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聯盟

為何有人說“北宋無将,南宋無相”,這種說法你認同嗎?是真是假

作者:蜀山史道

前言

"北宋無将,南宋無相"?這句話你聽過嗎?它似乎在質疑宋朝這一曆經200多年的王朝,竟然連一個出色的将領或宰相都沒有。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而這句話又是否過于簡化了複雜的曆史現實呢?讓我們一起追溯那段波瀾壯闊的曆史,去探尋這句話背後的真相。

為何有人說“北宋無将,南宋無相”,這種說法你認同嗎?是真是假

一、趙氏王朝的崛起

五代十國,戰火紛飛,中原大地飽受戰亂摧殘。在這個動蕩不安的時代,一位出身武将的趙匡胤,卻成功地建立了一個持續三百年的王朝——宋朝,史稱北宋。

趙匡胤的崛起,源于他在"陳橋兵變"中的英勇表現。作為一名出色的軍事統帥,他憑借自己的戰功,最終被擁立為帝,建立了北宋王朝。但是,作為一個出身武将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對武将權力始終心存戒懼。

他親眼目睹過中晚唐時期藩鎮割據、宦官專權的亂象,更是親身經曆了通過武力奪取江山的過程。是以,他下定決心要避免類似情況在自己的王朝重演。

為何有人說“北宋無将,南宋無相”,這種說法你認同嗎?是真是假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趙匡胤頒布了一系列政策,将文官置于武将之上,大幅壓制武将的權力。他下令"杯酒釋兵權",收回了重要崗位将領的指揮權,由不太懂軍事的文官來指揮軍隊。

這種"兵無常帥,帥無常師"、"兵不識将,将不識兵"的尴尬局面由此産生。趙匡胤認為,如此一來,就能避免武将專權和造反的可能。這些政策的确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也埋下了禍根。北宋後期,武将漸漸失去了應有的地位,軍隊戰鬥力逐年下降,為日後的覆亡埋下了隐患。

為何有人說“北宋無将,南宋無相”,這種說法你認同嗎?是真是假

在北宋建國初期,确實還存在一些猛将,如李繼隆、石守信、潘美等。但随着重文輕武政策的深入推行,武将地位日漸沒落。狄青就是一位可歌可泣的北宋名将。

他自幼入伍,一生經曆25場戰役,立下無數戰功,最終官拜樞密使,可謂武将的巅峰。其中,夜襲昆侖關一役更是聲名大振。然而,在重文輕武的大環境下,狄青常受到文官的排擠、猜忌和妒忌。

盡管建立過赫赫戰功,但他的權力和地位卻一再受到壓制和削弱。最終,狄青年紀輕輕便是以抑郁而終。一代名将就此凋零,實在令人扼腕歎息。北宋重文輕武的政策,導緻了大批武将的命運如此無疾而終,這是一個沉重的代價。

為何有人說“北宋無将,南宋無相”,這種說法你認同嗎?是真是假

二、靖康之變:北宋覆亡

北宋後期,由于長期重文輕武,軍隊戰鬥力節節敗退。1126年,一場震驚中外的"靖康之變"爆發了。金國乘虛而入,大舉南下進攻北宋都城開封。當時的北宋皇帝徽宗和欽宗,相繼被俘虜,次年北宋就此滅亡。這是一個多麼沉痛的曆史教訓!

北宋的覆亡,不僅标志着一個王朝的終結,也揭示了趙匡胤當初"重文輕武"政策的弊端。在軍事實力大幅下降的情況下,北宋根本無法抵擋金國的猛烈進攻,最終淪為了金國的附庸。

這場"靖康之變"的影響,不僅僅局限于北宋,也深深地影響了後來的南宋王朝。面對金國的強大威脅,南宋内部出現了"主戰"和"主和"兩派。

為何有人說“北宋無将,南宋無相”,這種說法你認同嗎?是真是假

宋高宗先任用嶽飛、韓世忠等主戰派抗金,取得了階段性勝利,為初建南宋政權立下了汗馬功勞。然而,宋高宗同時也委派秦桧等負責與金國和談。最終,南宋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紹興和議",割讓了大片疆土。這一決定,不僅引發了主戰派的強烈不滿,也埋下了南宋日後覆亡的伏筆。

主戰派與主和派的沖突,成為南宋内部的一大隐患。一方面,主戰派如嶽飛、韓世忠等人,憑借自己的軍事才能,屢建奇功,成為了抗金的旗手。另一方面,主和派如秦桧等人,卻不斷壓制和陷害這些抗金将領,企圖通過投降和妥協的方式來維系南宋的統治。這種内部沖突的激化,大大削弱了南宋的抗金實力。

為何有人說“北宋無将,南宋無相”,這種說法你認同嗎?是真是假

三、嶽飛:民族英雄的悲劇

嶽飛是南宋抗金的旗手,一代民族英雄。他多次率領軍隊與金軍交鋒,屢建奇功,可謂當之無愧的抗金名将。然而,秦桧等主和派對嶽飛虎視眈眈,生怕他的戰績擾亂了自己的和議大計。于是,他們開始暗中陷害嶽飛,最終導緻這位民族英雄被誣陷而死。

嶽飛的悲劇,折射出了南宋内部的嚴重沖突。一方面,主戰派如嶽飛、韓世忠等人,憑借自己的軍事才能,屢建奇功,成為了抗金的旗手。他們不僅在戰場上取得了輝煌的戰績,也赢得了廣大百姓的擁護和愛戴。嶽飛更是成為了民族英雄的代表,他的英勇事迹激勵着無數後人。

為何有人說“北宋無将,南宋無相”,這種說法你認同嗎?是真是假

但另一方面,主和派如秦桧等人,卻不斷壓制和陷害這些抗金将領,企圖通過投降和妥協的方式來維系南宋的統治。他們生怕嶽飛等人的戰功會影響到自己的和議大計,是以不惜使用各種手段來打擊他們。

秦桧等人的所作所為,不僅傷害了南宋的抗金實力,也嚴重損害了民心。他們的卑劣行徑,引發了廣大百姓的強烈不滿,更是在曆史上留下了罵名。嶽飛的悲劇,不僅僅是一個個人命運的悲劇,更是南宋國策失衡、内部沖突激化的縮影。這位民族英雄的遭遇,昭示了南宋王朝走向覆亡的危險信号。

為何有人說“北宋無将,南宋無相”,這種說法你認同嗎?是真是假

四、秦桧:權相禍國

秦桧是南宋四大奸相之首,也是主和派的元老。秦桧之是以能夠長期主導南宋的政局,關鍵在于他掌握了宋高宗的信任。作為主和派的代表人物,秦桧一直主張通過投降和妥協的方式來應對金國的威脅。

這種做法得到了宋高宗的贊同,因為宋高宗本人也是一個貪圖享樂、不思進取的君主。在他看來,隻要能夠保住江山,割地求和也是可以接受的。于是,秦桧得到了宋高宗的重用,長期把持朝政。他不僅主導了南宋對金國的屈服政策,還不斷打壓那些主戰派的将領,如嶽飛、韓世忠等人。

為何有人說“北宋無将,南宋無相”,這種說法你認同嗎?是真是假

秦桧之是以如此做,是因為他害怕這些抗金将領的戰功會影響到自己的和議大計。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他不惜誣陷這些忠臣,最終導緻他們慘遭不白之冤。

與此同時,秦桧還大肆侵吞民脂民膏,成為了一代權相禍國的典型。他的所作所為,不僅傷害了南宋的抗金實力,也嚴重損害了民心。秦桧及其黨羽的所作所為,在曆史上留下了罵名。他們的跪像至今仍在嶽飛墓前,這是對這位民族英雄的永世忏悔。但無論如何忏悔,他們的罪行已經無法彌補。

為何有人說“北宋無将,南宋無相”,這種說法你認同嗎?是真是假

五、明相沉淪:國策失衡

其實,南宋并非真的"無相"。文天祥、李鼎、王淮等人,都是有名的抗金宰相。隻可惜,他們未能得到明君的重用和支援。

文天祥是南宋抗金的旗手之一。他在金軍俘虜後,甯死不屈,最終殉國。臨終前,他寫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這句話至今激勵着無數後人。

李鼎則是南宋的中興賢相。他兩度出任宰相,努力鞏固南宋根基,可惜最終還是被秦桧所陷害,絕食而終。王淮則力主抗金,大力薦舉賢能,但同樣未能扭轉南宋的頹勢。

為何有人說“北宋無将,南宋無相”,這種說法你認同嗎?是真是假

文天祥、李鼎、王淮等人,都是南宋抗金的重要力量。他們不僅在戰場上立下了赫赫戰功,在朝廷上也一直力主抗金,反對屈服投降。但是,他們卻遭到了秦桧等奸相的打壓和陷害。這些奸相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不惜誣陷這些忠臣,最終導緻他們慘遭不白之冤。

這種國策失衡,不僅傷害了南宋的抗金實力,也嚴重損害了民心。百姓們看着自己的民族英雄被陷害,而奸相卻專權當道,自然會對這個王朝失去信心。

與此同時,南宋的君主也大多是貪圖享樂、不思進取的人物。他們對于抗金事業并不重視,反而更傾向于秦桧等人的投降政策。這種國策的失衡,最終導緻了南宋的覆亡。文天祥、李鼎、王淮等明相的悲劇,也成為了南宋王朝走向滅亡的一個縮影。

為何有人說“北宋無将,南宋無相”,這種說法你認同嗎?是真是假

結語

"北宋無将,南宋無相"的說法,并非全無道理。但它更多反映了兩個王朝治國理念的偏差,以及由此導緻的國力衰弱。

曆史給予我們太多教訓,但我們是否吸取了呢?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生存發展,就必須有正确的治國理念,有英明的領袖,有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

我們應該汲取這些曆史教訓,堅持文武并重,培養忠誠的将領和賢明的相臣,為國家富強、民族複興而努力奮鬥。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曆史的長河中留下更加光輝燦爛的一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