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聯盟

弦歌不辍影常駐丨劉鈍讀《李約瑟鏡頭下的戰時中國科學》

作者:南方周末
弦歌不辍影常駐丨劉鈍讀《李約瑟鏡頭下的戰時中國科學》

李約瑟在中英科學合作館。

1954年《中國科學技術史》(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首卷問世之際,李約瑟在導言中提到撰寫這樣一部著作需要六種資質,其中之一就是親身體驗過中國人的生活,并有機會在中國大地上廣泛旅行,還有一條就是有幸得到不同領域的中國科學家和人文學者的幫助。他本人1943-1946年間的中國經曆,就是這種資質的最好證明,而那段時光正好是中國人民抗日戰争後期直到勝利來臨之際。劉曉與莫菲特(John Moffett)合作編撰的《李約瑟鏡頭下的戰時中國科學》,就是這段寶貴經曆的生動再現。

從13世紀開始,就有一些關于中國見聞的文字在西方流傳,最著名的當數《馬可·波羅遊記》,不過這份傳奇性文獻更像一部東方地理與風俗的集萃,從中很難理清作者的旅行足迹,以至今日還有人懷疑其真實性。由耶稣會士金尼閣(Nicolas Trigault)根據利瑪窦(Matteo Ricci)日記整理編譯的《利瑪窦中國劄記》,一定程度上描述了明末社會的面貌,但基本是以“上帝仆人”的視角來看中國,重點在于記述西方傳教士進入中國的艱難曆程。李約瑟的在華記錄則完全不同,他接受過嚴格的自然科學訓練,有着超乎常人的鑒賞品位與廣博的興趣,又具備一位優秀的人類學家或曆史學家那樣記錄和整理資料的本領,其來華檔案中不僅包括詳盡記錄着旅行路線、裡程與沿途見聞的日記,還伴以各種檔案、報告、學術卡片與其他印刷品,最重要的是他随身攜帶着一台在當時中國還屬稀罕的相機,拍攝了大量珍貴的照片,為艱苦抗戰中的中國人民留下了極為珍貴的視覺記憶。

書中提到李約瑟抵華的第二天(1943年2月25日),三位中國科學家就前來領事館拜訪。這三個人是中央研究院化學所的吳學周、西南聯大(清華)的湯佩松和(南開)的楊石先,四人一起用茶時便安排好了此後幾天的行程。安頓好後,李約瑟收到美國文化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Margaret Mead)的來信,詢問他來華最初36小時的印象。李約瑟于次日複信道:“提筆時刻,藍天點綴朵朵白雲。真奇怪,一切都是那麼熟悉(我對中國魂牽夢繞已久),卻恍然如夢。”正是這場“三年之夢”,将英國皇家學會成員的生物化學家約瑟夫·尼達姆(Joseph Needham)變成中國古代科學與文明的探索者李約瑟。

弦歌不辍影常駐丨劉鈍讀《李約瑟鏡頭下的戰時中國科學》

中英科學合館。

李約瑟來華的正式身份是中英科學合作館館長,相當于戰時英國駐華大使館科學參贊。在華三年,他以當時的陪都重慶為基地,先後七次出行考察,足迹遍及四川、雲南、貴州、甘肅、廣東、廣西、湖南、江西、福建、陝西,抗戰勝利後至他傳回英國前的1946年春,還相繼通路了上海、北平、南京和香港等城市。作為科學外交官,李約瑟走訪考察的重點是處于戰争時期的中國科研院所、社團、實驗室、大專院校以及與戰時經濟密切相關的工廠、礦山、交通樞紐等,這些機構中的多數都是從日軍占領的地區遷移至當地的。

除了今人比較熟悉的位于昆明的西南聯大、位于貴州湄潭的浙江大學、位于宜賓附近李莊的同濟大學、營造學社與中研院若幹研究是以外,李約瑟到訪的其他機關還有雲南大學、中央防疫站(以上昆明)、中央大學、重慶大學、中央地質研究所、中研院動植物研究所、氣象研究所、國立編譯館、中央工業試驗所、中央農業實驗所、中國科學社、複旦大學、中央衛生實驗院、上海醫學院、交通大學、中央資源委員會(以上重慶)、四川大學、四川省農業改進所、科學儀器供應廠、中央大學醫學院(以上成都)、武漢大學、 中央工業試驗所、永利化學工業公司(以上樂山)、西北防疫處、西北醫院和西北醫學校、資源委員會甘肅機器廠、西北師範學院、工業合作社與培黎工藝學校(以上蘭州)、甘肅油礦局(玉門)、嶺南大學、東吳大學(以上廣東曲江)、廈門大學(福建長汀)、中山大學(永安)、華南女子學院(南平)、暨南大學(建陽)、福建協和大學、之江大學(以上邵武)、中研院地質所、心理所、實體所、科學實驗館(以上廣西桂林)、廣西大學(梧州)、中央農業實驗所與廣西農事試驗場、進階農業職業學校(以上柳州)、貴陽醫學院與湘雅醫學院(貴陽)、軍政部軍醫學校(安順)等等。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兵工廠、礦山、戰地醫院,以及涉及中國曆史文化的古迹遺存。

弦歌不辍影常駐丨劉鈍讀《李約瑟鏡頭下的戰時中國科學》

傅斯年、梁思成、李濟、李方桂(左起)在四川李莊,1943。

通過李約瑟的鏡頭與筆端,中國科學工作者、教育工作者與青年學子們,在艱苦環境下工作、學習與生活的原貌被忠實地記錄下來。北平研究院實體所在嚴濟慈帶領下,根據戰争需要,開展水晶振蕩片和應用光學儀器的制造工作;錢臨照等人從美孚油桶上剪下馬口鐵圓盤,先用榔頭敲打成薄片,然後利用腳踏機械來切割水晶。在昆明西山腳下,湯飛凡帶領科學家、醫務工作者和勞工義務勞動,改善中央防疫處的研究環境。主持甘肅科學教育館的袁翰青,利用被擊落的日軍飛機殘骸和熔化的古錢制作科學教具。實體學家顧功叙等人應資源委員會之邀,利用多種實體方法探測滇黔兩省的礦藏。在資中制糖廠,化學家陳茂椿、魏岩壽與學生們通過糖蜜混合物發酵蒸餾,研制出可用作汽車和飛機能源的酒精燃料。當時中國大學唯一的天文台随中山大學輾轉遷移,女天文學家鄒儀新在不中斷教學的情況下,用簡陋的天文儀器堅持觀測。甘肅山丹工業合作社與培黎學校的勞工及學生們,自己燒陶、造紙、紡紗、制革與修造機器。所有這些,都令李約瑟感動和欽佩。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正是這種曆數千年而不朽的偉大文化傳統和整個民族在危難中迸發出來的精神力量,促成了李約瑟後半生的學術轉向和巨著《中國科學技術史》的誕生。

寫到這裡,不禁想起上個世紀末《圍城》熱的時候,我所在的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一位生性耿介的老前輩大為不滿,他作為老浙大畢業生,認為抗戰大後方的知識分子并非書中人物那樣蠅營狗苟,科學史家應該多研究一下抗戰時身在昆明、湄潭和李莊的科學家與他們的奉獻精神。

弦歌不辍影常駐丨劉鈍讀《李約瑟鏡頭下的戰時中國科學》

昆明山洞中的兵工廠。

李約瑟在中國的這段經曆,許多成了他日後寫作《中國科學技術史》的靈感與素材。在昆明郊外的黑龍潭,他從錢臨照那裡獲知《墨經》中有關光學與邏輯的知識;在李莊,聽傅斯年介紹火藥的曆史并得到後者親手抄寫的《武經總要》相關段落,聽王振铎介紹關于漢代車制與指南針的研究;在貴州湄潭,與竺可桢、鄭曉滄、胡明複、錢寶琮等人交流近代中國科學落後的原因;在成都華西壩的鐘樓上,一連三天與郭本道讨論道家的煉丹術;在都江堰目睹秦代水利工程的奇迹;在嘉陵江和黃河岸邊上見證各種水車;在自貢觀摩沖擊式鑿井法與利用竹索懸着的鐵鑽頭;在秦嶺的深山老林,尋訪老子墓并聽道士講《道德經》,這些美好的往日時光都可以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覓到蹤迹。

李約瑟和他上司的中英科學合作館,也實實在在地為抗戰中的中國科學家提供了寶貴幫助。根據該館儲存的一份記錄,數年間經中英科學合作館送往西方(以及印度)科學刊物的中國科學家的論文多達139篇,其中不乏重量級的科研成果,如張宗燧的《雙分子晶格排列》、童第周等的《無尾類動物胚胎原腎管發育的實驗研究》、王淦昌的《測定中微子品質及中子放射性的一種可能方法》、錢臨照等的《壓電水晶片強迫振動之諧振》、許寶騄的《複正交矩陣的基本運算》等。除此之外,中英科學合作館還為中國科學家購買科技圖書、期刊、縮微膠卷、化學試劑和科學儀器。李約瑟親自檢查核對,手執毛筆用中文書寫收件位址,然後将它們分發到身處窮鄉僻壤的各地大學與研究機構。每到一所大學,隻要主人有約,他都樂于為青年學生演講或與當地學者進行座談。據不完全統計,僅在旅行途中,他就做了一百多次科學講座。

弦歌不辍影常駐丨劉鈍讀《李約瑟鏡頭下的戰時中國科學》

李約瑟和吳作人在甘肅敦煌,1943。

李約瑟來華,不是休假旅行,他自動放棄英國優渥的生活環境,前往一個正在國際反法西斯戰争前線的貧困國家,一待就是三年,而他始終熱情洋溢樂此不疲。中英科學合作館建在重慶的嘉陵江邊上,通往主樓的台階有97級,進出都要在高而陡的石階上上下下。1986年李約瑟最後一次來中國時,還特意尋訪故地,彼時樓已拆除,台階與躲避日機轟炸的防空洞依舊,望着滾滾流動的嘉陵江水,想必老博士那一刻心潮澎湃。抗戰期間,長江沿岸的懸崖邊上出現了許多兵工廠,李約瑟驚訝地得知,它們是在一年時間裡建成并投入生産的。在一次采訪中,他發現一個山洞裡就聚集着40名科學技術人員,高興地與大家共進晚餐并極為潇灑地向守衛的中國士兵回禮,在返程的船上又受到“海軍上将一般的禮遇”。從樂山到李莊的途中,李約瑟搭乘一艘小木船在岷江的激流中颠簸,陪同的生物學家石聲漢在雨聲中吟起南宋詞人蔣捷的《虞美人·聽雨》,李約瑟大為動容,當場讓對方寫出來并共同翻譯成英文。央視科教頻道2021年推出的系列片《李約瑟和中國古代科技》,就以大寫意的中國山水動畫再現了這一浪漫的場景。

當然也不全是浪漫,李約瑟在旅途中遭遇了許多困難和風險,他們的汽車多次抛錨甚至翻車、惡劣的天氣、不潔的飲食、疾病的困擾,還有日軍來犯交通阻隔的風險,對此李約瑟在日記和拍攝的照片中都有反映,他還自得其樂地寫道:“戰時中國交通緩慢,正好悠然欣賞一路的風景。”李約瑟的鏡頭下不但有衆多著名的科學家和人文社會科學學者,還有他的司機、機械師、合作館的職員、勞工、農民、牧羊人、工合學校的國小員;不但有寺廟中的大學課堂與臨時建起來的實驗室,還有工廠、礦山、民間作坊、水陸碼頭與車站、邊陲小城、道觀、寺廟、古墓、烽燧,以及許多今已不存或遠非原貌的古代遺址。

1945年李約瑟還在中國的時候,就在倫敦出版了一本題為《中國科學》(Chinese Science)的小冊子,簡要報告了戰時中國後方科學發展的情況,内收98張照片,此書現已非常難見。1948年,他又與妻子李大斐(Dorothy Needham)一道,将他們在華期間的工作報告、信件、日記、詩歌和演講合為一帙,以《科學前哨》(Science Outpost)為名在倫敦出版,内中也收錄了他們在華拍攝的照片60張。1999年,在王錢國忠的積極推動下,貴州人民出版社組織隊伍翻譯了這兩本書,并以《李約瑟遊記》之名合并出版,内收照片114張,隻是翻印的圖像不夠清晰,尺寸也大為縮小。近年來,劍橋大學圖書館和東亞科學史圖書館啟動數字化工程,将李約瑟等人在華期間拍攝的全部照片加以高清掃描,對李約瑟夫婦的旅行日記也進行數字化識别,大量的中英文人名卡片、旅行報告以及中英科學合作館的檔案也都錄入資料庫,這些一手資料構成了後人研究的基礎。

弦歌不辍影常駐丨劉鈍讀《李約瑟鏡頭下的戰時中國科學》

劉曉、莫菲特著《李約瑟鏡頭下的戰時中國科學》,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23年12月版。

本書的兩位作者,劉曉是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專注于中國近現代科學史研究;莫菲特是劍橋大學李約瑟研究所東亞科學史圖書館館長,對李約瑟研究所的檔案收藏如數家珍,兩位作者攜手可謂珠聯璧合。他們的工作不限于對原有的圖文檔案加以整理編排,精選出九百餘幀精美照片,更重要的是結合李約瑟的在華行迹,參考各種文獻來考證史實,辨識人物,提供更多的背景材料,編織出一幅大後方的中國科學家艱苦奮鬥,弦歌不辍,中國人民同仇敵忾堅持抗戰的壯麗畫卷。

劉鈍

責編 劉小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