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聯盟

唯一的養筋方子!治療手腳關節、疼痛、酸麻不能伸曲之症!

作者: 隴南文縣釋出
唯一的養筋方子!治療手腳關節、疼痛、酸麻不能伸曲之症!

1

膝蓋是一個關節,随着年齡增長,氣血沒那麼多了,供給膝蓋的氣血也少了,膝蓋又總是磨損。

是以特别需要氣血這種潤滑油,潤滑油充足就沒事,潤滑油一少就會幹磨,就會出現磨損的問題了。

這時寒氣再進來,在缺血的情況下再去練蹲起、爬山、走遠路,膝蓋隻能更磨損了。這就是很多中老年人在鍛煉後膝蓋越來越疼的原因。

起病緩慢者膝關節疼痛不嚴重,可持續性隐痛,氣溫降低時疼痛加重,與氣候變化有關。

晨起後開始活動,長時間行走,劇烈運動或久坐起立開始走時,膝關節疼痛僵硬,稍活動後好轉。

關節功能受限,膝蓋不利索,屈伸不利,不能下蹲不能彎腿也不能伸直,上下樓梯比較吃力,更别說登山與跳躍了。膝蓋總是隐隐約約酸疼,有時候還木木的,就感覺膝蓋已經失去了彈性,沒有活力,很僵硬。

唯一的養筋方子!治療手腳關節、疼痛、酸麻不能伸曲之症!

2

中醫認為,膝為筋之府,各種韌帶筋膜在膝關節這裡最複雜最豐富,是以膝蓋的問題在于筋而不在骨。

中醫認為,肝在體合筋。全身上下裡裡外外一切筋膜都歸肝所管,肝是筋的直接上司,也就是說要養好筋就要養好肝。

我們身體的任何關節都有筋,男子的生殖器是最大的一條筋,叫做宗筋,傳宗接代用的宗筋,是以陽痿不僅僅與腎虛有關,還與肝有關。膝為筋之府,也就是說膝蓋這個地方有大量的筋,是筋最多的地方,膝蓋的問題不要盯着骨頭,不要以為就是骨質疏松,不要瞎吃鈣片,要補筋強壯筋膜。

肝主藏血。這個筋需要大量的肝血滋養,就好比花草樹木需要雨水的澆灌一樣,如果沒有雨水的滋潤花草樹木就會幹枯,如果沒有肝血滋養,筋就會失去韌性,就好比汽車的發動機沒有了潤滑油。

現在很多人的骨節咔咔作響,就是筋出了問題。還有的人無法劈叉也是筋的韌性不夠。膝蓋問題和氣血有很大的關系。肝不好,氣血就少,膝蓋自然就出問題了。

唯一的養筋方子!治療手腳關節、疼痛、酸麻不能伸曲之症!

3

如何養肝血呢?如何讓這個肝血源源不斷去滋養筋呢?這個方子重用白芍來柔肝養血,配合酸棗仁大補肝血,酸棗仁與白芍都是酸的,酸入肝,酸味的食物藥物都可以養肝血,因為酸有一種收斂之性,能夠把肝血收藏住,而不是白白耗散。

然後再用麥冬滋陰,麥冬味甘,甘可以緩,是以關節屈伸不利的都需要甘味的藥來緩和。麥冬還可以補心血,心主血脈,心髒強大了,周身的血脈會更加通暢,自然膝蓋這裡的血脈也更通暢,通則不痛,就可以解決膝蓋痛的問題。

《神農本草經》說麥冬可以久服,久服會輕身延年哦,尤其對于瘦人來說,麥冬絕對是一味增肥的仙藥。肝腎同源,精血一體,肝血的來源是腎精,肝藏血,腎藏精,精化血,補肝一定要補腎。肝五行屬木,腎五行屬水,五行相生相克關系中水生木,也就是說腎是肝的媽媽。按照中醫補洩的原理,虛則補其母。如果肝血虧虛,一定要調養肝的媽媽,也就是腎。隻有腎水足了肝血才充盈。

是以這裡用了熟地來補腎陰,又用了少量的巴戟天來補腎陽。補腎陰是加油,補腎陽則是點火。陰中求陽,陽中求陰,陰陽同補,生化無窮。

這個方子就是養筋湯,也是唯一一個養筋的方子。

白芍30克 熟地30克 麥冬30克 炒棗仁9克 巴戟天9克

出自出自清代醫家陳士铎的《辨證錄》,專門治療“肝腎不足,筋縮不伸,卧床呻吟,不能舉步”。《辨證錄》對這個養筋湯贊譽度非常高,誇下海口說:一劑筋少舒,四劑筋大舒,十劑疼痛、酸麻之症盡除。

養筋湯,整個方子是補其水、潤其肝的思路,意思就說一劑下去,筋骨就稍微放松了,三劑五劑下去,筋骨就大大的舒展了,十劑下去,酸麻疼痛之症全部去除。

如果膝關節久病久痛,肯定有瘀,還有些寒濕,加桂枝12克川牛膝12克三七粉6克(直接用湯藥送服)

加入桂枝一方面可以溫經通絡,打通膝蓋這個地方的經絡,一方面把膝蓋這個地方的寒濕散掉。同時這個桂枝可以反佐前面清一色的滋陰藥帶來的滋膩。

唯一的養筋方子!治療手腳關節、疼痛、酸麻不能伸曲之症!

4

中醫有一句話說“無牛膝不過膝”,可見牛膝對膝蓋以下的病有着無可替代的作用。加入川牛膝,強壯腰膝。這味藥天生就是為膝蓋而生,川牛膝一方面可以引藥下行,把上面的氣血引到膝蓋,同時川牛膝本身也有舒筋活絡的作用,用在這裡簡直是畫龍點睛。

三七的厲害之處就是可以把骨頭裡,筋骨間的瘀血化掉,消腫止痛。瘀血化掉,新血生出來,身體就可以自己修複一切損傷,修複筋膜,修複膝蓋。很多人半月闆磨損,這個磨損就是損傷,就是瘀血,三七就可以化瘀,然後修複這個半月闆。

不僅僅是膝蓋有問題才可以用這個方子,任何與筋有關的症狀都可以用,任何一個關節屈伸不利都可以用。

中醫有一句俗話,筋長一寸,壽增十年,養筋就是養肝,養肝就是養命。我們生下來是攥着小拳頭的,這個就是肝主筋的功能,我們死去的時候叫做撒手人世,就是手攤開了,這說明肝氣耗盡了,無力再握了。

以上僅供參考,請在醫師的指導下調理。

來源:中醫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