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聯盟

1.5h即達,何仙姑的家鄉。

作者:不吃糖糖的球球aa
1.5h即達,何仙姑的家鄉。

“千畝油菜花盛開”、“被嚴重低估的寶藏小鎮”、“鮮為人知”……這個春天裡,一個浙西古鎮突然出現在社交媒體,并被貼上這許多“标簽”。

這是哪裡?大家為什麼突然喜歡上了它?

1.5h即達,何仙姑的家鄉。

這裡是臨安河橋古鎮。

從杭州武林廣場開車出發,一路快速路和高速公路,在1個小時30分鐘後,便能到達這裡。

這已是浙西的邊城小鎮了,再往前一些,就到了安徽境内。也正因為此,這裡和杭州别的江南古鎮不同,這裡的風格,就是江南與徽派的結合。

1.5h即達,何仙姑的家鄉。

在來之前,已經看到許多對這裡的介紹:

這裡三溪交彙,直奔錢塘,成就了河橋鎮得天獨厚的水路優勢,成為昌化縣最大的水陸碼頭,确立了商貿集散中心、交通航運樞紐的地位;唐垂拱二年(686)昌化設縣,河橋同時設鎮,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曆史。

雖然隻是一個鎮,然而繁華之景遠勝過縣治,素有“小小昌化縣,大大河橋鎮”的說法;因“一邑水口形勝,商務獨冠唐昌”而聞名;這裡曾經極度繁華,是浙西最大的藥材集散地,據說胡雪岩的商船隊伍從徽州到杭州,也在這裡停留;

這裡也是浙西最大的木材集散地,不知有多少昌南、昌西的男人曾在江上放排;當時有“三百舟船泊古埠,舷歌對唱鬧浙西”的盛況,被稱為“小上海”;明嘉靖年間(1522—1566),唐昌(昌化)設河橋、頰口、朱柳、赤石四鎮,河橋因“一邑水口形勝,商務獨冠唐昌”而被列為首鎮;

這裡也是中西文化的融會地,一座座白牆黛瓦的徽派建築以及一所百年教堂,訴說着古鎮曾經的文化興盛……

1.5h即達,何仙姑的家鄉。

| 圖下方“人”字形兩條溪從左至右分别是蒲溪和昌南溪,合流後彙入上方柳溪江

我是清晨到的河橋,那時天才微亮,夜色漸漸變藍。

雲霧時而在半山腰,時而在山頂,仿佛在輕輕撫摸群山和眼前這片村子。

1.5h即達,何仙姑的家鄉。

水流聲是急促的,但從我到河橋古鎮那一刻起,最大的感受就是“慢”。

因為雲霧的籠罩,天亮得慢;

在蒲溪中洗菜的人們,慢慢地洗菜;

過木橋的人也慢慢地過;

我還見到老街上的狗,也在慢慢地走,就算我打算打探它們主人的家,它們也隻是看看我,不吠不叫……

1.5h即達,何仙姑的家鄉。
1.5h即達,何仙姑的家鄉。
1.5h即達,何仙姑的家鄉。
1.5h即達,何仙姑的家鄉。
1.5h即達,何仙姑的家鄉。
1.5h即達,何仙姑的家鄉。
1.5h即達,何仙姑的家鄉。

河橋老街長度約1500米,共有三座“門”,在老街的西頭,還有“唐昌首鎮”的門樓。

這種門樓,更像是街亭,但河橋人還是願意把它叫做“城門”。從前的時候,“城門”下的通道“闊可通車馬”,有厚重的鐵環大門“刀箭不入”。大門到了晚上會關閉,如果有村裡人夜歸,可以呼叫或鐵環叩門,門丁确認是村裡人才會開門。

1.5h即達,何仙姑的家鄉。

| 東門入口

1.5h即達,何仙姑的家鄉。

| 清晨,在鼎昇門旁,為女孩梳頭發的居民

1.5h即達,何仙姑的家鄉。

| 老街西頭,“唐昌首鎮”的門

老街寬5米左右,由青石闆和卵石鋪設。這麼多年下來,石闆被踩出了“包漿”,油光發亮,因為有“太平溝”,老街雨後不積水,夜晚有反光。

“太平溝”就在石闆底下,每隔幾十米,會開出一個口子,并且與大戶人家的天井門堂相溝通,可給家中魚池注進活水。從前,小孩子能從溝底的泥沙中摸出、銅錢、玉珠、銀鍊、發簪、斷戒、鐵扣……

有老人說,這條溝是古鎮龍脈。遇到火災,它是消防水源;遇到山洪,這裡又可洩洪。

1.5h即達,何仙姑的家鄉。
1.5h即達,何仙姑的家鄉。

| 居民在太平溝洗滌

1.5h即達,何仙姑的家鄉。

| 太平溝最終流往蒲溪

老街兩旁現存100多幢清末民初的古宅,多是徽派建築風格。

這裡有積善堂、裕同豐、許益隆、柴志振等老字号建築,也有錢莊、青樓、船幫、排棚等曆史建築,就在這條并不長的老街兩旁。

1.5h即達,何仙姑的家鄉。
1.5h即達,何仙姑的家鄉。

河橋老街的兩旁,也有許多巷弄。來往的人更少,在這裡,時光仿佛靜止。

1.5h即達,何仙姑的家鄉。
1.5h即達,何仙姑的家鄉。
1.5h即達,何仙姑的家鄉。
1.5h即達,何仙姑的家鄉。

在老街中段,是楊家埠頭,有一座木橋,叫做“白下木橋”,通往對岸。

說是木橋,也可以叫做闆凳橋。它是由數個八字木樁和木闆搭建而成,長約80米。

木闆由鐵鍊相連,原因是“春夏時節,洪水常把木橋沖毀,但因有鐵鍊串系,木橋隻會中間脫開,漂浮在河兩邊,不會被洪水卷走,洪水過後,又重新立起,屢垮屢建”。

1.5h即達,何仙姑的家鄉。
1.5h即達,何仙姑的家鄉。
1.5h即達,何仙姑的家鄉。
1.5h即達,何仙姑的家鄉。
1.5h即達,何仙姑的家鄉。
1.5h即達,何仙姑的家鄉。
1.5h即達,何仙姑的家鄉。

這條現在看似平靜的清澈的溪流,到了山洪的季節,就會沖毀河道上的木橋,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在圖檔上可以看到,兩岸的建築都遠高于河道。

村裡的人說,就算這麼高,洪水大的季節,也會被水淹。

1.5h即達,何仙姑的家鄉。
1.5h即達,何仙姑的家鄉。

就在河橋古鎮的不遠處,正是千畝油菜花的盛開期。

這片花海中,布置了許多可以打卡拍照的裝置,吸引了許多市民遊客過來遊玩。

1.5h即達,何仙姑的家鄉。
1.5h即達,何仙姑的家鄉。
1.5h即達,何仙姑的家鄉。
1.5h即達,何仙姑的家鄉。

在河橋古鎮、油菜花海待了一天,到了快日落的時候了。

那一片油畫般的色彩,美得令人窒息。

1.5h即達,何仙姑的家鄉。
1.5h即達,何仙姑的家鄉。

月升,人靜,我想,我要告别這個古鎮了,也找到了大家為什麼喜歡這裡的理由。

1.5h即達,何仙姑的家鄉。
1.5h即達,何仙姑的家鄉。

和我去過的所有古鎮不同,這裡沒有商業,但充滿了人間煙火氣。這裡的居民都很好客,也很熱情。

而當我在河橋老街的圖書館,翻閱到八仙之一何仙姑的老家,就在河橋時,是整個行程中令我最吃驚的:

相傳,河橋是八仙之一何仙姑的家鄉,她出生在河橋七都比塢村,這裡村民都姓何。

何仙姑的父母是莊稼人,常年給富貴人家做工。何仙姑出生時滿屋生輝,瑞氣盈門,異乎尋常,親朋好友、街坊鄰居都來賀喜。

何仙姑不僅長得漂亮也很勤勞,年幼時就懂得為父母分憂。十二三歲上山砍柴,巧遇雲遊四方的呂洞賓、張果老、鐵拐李三位仙人。仙人見她明漂亮,就給她仙桃、仙棗、雲母粉吃。何仙姑吃了後,感覺從此肚不饑且能預蔔未來,知人禍福。父母見她常在外面行步如飛,來去無蹤,十分詫異,問做何事?她回答:“去名山仙境,與仙女論道。”從此經常采野果回家侍父母。

一天,昌化縣令到昌南販荒,何仙姑也擠在人群裡看熱鬧,大家發現仙姑身放異彩,光耀山水,都驚叫起來。何仙姑連忙涉過雙溪,按下彩雲,騰雲駕霧而去,群衆驚訝萬分。縣令将此事呈報皇上,時為武則天臨朝稱帝,即诏令何仙姑入宮。何仙姑受诏,臨近京城洛陽時,不入宮廷,隐得無影無蹤,鄉親們知道她已成仙,便在河橋七都比塢村建了一座仙姑廟來紀念她。

#春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