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聯盟

新冠使全球預期壽命減少1.6歲

作者:南方周末

不論疫情還是戰争,這些在社會面産生較大影響的事件,真實的社會影響很難在短時間内看出來。這一方面因為統計、調查需要時間,而另一方面,社會系統環環相扣,很多傷害是間接造成的。

發生在中世紀歐洲的鼠疫,最終造成當地人口數量銳減30%至50%,這個差距較大的範圍區間也是後來的研究人員估算得來的,真實準确的社會影響其實很難把握。對新冠而言,由于緻死風險受毒株類型、健康狀态、醫療條件等大量因素影響,要想準确歸因,了解新冠對死亡率的推動,也并不容易。

新冠使全球預期壽命減少1.6歲

新冠相關的死亡人數是通過超額死亡人數推算出來的,先通過曆史資料和變化趨勢估計出當年可能的死亡情況,再用觀察到的全因死亡資料減去預估的資料。視覺中國|圖

最近,全球疾病負擔2021年人口統計協作團隊對相關問題開展了研究,他們利用各類可用的資料,對新冠出現前後全球的死亡率、預期壽命和人口發展情況進行了估計。而研究表明,僅在2019至2021年間,全球出生人口的預期壽命估計下降了1.6歲,與此同時,在新冠流行的2020和2021兩年裡,全球成人死亡率均顯著增加。

上升趨勢被疫情打斷

兩年時間合并死亡人數約1.3億,其中1500多萬估計主要是因為新冠疫情。相關研究2024年3月發表在《柳葉刀》(The Lancet),新冠相關的死亡人數是通過超額死亡人數推算出來的,先通過曆史資料和變化趨勢估計出當年可能的死亡情況,以此代表沒有疫情時的潛在死亡人數,再用觀察到的全因死亡資料減去預估的資料,進而推測出超額死亡的人數。

考慮到新冠疫情對社會的深遠影響,這些超額死亡的人數總體上都歸結為新冠疫情緻死,除了因為感染新冠直接導緻的死亡,還包括各類間接緻死的情況,比如因為疫情延誤求醫治療,因為疫情導緻經濟狀況惡化或者其他疫情導緻的變化。為了更全面地評估死亡率,研究人員梳理了兩萬多條資料來源,其中既有人口登記、普查,也有抽樣調查。

雖然2019至2021年間,全球預期壽命受新冠影響下降了,但如果把時間線放長來看,從1950至2021這七十多年間,人們的預期壽命還是增長顯著,從49歲增至71.7歲,增幅超過22歲。在穩步增長的大趨勢下,新冠疫情期間的下降可以說短暫扭轉了這種長期向上的趨勢。

但從地區層面的曆史資料來看,新冠并不是第一個可以擾動死亡率和預期壽命趨勢的事件。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當艾滋病流行的時候,預期壽命也會出現停滞不前的情況。從死亡率來看,戰争、饑荒等大事件同樣會造成階段性的波動,特别是對于15至39歲這個年齡段的青年群體,更容易受到這些事件影響。

比如曆史上多次的中東戰争,1994年的盧旺達大屠殺,以及2010年的海地地震,其間均出現了死亡率的明顯波動,而戰争和沖突通常會對男性有更大的影響。在新冠疫情中,成年男性受到的影響也相對更大。

僅在2020和2021這兩年的疫情中,全球15歲以上男性的死亡率升高幅度就接近22%,同年齡段的女性死亡率增加16.6%。不過,抛開疫情的影響不談,從整體上看,疫情之前男女的預期壽命就已有較大差距,1950年,全球男女的預期壽命分别是46.7和51.6歲,到了2019年,分别增至70.8和76歲。不僅男女有差距,各地區由于受疫情影響不同,死亡率和預期壽命的變化也存在差異。

不同地區存在差異

從大的區域來看,受疫情影響,超額死亡率較高的地區主要是中東歐、中亞,2020和2021年,每十萬人口中因為疫情而死亡的人數估計有近270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每十萬人中的超額死亡人數也有近200人,受疫情沖擊最嚴重的東歐國家保加利亞,每十萬人的超額死亡人數甚至達到500多。

相較而言,東南亞、東亞和大洋洲地區受疫情影響較小,每十萬人中超額死亡人數約24人,甚至有些地方在這兩年疫情期間超額死亡人數是負數,這意味着面對疫情的沖擊,這些地方的死亡率相比正常趨勢反而下降了。比如大洋洲島國紐西蘭和加勒比島國巴貝多,在2020和2021兩年裡的超額死亡率就是負的。

結合各地的社會人口指數,研究人員分析發現,指數較高的地方,超額死亡率相對更低,在疫情中人們生命受到波及的風險更小。社會人口指數由當地人們的收入和教育程度等名額構成,總體上反映出一個地方的發展程度。不過,這種風險關聯并不是很強,說明影響新冠相關死亡率的社會因素更為複雜,同等發展水準、社會人口指數相似的國家,如果對新冠采取放任不管的政策,或者不通過疫苗來積極預防病毒傳播,就可能出現更高的超額死亡率。

像南太平洋國家所羅門群島,以及位于喜馬拉雅山南坡的内陸國家不丹,雖然經濟水準和社會發展程度并不在前列,但超額死亡率卻特别低。研究估計,這可能就是因為這些地方與外界相對隔絕,病毒傳播得更慢,而當地疫苗的接種率又比較高。兩個地方雖然都沒有新冠疫苗的自主研發能力,但依靠他國支援,均在2021年上半年就推動了全國範圍内的疫苗接種。

除了疫情應對措施的差異外,年齡和一個社會的年齡結構,其實也影響着死亡率。早在疫情之初,科學家通過分析新冠流行資料就發現,年齡較大的人感染新冠後重症、緻死的風險也更大,兒童感染後一般不會發展成重症,甚至有很高比例的無症狀感染者。

兒童死亡率反而下降

這些發現也在最新的死亡率資料中得到了印證,在2020和2021年疫情期間,15歲以下這個年齡段的青少年和兒童群體,無論男女,死亡率是相對穩定的,甚至有所降低。特别是5歲以下的兒童,死亡率在疫情期間下降十分明顯,降幅達7%,這在全球範圍内是普遍現象。說明疫情期間雖然動蕩,但反常的社會環境反而降低了部分兒童患其他疾病的風險。

不少地方統計發現,由于社交隔離、戴口罩等防護措施,疫情期間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發病明顯下降。對于兒童死亡人數的下降,這種現象并不是疫情期間才出現的。研究顯示,在全球人口數量仍未見頂的情況下,過去幾十年裡,全球每年的總體死亡人數一直在上升,從1950年的4400萬一路漲到2019年的5700萬,到了疫情期間的2020和2021年,這個數字又分别增至約6300萬和6800萬,但5歲以下人群的死亡數卻一直是下降的。

1950年,全球5歲以下兒童死亡數2000萬,2000年則降至900多萬,2019年500多萬,到了2020和2021年,又經曆連續下降,降至400多萬。這種下降既反映了公共衛生水準的提高,死亡率的下降,也明顯受到兒童總體數量下降的影響。同樣,過去幾十年裡,全球總體死亡人數的上升也反映出人口總量的持續增加,而人口結構的老齡化加劇了這種趨勢。

對全球5歲以下兒童這一新生群體而言,2000年之前的死亡率主要看亞洲的情況,特别是中國新生人口的下降和兒童死亡率的下降,對全球趨勢推動明顯。2000年後主要看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相比大部分地方生育率疲軟,這一地區的人口增長在過去七十多年裡穩步向上,對全球人口增長的貢獻比例從1950年不到10%已增至2020年的接近40%。此外,以印度為代表的南亞地區,近年來對全球新生人口的貢獻也占到20%多。

是以,在新冠疫情期間,這些地方的兒童死亡率也左右了全球的情況。最新研究發現,2020和2021年疫情期間,僅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死亡的5歲以下兒童數量就占到了全球的一半以上,南亞地區占比也超過25%。随着全球人口結構的老化,大部分地方年輕人的數量相比老年人,都在持續衰減。

更多影響有待觀察

以65歲以上老人數量相比15歲以下年輕人數量的比值來看,從2000到2021年,全球近兩百個有統計資料的國家和地區中,就有近190個地方老年人占比升高。隻看15歲以下人群在全部人口中占比的話,有196個地方都在下降。也就是說,隻看最近二十年的人口格局,幾乎所有地方青少年兒童的占比都在減少,包括那些人口還在不斷增長的國家。

2022年11月,聯合國宣布世界人口總數達到具有裡程碑意義的80億,但各種預測基本上認為峰值是在100億左右。而這個數字在1950年的時候隻有25億,随後每年漲幾千萬。不過,到了2017年,總量增長的拐點已經出現,雖然還是在增長,但每年人口增長的總量已經降下來了,從2020年到2021年,全球預計增長的總人口在6900萬。

最新研究隻截止到2021年,是以,随着新冠全球流行的結束,死亡率和人口情況經曆了怎樣的過渡還不清楚,但一些資料表明,相比2021年,2023年的新冠相關死亡率資料已經降下來了。除了時間隻能到2021年外,最新研究因為涉及地域廣、曆時長,對資料要求高,還有不少局限。最明顯的就是資料缺乏,由于公共衛生體系不夠完善,不少地方都沒有權威可用的全因死亡資料,這顯然增加了準确估計相關變化的難度。

關于新冠給全球人口帶來的更全面、準确的影響,未來還有待更多準确的資料、研究來輔助評估。一個傳染病的全球大流行,改變的絕不隻是個體感染期間的身體,對全球人口更深遠的影響,可能需要時間來檢驗。這些全面、準确的評估對改善疫情後的公共衛生服務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2024年2月,英國的研究人員對當地十多萬人的認知測量顯示,新冠感染的經曆确實會對認知有一定的損傷,如果有長期新冠後遺症,或者感染時曾接受過重症治療,認知損傷會更大一些。另外,如果當初感染的是新冠原始毒株,或者在2021年4月前感染了阿爾法毒株這些較早的新冠病毒,認知損傷也會更大一些。

相關研究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NEJM),新冠對精神健康的影響不僅來自病毒本身,一些研究認為,疫情期間的社交隔離,也對人們抑郁、焦慮等精神健康問題的出現有所影響。由此可見,新冠使全球預期壽命減少了1.6歲,這種直接的預期壽命的損失或許隻是疫情負面影響的冰山一角,更多間接的、長期的影響,仍有待繼續觀察。

南方周末記者 王江濤

責編 朱力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