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聯盟

癌症晚期≠無藥可醫 中國醫大一院醫生告訴你:綜合施策,積極治療!希望一直都在

作者:沈陽晚報

剛剛過去的全國惡性良性腫瘤防治宣傳周,讓很多人認識到惡性良性腫瘤“早篩早治”的重要性。随着醫療技術的飛速發展,治療方法層出不窮,對于許多分期晚、病情複雜的惡性良性腫瘤患者來說,多學科、多手段的“綜合施策”可以達到最理想的治療目的。對此,沈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采訪了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惡性良性腫瘤内科、介入科和臨床營養科的相關專家。

晚期并非“不治”

多學科多手段延長生命

據統計,大陸癌症發病率、死亡率的上升趨勢得到初步遏制。食管癌、胃癌、肝癌标化發病率正逐年下降。大陸總體癌症五年生存率從2015年的40.5%上升至2022年的43.7%。而這樣的資料不僅得益于醫學的進步,更在于惡性良性腫瘤治療手段的多樣化發展。

對于許多發現較晚或初始病竈不可切除的惡性良性腫瘤患者來說,外科醫生的“搖頭”往往如晴天霹靂。今年65歲的劉先生患有原發性肝癌,剛剛得知無法通過手術進行根治時,頓時覺得“天塌了”。劉先生一度認為,不能手術把惡性良性腫瘤切掉,“我可能真的沒希望了。”對于分期較晚、有遠處轉移的惡性良性腫瘤患者,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介入治療科副主任醫師夏永輝表示,老百姓眼中的“晚期”不一定意味着“不治”。随着惡性良性腫瘤治療手段的多樣化、綜合化,複雜的晚期惡性良性腫瘤患者依舊有許多可選擇的治療方式,能夠有效降低惡性良性腫瘤負荷,減輕惡性良性腫瘤快速生長引起的不适症狀,實作較長時間的帶瘤生存。夏永輝說:“就拿介入手段來說,介入技術在大陸發展已經有幾十年的曆史,如今已成為與内科、外科并肩的惡性良性腫瘤治療手段,在解決實體惡性良性腫瘤、解除空腔髒器惡性梗阻等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人們所熟知的介入方式有微波消融、冷凍消融、化療栓塞等,介入消融技術在甲狀腺癌、早期肺癌、早期肝癌等應用較多,能夠達到和外科手術相媲美的根治性療效,而介入化療栓塞術仍然是目前中晚期肝癌最常用的治療手段。對于那些影像學下無法确定性質惡性良性腫瘤,介入經皮穿刺活檢能夠為臨床提供強有力的診斷證據,術中還可以同步進行冷熱消融治療,達到診治一體化。”

現如今,在惡性良性腫瘤介入治療手段上,還出現了更先進的治療方式,如钇90放射性栓塞治療。钇90是一種新型栓塞材料,屬于内放射的一種方式,與傳統的化療栓塞術不同,傳統的化療栓塞術是以去血管化,把血供完全阻斷,将惡性良性腫瘤“餓死”為目的。但是钇90治療是把藥物足量地投送到目标肝段,使目标肝段達到與外科手術一樣的效果,這種治療方法對于局限一個肝葉的病變可以達到根治性效果,對于晚期病變也可以最大化地消除或縮小病竈,使患者有希望通過外科手術來徹底切除惡性良性腫瘤。

此外,介入治療針對肝髒惡性良性腫瘤也有着相當的優勢,夏永輝表示,“有些患者可能肝髒病竈較大或惡性良性腫瘤較多,無法通過外科手術進行根治性切除,那麼通過HAIC即肝動脈灌注化療這種局部治療方式,有時會取得很好的效果。”

不必談“化”色變

惡性良性腫瘤治療也要“個性化”

許多晚期惡性良性腫瘤患者在确診之後,往往因為已存在轉移等原因,喪失了手術的機會。剛剛退休的中學教師王先生在一次體檢中發現直腸有巨大腫物,确診為直腸癌,但不幸的是,由于發現較晚,已經出現肝髒轉移,要先通過化療進行轉化治療, 這讓王先生十分憂心:“聽說化療就是打‘毒藥’,我會不會受不住啊?”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惡性良性腫瘤内科副主任醫師李丹妮表示,确實有很多患者對惡性良性腫瘤的内科治療充滿恐懼。“很多患者需要在術前先進行治療,我們稱為‘轉化治療’。這種轉化治療其實打破了無法手術的‘僵局’,一部分難以實行根治性切除的局部晚期惡性良性腫瘤病人,通過有效的系統治療(如化療、放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後,在療效取得最佳緩解時實施根治性手術,進而延長生存時間和改善生活品質。在轉化治療中,化療往往是患者最為擔心的部分。”李丹妮介紹,化療确實是一種不分敵我的治療方式,殺傷惡性良性腫瘤細胞的同時,對正常細胞比如白細胞、骨髓造血細胞、胃腸道黏膜上皮細胞等都有殺傷力,患者也會是以感到不适。不過近年來藥物發展迅速,除了使用傳統化療藥物之外,如今應用較為廣泛的還包括靶向、免疫治療等,通過基因檢測等方式來更精準地為患者制定合适的藥物方案,減少毒副反應。當然藥物治療依舊有其局限性,“惡性良性腫瘤内科治療的宗旨就是在療效和不良反應之間找到平衡點,提高患者的生存品質。”

随着醫學發展,在新聞中時常能看到一些“高精尖”的治療方式,比如CAR-T療法、抗體偶聯藥物ADC等。李丹妮表示,對于惡性良性腫瘤的内科治療方式的相關研究從未停歇, “如今的惡性良性腫瘤内科治療方法更傾向于個體化、精準化治療。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前沿手段進入臨床試驗,大批晚期惡性良性腫瘤患者是以受益。”同時,李丹妮表示,一旦發現惡性良性腫瘤不可切除,不代表生命就此終結。“臨床大量案例證明,我們已經可以通過藥物将惡性良性腫瘤變成一種慢性病,惡性良性腫瘤患者可以一樣正常生活,這已經是人類與惡性良性腫瘤鬥争中的巨大進步,相信未來會有更精準更安全的藥物幫助惡性良性腫瘤患者減輕痛苦。”

相關連結

惡性良性腫瘤患者術前術後補充營養有講究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臨床營養科副主任醫師王月在接受記者采訪前剛剛接診了一位60餘歲女性患者,“她先後罹患甲狀腺癌和肺癌,已經經過治療,但目前出現了由代謝綜合征引起的維生素D缺失,是以需要及時進行飲食和藥物調節。”王月說。

對于許多惡性良性腫瘤患者,高強度的放化療、手術等治療更需要好的身體條件支援,而科學合理地補充營養十分重要。王月表示,很多惡性良性腫瘤患者都會面臨手術,我們通常建議患者在術前7天就開始營養補充,除了自然食物的攝入,能量,蛋白質和營養素的額外補充也很重要。術後6個月到3年要進行營養跟蹤檢測,對惡性良性腫瘤患者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蛋白的缺乏,“很多惡性良性腫瘤患者術後會出現低蛋白血症,因為手術帶來的應激性損傷會大量消耗蛋白,患者即便出院也會出現低蛋白的情況,同時存在貧血的情況,這個時候如果能夠正常進食雞蛋、瘦肉、牛奶等優質蛋白食物,是可以通過飲食來調節的。但對于一些消化道手術的患者,無法正常進食時,需要及時補充腸内營養粉或營養液。”此外,王月提醒,化療患者由于存在骨髓抑制,營養也往往難以達标,定時檢測,及時補充,将身體維持在好的狀态,才有戰勝惡性良性腫瘤的底氣。

沈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丁卉

編輯 李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