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聯盟

二戰前德國向中國出售40萬套裝備,希特勒:不要錢,隻要三樣東西

作者:言話古今

1931年深秋九一八事變突然爆發,中國東北的土地不幸落入敵手,接下來的幾年日本逐漸糾集一些滿族遺老,成立所謂的僞滿洲國,實際上是想要對大陸東北實行嚴密的掌控。

這一舉動讓日本在法理上有了立足點,但他們對大陸的侵略并沒停止,亦或者說對關内的野心暴露無遺,抗争成為全民族的共同心聲,因為如果再不奮起反擊國家将面臨滅亡。

二戰前德國向中國出售40萬套裝備,希特勒:不要錢,隻要三樣東西

然而那個時期大陸依然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面對日本的侵略内心雖然充滿抵抗的意願,實際力量卻不足以抗衡,日本的強大軍事威脅之下不得不尋找西方強國的支援。

不久之後中國與德國開始貿易往來,德國總統希特勒甚至明确表示:我們不要錢,願意用裝備來換取大陸的三樣物品。那麼,究竟是哪三樣東西讓德國願意與大陸攜手合作呢?

中國資源豐富卻急需軍事力量,德國同意與中國合作

辛亥革命時期,孫中山先生尋求西方國家的支援時,将德國視為除美國之外的最優先選擇。

他渴望德國能分享其工業技術、軍事知識和人才培育的豐富經驗,借助這種形式的互助,幫助中國迅速走向強盛。

1921年至1924年的三年間,孫中山先生不斷努力與駐廣州的德國大使進行溝通,希望從德國邀請一批專家和顧問來華指導。

二戰前德國向中國出售40萬套裝備,希特勒:不要錢,隻要三樣東西

起初雙方的洽談進展順利,盡管北洋政府屢屢設定障礙但談判依舊持續進行,德國支援的可能性并未完全破滅。遺憾的是,1925年孫中山先生逝世,這一計劃暫時束之高閣。

緊接着國内爆發各種戰争,局勢動蕩不安,此事也随之塵封。孫中山先生的離世對中德合作造成巨大的影響,但後繼者蔣介石卻對德國同樣抱有濃厚興趣。

1932年東北的控制權已不在大陸手中,林業、煤炭和鐵礦石等資源變得稀缺。

華北至長三角地區經過多年的努力,擁有鋼鐵、黃銅和化工産品一定的生産能力及原料庫存,但卻有着日軍随時南下的威脅。

為確定國家未來的經濟命脈,将工業基地遷移至華中,尤其是江西和兩湖地區成為當務之急。

二戰前德國向中國出售40萬套裝備,希特勒:不要錢,隻要三樣東西

華中的地下寶藏豐富,鎢、銻、錳和錫等稀有金屬對冶金行業至關重要,在當地發展工業不僅能迅速調動原材料,還能将這些珍貴資源轉化為外彙助力國家經濟。

大陸的資源儲量十分龐大,奈何由于缺乏工業設施,将這些原材料轉化為産品的過程變得異常艱難。與此同時,重工業需要巨大的投資,剛剛結束内戰的南京中央政府并無足夠财力。

蔣介石急需找到一個能夠帶來投資和軍事支援的外國強國,以實作他宏偉的工業化夢想,在這樣的形勢下大陸迫切需要國際社會的援助。

因為日本與英美等國之間的外交關系,蔣介石這一請求并未得到這些國家的響應。英國正隔着海峽觀望歐洲大陸的風雲變幻,對中日之間的紛争保持着距離;

法國沉醉于自己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勝利,整個國家都陷入了某種狂熱;蘇聯作為共産國際的領頭羊,雖然時刻關注遠東的動态,卻并不急于伸出援手;

二戰前德國向中國出售40萬套裝備,希特勒:不要錢,隻要三樣東西

美國則位于遙遠的彼岸,那時的國力尚未達到巅峰,僅願提供一些人道支援,似乎已經打算長期保持中立;而在這片寂靜中,德國突然向我們伸出援手。

很快蔣介石給德國去了一封信尋求幫助,德國也迅速同意與中國的貿易合作,那麼德國為何願意與中國進行交易呢?

與中國合作的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戰塵埃落定後,德國面臨政治動蕩與經濟萎靡的巨大挑戰,《凡爾賽和約》的苛刻條款,如裁減軍備和巨額賠款,将德國推入國内動蕩和物資匮乏的深淵。

在這段黑暗歲月裡,阿道夫·希特勒開始登上曆史舞台,逐漸成為德國的實際掌舵人。

他有着擴張與征服歐洲的夢想,努力重塑德國的軍事力量與國際威望,這樣的雄心壯志無疑與德國的現實情況相沖突。

二戰前德國向中國出售40萬套裝備,希特勒:不要錢,隻要三樣東西

德國想要重整軍事勢力資源需求迫在眉睫,作為戰敗國又遭遇協約國的無限剝削,導緻戰略物資極度短缺,超過七成的必需品都需依賴進口。

正如上述所提到的那樣,大陸軍事發展相對緩慢卻擁有豐富的資源,加之大陸作為農業大國的地位,恰好滿足德國尋找合作夥伴的标準。

與此同時《凡爾賽和約》的束縛讓德國的軍事發展受限,大量優秀的軍事技術和人才長期未能充分利用,這無疑又是一種巨大的損失。

通過向大陸提供援助,德國有機會派遣這些閑置的軍事人才來華合作,同時也可以象征性地收取一些費用,對雙方來說都是一筆劃算的交換。

随着交流的不斷加深,不管是在政府間還是民間,中德兩國的互相了解和友誼都在日益增進,為兩國關系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戰前德國向中國出售40萬套裝備,希特勒:不要錢,隻要三樣東西

值得一提的是,雙方那個合作的過程中希特勒并不要錢,明确指出以三樣東西作為雙方合作的報酬,這三樣東西就是“鎢、銻、錫”礦産原料。

那麼這三種礦産究竟有何神奇之處,為何希特勒點名道姓要它們,原因就是鎢、銻、錫在軍事工業中占據的地位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

首先,鎢這種金屬能極大地增加槍管的耐磨損性能,進而提高子彈的連續發射次數,若是運用到武器制造中,可以顯著提升德軍在戰場上的火力輸出。

與此同時,鎢還能用于加強裝甲闆和高溫下依然能發揮作用的彈藥,增強這些關鍵部件的防護效力。

其次就是銻,這種礦物極其耐高溫,能在熔煉其他金屬時提升合金的強度和耐性,是打造堅固齒輪的理想材料,對于工業和軍事領域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二戰前德國向中國出售40萬套裝備,希特勒:不要錢,隻要三樣東西

最後便是錫,這種金屬制成合金後可以廣泛應用于坦克和裝甲車輛中,能提高這些戰争機器的載重能力,確定裝甲部隊在戰鬥中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以上這些東西在軍事領域的價值極大,希特勒對三種礦産的需求也顯得尤為迫切,畢竟想要恢複德國的輝煌軍事實力必須要在短期内提上去。

大約在1934年蔣介石與希特勒之間達成一項重要的協定,即《中德易貨協定》,這一紙合約開啟中德之間的軍事貿易大門,對中德之間的軍事貿易合作産生長遠的影響。

按照協定内容,德國承諾向大陸輸送武器裝備和相關的技術,而中國則用自身的資源,尤其是珍貴的稀土金屬來進行交換。

兩國互換東西前期合作順利,二戰開始中德合作不再

截止到1937年之前,大陸從德國訂購的軍事裝備達40萬套,價值高達數十億馬克。

二戰前德國向中國出售40萬套裝備,希特勒:不要錢,隻要三樣東西

除此之外,德國的軍事顧問團隊還協助中國整頓和建立60個師,其中還包括約20個配備德式裝備的師。

在這個過程中,大陸的重工業尤其是軍事工業,得到相應的推動和發展。當然,同一時期大陸持續将大量的鎢、銻、錫三種礦産送往德國。

除此之外,還外輸大量其他有色金屬和桐油,這種戰略物資在當時的工業防鏽領域發揮着重要作用。

作為幾千年來的農業大國,大陸還向德國輸送大量群眾日常急需的貨物,比如生絲、花生、雞蛋和芝麻等農産品。

一個有市場需求、一個有充足的資源,兩國的貿易合作恰好解決彼此的問題,在早期的交易中雙方都享受一段愉快的合作時光,甚至合約之外的物品都是中國、德國進出口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戰前德國向中國出售40萬套裝備,希特勒:不要錢,隻要三樣東西

1937年日本發起全面侵華戰争,全面抗戰的序幕也随之拉開,朋友的敵人便是敵人。

由于日本與德國結是盟友關系,并且雙方先前還簽訂了所謂的《反共産主義協定》,日本對于德國向中國提供軍事支援的行為表示強烈不滿,并要求他們停止對大陸的軍事援助。

盡管如此希特勒依舊保持着自己不同看法,曾表示:“隻要中國能提供軍用物資,中德之間的軍火交易就可以繼續,不過我們得表面上裝裝樣子,盡量避免公開與中國進行軍事采購往來。”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蔓延全球,日本方面再度向德國提出要求,希望他們停止向中國供應武器并召回所有軍事顧問。

面對來自盟友的壓力,再加上日本控制的僞滿洲國政權也可以給德國提供物資上的供應,在權衡利弊之後于1941年德國決定放棄支援國民政府轉而承認僞滿洲國政權。

二戰前德國向中國出售40萬套裝備,希特勒:不要錢,隻要三樣東西

中德之間的貿易合作原本就是建立在利益交換的基礎上,一旦利益不再合作自然走到了盡頭,是以這一決定導緻中德關系徹底破裂,雙方的貿易往來也随之終止,

不過,此前的合作卻已經讓大陸的軍事技術和軍工基礎得到一定程度的建立,在抗日戰争上發揮着巨大的作用。

對于此事,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