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聯盟

支援以色列,惹怒錫克教,莫迪能控制住他親手掀起的仇恨之火嗎?

作者:文史檔案室

今年3月初,一個西班牙女網紅去印度騎機車旅遊時,遭多人強暴的新聞沖上了熱搜。而事發時她并非是孤身一人,她的丈夫被捆綁毆打,還被迫目睹了全過程。

而這種令人難以置信的惡性事件,在印度似乎并不意外。作為南亞次大陸人口最多的國家,印度仿佛天生自帶“熱搜”體質,隔三差五就能傳出令人大跌眼鏡的新聞。

除了并不太平的民間,印度政府也并不是省油的燈,印度“老仙”莫迪最近可謂是昏招頻出。

從派人暗殺遠在加拿大的錫克教領袖,到巴以沖突中公開站隊以色列,莫迪那雙手合十,面含微笑的“和善”面孔下,究竟隐藏着怎樣的企圖?

莫迪又真能控制住這股,他親手掀起的“仇恨之火”嗎?

支援以色列,惹怒錫克教,莫迪能控制住他親手掀起的仇恨之火嗎?

自封“大國”,站隊以色列

作為目前世界上成長最快的新興經濟體之一,也作為南亞地區綜合實力最強的國家,印度的經濟發展潛力近年來一路水漲船高,一度趕超英國,成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然而,與“世界第五”的經濟體量并不符合的,是印度長期以來在國際社會上并不突出的政治話語權。

自上世紀印度終結殖民地曆史之後,他們便緻力于為印度争取“大國”地位,扭轉曆史中那寄人籬下的殖民地形象。正因如此,印度長期以來都有着十分強烈的“入常”願望。

自2005年至今,印度已向聯合國方面送出了六次入常申請,但每次均以失敗告終。

數次的失敗進一步刺激了印度的“大國野心”。

印度開始在國際政治舞台上“怒刷存在感”,努力地想讓世界注意到“印度聲音”,擴大印度的影響力。在這種訴求之下,莫迪也終于等到了一個自認為“絕佳”的機會——巴以沖突。

2023年10月巴以沖突爆發伊始,印度便公開站隊以色列,莫迪更是在演講中表示印度将與以色列“堅定地站在一起”,而以色列也在随後對莫迪的發言表達了“感謝”。

兩國俨然一副風雨同舟的“兄弟”模樣。

支援以色列,惹怒錫克教,莫迪能控制住他親手掀起的仇恨之火嗎?

然而尴尬的是,印度接下來似乎并沒有在這場沖突中,找到更多的存在感。

要論物資支援,以色列背後可是土财主美利堅,根本瞧不上印度給的仨瓜倆棗;要論軍事援助,印度反而還要大量依靠以色列的裝備;甚至連之後的談判斡旋,調停者也找的是中國。

鬧到最後,最早表示支援以色列的印度,卻落了個備受冷落的尴尬境地。

這其實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即使印度重申自己站隊以色列的堅定立場,即使印度用再大的話筒表達對以色列的支援,但其本質依然是一個國際影響力有限、地緣政治影響力也有限的南亞國家,發生在遙遠地中海的軍事沖突本就與它鮮有瓜葛,如此大張旗鼓的表示支援,反而是“自作多情”了。

支援以色列,惹怒錫克教,莫迪能控制住他親手掀起的仇恨之火嗎?

可熱臉貼了個冷屁股的莫迪似乎并不服氣。哪怕眼看着以色列在國際輿論場上逐漸陷入窘境,他依舊繼續重申印度在巴以沖突中的重要身份,以及印度身為“大國”所要承擔的責任。

自2014年莫迪上台後,印度人民黨便以碾壓之勢成為印度第一大黨。而上任之初的莫迪,迫切需要強大的外部支援,來消弭印度内部反對力量的限制。

而這一次,莫迪一反印度前任總理優先交好東亞與東南亞的常态,将外交的重心放在了中東地區,也正是以,以色列成為了印度好友名單上的榜首。

身為總理的莫迪,豈會不明白印度究竟有幾斤幾兩?

又怎麼會不清楚支援以色列會為他帶來怎樣的輿論壓力?

莫迪當然都知道,他認為,這背後有值得他去铤而走險的利益。

站隊以色列,不僅向美國表了“忠心”,保證住了本國的軍事裝備供應,更能借以色列之手,翦除那些被印度教民族主義排擠在外的伊斯蘭勢力。

支援以色列,惹怒錫克教,莫迪能控制住他親手掀起的仇恨之火嗎?

可以說,取得以色列以及美國的支援,是印度日後再次申請“入常”時的籌碼,更是莫迪得以在印度國内推行其政策不可或缺的屏障。

莫迪正如同印度神話中的梵天,用雙手将整個印度包裹在内,而他的“仇恨政策”,也正在一步步蠶食這個古老國度的未來。

仇恨政策,反噬國運

莫迪還是一位忠誠的印度教信徒,新聞照片上時常能夠看到他雙手合十,微笑示意的模樣。但在他那看似虔誠、和善的面容下,隐匿的卻是他鼓吹宗教對立、清除異己的狂熱情緒。

印度國内的宗教隔閡由來已久。

自印度建國以來,穆斯林、印度教徒、錫克教徒之間的沖突,便成為這片土地上揮之不去的陰霾。曆代知名的印度上司者,如尼赫魯、甘地,都曾緻力于緩和印度國内的宗教沖突。

但結果都是徒勞。

不僅印度教信徒們,将穆斯林等少數族群視為外來威脅和挑戰,煽動二者的對立沖突和仇恨情緒,試圖将少數族群推向邊緣化,莫迪也是隔三差五的就要折騰一下穆斯林。

支援以色列,惹怒錫克教,莫迪能控制住他親手掀起的仇恨之火嗎?

作為印度目前最大黨印度人民黨的領袖,莫迪所代表的,是占據印度國内人口絕大部分的印度教信徒。他在用人安排上有意偏袒印度教信徒,讓印度教的影子掩蓋整個印度政治高層。

印度教民族主義從政治層面,迅速蔓延至社會、文化和教育等公共領域,發展速度、規模和滲透範圍前所未有,甚至影響了當代印度政治社會發展走向,進而影響到印度對外政策。

而這正是莫迪想看到的。

對于莫迪而言,這份仇恨,就是他操縱整個印度的有力武器。

錫克教誕生于16世紀初期,主要活動在印度北部的旁遮普地區,發端于莫卧兒王朝、武德充沛、恪守清規戒律。而其實在印度開始建國之處,錫克教是想獨立的。

但在印度政府“尊重錫克教宗教傳統”的許諾下,最終選擇并入印度。

支援以色列,惹怒錫克教,莫迪能控制住他親手掀起的仇恨之火嗎?

幾個世紀以來,印度土地上此起彼伏的宗教沖突讓錫克教徒們深感失望,印度政府甚至一度試圖在旁遮普地區推行種姓制度,這更激起了錫克教徒們的強烈不滿,分離主義情緒日益高漲,最終演化為“卡利斯坦運動”,要求旁遮普邦自治,由錫克人統一管理所有錫克教聖地。

對此,印度當局選擇了迫害。

自上世紀開始,印度政府多次對旁遮普地區發動軍事襲擊,使錫克教遭受了沉重打擊。

飽受排擠的錫克教徒們,很多都隻能流亡海外,他們之中相當一部分人流落到歐洲、北美,并在當地成立了錫克教會,團結如同他們一樣流落海外的錫克教徒們。

支援以色列,惹怒錫克教,莫迪能控制住他親手掀起的仇恨之火嗎?

然而,大肆鼓吹印度教至上的莫迪政府,卻并不打算輕易放過這些流亡在外的“不穩定因素”,許多錫克教徒在異國他鄉遭受不明暗殺。

莫迪老仙葫蘆裡賣的什麼藥,相信了解背景的人都不難猜到。

2023年6月18日,錫克教分離主義領袖哈迪普·辛格·尼賈爾,于加拿大不列颠哥倫比亞省遭到槍殺。此事一出,國際輿論一片嘩然,許多猜測将暗殺的矛頭指向了印度政府。

支援以色列,惹怒錫克教,莫迪能控制住他親手掀起的仇恨之火嗎?

9月25日,加拿大多倫多的印度領事館門外,一群戴着錫克教頭巾的男子,一邊群情激奮地高喊着反印口号,一邊焚燒着手中的印度國旗,甚至對莫迪的人形立闆拳打腳踢。

随後,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在國會發表講話,表示收到了針對印度政府的可信指控,該指控聲稱,印政府與此前的槍擊案“存在關聯”,加拿大政府驅逐了一名印度外交官。

作為回應,印度也在之後同樣驅逐了加拿大外交官,甚至停發加拿大赴印簽證。

兩國關系急轉直下,大有拔刀相向之勢。

支援以色列,惹怒錫克教,莫迪能控制住他親手掀起的仇恨之火嗎?

筆者說

莫迪老仙正用一系列操作,彰顯着他對于“攘外”與“安内”的獨特了解。

莫迪是政客,而政客的目的正是穩固自己的地位。新冠期間,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為了拉攏選民,甚至說出“沒有人比我更懂新冠”的言論,落下了“懂王”的“大名”。

而這位新冠期間宣揚“牛尿可以治病”的印度上司者,正在試圖挑撥仇恨的火焰,燒盡在他認知中,影響他連任總理的一切不安定因素。

挑撥仇恨,清除異己,消除國内外的激進反動勢力,盡管落了個聲名狼藉,這三闆斧卻掄出了莫迪居高不下的民調支援率,國内的印度教徒們對莫迪“頂禮膜拜”,視其為拯救印度的“救世主”。

支援以色列,惹怒錫克教,莫迪能控制住他親手掀起的仇恨之火嗎?

從短期來看,莫迪的政策,确實能讓印度在風雲變幻的國際局勢中取得一席之地,也能讓被宗教對立折騰了數個世紀的印度,稍稍喘口氣,但仇恨的火苗一旦重新複燃,反噬的可不是一兩棵樹叢,而是整片遼闊無垠的森林。

毀譽參半的莫迪老仙,對于當下位于曆史十字路口的印度而言,究竟是印度神話中開辟了天地的梵天神,還是帶來無休紛争與不幸的阿修羅?

印度的未來,又會在他合十的雙手中走向何方?

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1.錫克教争議讓印加關系持續惡化_本報駐巴基斯坦、加拿大特派...

支援以色列,惹怒錫克教,莫迪能控制住他親手掀起的仇恨之火嗎?

2.莫迪執政以來的印度與以色列安全合作:現狀、原因及對華影響

支援以色列,惹怒錫克教,莫迪能控制住他親手掀起的仇恨之火嗎?

3.莫迪執政以來印以關系新發展及其動因——基于印度“巴以脫鈎”外交視角的解讀

支援以色列,惹怒錫克教,莫迪能控制住他親手掀起的仇恨之火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