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聯盟

浙大全網尋67年前書簽主人,其家屬回應:已離世,書簽捐給學校

作者:吾愛律法

前言

一枚小小的書簽跨越曆史的長河與如今的讀者對話,七十年前學長做的書簽在七十年後再次掀起了一陣風波。

周淨秋何許人也?他的身上又有着怎樣的故事呢?

浙大全網尋67年前書簽主人,其家屬回應:已離世,書簽捐給學校

書簽來源

書簽的發現其實是個意外,浙江省該學校的實體學院某學生在圖書館裡借了一本很有年代感的書。

封面看上去都是髒髒舊舊的,也沒想太多。他當時又忙着做科研,對于知識的學習就沒有那麼的細緻,粗略的翻了一下就發現了一張精美的書簽。

從上面的構圖和磨損情況來看,這張書簽已經有了不少的年頭,這位同學發現了這件事後就第一時間将照片上傳到了校内的論壇上,希望大家幫他一起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浙大全網尋67年前書簽主人,其家屬回應:已離世,書簽捐給學校

上面簡單幾筆勾勒着春日的圖畫,樹葉和小草畫的簡略而不失可愛,小蝦在下面整齊的排列着,翻過來的另一面還寫着贈與好友周淨秋,大家紛紛開始讨論和查詢周淨秋是誰。

長期積累

“我爸爸呀,是個特别愛學習的人,家裡有特别多的書,他是個很厲害的人呢。”

周淨秋出生于1938年,自小就很愛學習,但是當時家庭背景不夠,在考入大學之前先務工了兩年後才有了考大學的機會,經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杭州大學的實體系。

他年輕的時候也是個不折不扣的文藝青年,性格是有些溫和内向的,愛作些詩詞,也在一些不錯的報刊上發表過文章,收獲了一些成就。

浙大全網尋67年前書簽主人,其家屬回應:已離世,書簽捐給學校

那時候國内的大學生還不多,像他這樣的人才必然是會得到國家的傾力培養,是以在畢業後就開始了自己的公職生涯,先是做了一些辦公室的工作,後來去做了一名老師。

他在蕭山六中做一名高中實體老師,教授了不少學生,他本人雖然比較内斂,但是各種知識都能講的深入淺出,讓學生十分容易接受。

他那些年也培養出了不少優秀的學生,一直做到了退休時候。

他生命中最主要的時間其實都花在了教書育人上,畢竟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他可以培養出很多優秀的孩子,這種接力的力量是不會因為他而消失的。

浙大全網尋67年前書簽主人,其家屬回應:已離世,書簽捐給學校

他1968年就結了婚,很愛自己的妻子,還有一個可愛的女兒。除了照顧妻子和女兒之外,他大多數的時間都花在了學習上。

各種實體方面的英文書籍經常出現在他的家中,女兒看不懂這些書,他也會給女兒買些兒童看的話本,兩個人一人一本書,一看就是一下午。

周豔能夠擁有後面獲得的那些成績,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是離不開父親的陪伴和教導的。

浙大全網尋67年前書簽主人,其家屬回應:已離世,書簽捐給學校

除了看書之外周淨秋的動手能力也很強,那幾年科技還不夠發達,家裡的各種小零件經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當時維修人員不僅稀少還昂貴,周淨秋就學了這麼一門手藝,幫助大家修修東西,不收取什麼報酬,隻是單純的樂于助人,這也給他帶來了非常好的口碑。

書簽故事

這枚書簽是他在春節時收到的。書簽的贈與者是周淨秋同班的好朋友—俞子孝。

當時他們所就讀的學校剛剛開始第一年招生,收的學生并不多,隻有幾個班級,他倆剛好就是關系比較好的同學,是以理所應當的混熟悉了起來。

浙大全網尋67年前書簽主人,其家屬回應:已離世,書簽捐給學校

那時候互相之間送賀卡是很正常的行為,大多都是交換,互相祝福着彼此,這個書簽也并不例外。

這本書按照當時他們課程的安排來看的話是在他的第二個學期才會出現在他手裡,是以應當是那時借了這本書進行閱讀。

看完後便忘記了還有這樣一份代表了心意的書簽,這才出現了後面的故事。

後來畢業後因為交通不太發達,很多人都斷了聯系,少有的也隻能依靠書信進行聯系,不僅很麻煩還很緩慢。

浙大全網尋67年前書簽主人,其家屬回應:已離世,書簽捐給學校

言傳身教

周淨秋一共有四個孩子,三女一男,各個都很有出息。

周豔排名老三,上面兩個都是姐姐,她們都考取了中專,在畢業後憑借自身的實力進入了醫院工作,做着救死扶傷的大業。

而她本人受到了父親的影響考入了杭州師範大學的化學專業,繼承了父親的衣缽也成為了一名老師,在蕭山的國中部任職化學老師,繼續在教育事業發揚光大。

弟弟則是進入了上海的政府機關裡工作,前途也是一片坦蕩。

浙大全網尋67年前書簽主人,其家屬回應:已離世,書簽捐給學校

其實父親是一個不怎麼在意名利的人,他有很多具有非常高成就的同學,但是他隻希望孩子們都能平平安安的長大,并不在乎他們到底走到什麼高度。

面對鄰居朋友們,他雖然幫助大家但是都不收錢,隻是希望大家能夠過的好一點,能幫就幫上一把。

但命運無情,他最終于2014年因為疾病而過世,永遠的離開了這個美好的世界,但也留下了獨屬于他的痕迹。

浙大全網尋67年前書簽主人,其家屬回應:已離世,書簽捐給學校

書簽歸宿

周豔其實是從網上看到這個書簽的,一看到其出處和上面内容,再加上預測的制作時間,她就知道這大概就是父親的東西了。

其實是震驚和驚喜并存的,驚為這書簽能儲存到如今,喜為父親尚還有物品存留,給後人還帶來了些許影響。

浙大在找到了書簽主人後其實主動提出要将書簽交給周豔,但是被她拒絕了。

經過了仔細的思考,周豔沒有把書簽拿回家去,而是将它留在了學校裡。

浙大全網尋67年前書簽主人,其家屬回應:已離世,書簽捐給學校

這個書簽承載了父親一段學生時代的時光,放在學校裡比放在家中更有意義。這段跨時空的對話是一份珍貴的寶物,應該被所有人看到。

結語

一枚小小的書簽跨越了千山萬水,其中無數情誼交錯,引出那些過往的歲月。

周靜秋的人生其實是非常有意義的,他作出的貢獻永遠不會被磨滅,它們将永遠留在曆史的長河中,永遠留在那些學生和家人的心中,帶給他們力量和慰藉。

#MCN首發激勵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