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聯盟

第六次!無人智能技術助力東風着陸場迎接航天員回家

作者:北京日報用戶端

25日,神舟十八号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26日,神十七與神十八乘組在中國空間站“勝利會師”。按計劃,兩個航天員乘組在完成在軌輪換後,神舟十七号乘組将于本月30日傳回東風着陸場。着陸場區組織所有搜救力量展開了最後一次全系統綜合演練,做好迎接航天員回家的準備。

無人智能技術和裝備提高搜救效率

搜救回收任務的順利完成,離不開高效、先進的技術支援,從2021年神舟十二号搜救回收任務開始,東風着陸場就成立了一支依托無人智能先進技術和裝備,對着陸場開展空中目标搜尋、現場景象擷取、電磁環境監測等任務的無人機分隊,他們通過手中的飛機,為搜救隊員插上騰飛的翅膀,将平安可靠送到航天員的身旁。

視訊加載中...

在東風着陸場的外圍區域,無人機分隊正在進行模拟傳回艙發生大範圍偏差,需采用無人機應急備份力量而進行的搜尋救援演練。在航天員搜尋救援過程中,除了大家熟知的空中分隊、地面分隊以外,還有一支無人智能力量,自東風着陸場運作以來,就一直承擔着着陸區空中巡邏和傳回艙散落物搜尋等重要任務。

第六次!無人智能技術助力東風着陸場迎接航天員回家

航天搜救隊無人機分隊 李國斐:由于東風着陸場面積廣闊,地形複雜,單靠人力無法實作掌握整個着陸場的動态情況,使用無人機就能彌補我們看不到的盲區,通過搭載的不同載荷,比如高清攝像頭和熱成像裝置,來滿足不同的搜救需求,大大提高了搜救的靈活性和多樣性。

第六次!無人智能技術助力東風着陸場迎接航天員回家

作為搜救隊員的“千裡眼”,無人機分隊不僅要滿足看得清楚,還要具備在各種條件下的飛行能力。雖然無人機在搜救效率和成功率上具有明顯優勢,但其操作卻需要較高的技術水準,4月份着陸場風沙較大,無人機飛行過程中容易失去方向,是以,尤其考驗飛控手對無人機飛行控制、導航、資料處理等方面的能力。

第六次!無人智能技術助力東風着陸場迎接航天員回家

長期以來,無人機分隊作為備份搜救力量一直守護在傳回艙外圍陣地,現如今,随着技術和能力的不斷增強,該分隊不僅在搜救任務中,做到快速響應、路線導航,還可以作為空中通信中繼站,來保證搜救分隊與地面指揮中心的通信暢通,提高搜救效率。

航天搜救隊無人機分隊 李國斐:雖然無人機搜救力量還處于孵化階段,但無人機智能是未來着陸場任務的發展趨勢。截至目前已經完成了着陸場區地形勘查,核心區清場等工作,從結果上看,整個着陸場周邊安全,無異常情況,已經做好了迎接航天員回家的準備。

東風着陸場将第六次迎接航天員回家

東風着陸場地處内蒙古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地廣人稀、視野開闊。

此次神十七航天乘組傳回,是東風着陸場第六次迎接航天員回家。從神舟十二号開始,到上一次的神舟十六号,傳回地點均在東風着陸場。而再往前,神舟系列載人飛船從首次發射,一直到神舟十一号飛船,着陸的地點都是在内蒙古四子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