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聯盟

農村曾經的“四害”,農民對它恨之入骨,如今卻成為保護動物

作者:面包夾知識

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選一下“關注”,精彩内容不錯過,友善随時檢視。

農村曾經的“四害”,農民對它恨之入骨,如今卻成為保護動物

文|面包夾知識

編輯|面包夾知識

相信很多人都對麻雀不陌生,它們每天栖息在窗外的電線上,叽叽喳喳成一小群出現,一點都不怕人,飛翔能力格外靈活,隻有等人們或車輛十分靠近了,他們才會一哄而散。

農村曾經的“四害”,農民對它恨之入骨,如今卻成為保護動物

這樣一種随處可見的動物,其實是國家保護動物,随意捕殺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

«——【·野生動物保護·】——»

在民間流傳着一句俗語,麻雀雖小五髒俱全。最開始,這種動物在大陸并不受人待見,農民們都十分讨厭他,甚至一度遭到了人人喊打喊殺的待遇。

農村曾經的“四害”,農民對它恨之入骨,如今卻成為保護動物

上個世紀中期,正值建國初期,萬象更新百業待興,經濟迫切的需要等待複蘇,農業是國家最為關心的民生難題,許多人上頓飽下頓饑,飯都吃不飽。

農村曾經的“四害”,農民對它恨之入骨,如今卻成為保護動物

而喜歡偷吃糧食的麻雀,就變成了農民們最為痛恨的小偷,根據資料顯示,每隻麻雀一天就要吃掉一斤多的糧食,這對于當時人都吃不飽的年代,是一筆巨大的損失,人們辛苦種植的莊稼,喂食家禽的飼料,沒有麻雀不吃的食物。

農村曾經的“四害”,農民對它恨之入骨,如今卻成為保護動物

是以,麻雀在一段時間裡,被人們與蚊子、老鼠、蒼蠅一并被列入了四害當中,人們認為這種鳥類會造成糧食産量的銳減,一緻斷定應當鼓動全國宣傳殺死麻雀,便對其進行了嚴厲的打擊和大規模的捕殺。

農村曾經的“四害”,農民對它恨之入骨,如今卻成為保護動物

這讓麻雀的數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驟減,而往後蟲災再次到來的時候,大家才發現麻雀還能夠吃掉蟲子,是一部分昆蟲的天敵,并不是隻會偷吃糧食,産量小也不是他們的原因,六十年代時候,專家們為這種動物平反,麻雀得以脫下了四害的帽子。

農村曾經的“四害”,農民對它恨之入骨,如今卻成為保護動物

八十年代上下,國家經濟飛速發展,人們不再缺吃缺穿,開始有了進食野味的愛好,而随處可見的麻雀又成為了一項新的選擇,出現在了人們的餐桌上。麻雀雖小,但肉質緊實、營養也不錯,又因為友善擷取,每年都要被消耗掉數百萬隻。

農村曾經的“四害”,農民對它恨之入骨,如今卻成為保護動物

這種缺乏管制的大肆消耗,也進一步加速了麻雀的減少,哪怕這種小生物的繁殖能力十分旺盛,對于生存環境沒有什麼要求,雜食找到什麼吃什麼,适應能力極強。

農村曾經的“四害”,農民對它恨之入骨,如今卻成為保護動物

上世紀九十年代,國家重視到了麻雀數量的大幅度衰減,考慮到它對于維護生态系統穩定的重要作用,以及它一定的科學研究價值與經濟效益,這種有益處的鳥類便被歸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現在,它們降級變成了國家三有,也仍舊依法受到國家的保護。

農村曾經的“四害”,農民對它恨之入骨,如今卻成為保護動物

麻雀體型小巧,輕巧的身體友善他們鑽到各個角落覓食,外表羽翼花紋獨具特色,這種褐色交織的圖案友善他們隐匿在樹枝中,保護自己不被其他大型的鳥類捕殺。

農村曾經的“四害”,農民對它恨之入骨,如今卻成為保護動物

這種動物生性喜愛成群結隊,除去在繁衍的時間需要脫離大部隊,其他更多的時間,麻雀們喜歡組成一個小群體,抱團行動尋找食物,植物和昆蟲都在它們的食譜裡,發達豐滿的羽翼讓它們能夠随時調整自己的飛行狀态,急轉或爆發起飛都很拿手。

農村曾經的“四害”,農民對它恨之入骨,如今卻成為保護動物

麻雀之是以被大家所熟知,是因為這種動物大多生活在人類的生存環境裡,借助着城鎮村莊尋找所需的食物,一般不太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出現。雖然繁衍能力較強,但它們的壽命比較短暫,沒有居所和食物,零度的氣溫也會将他們擊垮。

農村曾經的“四害”,農民對它恨之入骨,如今卻成為保護動物

一種生物的保護或獵殺,在不同的時間地點都有不同的選擇,目前,許多動物都被保護,不允許随意濫殺,需要嚴格遵守禁獵期的規定,而捕殺麻雀超過二十隻,需要被立案追究責任。前年,有人就用自己制作的彈弓等工具捕殺了24隻麻雀,被拘役了四個月。

農村曾經的“四害”,農民對它恨之入骨,如今卻成為保護動物

«——【·野生動物保護·】——»

明令禁止下,依然有人為了滿足口腹之欲或兌換利益,偷偷進行獵殺活動。如果大家在生活中,遇見了自稱是人工養殖出售麻雀的商家,一定要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因為麻雀現在是很難被大規模養殖的。

農村曾經的“四害”,農民對它恨之入骨,如今卻成為保護動物

幼鳥需要精細的照料,小小的身體食量卻很大,需要營養十分豐富的食物,還要易于消化,全身隻有一層絨毛披蓋,還要擔心容易受涼生病而亡,想要馴化的話,隻能從剛孵化就人工飼養,條件頗為苛刻。

農村曾經的“四害”,農民對它恨之入骨,如今卻成為保護動物

人類社會的快速發展、城市的遷移規模擴大,直接破壞到了生态環境,讓很多野生動物失去了原有的家園,暴露在天敵視野下無法躲避、缺少食物讓他們的數量逐漸銳減。

農村曾經的“四害”,農民對它恨之入骨,如今卻成為保護動物

比如很多在鄉下随處可見的鳥類,缺少生存條件而不得不搬遷進入城市,但許多危險就潛伏在身邊。城市裡随處可見的鋼鐵森林,使用的玻璃鳥類無法清晰分辨,有可能會高速撞上去導緻死亡。

農村曾經的“四害”,農民對它恨之入骨,如今卻成為保護動物

除了這些人造的建築充滿隐患,人們的好奇心理也會驚吓到野生鳥類,大家想要将它們帶回家圈養的善意反而會吓到它們,還有一些人為了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會故意抓捕這些動物,拿去賣錢。

農村曾經的“四害”,農民對它恨之入骨,如今卻成為保護動物

不過,近些年來,對于野生動物的宣傳越來越頻繁,國家也出台了相關政策保護,公衆提升了自己的法律意識,開始有意識地自覺保護野生動物,并積極主動的抵制違法偷獵的行為并積極舉報。

農村曾經的“四害”,農民對它恨之入骨,如今卻成為保護動物

有關部門規劃出禁獵區,并且約定在一定時期内禁止捕獵,大力保護生态環境維持平衡,在大量的野外資料的支援下,為這些動物們依照它們的生活習性,提供适宜它們生存繁衍的适當的幫助,在特殊情況下也會為它們提供食物,人為幹預維持生态平衡。

農村曾經的“四害”,農民對它恨之入骨,如今卻成為保護動物

對于那些意外受傷的野生動物的救助,也有着專門的條款規定,針對那些傷勢過重的,要實行分離單獨救護,将它們從群落中帶出,進行調理後再放歸自然,還會為他們佩戴上追蹤标志,友善醫護人員對它們的健康狀況及時跟進。

農村曾經的“四害”,農民對它恨之入骨,如今卻成為保護動物

這些行為都對挽救野生動物的物種珍稀性起到了不可以替代的作用,在人類近代大肆發展工業的幾百年間,濫開濫采不加保護給自然界帶來了巨大的傷害,許多原本存在的物種都消失不見了,比如渡渡鳥,也有很多動物瀕臨滅絕,而這些問題仍需要我們來一一解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