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聯盟

讓前衛藝術“行走”在鄉間課堂

作者:日照日報

  天台山下,落櫻缤紛,春意闌珊。穿過詩畫田園一般的下元一村,一處鄉村國小靜靜伫立于山腳下。明亮的教室裡,孩子們早已整齊坐好,等待着即将奔赴而來的“藝術大篷車”。

  在美術館逐漸成為“社會大課堂”的當下,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将藝術場館作為研學基地,用藝術開闊孩子的視野。那麼,在地域較為偏遠、美育資源較為稀缺的鄉村校園,孩子們又該如何“身臨其境”地感受前衛藝術?

  日照市美術館的方案是:把藝術課堂“搬”進鄉村。

  4月18日,該館組織一批“90後”美育志願者,走進東港區濤雒鎮中心國小天台山校區,一起将“藝術的光合作用”公共美育志願服務帶到這所鄉村校園,這是今年該系列活動的第三站。如此前一樣,活動以豐富的體驗“打包”入村,隻為“給鄉村兒童亟需的藝術滋養”。

讓前衛藝術“行走”在鄉間課堂

  課程開始前,美育志願者們在校内精心布置了“美育活動室”,布展了一場“中國古代名畫作品展(高仿)”,将提前準備好的美育捐贈器材和玩具在室内一隅擺放整齊,并且在每一個課桌上擺放好了本次活動所需的制作材料。為了讓孩子們以更豐富的場景沉浸式感受藝術氛圍,市美術館在每一個細節都做了精細的設計和準備,大到展闆、海報、高仿名畫,小到課程所需的課件、鐵絲、木闆、手套,在最短的時間内,一個普通的活動室,瞬間變成了一個精美的藝術課堂。

  每一次,當“藝術的大篷車”開進校園,對孩子們來說都像一場豐盛的“節日盛宴”,這次也不例外。正如市美術館副館長秦銘璇在課程開始前所說的:“我們的課堂是充分自由的,希望每一個小朋友盡情發揮想象,讓藝術‘不設限’。”

讓前衛藝術“行走”在鄉間課堂

  為了充分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在課程開始前的“破冰”環節,美育志願者秦浩通過反應能力互動遊戲,消解了孩子們的緊張情緒,和他們迅速“打成一片”,将彼此的心拉得更近。在中國古代名畫解析環節,美育志願者以成語引導創設情境,細緻解析了清代畫家郎世甯的《八駿圖》,從創作手法、人物生平、色彩構圖等方面,向孩子們生動地講述在中國傳統繪畫中最為獨特的“中西合璧”畫風。孩子們全神貫注地聆聽,并被神态迥異的駿馬深深吸引。

  随後,在孩子們期待的目光中,“我和大師一起畫”系列課程正式開始。本次課程標明“賈科梅蒂和行走的人”為主題,以最适宜激發兒童創作靈感的鐵絲纏繞藝術作為呈現方式,将厚重的藝術史化繁為簡,讓孩子們在親自動手的樂趣體驗中,感覺雕塑大師賈科梅蒂的藝術理念和人生曆程。

  “看到這個‘行走的人’,你們的第一感覺是什麼?”課堂上,志願者秦浩将賈科梅蒂的作品以圖檔和文字的形式在螢幕上進行展示,引導孩子們以第一視覺描繪心中所感。對孩子們來說,賈科梅蒂的作品是陌生的,但他們卻能敏銳感受到其中傳達的力量。面對細長的雕塑,不少孩子表示這很古怪、奇特,還有孩子表示“很有力量”。當秦浩拿出以賈科梅蒂作品風格為樣本制作的鐵絲纏繞作品,很快就有孩子舉手搶答,“這是一個正在唱歌的人。”

  在詳細講解了賈科梅蒂作品創作的曆程和風格變化後,秦浩介紹了鐵絲纏繞的制作方法,引導孩子們發揮想象,用木闆、鐵絲和錫紙制作自己心中“行走的人”。

  孩子們雖然大多數是第一次接觸鐵絲纏繞,但很快就得心應手。在志願者們的現場幫助下,孩子們雙手紛飛,一環一繞之間,形态各異的“微型雕塑”很快就躍于眼前,錫紙的包裹又再次為這些形體賦予了更為立體的創作。

  “我做了一個踢足球的小人,用錫紙在木闆上做了一個圓形的小球,把鐵絲捏出了正在踢球的動作。”三年級的王晨展示着手中的作品,雖然老師的示例作品上,木闆的兩顆螺絲需要同時纏繞,但她另辟蹊徑,單獨做了一個圓球,在作品上融入了自己的熱愛。

  教室另一邊,9歲的孫浩宇很快就做出了一個極具超現實主義風格的立體小人,在志願者老師的引導下,他還在作品基礎上用紅色陶泥做了一個“氣球”。“今天最有收獲的是了解了賈科梅蒂這個藝術家,還完成了一個滿意的作品。”

  美育是激發孩子創造力的最佳方式。課堂上,孩子們全神貫注創作,互相幫助、互相交流,發揮着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自由表達着豐富的内心世界。課桌上那些“行走”的小人,有的在運動,有的在唱歌、有的在跳舞,有的在過生日、還有的走在放學的路上……孩子們将自己绮麗的世界傾注在作品中,那些銀色的鐵線、閃光的錫箔,交織出一個熠熠生輝、異彩紛呈的藝術天地。

  此次美術課程在“數字美育直播平台”進行了同步直播,南湖鎮新星國小、陳疃實驗學校等東港區鄉村國小的孩子們也通過雲端,線上下參與了本次活動。

  去年以來,日照市美術館創新打造“藝術的光合作用”公共美育志願服務項目,将一系列豐富的美育資源延伸到“館外”,惠及到師資力量相對薄弱的鄉村國小,通過設定“詩意中國色”主題課程,将風筝、黑陶、青綠山水等優秀傳統文化“播種”到鄉村校園。目前已覆寫莒縣片區,項目獲評“日照文旅公共服務品牌”。

  今年,美育活動的主題在去年基礎上擴充為“我和大師一起畫”系列課程,精心挑選梵·高、凱斯·哈林、賈科梅蒂、畢加索等西方藝術大師的畫作,将現代藝術以更多元的呈現方式輸送到鄉村,期待喚起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守護他們内心的童真。

  “開設這些課程的目的并非是讓孩子像大師一樣畫畫,而是通過不同的體驗方式,讓孩子們了解特定時期的人文曆史,豐富他們的藝術眼界,啟迪他們的思維,讓他們看待世界的角度更加豐富。”秦銘璇表示,今年,“藝術的光合作用”計劃走進東港區6所偏遠鄉村國小,以“館校共建”的形式開展公共美育志願服務活動。

  在今天,一堂真正的藝術課對鄉村兒童的成長有着怎樣的幫助?在秦銘璇看來,為期數周的“藝術的光合作用”,最打動她的并非作品的呈現,而是真誠和改變。“對孩子們來說,現在或許還不能真正了解這些藝術大師的創作,但是看到他們從最初的緊張,到滿臉洋溢的笑容和松弛,就是最有意義的事。”

  全媒體記者 李曉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