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联盟

内心如瓷

作者:读者

到了景德镇,我没有去看鳞次栉比的瓷器商店,而是先去了几家小众的工作室瞅瞅。

商店里的瓷器,大同小异、千瓷一面,了无新意,还是匠人或艺术家的工作室,让人好奇。

内心如瓷

来源:视觉中国

走进一家名叫“抱一堂”的工作室,我看到一位年纪尚轻的艺术家在工作。

他在一块已经烧制完成的瓷板上进行创作,画的是钟馗。

他画的钟馗与别人的不同。别人画的多是怒目金刚状,鬼神见了,怕是都要退避三舍。

他画的钟馗憨态可掬,雍容中透着些许禅意:钟馗身着红袍、两眼调皮诙谐,正趴在门缝边,门外,一只鸟儿立在酒坛上啄他的酒喝。

上面还有一段文字:今日老钟无约会,知趣鸟儿望同醉。我喝二两你一口,不求同生愿同睡。落款是“子沧”。

这幅画,有一些“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的意思,也暗示了孤傲不群的“老钟”不愿与世俗同流,他选择与一只鸟儿做知己。

画风闲适、恬淡,让人想起写意山水画的意趣。

我就那样站着看这位名叫子沧的画家画完整幅画。然后,他把瓷板放在一边,晾干后,再次送到窑中,进行二次烧制。

内心如瓷

来源:视觉中国

“万一烧制失败了呢?”我问。

子沧先生说:“做瓷画,不可太过认真。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反倒快乐。不然,苦心画出来的一幅画,成了废品,只会徒增烦恼。”

子沧先生说着,拿给我一块已经烧成90度角的条屏说:“本来它是笔直的,烧制以后,蜷成这样,人累,瓷也累,但不妨碍它成就一种慵懒美。世间万物,一出生,就各有宿命,没有谁不美,只是美的样式不同而已。”

我欣赏子沧先生这种辩证的审美观,各美其美,没有废品,只有你无法看透的艺术品。

店内,我还看了子沧画的许多茶叶罐儿,上面画的亦是钟馗。

他画的钟馗,摆脱了大众对钟馗形象的固有认知,一副天性放松、看透世间风物的隐士意趣,很符合道家的宁静和恬淡。

毕竟,现世安稳,钟馗也不需要去捉鬼了。

“解甲归田”的他,放下身段,活出了老顽童的状态,喝闲酒,莳花弄草,修心养性,可爱至极。

我想,这也是子沧先生的立身之道:做一个内心如瓷的人,低温中,透着闲适的纹路和线条。

内心如瓷

来源:视觉中国

内心如瓷

作者:李丹崖。选自《读者》杂志2024年第7期。那些闪光的日子,都有《读者》陪你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