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聯盟

曾國藩的智慧:用毒辣計謀除掉兩江總督何桂清,堪稱官場教科書

作者:君兮寄相思

1862年12月21日,朝野震驚,兩江總督何桂清被判處極刑。這位曾經備受看好的官場新星為何走上這條不歸路?一切要從他與曾國藩的師門恩怨說起。兩人雖出自同門,卻因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而結下梁子。何桂清臨陣脫逃,引發曾國藩的不滿,最終被曾國藩斬釘截鐵的一紙奏折定下死罪。這背後是何種驚心動魄的故事?曾國藩又是如何利用權謀,扳倒這位朝中權貴?

曾國藩的智慧:用毒辣計謀除掉兩江總督何桂清,堪稱官場教科書

師門恩怨

提起曾國藩和何桂清,兩人可謂是師出同門、同根同宗。他們的師父都是當年著名的進士教習穆彰阿,曾在江南地區聲名赫赫。不過,這兩位徒弟的命運卻是天壤之别。

何桂清出身雲南昆明,自幼家學淵源,天資聰穎絕倫。他年僅18歲就以狀元之姿中了進士,被譽為"神童"。此後,他仕途一路青雲直上,年紀輕輕便已官拜兩江總督,掌管江南重鎮,位高權重。

相比之下,曾國藩的前程就顯得默默無聞多了。他出身于湖南湘鄉一個普通家庭,27歲那年才勉強考中三甲第四十二名的進士。從容貌到學識,與何桂清那位"神童"相比,都相形見绌。如果沒有後來的太平天國運動,曾國藩可能一輩子就這麼默默無聞地做一個小小縣官。

盡管師出同門,但兩人的人生際遇如此迥異,自然也就無甚交集。直到1850年,太平天國爆發,洪秀全率領的擁趸由廣西開始起義,轉戰數省,攻陷無數城池,給清朝政權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

為了對抗太平軍的進攻,清廷下旨各地組建地方團練,作為正規軍綠營的補充力量。曾國藩所率領的湘軍就是湖南地方團練,簡稱"鄉兵"。一開始,朝廷對這些地方鄉兵并無太高期望,主要還是寄希望于正規軍綠營,尤其是何桂清麾下的兩江綠營大營。

然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曾國藩率領的湘軍竟然連戰連捷,在湘潭、武昌等地擊潰了太平軍。相比之下,何桂清麾下的正規軍則節節敗退。更糟的是,1860年5月,太平軍直撲常州,何桂清竟然臨陣脫逃,棄城而走,導緻常州淪陷。

這一行為無疑是對清廷最大的不忠,朝廷震怒,下旨将何桂清革職問罪。然而,何桂清人脈甚廣,竟有17位朝野大員為他求情,連慈禧太後都下了一道旨意,打算赦免他的罪過。

曾國藩的智慧:用毒辣計謀除掉兩江總督何桂清,堪稱官場教科書

曾國藩看在眼裡,氣在心頭。作為同門師兄弟,何桂清的所作所為無疑是對師門的大不敬。更重要的是,他臨陣脫逃的行為,無異是對清廷的大不忠,如果這都能被原諒,那還有什麼是不能被原諒的?

于是,曾國藩毅然上奏朝廷,直指何桂清"無大節",理應受到嚴懲。他的一紙奏折,擲地有聲,令慈禧太後為之動容,最終下旨誅殺何桂清。就這樣,這位曾經備受看好的官場新星,最終因為一時的貪生怕死,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太平天國爆發

說起曾國藩和何桂清的恩怨,可要從1850年太平天國爆發說起。那一年,洪秀全在廣西發動了太平天國運動,短短幾年間,太平軍就攻陷了600多座城池,對清朝政權構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脅。

面對來勢洶洶的太平軍,清廷下旨各地組建地方團練,作為正規軍綠營的補充力量。曾國藩所率領的湘軍就是湖南地方團練,俗稱"鄉兵"。一開始,朝廷對這些鄉兵并無太高期望,主要還是寄希望于正規軍綠營,尤其是何桂清麾下的兩江綠營大營。

然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曾國藩率領的湘軍竟然連戰連捷,在湘潭、武昌等地擊潰了太平軍。相比之下,何桂清麾下的正規軍則節節敗退。更糟的是,1860年5月,太平軍直撲常州,何桂清竟然臨陣脫逃,棄城而走,導緻常州淪陷。

這一行為無疑是對清廷最大的不忠,朝廷震怒,下旨将何桂清革職問罪。然而,何桂清人脈甚廣,竟有17位朝野大員為他求情,連慈禧太後都下了一道旨意,打算赦免他的罪過。

曾國藩看在眼裡,氣在心頭。作為同門師兄弟,何桂清的所作所為無疑是對師門的大不敬。更重要的是,他臨陣脫逃的行為,無異是對清廷的大不忠,如果這都能被原諒,那還有什麼是不能被原諒的?

太平天國運動爆發之初,清廷一度對這支由農民起義組成的軍隊并不重視。然而随着戰事的持續,太平軍的威脅越來越大,攻陷的城池也越來越多。到了1853年,太平軍已攻陷南京,并在那裡建立了"天京"作為根據地。

面對太平軍的猛烈進攻,清廷不得不重視起來。當時,清廷的正規軍主力是綠營軍,分為江南大營和江北大營,由何桂清這位兩江總督統領。可是,綠營軍在與太平軍的作戰中卻屢戰屢敗,節節敗退。

曾國藩的智慧:用毒辣計謀除掉兩江總督何桂清,堪稱官場教科書

相比之下,曾國藩所率領的湘軍這支地方團練,戰績卻出人意料地驕人。1853年,湘軍在曾國藩的指揮下,先後在湘潭、武昌等地取得了勝利,擊潰了太平軍。這些連戰連捷的戰果,令朝廷對湘軍刮目相看。

然而,就在湘軍節節勝利之時,何桂清卻在背後暗中使絆子。1855年,湘軍進入江西作戰,卻遭到何桂清的阻撓。作為江西的最高統治者,何桂清理應為湘軍提供軍饷,但他卻拒絕提供,導緻湘軍陷入了被動。

更糟糕的是,1860年5月,太平軍直撲常州,何桂清竟然臨陣脫逃,棄城而走,導緻常州淪陷。這一行為無疑是對清廷最大的不忠,朝廷震怒,下旨将何桂清革職問罪。

雖然何桂清人脈廣布,竟有17位朝野大員為他求情,連慈禧太後都下了一道旨意,打算赦免他的罪過。但曾國藩可不吃這一套,他決心要除掉這個"無大節"的何桂清。

首先,曾國藩巧妙利用了何桂清賄賂朝野大員求情保命的事實,将其視為罪證。他在奏折中直指何桂清"以城守為大節,不宜以僚屬一言為進止",意思是說何桂清作為地方大員,守城是他的天職,理應不計一切代價堅守,而不應該因為一些小人物的說情就放棄抵抗。

其次,曾國藩更是直接點名了慈禧太後的那道旨意。他在奏折中寫道"大臣以心迹定罪,不必以公禀有無為權衡",意思是說判斷大臣是否有罪,應該看他的品行作為,而不應該根據他的辯解和求情情況。

曾國藩這番直言不諱,令慈禧太後為之動容。她不得不重新思考何桂清的罪行,是否真如曾國藩所說,已經觸犯了大節,罪不可赦。

畢竟,何桂清臨陣脫逃,不僅丢盔棄甲,更是置百姓生死于不顧。如果這種行為都能被原諒,那朝廷的威嚴何在?将來還有誰願意為國家效命?

于是,慈禧太後最終被曾國藩的一紙奏折所說服,下旨将何桂清誅殺,以儆效尤。這一判決,無疑是曾國藩權謀的最大勝利。

曾國藩的智慧:用毒辣計謀除掉兩江總督何桂清,堪稱官場教科書

不過,曾國藩的權謀并不止于此。在除掉何桂清之後,他更是巧妙地為自己在朝中增加了威望和人脈。

當時,為何桂清求情的17位大員,無疑都是朝中有頭有臉的人物。曾國藩沒有對他們懷恨在心,反而主動接納了他們,将他們納入自己的人脈網絡之中。

有了這些權貴的支援,曾國藩在朝中的地位和聲望自然就水漲船高了。從此,他不再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小縣官,而是成為了朝野上下都需要重視的大員。

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一招數,曾國藩也為自己在未來的太平天國戰争中,赢得了更多的支援和資源。正是有了這些權貴的支援,他才能夠長期堅持戰鬥,最終擊潰了太平天國的殘餘力量。

可以說,曾國藩在除掉何桂清的同時,也為自己在朝中紮下了根基,為日後的事業奠定了基礎。這一切,都源于他出色的權謀手腕,以及對朝野形勢的精準把握。

權謀決一死戰

曾國藩出奇制勝,扭轉乾坤,除掉這位朝中權貴,關鍵在于他的一紙奏折。這份奏折,可謂是他權謀的傑作。

首先,曾國藩巧妙地指出了何桂清臨陣脫逃的行為,已經觸犯了"大節"。作為地方大員,守城固壘是他的天職所在,理應不計一切代價堅守陣地,而不應該因為一些小人物的說情就棄城而逃。

其次,曾國藩更是直接點名了慈禧太後的那道旨意。他寫道"大臣以心迹定罪,不必以公禀有無為權衡",意思是說判斷大臣是否有罪,應該看他的品行作為,而不應該根據他的辯解和求情情況。

這番直言不諱,令慈禧太後為之動容。她不得不重新思考何桂清的罪行,是否真如曾國藩所說,已經觸犯了大節,罪不可赦。

曾國藩的智慧:用毒辣計謀除掉兩江總督何桂清,堪稱官場教科書

畢竟,何桂清臨陣脫逃,不僅丢盔棄甲,更是置百姓生死于不顧。如果這種行為都能被原諒,那朝廷的威嚴何在?将來還有誰願意為國家效命?

于是,慈禧太後最終被曾國藩的一紙奏折所說服,下旨将何桂清誅殺,以儆效尤。這一判決,無疑是曾國藩權謀的最大勝利。

不過,曾國藩的權謀并不止于此。在除掉何桂清之後,他更是巧妙地為自己在朝中增加了威望和人脈。

當時,為何桂清求情的17位大員,無疑都是朝中有頭有臉的人物。曾國藩沒有對他們懷恨在心,反而主動接納了他們,将他們納入自己的人脈網絡之中。

有了這些權貴的支援,曾國藩在朝中的地位和聲望自然就水漲船高了。從此,他不再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小縣官,而是成為了朝野上下都需要重視的大員。

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一招數,曾國藩也為自己在未來的太平天國戰争中,赢得了更多的支援和資源。正是有了這些權貴的支援,他才能夠長期堅持戰鬥,最終擊潰了太平天國的殘餘力量。

不難看出,曾國藩在這場權謀決一死戰中,運籌帷幄,處處精心布局。他不僅成功除掉了何桂清這個心腹大患,更是為自己在朝中紮下了根基,為日後的事業奠定了基礎。

這一切,都源于他出色的權謀手腕,以及對朝野形勢的精準把握。正是這份過人的智慧,才讓他最終能夠扳倒這位朝中權貴,成為真正的權力巨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