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聯盟

華為與知網釋出華知大模型2.0,加速落地關聯知識密集型行業

作者:大河财立方

【大河财立方 記者 王甯甯 深圳報道】4月25日至26日,以“智慧共創 華知未來”為主題的“人工智能+”産業發展論壇暨華為·知網大模型生态合作夥伴大會在深圳舉行,來自全國各行各業的700餘位專家與代表彙聚于此,共同探讨AI大模型在出版、教育、醫藥等領域的發展趨勢與應用前景。

華為與知網釋出華知大模型2.0,加速落地關聯知識密集型行業

會上,同方知網與華為共同釋出中華知識大模型(下稱華知大模型)2.0及系列解決方案,一同釋出的還有法律大模型、醫學大模型等行業垂直大模型,并舉行了“華知大模型生态合作夥伴計劃”首批合作夥伴簽約儀式,加速知識密集型行業大模型落地應用。

全棧國産化,華知大模型具備産業化應用能力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要深化大資料、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開展“人工智能+”行動。作為驅動新質生産力的重要引擎,AI大模型如何做到自主可控、安全可信?解決行業生産經營中的實際問題?

記者了解到,華知大模型就是同方知網與華為公司在解決這些問題方面的探索與嘗試,此次釋出的華知大模型2.0及系列解決方案,由雙方曆時1年聯合創新與技術攻關打造,繼承了華為盤古大模型“不作詩,隻做事”的發展定位,緻力于面向全球客戶打造可融入行業生産系統的專業知識增強大模型。

“當使用者将問題抛給華知大模型,大模型在‘知網向量資料庫’中自動檢索生成内容,經過驗證溯源,最後将專業答案給到使用者。”同方股份首席科學家、人工智能聯合創新實驗室主任薛德軍在《資料賦能、知識增強,共創大模型應用新生态》主題演講中表示,華知大模型從1.0到2.0,相比于通用大模型,多了專業知識加持,在終端使用者看來,通用能力有了20%的顯著提升,華知大模型已經基本具備産業化應用能力和模型優勢。

薛德軍表示,華知大模型定位為L0+專業基礎大模型,重點解決現有通用基礎大模型知識記憶錯誤、資訊時效性不足、邏輯推理錯亂、缺乏專業知識等問題,突出專業、安全、可信等特色,受到了知識密集型行業的廣泛關注,已在教育、科研、政務、醫療、企業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落地。

“再往上我們面向TOC和TOB客戶,打造更多的L2層模型,也可以支撐不同部署方式和使用模式,例如既可以支援夥伴公有雲的增量訓練,對資料敏感的客戶支援私有雲的部署,在端側也可以支撐一體機的部署。”華為雲盤古大模型首席技術官、總架構師李寅表示。

基于目前AI大模型與各行各業的融合發展趨勢,李寅指出,華知大模型做了6個特性,包括系列化大模型、多種部署形态、3.2萬上下文長序列視窗、高效訓練推理、通過工具鍊賦能更多行業夥伴使用華知大模型,以及全棧從底層硬體到上層應用全部都是自主可控。

建構可持續生态,華知大模型迎首批生态合作夥伴

落地應用是今年大模型發展的關鍵詞。

據介紹,華知大模型定位為專業基礎大模型,對于專業性和安全性要求高的應用場景,華知大模型支援使用者注入領域業務知識,服務各行業的生态合作夥伴打造自己的垂類大模型,用自己的模型解決自己的問題;更能滿足知識密集行業領域對資訊處理、可靠知識和智能決策的需求,如教育科研、法律醫療、能源電力等。

華為與知網釋出華知大模型2.0,加速落地關聯知識密集型行業

記者在現場注意到,“華知大模型生态合作夥伴計劃”首批簽約的合作夥伴,同方知網、華為雲、廣東省科協、中核集團财務中心、江鈴汽車、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北京兒童醫院、新華社媒體融合生産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等20家機關,也多屬于知識密集行業。

值得一提的是,大會還釋出了法律大模型、醫學大模型、制度大模型、專利分析大模型等行業垂直大模型,多位專家及企業家也分享了AI在不同領域的應用成果與發展前景。

清華大學計算社會科學與國家治理實驗室副主任、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張楠在《政務大模型發展的現狀、挑戰與對策》主題演講中提出了四點在AI探索層面的思考,包括加強大模型的多元評價和不同政務場景的适用性研究、拓寬大語言模型在政務領域的應用模式、建構大模型在政務領域私域部署的安全應用範式,以及探索順應技術發展的多方參與合作建設模式。

談及AI賦能教育高品質發展的邏輯,北京青年政治學院黨委書記楊志成表示,未來教育的本體将超越知識、走向智能教育,現在部分師範院校有了一個新學科——智能教育學。“對于教育學來講,我們在建構這個體系的時候需要用未來教育的哲學去引領整個模型,不能隻是在算力、算法和統計學意義上的歸納演繹,而要建立在頂層未來哲學層面上的頂層設計演繹方式來推進,這是上下貫通的模型。”

在國家衛健委統計資訊中心黨委副書記代濤看來,沒有資訊化、智能化的技術應用,醫學這個行業很難滿足大衛生、大健康、全生命周期健康的需要。

“我們提出這個概念有沒有意義?”中國電力建設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資訊官工程數字化首席技術專家吳張建表示,這些概念對于技術人員來說是很簡單的關系,資訊化就是在流程化時代,把人管好,讓合适的人執行好标準、制度、工藝、流程;數字化時代,要找到合适的人幹活。“我們認為未來是智能化和智慧化時代,替人幹活或者思考,任何一個技術的最終目的就是幹這個事情。”

據了解,“華知大模型生态合作夥伴計劃”旨在解決各機關大模型應用場景落地中存在的算力緊缺、高品質訓練資料匮乏、人才短缺等難點,建立政府、産業和學術界的合作夥伴關系,以華知大模型為智能底座,促進上下遊要素銜接、共享與合作,深化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加速應用場景落地,促進夥伴間的智慧融合與協同發展。

責編:陶紀燕 | 審校:張翼鵬 | 稽核:李震 | 監審:萬軍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