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聯盟

(文化新紀行)傳統遇到現代 江南古鎮老街“圈粉”年輕人

作者: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杭州4月27日電 (嚴格 國璇 邵燕飛)在杭州清河坊飲一杯中藥咖啡,着漢服穿梭于嘉善西塘古鎮的街巷拍照留念,于揚州東關曆史文化街區欣賞揚州評話表演……近日,記者走進浙江省和江蘇省古鎮老街,感受一磚一瓦、槳聲舟影間濃縮的悠悠古韻,傳統與現代交融煥發的新生機,也正成為“Z世代”的心頭好。

(文化新紀行)傳統遇到現代 江南古鎮老街“圈粉”年輕人

圖為浙江紹興安昌古鎮的水上婚禮。強歌 攝

在浙江紹興安昌古鎮,記者到訪時,在碧水之上,一場明制婚禮正在舉行,再現了烏篷船接親的當地婚俗。從單純表演到定制化服務,今年“五一”假期就有新人預訂了自己的水上婚禮。

安昌古鎮保護開發建設指揮部副指揮長王鑒說:“年輕遊客對更具個性化、差異性服務的需求增長。我們在保持古鎮原有風貌的同時,注重展現‘在地性’,在曆史文化價值和旅遊休閑價值間實作‘雙向奔赴’。”

浙江江山廿八都鎮則基于文物保護機關姜遇鴻舊宅,開發了主題客棧、劇本遊等沉浸式體驗新業态,吸引了諸多年輕遊客,讓古鎮風情不再隻是“一個遺落在大山裡的夢”。

(文化新紀行)傳統遇到現代 江南古鎮老街“圈粉”年輕人

近期,蘇州古城32号街坊的江蘇按察使署舊址舉辦“匠海拾遺—沉浸式名城非遺文化體驗展”。圖為從業人員展示昆曲AI換臉拍照體驗過程。國璇 攝

而在江蘇蘇州市32号街坊的江蘇按察使署舊址,一場非遺文化體驗展正在舉行。昆曲AI換臉拍照、數字“琴棋書畫”等讓文化遺産插上數字技術的翅膀,許多家長帶孩子前來體驗蘇州特色非遺技藝,在寓教于樂中喚起孩子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在常州焦溪古鎮的一家音樂酒館,入口處有一句話是“文化遺産是我們和未來年輕人對話的橋梁”。漫步焦溪,“黃石半牆”間點綴着當地人開設的咖啡館和特色非遺小店等。東南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進階建築師章泉豐說,當地既有姚小松、沈蓉芬夫婦等老一輩堅守豆腐坊向年輕人傳授非遺技藝,也不乏開辦新業态茶館的“90後”湯臻溢等返鄉創業青年,推動形态、業态、文态和生态的融合。

在湖州南浔古鎮,棋眼則落在“新青年、新經濟、新業态”古鎮複興工程上。

去年8月正式營業的外灘5号咖啡店将湖州市文物保護機關——南浔糧站總糧倉改造成魔法世界,外觀保留糧倉原貌,裝修在符合“文物活化”的要求下,融入南浔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張石銘故居的布置陳設,以及年輕人青睐的哈利波特魔法元素,讓這家店充滿了吸引力。

文化傳承,人是關鍵因素。

在浙江湖州小西街曆史文化街區,湖州職業技術學院軟體技術專業大二學生王晶晶身穿漢服,向遊客介紹自己用纏花工藝制作的胸針。指導老師孟菲說,該校“遇見非遺”工作室開設了纏花、絨花、輯珠等非遺體驗課程,以團隊内訓和非遺傳承人網課教學的形式培養學生志願者。

從預備程式員到非遺“手藝人”,王晶晶說,一開始被纏花工藝品的精美外觀所吸引,後在學習制作時逐漸感受到其文化魅力。“我們在設計時加入了現代時尚的元素,它們和非遺技藝碰撞出新穎多樣的文創産品,證明文化遺産也可以‘活’起來、‘潮’起來。”

(文化新紀行)傳統遇到現代 江南古鎮老街“圈粉”年輕人

圖為古琴教師高廷鑫在江蘇揚州仁豐裡曆史文化街區的永樂琴坊彈奏古琴。國璇 攝

同樣因為熱愛,大學學計算機的高廷鑫跨界成為揚州仁豐裡曆史文化街區永樂琴坊的古琴老師。“我平時會教學,對古琴感興趣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最後一站,記者走進浙江嘉興市西塘古鎮。“春秋的水,唐宋的鎮,明清的建築,現代的人”,穿行于靈動的詩畫江南,許多遊客身穿各式漢服,在古橋岸邊打卡拍照,傳統服飾與古鎮風貌相得益彰。

據介紹,西塘古鎮已舉辦十一屆中國西塘漢服文化周,累計吸引南韓、馬來西亞等20多個國家(地區)的漢服愛好者參加。

“年輕人越來越願意為情緒價值買單”,當地導遊小沈這樣說。(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