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聯盟

“長江三鮮”之首——說刀魚

作者:鷹瞳世界

每年陽春三月,長江水域開始回暖,正是魚汛旺季。長江中下遊流域的人們,又開始忙着吃各種江鮮了。而衆多江鮮中,最能“饞哭”吃貨的當屬長江刀魚。

“長江三鮮”之首——說刀魚

長江三白之一——刀魚▲

若論春季鮮美的時令食鮮,除卻香椿、春筍、明前龍井,絕不能錯過的更有“長江三鮮”之首的刀魚。

“長江三鮮”之首——說刀魚

江南風月▲

祖籍江南的我心中永遠留存着一份關于家鄉味道的美好暢想,那是對長江刀魚獨特烹調藝術的深情禮贊,是對四季更疊、食物本真的永恒懷念。

莺燕紛紛的早春時節,最叫人魂牽夢萦的口腹奇貨,自然還數那體側扁形如刀,顔色皎潔如銀,如水中精靈般起舞的刀魚。

刀魚,堪稱江河之靈,它很奇妙,冬天在海裡吃飽積攢能量,春天開始逆着長江往上遊,到安徽、湖北等地的湖泊中産卵,小魚又順着長江出海,到海裡成長,周而複始。

“長江三鮮”之首——說刀魚

魂牽夢萦的口腹奇貨▲

每逢春暖花開時節,它從浩渺東海逆流而上,溯至長江繁衍,因其身形狹長如刀,故得此雅号。

每年三月,當刀魚鱗光閃閃穿越江灣,抵達長江下遊,它便化身為蘇、滬、浙食客們翹首以盼的餐桌寵兒。此時的刀魚,肉質最肥腴,滋味最鮮美,那是一種無法複制的春天的味道,是江南人人舌尖上的節氣詩篇。

刀魚素有“清明前魚骨軟如綿,清明後魚骨硬如鐵”的說法,一旦過了清明節,刀魚的骨頭長硬了,味道也就沒有那麼鮮美。因而刀魚也是早春時節最矜貴的“季節限定”。這時候的刀魚肉質鮮美,且稀有。尤其滬上早春的刀魚宴,二月開筵,清明落幕,原汁原味地立體呈現“開春第一鮮美之肴”的限定臻飨。是以說刀魚“一口千金”也絕不是浪得虛名。

“長江三鮮”之首——說刀魚

滬上早春的刀魚宴▲

江南美食不斷變遷,但那份對刀魚的情結卻始終未變。

盡管市場供需關系的變化使刀魚愈發稀罕,價格高昂,但它依舊代表着上海人對于時令美食的堅守與熱愛,亦是對自然規律敬畏的象征。同時,現代烹饪技術的革新并未取代傳統手藝,反而促使更多創意菜品誕生,刀魚馄饨、刀魚獅子頭,既保留了食材本身的風味,又賦予了新的生命力。

“長江三鮮”之首——說刀魚

油炸刀魚▲

長江禁捕的這些年,刀魚還是我們記憶中的“第一鮮”否?價格居高不下的海刀、湖刀能否填補江刀缺席的遺憾,重續這一期一會的春日之約?

雖然我從小就不愛吃刀魚,主要刺太多,小孩不會享受,但卻知道刀魚的新鮮看魚腮、看魚鱗,那色澤鮮紅、銀白铮亮、水光油油的一定是最好的。而刀魚清洗,從來不像其他魚一樣要開腸破肚,而是用兩根竹木方筷,倒過來從腮處插進肚子,輕輕地這麼一攪,輕輕地拎起來,那肚腸什麼的就跟着出來了,隻要結腮撕掉,清水裡沖洗一番,刀魚保留着原本完美的體态,就可以下鍋了。

“長江三鮮”之首——說刀魚

小孩不愛吃刀魚,主要刺太多▲

自古以來,刀魚的烹制多為清蒸。

因為刀魚鱗少皮薄,自帶鮮味,然後魚身上撒上一點鹽,配上豬油、蔥姜,上火蒸片刻,美味自成。清蒸刀魚色自然、味鮮美,趁熱拿筷子從魚頭部往下輕輕一撸,魚肉和魚骨就分開了,夾一塊清蒸刀魚輕輕一抿,魚肉便在舌尖化開。

而紅燒刀魚則多了幾分世俗煙火的熱烈,經由醬油、醬油調配的醬色浸染,慢炖之後的刀魚油潤飽滿,肉質更加緊實,濃郁的湯汁裹挾着魚肉,飽含歲月的醇香與家的溫度。

主食是刀魚馄饨,上午現場裹的,刀魚斬碎後和着新鮮的荠菜做成餡兒,細細薄薄的刀魚馄饨端上來冒着熱氣,輕咬一口,刀魚特有鮮香讓人食欲大開。

“長江三鮮”之首——說刀魚

刀魚斬碎後和着新鮮的荠菜做成餡兒▲

與此同時,那些時令野蔬——馬蘭頭、荠菜、香椿頭和竹筍,如同一個個綠色音符,奏響了春日交響曲。

它們不僅僅是餐桌上的點綴,更是江南人對生活品質追求的展現。在現代化超市的明亮燈光下,這些曾經隻能在田野山間尋覓的珍馐,如今也能友善快捷地進入每一個家庭的廚房。

回望過去,展望未來,江南美食在曆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承載着幾代人的記憶,映射着城市的繁榮與變遷。無論身處何方,那個上海遊子心中永遠留存着一份關于家鄉味道的美好暢想,那是對長江刀魚獨特烹調藝術的深情禮贊,是對四季更疊、食物本真的永恒懷念。

“長江三鮮”之首——說刀魚

江南美食在曆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

在烹饪中保持食材的原味,是一種素面朝天的鮮美。“廚房的秘密,表面上是水與火的藝術。說穿了,無非是人與天地萬物之間的和諧關系。因為土地對人類的無私給予,因為人類對美食的共同熱愛,是以,廚房的終極秘密就是——沒有秘密。”

宋·蘇轼《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寒蘆港》

溶溶晴港漾春晖,蘆筍生時柳絮飛。

還有江南風物否,桃花流水鮆魚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