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聯盟

寶寶長不高愛生病,全因為沒養成這10個習慣,快看你家娃中了幾個

作者:兒科醫生鮑秀蘭

最近老有些家長抱怨,說寶寶長得像豆芽,還總愛生病,真不知如何是好。其實,寶寶長得不好,很可能是飲食習慣不好,良好飲食習慣的養成,會讓寶寶長得高、長得壯、不愛生病,對寶寶終身受益,那麼家長該如何培養寶寶的飲食習慣呢?

1.固寶吃飯時間

6個月以後,寶寶每次用餐的時間應盡量固定。固定用餐的結果是,到了相應的時間,“咕咕”叫的小肚子就會提醒寶寶:“吃飯時間到”。讓寶寶的腸胃有規律。

1歲以後,盡量讓寶寶的就餐時間和家長一緻,讓孩子體驗一家人進餐的愉快氣氛。

寶寶長不高愛生病,全因為沒養成這10個習慣,快看你家娃中了幾個

2.固定吃飯地點

寶寶越大,越喜歡和家人上餐桌吃飯,這個時候,最好能給寶寶配套适合他的餐桌椅和餐具。固定餐位和漂亮的餐具可以增加寶寶對進餐的興趣,讓他安心吃飯。

而一家人一起吃飯的氣氛,對于寶寶情商的發展也會起到促進作用。

3.不挑食

如果讓寶寶不挑食,從輔食添加時就要做起。剛開始添加的時候,由于寶寶對新的食物口味還不适應,他可能會拒絕或吃得很慢、很少,父母千萬不要是以輕易放棄,也不要過于着急。

添加輔食本來就要遵循由少到多的原則,對寶寶拒絕吃的食物,可将它們切碎并與喜歡吃的食物混在一起,或想辦法把飯菜的色彩搭配得漂亮一些,以吸引寶寶去嘗試。

當寶寶接受這種食物的味道後,慢慢就會喜歡吃了。

4.飯前不吃零食

寶寶的小肚子容量有限,飯前吃零食會影響正餐的食入量。正确吃零食的時間是兩餐之間,比如上午10點左右、下午4點左右,吃些水果、酸奶、小點心,可以補充能量。

5.吃飯專心

吃飯時不能邊吃邊看電視,或邊吃邊玩耍,有的寶寶不想吃飯,父母就滿屋追着喂,這種做法萬不可取,這樣會讓寶寶産生錯覺,以為吃飯就像是做遊戲。

寶寶也體驗不到吃的樂趣。是以在吃飯時,寶寶應坐在餐桌旁,專心吃,不開電視,不玩玩具,1歲多的寶寶喜歡自己動手時,就讓寶寶自己也拿把勺子,體驗親自把飯吃到口中的樂趣。

一般吃飯時間在10——20分鐘,超過20分鐘就把餐碗拿走。父母不要一味讓寶寶多吃而一個勁的勸、喂,寶寶自己是知道飽的。

寶寶長不高愛生病,全因為沒養成這10個習慣,快看你家娃中了幾個

6.經常吃點粗糧

現在的寶寶吃得太精細,反而不利于其牙齒發育。其實雜糧中有着更豐富的營養。雜糧中膳食纖維豐富,利于通便,但雜糧的口感往往不好。

是以寶寶吃雜糧,最好的方式是煮玉米、蒸蕃薯,或是吃全麥面包、玉米饅頭、玉米發糕等。

7.每天喝奶

嬰兒每天應以飲奶為主,但有些寶寶吃輔食後,奶量大減,以至于生長發育落後于同齡寶寶。其實奶中的蛋白質含量最為豐富,更适合寶寶快速生長發育的需要。

是以,添加輔食後,寶寶依舊要喝奶,隻是逐漸減少奶的攝入量,1歲以後的寶寶,牛奶的分量也要占到食物總攝入量的30%以上。至少早晚各喝一瓶奶,一天總奶量大概在500~600毫升。

1歲後不愛喝奶的寶寶,可以給寶寶喝些酸奶。

8.經常喝白開水

寶寶喝水也是大學問。經常喝水的寶寶,不愛生病,很少出現便秘、呼吸道疾病,這是因為水的攝入,有利于機體的代謝。

其實寶寶天生喜歡甜味。在給寶寶喂白開水時,千萬不要在裡面放糖,否則寶寶習慣甜甜的味道,對白開水就沒興趣了。

當寶寶不喝白開水時,媽媽可以想其它辦法解決,比如把水瓶換成杯子讓寶寶喝水,或者用小勺喂寶寶,讓寶寶學習用吸管,這些小方法能引誘寶寶喝水。

當然媽媽也要注意寶寶喝水的方法,補充的方法應該是适當增加飲水的次數,做到少量、多次、勻速地補充,而不是一次喝的量很大。

寶寶長不高愛生病,全因為沒養成這10個習慣,快看你家娃中了幾個

9.愛吃蔬菜

要讓寶寶愛吃蔬菜,從小就要讓寶寶熟悉蔬菜的味道。在寶寶6個月大時,媽媽可以把煮好的洋芋、胡蘿蔔、南瓜等壓成泥,可以單獨吃,也可以混入米粉中喂寶寶。

對于10個月大的寶寶,媽媽可以把菜切得細碎些,拌入面條、爛米飯中,或者把菜和肉和在一起做成餃子、包子等。

媽媽還可以把各種可生吃的蔬菜放在一起,切成寶寶适口的小塊,讓寶寶自己拿着吃。

10.吃飯細嚼慢咽

吃飯過快,當食物被頻頻送進胃裡時,胃會因被迫加速消化食物而加重負擔,而且不利于營養素的消化和吸收。

是以,寶寶吃飯時,要讓寶寶細嚼慢咽。在寶寶6個月—1歲時,是學習咀嚼的關鍵期,父母一定給寶寶一些磨牙棒、烤面包片等食物,讓寶寶學會咀嚼。

再大一點,食物可從泥糊狀向丁塊狀過度,給寶寶創造咀嚼食物的機會。這樣寶寶就會學會細嚼慢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