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聯盟

明朝一男子将私房錢藏進木雕中,藏了600年,2任收藏家都不曾發現

作者:紀史官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前言

說起私房錢,現在的已婚男人都不陌生。為了一點點财務自由,大家藏錢的手法花樣百出。

有部落客将自己存私房錢的視訊放到網上,大家被視訊内容逗笑的同時,也能從中獲得一定認同。

可有這麼一個人,相比于視訊部落客的手段更加厲害。他不僅将私房錢藏在木雕之中,并且一藏就是600多年,還瞞過了兩任收藏家。

他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呢?

明朝一男子将私房錢藏進木雕中,藏了600年,2任收藏家都不曾發現

奇怪的木雕

2016年,澳洲墨爾本的一場拍賣會上,一件已有600多年曆史的木雕将被拍賣,木雕的擁有者是一個私人收藏家。

據這位收藏家所說,他是在戰亂時期買入的這件木雕。并且賣給他木雕的人,也不清楚木雕的來曆,隻說是祖上傳下來的。

第二位收藏者,當時為了躲避戰亂來到了澳洲,因為自身經濟狀況的原因,不得不忍痛割愛将木雕賣出。

“達到涅槃境界的修行者”是這件木雕的名字,經過專家鑒定這是元朝中後期的産物。

木雕藝術價值極高,雕工精細,雕刻的羅漢頭形象栩栩如生,表情真實惟妙惟肖。

按照規定,拍賣會的從業人員必須對拍賣品進行檢查。這一檢查,才發現這木雕暗藏玄機。

明朝一男子将私房錢藏進木雕中,藏了600年,2任收藏家都不曾發現

從業人員發現這個木雕的表面有一些裂紋,這和木雕精緻的刀工十分不比對。并且整個木雕上微小的裂紋并不像是時間推移産生的。

通過專用裝置對木雕進一步檢測,從業人員發現,這個木雕的中間竟然是空心的。

衆所周知,木雕這項藝術是使用實木進行雕刻,大部分木雕匠人都是雕刻表面的外形。

這件木雕表面嚴絲合縫,隻有通過特殊手段才能看到一點點細密的裂紋,這件藝術品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木雕是空心的,證明當時雕刻的工藝更加精密,木雕價值更高了。收藏者聽到這個消息十分高興,這代表着自己的這件藏品能賣更多的錢。

随着從業人員的進一步檢查,他們發現這木雕并不是簡單的空心,它裡面有東西。

明朝一男子将私房錢藏進木雕中,藏了600年,2任收藏家都不曾發現

最開始從業人員認為,木雕中間應該放着卷軸、舍利之類的東西。因為這樣的情況在亞洲的文物中很常見,日本國寶級木雕“明慧上人坐像”裡面就藏着神秘卷軸。

可沒人知道木雕中間到底放了個什麼。若是貿然打開木雕,中間什麼貴重物品都沒有,這價值極高的古董木雕也會被破壞掉。

擺在收藏者面前隻有兩條路,第一就是打開木雕,如果木雕中出現貴重物品,那麼木雕的價值就會翻倍。反之,木雕價格就會縮水。

第二就是用“内有乾坤”這噱頭不打開木雕,直接進行拍賣。這樣木雕價格雖然不會翻倍,但是也會相應提升一些。

面對這種賭石一樣的場面,收藏者毅然決然的選擇打開木雕。而木雕的東西,讓所有人大吃一驚,也真的讓這件木雕價格翻了幾倍不止。

明朝一男子将私房錢藏進木雕中,藏了600年,2任收藏家都不曾發現

600年的紙币

從業人員小心翼翼的拆開木雕底部隐蔽精密的機關,從中抽出一張紙。紙張儲存完好,上面印着“大明通行寶鈔”六個字。

雖然已經過去很多年了,但是由于藏在木雕中間,防止了蟲咬和風化的因素。紙币儲存極好,不僅印刷的字迹儲存完好,甚至上面紅色的印章都清晰可見。

大明通行寶鈔,這是1375年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責令發行的紙币,其目的是為了緩解國家銅礦緊張的問題。

這和古時候其他時間出現的紙币“銀票”不同,這種紙币是由中央發行的,并且推行隻出不進規則。

其本質是統治階級剝削的一種手段,政府用這種印刷便宜的紙币支付軍費開支,并通過買賣讓紙币在社會上流通。

明朝一男子将私房錢藏進木雕中,藏了600年,2任收藏家都不曾發現

而百姓使用這種紙币卻隻能在市場上流通,不能用于交稅,也不能用來當作抵押的物品。這對明朝政府來說,是個一本萬利的買賣。

也正因如此,這種紙币發行沒過多久就遭到群眾的抵制。

再加上貪腐和造假十分容易,雖然中間一度挽回過這紙币的貨币能力,可依舊大勢所趨,到明朝中葉已經沒有人使用這種紙币了。

說起紙币,不是明朝才有的,早在唐朝就出現了紙币的雛形“飛錢”。到了宋代,四川地區出現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質貨币。

元朝之後,幾乎每一個朝代統治者都會頒布紙币,各種寶鈔一直到民國時期出現的金圓券。

明朝一男子将私房錢藏進木雕中,藏了600年,2任收藏家都不曾發現

民國末期因為通貨膨脹,紙币的胡亂印刷,甚至出現了用麻袋裝錢去買菜的鬧劇。

這些紙币的出現,大部分是為了滿足統治階級的利益而被頒布的,缺少了貨币應有的公正平等的意義,是以大多沒有存在多久。

紙币在曆史發展中地位極高,其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攜帶和運輸的特性,讓它相對于傳統金屬貨币更加使用友善。

可是統治階級的短視和私欲,讓中國的紙币發展速度,相對于國其他國家十分緩慢。甚至到民國末期,群眾間還是喜歡用貴金屬作為交易的手段。

那麼這麼快失去意義的大明通行寶鈔,為什麼會留存這麼久呢?又是怎麼跑到一個木雕中去的?

明朝一男子将私房錢藏進木雕中,藏了600年,2任收藏家都不曾發現

古人的私房錢

最開始專家認為,這張紙币藏在木雕中可能是下官賄賂上官的手段。因為明朝朱元璋時期對貪官污吏整治十分嚴重,甚至專門設立了錦衣衛等部門。

那個時候明朝官場,一旦被發現A錢行為,輕則沒收全部财産,重則全家為奴。

朱元璋甚至專門發明了一種剝皮實草的酷刑,用以懲治貪官。

所謂剝皮實草,就是将貪官的皮剝下來然後用草填滿,立于衙門滿口,用以警告官員,切勿貪贓枉法。

對官如此,對商人亦是如此。

為了杜絕官商勾結的情況,朱元璋對官員和商人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立法監督,任何官員不允許和商人有太近的關系。

明朝一男子将私房錢藏進木雕中,藏了600年,2任收藏家都不曾發現

朱元璋的大力反腐,殺掉了官員及其家屬近萬人。甚至很多衙門出現了無人可用的局面。

如此大環境下的明朝人人自危,送禮更是得小心謹慎了。

但很快,專家便否定了這個推論。

首先這木雕中隻有一張紙币用來送禮确是小家子氣了,并且“大明通行寶鈔”這種國家發行的紙币,很容易找到使用者,實在稱不上隐蔽。

這個猜想被否定,專家們的推論就開始變得戲劇化了。他們推測,這木雕中的寶鈔很有可能是某個男人的“私房錢”。

這一推論一出現,便有很多反對者提出問題。在封建時期,男尊女卑,家中大事小情皆由男主人定奪,怎麼還會偷偷藏有私房錢呢?

明朝一男子将私房錢藏進木雕中,藏了600年,2任收藏家都不曾發現

其實不然,雖說古時候是男尊女卑,但是“懼内”者比比皆是。

比如我們熟知的隋朝開國皇帝楊堅,以及抗倭名将戚繼光,唐朝名相房玄齡等。這些曆史書上鼎鼎有名的大人物,都有懼内的傳言出現,何況是普通的市井小民了。

上述的幾個人物都是“因愛而懼”,或許隻是夫妻間的情趣,不會出現藏私房錢的情況。但是還有兩種情況,男子難免就會藏一藏私房錢,以備不時之需了。

古代雖說一家之中男尊女卑,可經濟上卻容易出現“特殊狀況”。

古時候女子的嫁妝是娘家帶着的,伴随着女子一生。這筆錢是不屬于夫家的“婚前财産”,若是哪個男子惦記女子的嫁妝,會遭人唾棄。

明朝一男子将私房錢藏進木雕中,藏了600年,2任收藏家都不曾發現

若是兩家門當戶對還好,若是女子家中富裕而男子家中貧困,就會出現女尊男卑的情況。

男子在外社交或有其他用度,需要找妻子要錢。一來二去為了自己的财務自由,藏私房錢是常有的事。

第二種情況就是入贅。古時候贅婿在家中的地位相當于家奴,甚至自己的妻子在外有相好的,都隻能敢怒不敢言。

并且大多數贅婿都是不務正業之輩,入贅也是為了提前躺平享享清福。若是妻子給的零用錢不夠,為了自己的口腹之欲,也會藏有私房錢。

不知道是何原因,導緻男子藏了的私房錢沒有花出去,陰差陽錯的将寶物儲存至今。也是萬幸,當年藏私房錢的男子沒有在木雕中藏一些金銀珠寶。

明朝一男子将私房錢藏進木雕中,藏了600年,2任收藏家都不曾發現

由于年代久遠,并且紙币極難儲存,是以留存在世的大明寶鈔都有殘缺,從未有過如此完整的。

這張大明通行寶鈔的問世,為我們研究明朝時期百姓的生活起居,起到關鍵作用。

為了防止文物流失國外,一名中國收藏家以22萬元的價格拍下了這件極有意義的珍寶。

流落海外的文物

可這一件中國的文物,為什麼會出現在澳洲的拍賣會上,并且還要我們花錢才才能買回來呢?

收藏者隻知道這木雕是從一個古董商人手中買來的,至于之前的來曆,他就不清楚了。

專家經過分析确定,這件木雕很有可能是八國聯軍侵華時期流落海外的文物。

明朝一男子将私房錢藏進木雕中,藏了600年,2任收藏家都不曾發現

清朝後期,列強在中國的土地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再加上國内盜墓者銷贓,和朝廷的不作為,緻使大批文物流落海外。

據中國文物協會的統計,自1840年鴉片戰争以來,中國流失海外的文物高達1000萬件。

相對于其他流落海外的文物,我們看到的這件木雕隻是冰山一角。

根據聯合國相關組織統計,在全47個國家200多家博物館中,來自中國的文物就有160多萬件。并且這隻是統計的官方博物館,還不包括私人收藏家。

同為明朝時期的曠世珍寶《永樂大典》,到現在還沒湊齊。這本書集中國古代典籍于大成,全書228877卷,共3.7億字。

明朝一男子将私房錢藏進木雕中,藏了600年,2任收藏家都不曾發現

其中囊括了天文地理、陰陽醫術、占蔔、釋藏道經、戲劇、工藝、農藝等各個方面的知識。是全世界的文化瑰寶,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書。

可就是這樣的一部史詩巨作,其中部分卷宗到現在下落不明。也不知道是列強入侵時燒掉了,還是被私人收藏家藏起了。

英國的大英博物館中,中國文物就達到了2.3萬件。從新石器時代一直到,明清時期的文物都有。

可以說大英博物館中的中國文物,能見證中國這幾千年的發展曆程。

英國考古學家斯坦因,被稱為“敦煌盜寶第一人”。他曾經兩度到達敦煌,用數白兩銀子就買通了看官洞窟的道士,從敦煌盜走了大量壁畫、手稿和經文。

明朝一男子将私房錢藏進木雕中,藏了600年,2任收藏家都不曾發現
明朝一男子将私房錢藏進木雕中,藏了600年,2任收藏家都不曾發現

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盜墓者的接觸貢獻,也是為了存放如此大量的文物,大英博物館專門建造了一個“斯坦因密室”。

曾有人說,沒有一個中國人,能笑着從大英博物館中走出來。

如此多的文物流落海外,讓海内外華僑無不痛心疾首。

現如今,我們國家憑借外界手段已經讓一部分文物回國,越來越多的仁人志士,海外華僑也紛紛參與到文物回國的工作中去。

随着我們國家實力的不斷提升,學者們不斷地努力,相信終有一天,那些流落海外的文物,會回到祖國的懷抱。

明朝一男子将私房錢藏進木雕中,藏了600年,2任收藏家都不曾發現

由于平台規則,隻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您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