探知此事,報入洛陽。是日,曹睿設朝,近臣奏曰:“邊官報稱,諸葛亮率領大兵三十餘萬,出屯漢中,令趙雲、鄧芝為前部先鋒,引兵入境。”
孔明引蜀兵三十四萬,分五路而進,令姜維、魏延為先鋒,皆出祁山取齊;令李恢先運糧草于斜谷道口伺候。
三國演義細思恐極的情節

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