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聯盟

【在希望的田野上】“數字大田”裡的春耕

作者:華聲線上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春耕大忙時節,在北京市海澱區的一棟寫字樓裡,一群年輕人卻在電腦前開啟了忙碌的“數字春耕”。

【在希望的田野上】“數字大田”裡的春耕

這些正在忙活春耕生産的年輕人,來自北京市農業農村資訊化示範基地。

【在希望的田野上】“數字大田”裡的春耕

這張樹狀的“春耕協作圖”就是這些年輕人每天在幹的活,樹根是多元大資料,由遙感衛星、氣象、物聯網等收集彙總;樹幹是骨架,團隊模組化對基座資料進行分析;樹冠是科技成果,分析作物長勢、提出災害預警。最後通過模組化工程師的搭建,一塊塊數字農田就出現在螢幕裡。

【在希望的田野上】“數字大田”裡的春耕

那麼“數字大田”會給春耕帶來哪些變化呢?循着這些年輕人農業數字化應用服務的足迹,我們來到了江蘇海安高标準農田示範區。

【在希望的田野上】“數字大田”裡的春耕

我們在現場看到,這個農場布設了68套物聯網裝置,這些裝置監測和采集到的農情資料會第一時間傳輸給遠在北京的數字春耕團隊,他們經過快速資料分析後,及時指導當地種糧大戶施肥、打藥和灌溉。“90後”小夥劉林是這片“數字大田”的主人,也是一位“農二代”。他告訴我們,有了數字技術的賦能,他現在一個人就可以輕松管理農場的2000畝地。

【在希望的田野上】“數字大田”裡的春耕

如今,在江蘇海安,像劉林這樣的“農二代”已經越來越多,他們正從已有的47個數字農場種植經驗出發,輻射帶動全市800多個農場走向數字化,推動“數字大田”向“數字農場群”逐漸更新。

(總台央視記者 梁麗娟 蔣樹林 董孝烽 楊滢 梁黎明 浦口台 海安台)

來源:央視網

免責聲明:華聲線上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内容的準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文章僅是作者個人觀點,不應作為投資依據。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部分文章是網絡作者投稿釋出,版權歸投稿作者所有。作者應對文章及圖檔的真實性及版權負責。一旦是以引發版權糾紛,權利人提出異議,華聲線上将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删除相應内容。侵權責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擔,如由此造成華聲線上損失,投稿者應承擔賠償責任。如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系我們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