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聯盟

閱讀魯冠球③個人幹事業“嚴”能得益一輩子,企業求發展“嚴”是大學錢

作者:浙江日報

潮新聞 陳冠柏 編輯 嚴粒粒 沈聽雨

編者按:

人生是一本讀不盡的書。

這是我們閱讀厚厚一本最新出版的《領潮:魯冠球傳》時的感想。

魯冠球,改革開放後的第一代民營企業家、萬向集團創始人。2024年4月,在他去世的第7年,由著名報告文學作家陳冠柏所著的《領潮:魯冠球傳》付梓出版。

未曾公開的全部私人筆記、文書檔案,對百餘位魯冠球親友、同僚以及相關人士進行訪談……種種碎片整合而成一段段故事,搭建起魯冠球跌宕起伏的成長與發展史。也難怪,它成為被萬向集團獨家授權出版的一部文學傳記。

即日起至5月5日,我們将從《領潮:魯冠球傳》中節選精彩章節,以飨讀者。

閱讀魯冠球③個人幹事業“嚴”能得益一輩子,企業求發展“嚴”是大學錢

出版社供圖

節選自《自找“考卷”進考場》

事情是由安徽蕪湖發動機廠的一封來信引起的,信中說有一批萬向節出現裂紋,要求退貨。

這是1980年9月,對于剛剛擠進汽配市場、準備好好幹一場的魯冠球,是何等重要的年份。這封信,猶如一聲晴天霹靂。他一巴掌朝這信拍了下去:“快,趕緊去,看看究竟,把産品追回來!”

最終的結果證明了使用者的投訴,萬向節十字軸有些許端面發生裂痕,是鋼件在熱處理淬火時回火時間不夠造成的。

魯冠球二話不說,派一輛裝有合格産品的汽車連夜出發,去換回次品。

“光換查到的次品嗎?”去的人問。

“全部,全部都換!”魯冠球毫不留情。這一換,可是1.8萬套。

既然安徽蕪湖有,那麼江蘇、山東、湖北,其他地方呢?魯冠球不放心,又派出30多人分幾路去走訪,進使用者倉庫盤查,到工廠中的房間現場點數,最終又背回1.2萬套。

整整3萬套産品被換了回來,堆在倉庫,像一座小山包。銷售科的人想找質檢的人來挑挑,次的報廢,合用的留下。

誰知魯冠球氣沖沖地趕到,一聲喝令:“不行!全部報廢,一個不留!”

衆人愣了,一陣小議,如果全部報廢,那得值43萬元哪!

魯冠球的目光掃過在場的員工,他神色嚴峻:“大家心疼,我也心疼。43萬元是個什麼數?差不多是我們半年的利潤,可給全廠員工發兩年工資。但大家要曉得,假如我今天挑挑揀揀用了,就是向次品妥協了,向管理讓步了。這樣能把品牌做響、把企業做大嗎?是啊,有人說我們是農民,沒文化,做不好,将就将就,好了解。現在出了次品,使用者投訴,誰能了解你,誰會将就你?”

衆人不語,面面相觑。一些女工偷偷擦淚。

“從今天起,定個規矩:在一批産品中發現一個次品,哪怕能将就用的,都不用,全部報廢!”他轉向财務科長,“你回去寫上:因為廢品,魯冠球上半年獎金全扣。誰出次品誰負責,首先查我的責任!”

倉庫外停着兩輛汽車,魯冠球扛起廢品麻袋,第一個往車上去。回過神來的員工也跟着去扛。滿載的汽車到了廢品站,魯冠球将這批産品全部6分錢1斤當廢品賣了。

在萬向節廠的管理規範上,原來産品分為一等品、合格品、次品三個等級。這以後,三個變一個,隻有一等品。魯冠球向“将就産品”告别的決意成了鐵的條規。

閱讀魯冠球③個人幹事業“嚴”能得益一輩子,企業求發展“嚴”是大學錢

1980年,魯冠球(中)在工廠中的房間檢驗産品品質。出版社供圖

曾經的農民在進入現代大工業時的第一課——紀律素質和品質意識,就在魯冠球的“廢品宣言”中開始了。在勞動者看來,手中一件不起眼的産品其實和自己的命運息息相關。這一教義,中外課本是一樣的。如同德國思想家馬克斯·韋伯說的:

現在的資本主義經濟對于個人來說,就是一個浩瀚無際的宇宙。它具備一種個人無法改變且隻能生存在其中的秩序。個人隻有遵守資本主義經濟活動規則,才能進入市場。舉個例子來說,假如一個制造商在很長一段時間内,都做着違背經濟活動規則的事,那麼經濟的舞台一定會将他淘汰掉。這種情況也适合打工者,打工者假如拒絕或無力遵守經濟活動的規則,他便會失去工作,不得不在街上流浪。

如果你不想做“不得不在街上流浪”的“打工者”,就得遵守經濟活動的規則,接受現代企業管理的限制。當魯冠球在萬向節廠經曆“次品當廢鐵賣”的痛楚時,剛剛從管理廢墟中走出的中國制造界,也都在受着同樣的陣痛。隻是魯冠球先知先覺,作為社隊企業的管理者,他已經先于他人表達了對于産品品質管理和整個企業現代管理的果斷追求。他振聾發聩的一舉,可以視為吹響了中國農民走向工業化大生産的集結号。

魯冠球為此寫了一段很透徹見心的話:

我們不能忘掉我們是農民,隻是我們要跳出農民觀念,保持農民本質,但要提高農民素質。

鄉鎮企業的隊伍,像是農民組織的遊擊隊,開始的時候,作風渙散,操作馬虎,學習粗淺。要去掉這些,把遊擊隊訓練成正規軍,就得嚴。個人幹事業,一個“嚴”字能得益一輩子;企業求發展,一個“嚴”字就是大學錢。

這次事故像警鐘一直伴随萬向的發展而長鳴,延續了幾十年。不論何時,一旦發生品質事故,追查和處置的力度都讓人記憶深刻。

1982年7月,在對當年第二季度軸套抽驗時,發現有少量碎裂紋。魯冠球嚴肅地開了一次事故分析會,以切刀一般的排除法尋找碎裂的主因,最終落定在淬火時效上。會開了4個小時,最後的決定是全部清查二季度産品,已發出的産品全部調查、召回,責任人員扣除上半年獎金,魯冠球本人也主動要求扣掉上半年先進獎。

在一張編号為012516的現金收據上寫着:“熱處理事故,收回魯冠球82年上半年先進獎35元。”收據被魯冠球折疊,插在當年工作手冊的封套夾上,一直儲存着。這個錢數今天看來并不多,但它見證了魯冠球自責的深度。在同一本工作手冊的封套夾上,還折疊留着一份剪報,文章題目是《百分之一等于百分之百》,是就日本企業家松下幸之助的話做的闡述:“一個生産機關出了百分之一的次品,對于某一使用者來說就是百分之百的次品。”魯冠球在上面特别寫道:“對一部汽車來說,一個部件次品,将是整個一輛車的危險!”

直到20多年後的2007年,萬向已經超速發展做大了,品牌意識覆寫了生産到銷售的全流程,“錢潮牌”已是名揚四海的優質産品,在慶祝萬向集團創立的7月8日,魯冠球還在大會上講品質的故事:

品牌的根基離不開産品,産品的生命離不開品質,品質是成為名牌的先決條件。20世紀80年代初的時候,我們曾因品質問題報廢了3萬套萬向節,全廠半年沒有發獎金,但品質意識深深地烙在了我們的心中。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