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聯盟

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 助推經濟高品質發展

作者:南方都市報
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 助推經濟高品質發展

東莞鳳崗鎮石馬河碧道景觀。

綠水微瀾、波光粼粼;微風吹拂,兩岸綠樹紅花随風搖曳……

3月22日上午,東莞市水務系統在石龍鎮舉行了“跟着河長走碧道”悅跑龍城活動,以此作為今年紀念“水日水周”的首場主題活動。當天,各鎮街(園區)河長代表、市民群衆齊聚東江幹流右岸碧道,感受東莞治水成效,共享水域治理生态成果。

近十年來,東莞積極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堅持節流提效同步、政企同向發力,縱深推進國家節水行動,堅持精打細算用好水資源、從嚴從細管好水資源,水資源利用效率不斷提升,人水和諧的新畫卷徐徐展開。

“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系列宣傳活動,展示東莞水務工作成效

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屆“世界水日”,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七屆“中國水周”。

3月22日,東莞市水務系統以“精打細算用好水資源,從嚴從細管好水資源”為主題,啟動系列宣傳活動,展示東莞推進水務高品質發展、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的工作成效,建構社會知曉、各界支援、全民參與的良好愛水、護水、節水、治水格局。

當天上午,東莞市2024年“世界水日”“中國水周”主題宣傳活動啟動儀式暨2024年“跟着河長走碧道”悅跑龍城活動,在石龍鎮東江幹流右岸碧道舉行。

同一天,“應‘運’而生 ‘河’而不同”東莞運河前世今生主題展覽在東莞展覽館開展。一張張泛黃的照片,一幀幀黑白的影像,記錄了先輩開鑿和修護運河的勤勞與智慧,重制了東莞運河在發展過程中的變遷。

同時,東莞積極響應“千城地标亮節水”活動,為“世界水日”“中國水周”亮燈。“美麗中國 節水優先”“全民節水 水美廣東”“節約用水‘莞’住點滴”......多條脍炙人口的智語,讓節水理念深入人心。

3月23日上午,“我為幸福河湖代言”暨東莞市“同飲一江水 共建幸福河”主題宣傳活動在東莞樟木頭鎮啟動,市民群衆共同見證東莞治水成效、共享東莞治水紅利。該活動倡導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幸福河湖建設,推動更多河湖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

3月26日,東莞理工學院服務東莞高品質發展行動暨“世界水日”“中國水周”主題活動——東莞市水災害防禦與可持續發展研讨會在東莞理工學院松山湖校區舉辦。行業專家、學者齊聚松山湖,圍繞氣候變化背景下台風、城市暴雨洪澇災害的感覺模拟、預報預警、應急防災和生态環境治理,凝聚校、政、企力量,共話合作,共謀發展。

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讓市民受益良多,切身體會到東莞水生态環境的巨變。萬江中心國小的學生林雅琪參加了此次“跟着河長走碧道”活動。“通過參加本次活動,讓我更加堅定了節水護水的信心。”林雅琪說。

建設幸福河湖:昔日“烏龍江”,重制嶺南水韻風光

行走在石馬河邊上,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白色水鳥駐足栖息,市民三五成群、休閑散步,一派甯靜祥和的景象。

在3月23日舉行的“我為幸福河湖代言”暨東莞市“同飲一江水 共建幸福河”主題宣傳活動中,與會人員共同行走了石馬河碧道,實地感受石馬河流域綜合治理工程建設成果。

從深圳發源的觀瀾河自南向北流入東莞後,形成石馬河,在東莞境内哺育着沿河7個鎮共150多萬人口。然而,在很長一段時間内,石馬河遭受嚴重污染,水質為劣V類,又黑又臭,人人掩鼻而走,甚至被稱為“烏龍江”。

2019年初,東莞全面啟動石馬河全流域綜合整治工作,圍繞“總量減排、斷面達标”工作核心,按照“源頭管控、過程管理、末端削減”的治理思路,以重點小流域作為攻堅作戰單元,綜合治理石馬河。

經過4年多的綜合治理,目前,石馬河旗嶺國考斷面水質達到IV類,基本建成獨立封閉污水收集系統,完成樟木頭三期污水廠、樟木頭裕豐污水廠、清溪長山頭一期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和11座污水處理廠提标改造工程,建成2024公裡主幹次支污水管網、3713公裡微支管網、24座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和18個一體化處理設施,清理了10244個入河排污口,建設60公裡優美碧道。

如今的石馬河,已從“臭水溝”蝶變成“幸福河”,并重制嶺南水韻風光。各種鳥兒或在水中嬉戲,或低頭覓食,或展翅飛翔。而在沿岸的碧道,市民們悠然自得地散步、騎車,享受别樣的慢行時光。

“自從政府大力整治石馬河流域後,不僅居住環境變好了,還多了許多休閑好去處,生活也變得有趣了。”家住清溪鎮的張女士笑着說,她每天晚上都會去清溪河碧道散步。周末,一家人則會去樂園排渠碧道遊玩觀鳥,讓孩子近距離接觸大自然,感受和領略自然之美。

石馬河是東莞以綠美水系建設、萬裡碧道建設為抓手,全力打造幸福河湖建設的“樣闆”。

東莞市委市政府連續三年把碧道建設作為“硬任務”。去年,全市碧道建設超110公裡,華陽湖還入選了全國美麗河湖優秀案例,東方白鹳、彩鹮、黑臉琵鹭等珍稀鳥類紛紛造訪東莞。

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共建成約560公裡碧道,并湧現一大批“河暢、水清、堤固、岸綠、景美”的濱水生态景觀,為市民提供了越來越多漫步休閑、健康運動、親水遊玩的好去處。

如今,越來越多的東莞人在家門口享受到美麗、自然的水生态環境,獲得幸福河湖建設帶來的紅利。莞邑大地展開了一幅河清湖秀、水綠相融、以水興業、以水富民,具有嶺南水鄉特色的魅力圖景。

踐行“十六字”治水思路:節流提效、兩手發力 水資源利用效率不斷提升

今年是“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十六字治水思路提出十周年。在“十六字”治水思路的引領下,東莞交出了河湖安瀾、秀水長清、水美業興的出色答卷。

綠色發展,節水優先。近年來,東莞積極建立國家節水型城市,經過多年努力,節水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全市用水總量從2014年的20.64億立方米提升到2023年的20.35億立方米,下降1.41%。同時,水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升,萬元GDP用水量從2014年的35.1立方米下降到2023年的17.79立方米,降幅49.32%;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從2014年的28.7立方米下降到2023年的12.56立方米,降幅56.24%。

在“節流”的同時,也要“開源”。為了從源頭上解決水資源緊張的困境,東莞積極拓寬水源供給,開創多源共濟新格局。

今年1月30日上午,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通水活動在廣州南沙高新沙水庫泵站舉行。

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于2019年5月全面開工。該工程開工後,東莞積極推動10個配套項目建設。其中,建設兩座區域性水廠,供水規模達160萬立方米/日,建設原水管道及配套供水管網工程等,確定按時接納西江水。該工程建成後,每年将為東莞提供約3.3億立方米西江水。

“系統治理”是解決水問題的重要路徑。在河湖水質改善的基礎上,東莞還着力打造碧道濱水空間,實作生态、經濟和社會效益有機統一。

興水利,除水患。為解決城市積水内澇問題,東莞于2017年啟動全市易澇點整治工作。截至今年3月,全市157個易澇點已完成148個易澇點整治工程;剩餘9個易澇點計劃在明年年底前全面完成整治。通過近幾年持續的易澇點整治,東莞内澇情況顯著緩解。

由于水資源緊張,東莞嚴控用水總量,堅持“兩手發力”,加快建構水權交易市場,通過引入市場化交易機制,盤活有限的用水名額,提高用水效率。

2023年12月29日,《東莞市水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印發;東莞成為全省首個印發水權交易辦法的地級市。

除正常的區域水權交易、取水權交易類型之外,《辦法》首次創新性提出建立市級儲備水權的交易類型(東莞市政府儲備名額達7200萬立方米),專項用于調控水權交易市場、保障重點項目建設等用途。

據統計,“十三五”以來,東莞人口增長26%,GDP增長82%,用水總量增長卻不到3%,實作以較少的水資源新增消耗量支撐經濟社會高速高品質發展。

文:田玲玲

制版:林雲 鄒虹香 黃永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