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聯盟

27°黔地标讀書會|張春香:讀王陽明讓當下的人找到一片精神的歸宿地

作者:天眼新聞

“這個時代,為什麼要讀王陽明?是因為它讓當下的人找到一片精神的歸宿地。”4月21日,在第29個“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的27°黔地标《陽明文庫》讀書分享會上,主持人,貴州師範大學陽明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周易學會常務理事張春香在總結讀王陽明的現實意義時說道。

27°黔地标讀書會|張春香:讀王陽明讓當下的人找到一片精神的歸宿地

貴州師範大學陽明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周易學會常務理事 張春香

“2023年,由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集團旗下的孔學堂書局出版的貴州省重大文化出版工程《陽明文庫》首批新書亮相。《陽明文庫》以陽明文化為核心,多角度、深層次挖掘陽明文化資源,高水準、全方位彙聚海内外陽明學研究成果,在陽明文化的文獻儲存、學術研究、普及推廣和國際交流等方面,價值豐厚,意義深遠。”讀書分享會伊始,張春香向現場讀者介紹了近年來深度挖掘陽明學傳承與發展不斷湧現的相關研究成果。

“今天,我們在貴州日報報刊社的27°黔地标讀書分享會以《陽明文庫》為引,從‘聖人必可學而至’,‘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人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這三個方面來探讨個人成長實作高于現實理想的可能性,人生意義與價值實作的心靈叩問,實用‘做事方法論’對現代人的啟示等問題。”張春香介紹道。

27°黔地标讀書會|張春香:讀王陽明讓當下的人找到一片精神的歸宿地

“景教授诠釋了從宗教性的‘聖’到人文層面來了解‘聖’,再到普通老百姓層面來了解‘聖’這一轉變過程。”嘉賓分享環節,深圳大學國學院、哲學系教授,武漢大學、中山大學兼職博士生導師、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景海峰關于通過學習人人皆可達到“聖人”觀點的分享,引起張春香的強烈共鳴,“這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希望成為聖人。”

張春香介紹,陽明先生十八歲拜見大儒婁諒時,對“聖人必可學而至”這一問題,雙方達到了深度的契合。陽明先生講的“學”是學什麼?就是去私欲。陽明先生講的“至”,就是達成目标,達成什麼樣的目标?成為聖人。這樣人人都可成為聖人,也就不是困難了;這樣,是不是我們個人成人實作就高于現實理想了;這樣,即便我們身處社會的最底層,但我們心中有聖,能用這顆聖人之心來善待生命中所有的一切,我們的生命肯定會越來越好。“這就是去除了私欲的障礙,這就是良知的發用流行,這就是在事上磨練的過程。”

“曾教授談到的對父母的孝的問題,我感到非常震撼。”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山東大學曾子研究所所長,中國哲學史學會曾子研究會會長、曾子研究院院長曾振宇談到以“孝”解釋良知的這一接轉過程時,張春香深有感觸。

27°黔地标讀書會|張春香:讀王陽明讓當下的人找到一片精神的歸宿地

“曾教授說喚醒我們良知的開關是一個字,‘恥’。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做了不孝道的事情,我們會感覺到不安和痛苦,那麼我們内心的這個情感開關是打開的。”張春香認為,在日常生活中,孝是發自内心深處的“深愛”情感,而不單純是倫理道德意義的應該怎麼做,更不是法律意義上的盡責任。身體發膚,受之父母,行孝是自然而然的情感發用,違背孝道,是有切膚之痛的。當情感的開關保持随時打開的狀态時,這份孝道就會自然而然地去呈現,而這也是良知的一種自然呈現。“今天我們學良知,讀陽明,就是要知行合一。”

“立志,該立何志?”貴州省社會主義學院常務副院長、貴州省社科聯副主席漆思談到,在這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我們需要回到陽明心學,學會立志。對此,張春香表示,立志,即心中要有成聖之志。

“縱觀陽明先生一生,少年立志讀書學聖賢,中、晚年用生命實踐完成了他成為聖人的理想,為今天的我們建構起了一個充滿着生機和活力的‘良知’體系,也為我們樹立了一個人人皆可成為聖人的聖人典範。”張春香表示,良知的問題不能隻從書面上去了解,一定要去踐行。

“我很高興看到,今天的學術界有一股潛流,理論探讨開始逐漸落實到身心的實踐中來,這是一種真正的關于生命的哲學,也是陽明思想在生命裡生根的關鍵所在。”張春香說。

27°黔地标讀書會|張春香:讀王陽明讓當下的人找到一片精神的歸宿地

“孔學堂書局《陽明文庫》的出版,将為我們讀書建設一座融學術與通俗于一體、集古今智慧之大成的思想文化寶庫。”張春香期待地說,“首批書目的出版評價頗高,讓我們期待第二批、第三批書目的橫空出世。”

文/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黃若佩

圖/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吳蔚

編輯 劉思博

二審 李劼

三審 周文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