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聯盟

五十四載問天路 志向蒼穹再出發

作者:中國軍号

來源:解放軍報·中國軍号

五十四載問天路 志向蒼穹再出發

五十四載問天路 志向蒼穹再出發

2024年4月24日,第9個中國航天日。

54年前的這一天,中國首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号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中國人自此叩開了通往浩瀚宇宙的大門;

54年後的這一天,這片土地又将見證新一代航天人再創輝煌。

在這個屬于航天人的特殊節日,身着藍色航天服的葉光富神采奕奕,他帶領兩名新隊友李聰和李廣蘇亮相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與公衆正式見面。

在神舟十八号載人飛行任務拉開帷幕之際,記者帶您走近執行此次任務的3名航天員。

指令長葉光富——追光路上 繼續拼搏

■解放軍報記者 王淩碩 特約記者 占康

五十四載問天路 志向蒼穹再出發

葉光富,男,漢族,籍貫四川成都,碩士學位。1980年9月出生,1998年8月入伍,2002年5月加入中國共産黨,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一級航天員,陸軍大校軍銜。曾任空軍航空兵某師某團司令部空戰射擊主任,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2010年5月入選為大陸第二批航天員,2021年10月執行神舟十三号載人飛行任務,2022年6月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英雄航天員”榮譽稱号,并獲“三級航天功勳獎章”。經全面考評,入選神舟十八号載人飛行任務乘組并擔任指令長。

4月25日,葉光富将作為指令長帶領神舟十八号乘組奔赴中國空間站。這次出征,距離他首次圓夢蒼穹,僅僅過了2年。

“心中有夢就要執着追夢,從一名飛行員成長為即将兩次出征太空的航天員,是‘拼搏’二字激勵着我不斷前行。”葉光富堅定地說。

和名字中有“光”字巧合的是,葉光富喜歡仰望星空,他說自己就是一個“追光者”。當飛行員時,他喜歡翺翔天空,看璀璨星辰;成為航天員後,他拍攝了太空視角下浩瀚無垠的宇宙星河;如今,他想着盡快盡多地飛向更高更遠的深空。葉光富覺得:“這世上恐怕沒有什麼,比仰望星空更能感覺夢想的引力,比追逐星光更能激發他所未知的熱情。”

2021年10月16日,葉光富和戰友翟志剛、王亞平駕乘神舟十三号飛船順利升空,重新整理了乘組單次飛行任務太空駐留時間的紀錄,這是葉光富的首次太空飛行。為了這一刻,他準備了11年。神舟十三号乘組在軌駐留183天,開展了機械臂操作、太空出艙等活動,驗證了一系列關鍵技術。

凱旋後,葉光富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英雄航天員”榮譽稱号并獲“三級航天功勳獎章”。雖然鮮花和掌聲不斷,葉光富選擇全面歸零,重新開始。

神舟十三号任務結束後,他在半年時間内就恢複到了飛行前的身體和訓練狀态。

2022年8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5周年之際,一場“天地英雄”隔空對話在網絡上刷屏。遠在四川的91歲抗美援朝老兵、一級傷殘軍人塗伯毅用他的殘臂寫下書法作品“航天強國,奮力拼搏”,托人轉送給航天員大隊。葉光富給前輩們回複:“當年你們為了和平,為了正義而戰,為黨和人民建立了卓越功勳。你們初心不改,奮鬥不止的英雄形象令我們非常敬佩。我們一定傳承好老前輩們的崇高精神,時刻準備為祖國出征太空,為黨和人民再立新功!”

成功入選神舟十八号飛行乘組後,葉光富又迅速轉入到備戰狀态。這一次,葉光富被任命為指令長,帶領兩位新搭檔執行任務。

新任務帶來新挑戰。葉光富面臨首次進駐三艙三船狀态的空間站,平台裝置設施、實驗機櫃成倍增加,操作更具複雜性。

面對挑戰,唯有要求更高、标準更高。葉光富以身作則,每一個訓練課目,他都一絲不苟地完成。同時,他結合自己在太空中的經驗和體會,給兩位新航天員做好傳幫帶。

第一次擔任指令長的葉光富,深感責任重大。為了盡快以全新身份重塑自己,他圍繞統籌規劃、分析決策、協調溝通等方面不斷加強自己的能力,尤其注重培養團隊融合能力。如今,乘組三人之間配合默契,隻需一個動作、一個眼神,彼此心領神會。

一次,乘組在空間站組合體模拟器艙内進行運動肺功能操作訓練。他們在穿戴裝置準備時,突然,艙内響起報警聲。三人互相對視了下,便已心照不宣。

他們不約而同地放下手頭工作,葉光富說:“我去觀察儀表參數,判斷艙内壓力!”李聰說:“我去開應急氣瓶!”李廣蘇說:“我去連接配接氧氣面罩!”……接下來,他們緊張有序地開展應急流程操作。

這個性格互補、配合默契的“80後”乘組對此次圓滿完成任務充滿了信心——

“請祖國和人民放心,我們乘組一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飽滿的精神狀态和昂揚的奮鬥姿态,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優異的答卷!”在記者見面會上,葉光富代表乘組向全國人民自信滿滿地表示。

航天員李聰——笃行不怠 心向太空

■解放軍報記者 賀逸舒 特約記者 占康

五十四載問天路 志向蒼穹再出發

李聰,男,漢族,籍貫河北邯鄲,學士學位。1989年10月出生,2009年9月入伍,2011年6月加入中國共産黨,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四級航天員,空軍中校軍銜。曾任空軍航空兵某旅飛行大隊副大隊長,被評為空軍二級飛行員。2020年9月入選為大陸第三批航天員。經全面考評,入選神舟十八号載人飛行任務乘組。

2024年4月24日,身着藍色航天服的神舟十八号飛行乘組航天員李聰,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首次亮相。這個一頭短發的青年航天員,笑起來格外俊朗。

2003年,神舟五号航天員楊利偉飛天時,李聰還是一名國中生。他看着電視機裡航天英雄完成任務順利傳回,覺得無比激動、自豪。他從未想過,未來有一天,自己也能成為這樣的英雄。

李聰,人如其名,非常聰慧——這是神舟十八号飛行乘組指令長葉光富對他的評價。然而,從一個普通的農家孩子到一名航天員,僅憑聰明是不夠的。為了踏上這條飛天之路,李聰拼盡了全力。

競争,從李聰參加航天員初次選拔時,就已經開始。

那一天,李聰上午剛來報到,下午就被安排參加心理測試。在一個空曠的房間内,參加選拔的飛行員坐在大螢幕前答題。誰答得更快,且正确率更高,誰就能獲得更高的分數。

螢幕上,各個領域的題目一道接一道,大家争先恐後按下答題器……

後來,李聰私下裡與其他夥伴交流,原來幾乎每個人都頂着巨大的心理壓力,就看誰能堅持到最後。幸好,李聰堅持下來了。

離心機項目選拔的第一天晚上,同一個宿舍的舍友就因沒有通過選拔被通知離開。這更讓李聰背負着巨大壓力。那時候,他在心裡暗下決心,一定要更加努力。

通過層層選拔,李聰憑借優異的成績,成功入選大陸第三批航天員。

對飛行員出身的航天員來說,載人航天是個全新的領域,尤其是涉及大量基礎學科的航天理論學習,更是難啃的硬骨頭。“要想飛得精,飛得好,理論學習很重要。”李聰常常利用晚上的時間,學習理論知識,不知不覺就過了半夜12點。有時候,李聰結束了當天的學習後會出去“放放風”。“從宿舍樓下看,我們較高價的電梯大廈沒有一個熄燈的。”李聰說。

加入航天員隊伍後,遠離校園多年的李聰,重新拾起課本。一天,李聰從晚上8點開始解一道題,把題做出來後,他才發現已經快11點了。解題的過程是折磨人的,但得到答案的那一刻,他獲得的成就感也是滿滿的。

在通往飛天之路上,關關難過。憑借不懈努力,李聰終于獲得了前往太空的“船票”。當聽到神舟十八号乘組名單中自己的名字,李聰的内心平靜中帶着些許高興。“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所有的艱辛和困難都是勢不可擋的。”他在訓練筆記上寫下這段話。

今天,李聰站在問天閣,面對着無數期待的目光。對于即将到來的太空生活,李聰也充滿了期待。他準備了與家人的合照,還準備在太空堅持閱讀和鍛煉身體。當然,更重要的是,如何把任務完成好。

李聰說:“相信我們一定會很快适應太空環境,迅速進入工作狀态,順利、高效、圓滿完成任務,以實際行動建功偉大新時代。”

航天員李廣蘇——心之所向 行必能至

■解放軍報記者 李由之 特約記者 占康

五十四載問天路 志向蒼穹再出發

李廣蘇,男,漢族,籍貫江蘇沛縣,學士學位。1987年7月出生,2006年9月入伍,2011年6月加入中國共産黨,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四級航天員,空軍中校軍銜。曾任空軍航空兵某旅飛行大隊副大隊長,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2020年9月入選為大陸第三批航天員。經全面考評,入選神舟十八号載人飛行任務乘組。

酒泉問天閣,李廣蘇摩拳擦掌,準備迎接全新的太空挑戰。回想起自己的人生經曆,李廣蘇感覺“一切都像做夢一樣。”

小時候,每當被老師問到“夢想是什麼”,李廣蘇的回答和大多數孩子一樣:“想當科學家。”那時,他隻知道,科學家能為祖國做貢獻,是崇高又令人敬仰的職業。

一天,還在上國小的李廣蘇背着書包,走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突然,他聽到天上傳來一陣轟鳴聲。李廣蘇猛然擡起頭,尋找聲音的源頭。

“那是一架直升機,我要能坐在裡面該有多酷!”李廣蘇回憶說。

但李廣蘇的生活并沒有是以發生改變,他依然每天按部就班地學習、生活,父母對他的期待,是好好讀書,考上一個好大學。

李廣蘇上高三時,空軍招收飛行員的消息傳遍學校,李廣蘇本着嘗試的心态也報了名。經過幾輪選拔後,李廣蘇被空軍航空大學錄取。

李廣蘇還記得自己第一次體驗飛行時,飛機在氣流中的颠簸以及機艙裡泛起的濃重油味,讓他忍不住惡心。他想,這下完了,如果這時就吐了,可能會面臨停飛。李廣蘇強忍着眩暈感,努力讓自己轉移注意力,憋得直冒冷汗……

之後的日子,更成了令李廣蘇不堪回首的煎熬時光——每當飛行訓練時教員做橫滾動作,李廣蘇的胃裡就一陣“翻江倒海”。

盡管如此,李廣蘇沒有退縮,而是選擇繼續飛下去。當一次次冒冷汗時,一次次頭腦不清醒時,他咬緊牙關,靠着強大的毅力,和暈機反應“硬碰硬”。通過循序漸進的訓練,李廣蘇慢慢克服了暈機,前庭功能也有了很大改善。後來,李廣蘇被配置設定到空軍某基地飛行,正式成為一名戰鬥機飛行員。

随着載人航天工程蓬勃發展,國家開始選拔第三批航天員。“成為一名航天員為國出征,那是了不起的英雄,值得去拼一把。”李廣蘇積極報了名,也通過了一關又一關嚴苛的選拔。

比起前兩批航天員,第三批航天員趕上了高頻次的空間站任務,他們的壓力也随之而來——從入隊到完成考核,僅有兩年零三個月的時間。在此期間,他們要完成基礎理論、體質訓練、航天環境耐力與适應性訓練等八大類、上百個課目的訓練。

李廣蘇沉下心來,先攻克理論學習這道難關。他利用課後時間,到處跟人請教,将一個個小知識點逐個弄懂、弄通,并反複刷題加以了解。熬過許多不眠之夜,李廣蘇攻克了一道道深奧的難題。

手控交會對接訓練成績還有差距,李廣蘇一邊請教員給他加練,一邊在桌面式模拟訓練器上反複練習并分析每次訓練結果,最終得到了滿分;72小時狹小環境心理适應性訓練,要求在封閉空間中三天三夜不睡覺,還要在規定時間完成各項測評,李廣蘇暗自提醒自己一定要戰勝困意、全神貫注,每一次測評成績反倒越來越好。

心之所向,行必能至。當李廣蘇得知自己入選神舟十八号飛行乘組時,内心十分平靜。

李廣蘇的微信名叫“狂奔的蝸牛”。蝸牛雖慢,但一步一步朝着目标前進,總有一天可以到達勝利的彼岸。

艱難方顯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對于即将到來的太空之旅,李廣蘇充滿了期待——他期待7.9公裡/秒的速度與激情,期待失重帶來的别樣體驗……

李廣蘇說:“工作之餘,我想好好看看美麗的藍色星球,看一看祖國的錦繡山河,也想替我可愛的孩子看一看天上的星星到底會不會眨眼。”

(解放軍報·中國軍号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