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聯盟

“這10塊錢,花得值!”

作者:人民網上海
“這10塊錢,花得值!”

人民網首頁截圖自從村裡有了物業,家住上海市浦東新區航頭鎮長達村的李阿姨感到便利多了:“雖說都是小事體,可解決不了就沒法正常生活。現在隻要打熱線服務電話,很快就有人來幫忙。”

“每天有人來收垃圾,村裡幹淨多了,孩子下班也有地方停車了……”對于村裡的新事物——物業公司,浦東新區高橋鎮陸淩村張阿婆有着和李阿姨同樣的感受。

“這10塊錢,花得值!”

從業人員每天來收垃圾,村容村貌大為改觀。浦東新區高橋鎮供圖

浦東新區腹地廣闊,村域村情複雜。當地在前些年的治理中發現,現有的治理模式不利于應對突發公共事件,也不利于讓村民享有更優質的服務。為此,浦東新區将“開展農村物業服務試點”列入2023年重點工作。

試點以來,推行效果如何?近日,人民網記者深入浦東新區多個鎮村進行調研采訪。

“沒想到住農村,也能享受貼心物業服務!”

今年年初,因氣溫驟降,家住航頭鎮長達村的獨居老人李阿姨家水管凍住了,沒法用水怎麼辦?這要擱以前,真是愁壞了。

可如今不用擔心了,李阿姨撥通了手機裡早就存好的“幫侬修”熱線電話,不到半小時,王師傅就帶着工具上門了,很快為李阿姨解決了問題,還貼心提醒李阿姨,要關緊門窗保證室溫。

“幫侬修”物業服務社是航頭鎮成立的服務平台,從2019年就開始探索,目前全鎮13個村已實作全覆寫。每個服務社由4名成員組成,其中1人為鎮物業應急維修特約服務站進階維修工,2人為村原有兼職水電工,1人為從本村招募的、有維修技術特長的村民,并統一配置工具、服裝及身份辨別牌。

“這10塊錢,花得值!”

從業人員統一服裝,服務項目及收費标準上牆展示。人民網記者 唐小麗攝

在長達村“幫侬修”物業服務社裡,記者看到了水泵、工具箱等多種維修裝置,更換水電零部件、修補瓷磚、換裝增壓泵等30餘項服務内容“上了牆”,服務範圍及收費标準等一目了然。

其中,更換日光燈、更換開關等13項免收服務費,有專業技術要求的修理漏水水管、疏通水鬥、調換低水箱等21個服務項目,按照上海市相關部門出台的标準收取一定的工時費和材料代購費。

據不完全統計,從成立到今年3月底,“幫侬修”服務社已上門服務10380次,回訪滿意率達100%。“沒想到住在農村,也能享受這樣實惠貼心的物業服務!”有村民感慨道。

“這10塊錢,花得值!”

“幫侬修”從業人員上門服務。航頭鎮供圖

除了航頭鎮的“幫侬修”,康橋鎮的“物管家”、惠南鎮的“惠管家”、老港鎮的“易修哥”等服務平台,均吸納了一批專業維修力量,為村民提供日常生活中的水電氣等維修服務。

“自從引進物業公司,拖家帶口的租客多了”

北蔡鎮聯勤村是一個遠近知名的城中村,毗鄰上海農産品批發市場,常住村民中,本地人口不足千人,外來租客卻有3000多人,大量外來流動人員的導入給村域治理帶來不小挑戰。

高橋鎮陸淩村也面臨相同窘境,與高橋石化一路之隔,是典型的城中村、廠邊村,來滬人員達5000餘人,戶籍人口則隻有2500人。

面對困境,北蔡鎮和高橋鎮決定在村裡推行社群物業化治理,嘗試引入專業物業公司。

采訪中,聯勤村黨總支書記沈宰元提到了一個有意思的變化:“我觀察到,原本村裡的租客多為單身年輕人,自從引進物業公司,拖家帶口的租客多了,毛估估起碼多了1/4。”

為何會有這樣的變化?

物業進村,先下力氣整治村貌。3個月時間,村宅道路煥然一新,車子統一停進停車場,村民有事可随時撥打服務熱線。

“這10塊錢,花得值!”

聯勤村内設定了三個機動車停車場。北蔡鎮供圖

要想長遠治理,單靠政府提供服務遠遠不夠,必須讓村民參與進來。“象征性地向村民收取管理費”是考驗物業化治理是否得到認可的直覺展現,也是讓村民參與其中的重要抓手。

經過前期充分調研和意見征詢,當地确定了每人10元/月的管理費,學齡前兒童免費,國小一年級到16周歲人員5元/月。征得村黨總支和村民代表初步同意後,送出村民大會表決通過。

此時,仍有不少村民處于拒絕或觀望狀态。“我們家自從上世紀80年代在這裡造房子,還從沒聽過要交管理費。”李大爺坦言。當時抱有這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

村民的質疑必須面對,改善城中村面貌的決心也不能變。沈宰元和物業從業人員常到村民家裡坐坐,把大家反映的問題彙總分類,揣着問題找相關部門請教。就這樣,問題逐一化解,村民的信任也與日俱增。

從抗拒物業進村,到主動繳納管理費,前後不過半年時間。

“現在,村裡不光環境變了,整個氛圍都不一樣了!”在這裡租住十幾年的劉古國笑着說,“每天都能看到村委和物業公司忙這忙那,我也報名做了志願者,總要出點力。現在家裡任何問題都能打熱線電話,很快就有人來解決,這10塊錢花得值!”

這也就回答了前面沈宰元提到的“有意思的變化”——因為對周邊環境的信任感和歸屬感不斷提升,村裡的家庭租客越來越多了。

物業公司進駐,會不會增加管理成本?高橋鎮陸淩村黨總支書記瞿旻算了一筆賬:物業入駐前,村裡用于保潔、綠化、垃圾短駁清運的專項經費大概有100多萬;物業入駐後,這筆錢省下來了,物業管理費每年能收約50萬,再加上政府支援,成本不但沒增加,溝通起來反而更友善了。“後續,我們還會繼續降本增效,比如将道口改成無人值守,技防代替人防,降低用工成本等。”

“這10塊錢,花得值!”

北蔡鎮聯勤村實作路面監控全覆寫,警情下降明顯。人民網記者 唐小麗攝

值得一提的是,自從物業進村以來,浦東農村地區治安類案件報警率、火災警情數量平均下降73%,12345市民熱線訴求量平均下降60%,可謂一舉多得。

“不搞一刀切,把‘單選題’變成‘多選題’”

物業服務,對城市居民來說不是一個新鮮詞兒,但在農村卻少有聽到。農村地區到底需不需要專業的物業服務?

從浦東試點的效果來看,答案顯而易見。但在具體推行中,浦東新區區委組織部副部長、區委黨建辦主任徐可畏認為,引入物業服務,要因地制宜,充分考慮村莊形态、曆史沿革以及管理幅度等因素,結合村域地理位置、人口等情況,針對不同村情,開展不同模式的創新。

比如,物業直接進駐并不适用于所有村莊。是以,浦東在試點基礎上,針對不同村域村情,形成了直接進駐、專項委托、精準點單三種模式。

“具體來說,直接進駐模式适合城中村等地理位置相對獨立的農村集中居住區,整建制引入物業企業,為村民提供全要素服務。如果地理空間分散,可以選擇專項委托模式,項目化購買服務,全部或部分委托專業性物業服務組織。”徐可畏介紹,“還有精準點單模式,适合地理位置分散且較難集中管理的村組,依托應急維修平台或鎮屬物業公司等平台,根據村民需求‘點單’。”

此外,徐可畏還提到了靈活點單模式,這種模式适合管轄區域廣、管理邊界交錯、人員居住分散、情況複雜多元的村組,立足不同需求靈活組合以上三種模式,把“單選題”變成“多選題”。

“這10塊錢,花得值!”

物業進村,鄉村更美,圖為航頭鎮牌樓村。浦東新區區委組織部供圖

徐可畏認為,把握農村物業治理的正确方向,必須緊緊扭住“黨建引領”這個核心。“比如,各鎮黨委、村黨組織成立農村物業一體化管理上司小組等載體,将多元力量融成‘一盤棋’。”

“我們将繼續緊扣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實踐,在浦東全區正在全覆寫推進的鄉村治理積分制工作中,把農村物業化服務工作納入其中一起推進。”嘗到了農村物業化服務的甜頭,浦東新區農業農村委主任蘇錦山表示,浦東将通過召開推進交流會、現場觀摩學習等方式,總結推廣先進經驗,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新格局。

【記者手記】

在農村推行物業,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提到上海浦東,你會想到什麼?

有人說,是高樓林立的陸家嘴;也有人說,是熱鬧夢幻的迪士尼;還有人說,是活力四射的張江科學城……的确,這些都是浦東的元素之一。

“這10塊錢,花得值!”

從浦西遠眺浦東陸家嘴地區。人民網記者 王初攝

但無論如何想象和描摹浦東,都很少有人會論及浦東的農村地區。

近日,記者在做關于浦東農村物業的調研采訪中發現,城中村、廠邊村、零散居住村……浦東的農村,同樣存在不少治理上的難題。

那麼,在農村推行物業化管理,聽說過嗎?眼下,浦東的農村地區,已經開始全面推行了。

效果如何?記者采訪中發現,鄉村變美,秩序井然,效果顯而易見。

當然,農村物業的推行并非一帆風順。初始最大的阻力,莫過于每月每人10塊錢的管理費了。

“住在村裡這麼些年,從沒聽說過還要交管理費。”這是不少村民的想法。

可是這10塊錢,到底該不該收?多方研讨下來,認為要收。

否則,單靠政府提供服務,村民被動接受,難以調動村民參與共治的積極性。同時,這筆錢願不願意交,也考驗着物業化治理是否得到村民認可。

鎮村黨組織和物業公司的做法是,直面村民質疑,一一化解沖突,提高村民的信任度。

由此,10塊錢的管理費,村民交的心悅誠服。

“現在家裡任何問題都能打服務熱線,很快就有人來幫忙解決,這10塊錢花得值!”這是記者聽到的村民心聲。

其實,高樓林立的浦東,農村地區并不罕見。

浦東下轄36個街鎮,其中包括24個鎮,這之中又包括355個行政村。整體來說,農村在浦東所占的體量不容忽視。

“這10塊錢,花得值!”

水清景美的航頭鎮牌樓村。鄭峰攝

就拿記者采訪過的航頭鎮來說,2/3的鎮域面積都屬于農村地區,如今農村物業已經在其所轄的13個行政村全面鋪開,村莊的風貌煥然一新。

擅動腦筋,敢于創新,一直是浦東與生俱來的特質。

這片誕生了全國第一個金融貿易區、第一個出口加工區、第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的熱土,如今,也正在譜寫着鄉村振興的中國式現代化浦東實踐新篇章。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原标題:“這10塊錢,花得值!”——上海浦東開展農村物業服務試點觀察)

編輯:孟璐、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