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聯盟

亞阿兩國設立第一根界樁,納卡問題正走向終點

作者:齊魯晚報網

記者 趙恩霆

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4月23日宣布,兩國已經開始邊界劃定工作,當天第一根界樁設立。作為這對宿敵實作關系正常化程序的一部分,亞阿兩國4月19日就第一階段劃界和标界工作達成共識,亞美尼亞同意向阿塞拜疆移交4個村莊的管轄權。與此同時,俄羅斯方面證明,自2020年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全面停火後,部署在該地區的俄維和部隊已經開始撤離。延宕30餘年的納卡問題,正在畫上句号。
亞阿兩國設立第一根界樁,納卡問題正走向終點

亞美尼亞與阿塞拜疆設立的第一根界樁。(央視新聞用戶端)

【還地,劃界,和解】

4月19日,阿塞拜疆外交部表示,根據阿亞兩國劃界委員會第八次會議的結果,雙方就在亞美尼亞塔武什州開展第一階段劃界和标界工作達成共識,亞美尼亞同意向阿塞拜疆移交4個村莊的管轄權。日前,在第一根界樁設立後,阿副總理穆斯塔法耶夫表示,阿亞兩國的劃界工作仍在繼續。

亞美尼亞總理帕什尼揚4月22日表示,兩國已經開始劃定邊界的實際流程,稱此舉有助于降低安全風險。此前,帕什尼揚多次表示,亞美尼亞願在1991年《阿拉木圖宣言》的基礎上與阿塞拜疆實作關系正常化,即互相承認主權和領土完整,恢複蘇聯解體時兩國的陸上邊界。

納卡問題曾是橫亘在亞阿兩國之間難以逾越的一道鴻溝。納卡地區位于阿塞拜疆西南部,面積大約4400平方公裡,居民多為亞美尼亞族人。蘇聯解體後,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因納卡地區歸屬問題爆發戰争。雖然兩國1994年達成全面停火協定,但一直因納卡問題處于敵對狀态,武裝沖突時有發生。

上一輪全面沖突發生在2020年9月,持續了大約6周。在俄羅斯斡旋下,亞阿雙方停火,亞美尼亞失去對納卡地區多地的實際控制。去年5月,帕什尼揚表示,在納卡地區亞美尼亞族人的安全和權利得到保障的前提下,亞美尼亞承認包含納卡地區在内的阿塞拜疆領土完整。當天,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也表示,阿方對亞美尼亞沒有領土要求,兩國之間有可能達成和平協定。

亞阿兩國設立第一根界樁,納卡問題正走向終點

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 (新華社)

然而,去年9月納卡局勢陡然更新,阿塞拜疆發起“閃電”式軍事行動,控制納卡地區。當時,阿軍使用精确制導武器打擊納卡地區的前線陣地和軍事設施,地面部隊撕破多道防線,納卡地區最大城市斯捷潘納克特遭到密集炮轟。

根據亞美尼亞方面的資料,短短幾天内,納卡地區10萬人離開并前往亞美尼亞,約占當地總人口的80%。與此同時,未被國際社會承認的“納卡共和國”宣布政府機構于2024年1月1日前停止存在。

去年10月,帕什尼揚表示,亞美尼亞希望在今後數月内能與阿塞拜疆簽署和平協定并建立外交關系。阿薩多夫回應稱,相關進展取決于亞方是否願意采取行動。去年11月,帕什尼揚表示,亞阿已就兩國和平條約的關鍵原則達成一緻。

今年3月19日,帕什尼揚視察亞美尼亞北部塔武什州邊境地區時表示,亞方願将北部4座邊境村莊交還阿塞拜疆,以期達成和平協定。他說,亞阿應劃定完整邊界,亞方将向阿方歸還那些國際社會承認屬于阿塞拜疆、但蘇聯解體後由亞美尼亞控制的土地。同一天,阿利耶夫視察了納卡地區。

亞阿兩國設立第一根界樁,納卡問題正走向終點

亞美尼亞總理帕什尼揚 (新華社)

【各方勢力的角力場】

上世紀90年代初,亞美尼亞與阿塞拜疆圍繞納卡地區歸屬問題爆發戰争後,在俄羅斯倡議下,歐洲安全與合作會議(現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在1992年成立了由12個國家組成的“明斯克小組”,俄羅斯、美國和法國為小組的聯合主席國,此後有關納卡問題的相關談判在這一架構下進行。

納卡問題延續30餘年間,俄羅斯扮演着關鍵角色。2008年11月,俄羅斯、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三國總統在俄羅斯莫斯科州的邁恩多爾夫城堡就納卡問題舉行會談,簽署有關和平解決納卡問題的聲明。2010年10月,俄亞阿三國上司人又在俄羅斯阿斯特拉罕舉行會晤,共同發表了一項旨在為和平解決納卡問題創造互信氛圍的聯合聲明。2012年1月,俄亞阿三國上司人就納卡問題在俄羅斯索契舉行會晤。

2020年9月那次亞阿全面沖突之後,根據俄亞阿三國上司人共同簽署的停火聲明,俄羅斯在納卡地區部署了大約2000名維和人員。在那前後,俄總統普京多次居中斡旋,邀請帕什尼揚和阿利耶夫赴俄舉行三方會晤。

2020年9月阿塞拜疆發起軍事行動後,德國總理朔爾茨曾要求阿方停止行動,回到談判桌前。今年2月,在朔爾茨斡旋下,帕什尼揚與阿利耶夫曾在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會晤。

2023年5月25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右二),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左一)和亞美尼亞總理帕什尼揚(右一)在莫斯科舉行會談。(新華社)

法國與亞美尼亞關系更為緊密,法國境内有大量亞美尼亞僑民。法國總統馬克龍去年9月曾與帕什尼揚通電話表達支援,要求聯合國安理會就納卡局勢召開緊急會議;時任法國外長科隆納指責阿塞拜疆的行動是“非法、無理和不可接受的”,後來法國還準許了一項對亞美尼亞的軍售合同。這招緻阿利耶夫嚴厲批評,法國與阿塞拜疆關系交惡,阿塞拜疆去年底驅逐了2名法國外交官,而法國前不久則召回了駐阿塞拜疆大使。

與法國類似,美國也有大量亞美尼亞僑民,美亞關系也十分密切。去年9月納卡局勢更新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分别與亞阿上司人通電話,敦促阿塞拜疆“立即停止軍事行動并緩和局勢”。去年11月,美國負責歐洲和歐亞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奧布賴恩指責阿塞拜疆侵犯了亞美尼亞的領土完整,稱美阿關系“不會一切照舊”。美國暫停了對阿塞拜疆的軍事和其他援助,取消了美阿高層會晤和接觸。

受法美表态影響,阿塞拜疆先後拒絕參加原定于去年10月在西班牙舉行的五方會談(法國、德國、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和歐盟),以及原定于去年11月在華盛頓舉行的阿亞兩國外長會談。

此外,去年10月,亞美尼亞、阿塞拜疆、俄羅斯、土耳其和伊朗五國外長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舉行會談。伊朗外長阿蔔杜拉希揚說,外來勢力的介入無益于解決地區争端,反而會使問題更複雜。

值得一提的是,出于曆史原因,土耳其與亞美尼亞關系不睦,但與阿塞拜疆關系熱絡。在納卡問題上,土耳其多次公開支援阿塞拜疆,并在近年來的納卡沖突期間向後者提供軍事裝備。去年9月,土總統埃爾多安曾在通路阿塞拜疆期間表示土阿關系非同尋常,阿利耶夫則稱兩國關系處于最高水準。

亞阿兩國設立第一根界樁,納卡問題正走向終點

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左)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 (資料片)

【吃虧後欲轉身“向西”】

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俄羅斯都是亞美尼亞背後的“靠山”,俄方在亞美尼亞境内部署有駐軍,并在集體安全條約組織(集安組織)架構下向亞美尼亞提供安全保障。随着近年來俄羅斯拓展在中東的影響力和軍事存在,南高加索地區的穩定關乎俄南部地區安全穩定以及俄在中東地區的利益。

不過,近兩年來,被視為俄羅斯盟友的亞美尼亞多次公開抨擊俄方在納卡問題上“不作為”。失去納卡地區後,帕什尼揚政府承受巨大國内壓力。一氣之下,亞美尼亞直接拒絕出席俄羅斯主導的集安組織理事會會議,拒絕參與集安組織的軍演,轉而與美國舉行聯合軍演。

去年9月,帕什尼揚在接受意大利《共和國報》專訪時說,“亞美尼亞的安全架構幾乎完全與俄羅斯挂鈎……在這個問題上隻依賴一個夥伴是戰略錯誤。”按照他的說法,納卡局勢再度緊張之際,俄方維和部隊不願控制連接配接亞美尼亞本土和納卡地區的拉欽走廊,導緻該地區被阿塞拜疆封鎖。

與此同時,亞美尼亞去年9月在該國境内與美國舉行代号“雄鷹夥伴2023”的聯合軍演,目的是在維和任務架構内提高行動協調性。去年10月,帕什尼揚在接受美國《華爾街日報》采訪時表示,保留俄羅斯駐亞美尼亞的軍事基地沒有任何好處。今年3月,亞美尼亞正式要求部署在首都埃裡溫機場的俄軍撤離。

亞阿兩國設立第一根界樁,納卡問題正走向終點

2023年12月25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右一)與亞美尼亞總理帕什尼揚(左一)在聖彼得堡出席歐亞經濟委員會最高理事會會議。(新華社)

去年11月,帕什尼揚沒有出席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舉行的集安組織峰會。帕什尼揚還曾威脅退出集安組織,稱亞美尼亞不會向集安組織派常駐代表,也不會參加該組織的高層活動。

另外,帕什尼揚的夫人哈科比揚去年9月通路了烏克蘭首都基輔;盡管俄方強烈反對,亞美尼亞議會仍然在去年10月準許了政府送出的關于加入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的決定草案。

與俄羅斯拉開距離的同時,亞美尼亞與法國加速走近。今年2月,法國國防部長勒科爾尼通路亞美尼亞,雙方簽署加強防務和安全合作的檔案。當被問及亞俄關系時,勒科爾尼表示,亞美尼亞“正在尋求真正能提供安全保障的夥伴”。

盡管龃龉不斷,但俄外長拉夫羅夫4月19日表示,俄方仍将亞美尼亞視為盟友。對俄羅斯而言,避免亞美尼亞徹底倒向西方是當務之急。在北歐、東歐方面持續承受北約壓力,黑海一線成為争奪前沿的情況下,俄羅斯需要確定維持對南高加索地區的影響力。

随着亞阿關系緩和,納卡問題逐漸消解,亞美尼亞的離心力傾向或将觸發地區國家和域外大國關系網的重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