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聯盟

吳起殺妻求将被诟病千年,然而真實情況很有可能是其妻子自願犧牲?從現存文獻看,吳起一生有過三次婚事。其中的三個女性,雖然沒

作者:星攬史說

吳起殺妻求将被诟病千年,然而真實情況很有可能是其妻子自願犧牲?

從現存文獻看,吳起一生有過三次婚事。其中的三個女性,雖然沒有留下姓名,但對吳起的命運、前途以及後世對吳起的道德評判卻是舉足輕重的。

第一位是吳起在衛國家鄉時的妻子。《韓非子·外儲說右上》記載,吳起的妻族勢力強大,地位顯赫,非同一般。

其妻兄能夠準确地判斷出吳起休妻的原因及其決絕的态度,可知其非同一般的社會閱曆和智慧;而其妻弟“重于衛君”,即被一方諸侯國君所倚重。

更是與衛國最高統治者具有特殊關系,故能動用這種國家公權使吳起收回“休妻”的成命。而且,在整個事件中,其妻也相當自信,堅持自己的主見。

面對吳起的責難,并非絕對順從,根本不像是一個普通家庭出身女性的唯唯諾諾。而吳起在衛國散盡家财卻仕途困頓,最終被迫遠走他鄉,或許正是其強行休妻、結怨妻族而埋下的惡果。

是以,種種迹象表明,吳起在衛國的婚事,應是因門當戶對而被綁架的婚姻。而吳起的休妻,是追求自主婚姻的反抗之舉,試圖改變在妻族權勢下被動的生活局面。

韓非子說得非常明白,吳起之休妻與晉文公之斬殺親信颠颉,都是另有隐衷的有故。關于吳起休妻,再看《韓非子·外儲說右上》記載的另一說法:

是因為妻子織出的絲帶,與吳起的要求雖不同,但卻“異善”,而吳起仍以“非語也”為理由,堅決休妻。

也就是說,妻子能織出什麼樣的絲帶其實是不重要的,那不過是一個休妻借口而已,無論如何阻止不了吳起的休妻。

吳起最後說“起家無虛言”,則清楚地暗示了他的另有隐衷或難言之痛。如果忽略了對其隐衷或難言之痛的理會,隻看到表象,是無法得出正确評判的。

可惜在通常的、規範化的曆史叙述傳統中,一向不重視個體的心理訴求和情感世界,隻依據事件結果進行倫理道德的評判。

似乎吳起天生就是一個毫無人性和柔情的政治動物或戰争機器,冷漠鐵血,殊不知複雜的客觀細節真實,常常被淹沒在曆史的褶皺深處。這一關于吳起休妻複雜的曆史語境,被很多論吳起者所忽略了。

第二位是吳起在魯國所娶的齊國女子。《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司馬遷通過直接叙述和間接引語兩種形式交代吳起“殺妻求将”之事,應該說是有根據的。

據史料分析,吳起在衛國所出之妻,沒有生兒育女。是以,吳起從衛國出走,隻是孤身一人。吳起之子吳期,當是在魯娶的齊女所生。

這樣,關于這位齊國之女,則極有可能是作為人質而滞留于魯國的齊田氏之後。或許正是同在異國他鄉的處境和遭遇,吳起與這位齊女的感情相當深。

孫東《吳起傳》生動描寫了吳起拜将前,因遭舉報而陷于困境時夫妻二人的生離死别,最後,這位賢惠而剛烈的齊女,為成全丈夫的理想和追求,毅然自刎于吳起劍下,并非吳起冷酷無情地為謀取将位而殘忍地殺掉了妻子。

這或許更符合曆史真實。這樣,齊女激于情義的殉情壯舉,則恰證明了夫妻二人相期相許的深情。是以,很多事情的客觀結果背後,都可能具有更複雜的潛因,并不能簡單地為其表象所惑。

事實上,直到數十年後,至少在拒絕魏公主的婚約時,吳起仍然是孤身一人,沒有妻室,足見齊女在吳起心目中的位置。

是以,較為客觀地論,吳起在魯國的婚姻以及這位齊國女子,是特殊時代和背景下的悲劇和犧牲品。簡單地譴責吳起殺妻求将,可能會是片面的,至少是缺乏“同情之了解”。

第三位是魏國公主。《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記載吳起見公主之賤魏相,果辭魏武侯。武侯疑之而弗信也。吳起懼得罪,遂去,即之楚。

這裡值得思考的是姑且說在魯國時,吳起曾為求将而殺妻。而這時,吳起已客居魏國20餘年,各種人生經驗和社會閱曆應該已相當豐富,難道不知道“辭魏侯”的後果嗎?

卻又毅然辭絕魏侯的婚約,結果是“懼得罪,遂去”。這隻能說明吳起對待婚姻的态度是嚴肅神聖的,忠貞而執着,并不為功利而苟且。

其二,從時間上計算,在吳起離開魯國20多年的漫長歲月中,沒有再娶妻室,否則魏武侯也不會“延以公主”,這又證明了吳起在婚姻方面的持重,或許正是有對齊田氏女的懷念和一往情深。

可惜這位公主與吳起的這次婚約同樣也是一場悲劇,甚至她還不如吳起那兩位前妻。她隻是政治陰謀的道具,甚至連走近吳起的資格都不具備。

隻不過是一枚“棋子”而已,卻同樣關涉了吳起的命運以及對吳起的道德評判。曆史的複雜性,真是令人唏噓!

吳起殺妻求将被诟病千年,然而真實情況很有可能是其妻子自願犧牲?從現存文獻看,吳起一生有過三次婚事。其中的三個女性,雖然沒
吳起殺妻求将被诟病千年,然而真實情況很有可能是其妻子自願犧牲?從現存文獻看,吳起一生有過三次婚事。其中的三個女性,雖然沒
吳起殺妻求将被诟病千年,然而真實情況很有可能是其妻子自願犧牲?從現存文獻看,吳起一生有過三次婚事。其中的三個女性,雖然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