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聯盟

“禮有五不送,送了惹是非”,老話說禮别亂送,犯了忌諱遭嫌棄

作者:大麥說

在閱讀之前,溫馨提醒您,本文僅供參考娛樂,不可迷信!

你聽過哪些或者親身經曆過哪些奇葩的送禮方式嗎?不妨和大家分享下!

其實在我們的人生中,會有無數次送禮和收禮的場合,比如逢年過節,求人辦事等都離不開送禮這一環,畢竟在人情世故這一塊,相信各位看官老爺們都做的非常OK了。

送禮這一行為起源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的祭祀活動,人們會将自己最有價值、最能展現敬意的物品奉獻給神靈,以示崇敬和敬畏。

從那時起,“禮”的含義中便開始有了物質的成分,可以以物的形式出現。禮物也可能來源于古代戰争中的“納貢”,即被征服者定期向征服者送去食物、奴隸等,表示服從和乞求庇護。

“禮尚往來”是一種重要的社交原則,展現了人們互相饋贈禮物、增進情誼的傳統。《禮記·曲禮上》中得到了明确的闡述:“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禮有五不送,送了惹是非”,老話說禮别亂送,犯了忌諱遭嫌棄

奇葩送禮方式: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有時會采取一些奇葩的送禮方式。

例如,有人提着一箱M牛酸酸乳去求人辦事,結果被告知無能為力,最後還收到了一箱J典純奶作為回禮。

還有人在老闆家吃了一碗面,卻不小心丢了含有巨款的卡,結果被老闆撿到後慷慨地表示“送你了”。

老輩人常說:“千裡送鵝毛,禮輕情意重。”但送禮之道,實乃一門大學問。

不是所有的禮物都能傳遞深情厚意,有的甚至會适得其反,引來是非。

老話說得好,“禮有五不送,送了人嫌棄”,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送禮的五大忌諱。

“禮有五不送,送了惹是非”,老話說禮别亂送,犯了忌諱遭嫌棄

一不送“鐘”——送禮之大忌

嗐,咱們得明确一點,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但也有些老講究得牢記在心。就比如說這“送鐘”的事兒,你或許覺得這不過是個諧音的小忌諱,但實際上,這可是咱們傳統文化裡的一大忌諱。

“送鐘”和“送終”諧音,你聽聽,這“送終”二字,豈不是讓人覺得晦氣?你想象一下,你好心好意地買了個精美絕倫的鐘,興沖沖地跑到朋友家去祝賀他們喬遷新居,結果人家一看是座鐘,心裡立馬“咯噔”一下,聯想到生命的終結。哎,你這不是好心辦壞事嘛!

就像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裡說的:“留心你的行動,因為它們會變成習慣;留心你的習慣,因為它們會變成性格;留心你的性格,因為它會決定你的命運。”

送禮也是一門學問,得留心、得講究。

咱們中國有句老話:“禮輕情意重。”送禮看的不是價值,是心意。你可别覺得你的鐘名貴、精美就一定能表達你的心意。

要是讓人家聯想到“送終”,那你這份禮可就送得适得其反了。

再說了,古人也告誡我們:“君子之交淡如水。”真正的友情不需要靠貴重的禮物來維持。

你若是真心祝賀朋友,一杯清茶、一句祝福,便足以表達你的心意了。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别讓你的禮物成為那條“溝渠”,阻擋了你和朋友之間的“明月”哦!

“禮有五不送,送了惹是非”,老話說禮别亂送,犯了忌諱遭嫌棄

二不送“梨”——寓意不佳,需慎之又慎

在中國古代,送禮可是一門大學問,稍有不慎就可能觸碰到文化的敏感點。

特别是“梨”這種水果,因為與“離”諧音,常被視為不吉之物。說起這個忌諱,倒讓我想起了《西遊記》中的一個故事。

《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曆經九九八十一難。其中有一難,便是遇到了一個會變化成美女的梨樹精。她用甜美的梨子誘惑唐僧,企圖破壞他們的取經之旅。

幸好孫悟空火眼金睛,及時識破了她的詭計,才使唐僧免于一難。這個故事雖然有些神話色彩,但也從側面反映了古代人們對“梨”的忌諱之深。

回到現實,民間有句俗語:“送梨即送離,情斷友誼稀。”這話說得一點沒錯。

在傳統文化中,“離”代表着分别、離别,而“梨”因諧音“離”,便自然地被賦予了不吉利的寓意。

人們都非常避諱送梨作為禮物,生怕是以帶來分離和不幸。

在國外,也有類似的忌諱。比如在古希臘神話中,離别的神祇是Eros(愛神)的對立面,代表着分離和破碎的愛情。是以,在古希臘文化中,送梨作為禮物也是被視為不吉利的。

“禮有五不送,送了惹是非”,老話說禮别亂送,犯了忌諱遭嫌棄

三不送“鞋”——避邪趨吉,寓意深遠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在送禮的學問裡,有一忌便是“不送鞋”。

這其中的緣由,不僅僅是因為“鞋”與“邪”諧音,更因為在民間傳統文化中,鞋子承載着多重複雜的寓意。

春秋時期,魯國有兩位大夫,孟僖子和季孫氏,他們因土地争端而關系緊張,眼看沖突即将更新。魯國國君為了維護國家安定,便請孔子出面調解。孔子深知“禮之用,和為貴”的道理,于是他組織了一場盛大的宴飲儀式,并在宴會上詳細講解了周朝諸侯間應有的禮儀規範。

在宴會進行的過程中,孔子讓雙方重溫先祖遵守禮制、和睦相處的曆史故事,以此喚醒他們對和諧共處重要性的認知。随後,孔子又親自示範了如何通過謙遜禮讓的行為舉止,化解彼此間的嫌隙。例如,在配置設定食物時,他特意讓孟僖子與季孫氏互相敬獻,展現互敬互諒的精神。

最終,兩位大夫被孔子巧妙運用“禮”的方式深深打動,他們認識到自身的争執不僅有悖于“禮”的原則,也破壞了家族與國家的和諧穩定。于是,他們決定擱置争議,以和為貴,共同維護魯國的和平與繁榮。

古代先賢孔子說:“禮之用,和為貴。”禮物的選擇,理應注重其帶來的和諧與吉祥。而“鞋”字諧音“邪”,在傳統文化中,人們總是希望避開邪惡,趨向吉祥。

送鞋作為禮物,無形中便帶上了不吉的寓意。

在民間傳說中,送鞋還有“送行”之意。

古人雲:“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離别總是令人傷感,而送鞋則容易讓人聯想到遠行、離别,甚至生死離别。這種寓意,在注重吉祥、團圓的傳統文化中,顯然是不受歡迎的。

在民間諺語中,也有“送鞋送邪,不如不送”的說法。

這句話簡潔明了地表達了人們對于送鞋的忌諱和不滿。即便你的鞋子再時尚、再舒适,作為禮物送出時,也難免會讓人心生芥蒂。

“禮有五不送,送了惹是非”,老話說禮别亂送,犯了忌諱遭嫌棄

四不送“傘”——離别之寓,情感之忌

或許在許多人眼中,傘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實用品,遮陽避雨,功能多樣。然而,在送禮的文化中,“傘”卻是一個應當避免的選項。

這是為何呢?原來,“傘”與“散”在中文中諧音,而“散”在傳統文化中寓意着分散、離别,是以傘被賦予了别樣的象征意義。

古人雲:“天下無不散之筵席。”這句話深刻揭示了離别的普遍性,但同時也透露出人們對離别的無奈與哀愁。

在古時,長亭外,古道邊,人們出行時常帶着油紙傘,它既是遮陽避雨的工具,也無形中成為了離别的象征。

每當看到傘,人們便容易聯想到那一次次無奈的分别,心中湧起無盡的惆怅。

現代詩人徐志摩所言:“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離别總是輕盈而又沉重,它帶走的是人們的相聚,留下的是無盡的思念。

在送禮時,我們應當避開傘這一敏感物品,以免觸景生情,讓人感受到離别的傷感。

那麼,在選擇禮物時,我們應該如何抉擇呢?

其實,古人早已給出了答案:“千裡送鵝毛,禮輕情意重。”禮物的價值并不在于其價格昂貴與否,而在于它所承載的心意和情感。

一把傘或許能遮陽避雨,但一份精心挑選、寓意美好的禮物卻能讓人感受到深深的情意和祝福。

據《唐摭言》記載,唐朝貞觀年間,雲南土司緬氏遣使向唐太宗進貢,其中有一項特殊的禮物——一隻白鵝。然而,當使者長途跋涉,曆經艱辛,終于抵達長安時,發現白鵝因長途運輸已不幸死去,僅留下一根潔白的鵝毛。

使者痛心之餘,深恐無法完成使命,但考慮到這隻白鵝代表了雲南邊陲地區對大唐王朝的忠誠與敬仰之情,于是毅然決定将這根鵝毛呈交給唐太宗。使者誠懇地向唐太宗陳述了這一路上的艱難以及這根鵝毛背後所蘊含的深厚情誼和敬意。

唐太宗聽後深受感動,不僅沒有責怪使者,反而贊揚他忠勇可嘉,認為這份禮物雖輕,卻承載了厚重無比的情意,正所謂“千裡送鵝毛,禮輕情意重”。從此,這個故事廣為流傳,成為贊美真誠友誼和深厚情感的佳話。

“禮有五不送,送了惹是非”,老話說禮别亂送,犯了忌諱遭嫌棄

五不送“單數”——好事成雙,美滿吉祥

在傳統文化的熏陶下,我們華夏民族素來喜歡将好事成雙、對稱平衡視為美的象征。

在送禮的禮儀中,送雙數也成為了一種不成文的規矩,它寓意着好事成雙、吉祥如意,傳遞着人們對幸福生活的美好祝願。

說起這個習俗,其實背後還蘊藏着一個溫馨的小故事。

相傳在晉朝時期,有一位名叫王祥的孝子,他的母親病重,醫生說需要一對鯉魚作為藥引。王祥不畏嚴寒,卧冰求鯉,最終感動了天地,冰面裂開,從中躍出兩尾鯉魚。

這個故事後來演變成了“卧冰求鯉”的成語,也寓意着好事需要成雙出現才能帶來最大的吉祥。

古詩中也有對雙數的贊美,如“雙雙白鹭覓食來,兩兩黃鹂鳴翠柳”,描繪了一幅和諧美滿的畫面。而諺語“獨木不成林,單弦難成音”更是強調了雙數的重要性。

在現代文學作品中,也不乏對雙數美好的描寫,比如錢鐘書在《圍城》中就曾寫到:“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隻有兩個人都想留在城裡,這城才不至于崩塌。”這裡也暗示了雙數在婚姻生活中的重要性。

回到送禮的話題上,如果我們選擇單數禮物相送,恐怕會給人留下孤單、落寞的印象,這與我們想要傳遞的溫馨與祝福顯然是背道而馳的。

在挑選禮物時,我們應該多花點心思,選些成雙成對的物品。

比如一對精美的茶具、一對可愛的玩偶或者一對寓意吉祥的擺件等,這些都能讓收禮的人感受到你的用心和祝福。

“禮有五不送,送了惹是非”,老話說禮别亂送,犯了忌諱遭嫌棄

“千裡鵝毛意不輕,绫羅綢緞未為珍。”

在送禮時,我們不妨多想想這句詩,用真摯的心意去挑選禮物,讓每一份禮物都成為傳遞情誼的橋梁。

要避免觸碰這些送禮的忌諱,讓禮物真正成為表達祝福和心意的媒介。

如此一來,我們的禮物不僅能夠傳遞深情厚意,還能夠讓收禮的人感受到我們的用心和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