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聯盟

潮聲丨一隻隻螃蟹一個個粽子,矗起22座“張傑樓”

作者:錢江晚報

潮新聞用戶端 記者 陳甯 姜曉蓉 林曉晖 朱銀燕

潮聲丨一隻隻螃蟹一個個粽子,矗起22座“張傑樓”

1997年6月,張傑在香港維多利亞港留影。(資料圖,劉育平 攝)

清明。上虞張傑中學的一座銅像前,手工折疊的小白花一朵朵開放。微風中,白色的花瓣輕輕搖擺,述說一個不能忘卻的故事。

花朵映襯着張傑,一位從浙江上虞梁湖鎮(2017年,梁湖鎮撤鎮設街道)華光村走出去的香港小商販。上世紀七十年代起,他以一己之力資助家鄉的中國小,累累經年不辍。

2024年2月18日,張傑在香港辭世,享年95歲。在他離世的第一個清明節。上虞的人們記得——

1979年,張傑給上虞中學贈送了一台彩色電視機;

上個世紀80年代,他陸續給學校捐贈實驗器材、教學裝置、體育器材;

1988年,第一座“張傑樓”在上虞中學拔地而起;

40多年來,他先後捐資1500萬元,在上虞的17所學校建起22座“張傑樓”,并成立了張傑教育基金……

成千上萬的上虞學子受惠于張傑對家鄉的拳拳愛心。我們傾聽一個捐資助學的故事,那裡面飽含桑梓情、感恩情,隐藏着教育的真谛。

第一次見他

“叮……叮……”

報道組的辦公室裡,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響起,教育局打來的。“記者同志,我們想提供線索,一位香港的上虞籍商人,給村裡的國小捐了不少東西……”

40多年前,現已退休的浙江日報記者老章,是上虞報道組的組長。他趕到華光村村小時,孩子們剛剛領到新的本子、鉛筆、尺子,還沉浸在興奮裡。可捐助的港商已經走了。老師們告訴他,港商叫張傑,就是華光村人。

老章繼續四處打聽張傑的訊息,他發現,張傑這個名字,總是和學校聯系在一起。

1979年,大部分人還沒見過黑白電視,上虞中學就有了一台20寸的彩電,張傑捐的。

在上虞的其他學校裡,張傑還給實驗室捐燒杯、酒精燈、燒瓶,給教室捐電風扇……

後來,捐的物資裡出現了體育器材、生活用品,還有鋼琴、手風琴等樂器。

老章終于在上虞中學的教學樓裡見到了張傑。

“張先生嗎?我是記者,想采訪你。”

對方比劃了一個輕輕下壓的手勢,示意他等一等。

這位又高又瘦的中年人,正在教學樓走廊上的教室窗邊聽課。他聽得投入,身體刻意回縮,不想讓孩子們因為窗外有人而分心。整整一節課,他沒有一句話,也沒有挪動身體。

當時,上虞中學的教學樓還是上世紀五十年代蓋的蘇式工字樓,牆壁是紅壤和稻草混合碾碎攪拌後粉刷的,總是脫落,木質的窗戶很小,光線微弱。他皺皺眉,找到了校上司。

“捐樓?一幢樓?”擔任學校總務處主任的李永昌突然聽到張傑這麼說,吃了一驚。畢竟,那是物質尚不富足的80年代。

張傑不光要捐樓,還要親自監工。

直至今天,人們依然記得1987年的夏天。烈日當頭,這位“香港老闆”戴了頂草帽,把自行車往牆邊一靠,就駐紮在工地了。

他同建築承包商一起審看圖紙、置辦材料、核對每一筆賬目。他甚至拿着釘子測量牆上石灰的厚度,蹲在地上清點鋼筋的數目——一根也不能少,絕不允許偷工減料和鋪張浪費。

潮聲丨一隻隻螃蟹一個個粽子,矗起22座“張傑樓”

1988年,張傑捐資在上虞中學建立第一幢“張傑樓”。(資料圖,劉育平 攝)

1988年8月,上虞中學的第一幢“張傑樓”竣工。工程負責人龔佳芳收到了一塊從香港帶來的金牌,這是張傑表揚他把樓造得堅固又漂亮。

孩子們坐進了近10米長、7米寬的标準教室裡,牆壁刷得雪白,窗戶又大又亮……

1989年,希望工程民間社會公益事業創立,那雙渴望讀書的大眼睛深深觸動着人們。

步入花甲之年的張傑,比以往更頻繁地回鄉。他不僅僅出現在家門口的學校,得空時,還往更深的山區跑。

有一個冬日,上虞南面的深山冷坳落了雪。“校舍年久失修,漏風又漏雨,這種天氣我們不敢讓孩子來上課。”位于山坡上的梁湖玩石國小不得已“放假”了。張傑又皺起了眉。

不久,“張傑要造教學樓”的消息在玩石、永和、覆卮,乃至上虞最偏僻的陳溪鄉虹橋村傳開。在永和鎮中,張傑得知校舍若要朝南,山坡上重新打地基要多花幾萬元,他毫不猶豫拍闆:“多花點錢,沒關系。”

龍浦中學的教學樓建好後,大家說還和以前一樣叫“張傑樓”吧。可張傑告訴校長,想換個名字。

“就叫‘希望樓’。希望工程的希望。”

握住他的手

這位熱衷助學的“香港大老闆”在上虞有了很大的名氣,家鄉的人們總想去看看他。

上虞老鄉顧志坤到香港時,已經入秋。上世紀80年代末,寸土寸金的香港街頭,小商販們想着法兒占盡任何一點空間,店鋪擠在一起,招牌疊加招牌。霓虹閃爍中,找到張傑,着實費了一番功夫。

“他就是。”有人指向街對面。

香港九龍尖沙咀加連威老道24号,黃色的“上海創興公司”門牌算不上特别醒目。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弓着腰,褲管卷得高高的,身旁擺着兩隻蟹盆。

“張傑先生嗎?”顧志坤又确認了一遍。

“是咯是咯,奈到哉啊!(方言:你們到了啊)”鄉音未改。

張傑放下一隻剛捆好的蟹,直起腰,在圍裙上揩了揩雙手。消瘦的手上,布滿了被蟹鉗劃傷的口子。“你們都講我是賺大錢的老闆,大錢是賺不到了,一分一厘都是流血流汗換來的。”

顧志坤瞥見一個用來收錢的舊鐵盒,裡面多是幾塊錢的硬币或紙币。眼前這間小賣部,實則是一個僅有五六平方米的樓梯間,牆上地上桌上鋪滿了茶食、糖果、日用品等雜貨,門口又辟出一小塊地方售賣大閘蟹、粽子和茶葉蛋。

顧志坤萬萬沒有想到,這就是在家鄉上虞捐物、捐樓助學的“香港大老闆”,他的鼻頭一酸,上前緊緊握住張傑的手。

張傑出生于1928年,戊辰龍年。他的家在華光村小河埠頭12号。1939年,11歲的張傑離開故鄉梁湖鎮華光村,到上海做了20多年小工,艱辛求生。1959年,31歲的他輾轉到香港打拼,先後在五家“南貨店”做夥計,直到1978年,終于用辛苦積攢的錢租下一個樓梯間,做起了雜貨鋪的“老闆”。

潮聲丨一隻隻螃蟹一個個粽子,矗起22座“張傑樓”

為多攢點錢,張傑全家加班加點裹粽子。(資料圖,劉育平 攝)

店裡的螃蟹,得從深圳或者更遠的地方進貨,張傑夫婦沒有車,幾十斤、上百斤的貨物全靠手拖肩扛運到店裡。幾個女兒在店裡幫忙包粽子,包好後要在大鐵桶裡煮上好幾個小時。

生意漸漸穩定後,張家才添置了一間30平方米的較高價的電梯大廈。一家人的生活雖然一點點改善,但他們依然粗茶淡飯。自己賣螃蟹,家裡卻往往一碗米飯,一個青菜、一盤豆腐就打發一頓。因為地方實在太小,一家人吃飯還得輪流上桌。有陣子一家三代11口人住在一起,床鋪不夠,到了晚上就得睡地闆和拆下來的窗闆。

三女兒張蕉珍常看到父親為了通宵顧店,要抽幾支煙提提神。雖然自己的店鋪也賣香煙,但他隻挑最便宜的。有一年張傑因為治療膽結石花了1萬多醫藥費,他拿着收據對了又對,心疼不已。出院後,他咬咬牙把煙戒了。

1988年春節,上虞中學第一座“張傑樓”快竣工時,張家唯一的兒子張唯綱要結婚了。張傑把兒子、兒媳叫過來:“你們去旅行結婚,能省下1.5萬元錢。這筆錢能為老家的孩子們買不少東西呢。”已經習慣并了解父親的唯綱,通情達理地點了點頭。

鄰居們看到小鋪生意不錯,勸張傑買間大點的房子。他不同意,買了房子隻有一家人住,把幾百萬省下來,就能讓許多人讀上書。

顧志坤返程的那天,火車站月台,發車前幾分鐘,一個小小的人影由遠及近。

“火車上的東西太貴,你們不要浪費錢,這包茶葉蛋拿着吃。”

張傑遞來一個溫熱的塑膠袋,那是他和妻子早早起床,特意為老鄉準備的。

潮聲丨一隻隻螃蟹一個個粽子,矗起22座“張傑樓”

香港街頭,張傑拖着小拖車進貨。(資料圖,劉育平 攝)

銘記于每個春天

香港加連威老道的街坊們記得,江浙口音的張傑,喜歡講這樣一個故事:“陳春瀾中午吃過的一條魚,隻剩下魚骨,還叫傭人留着,到晚上加點湯,撒點鹽,就又是一餐……”

一百多年前,上虞人陳春瀾在小越橫山辦起了一座春晖學堂。風雲歲月,人傑地靈的白馬湖畔,吸引了李叔同、夏丏尊、朱自清、朱光潛、豐子恺……如今,當年的學堂已是遠近聞名的浙江春晖中學。

這個故事,張傑講了一遍又一遍。就像一粒種子,在他的心裡生根發芽。

周益華12歲那年,成為上虞中學的一名初一新生。學期伊始,老師通知他參加一場助學金發放儀式。他聽說,有一位名氣很大的“香港老闆”要來。上台的隊伍緩緩移動,一個牛皮紙信封遞到眼前,周益華擡起頭,眼前的人,溫和地沖着他笑。

信封裡,是嶄新的6元錢。

往後幾年,助學金從6塊錢,到幾十塊、幾百塊,甚至是5000塊一筆。周益華從中學讀到大學。步入社會後,他成為北京虞商聯誼會會長。

在張傑的幫助下,許許多多上虞的孩子開啟了和他們父輩完全不同的人生。“孩子們,知識,真的能改變命運。”周益華記得,張傑每一次回到自己捐資的學校,一定會說這句話。

張傑的年紀越來越大,回鄉的次數也越來越少了。“張傑樓”裡,琅琅書聲從未間斷,一代代的孩子們,也聽着他的故事長大。

潮聲丨一隻隻螃蟹一個個粽子,矗起22座“張傑樓”

張傑夫妻二人,每天一早便開門迎客。(資料圖,劉育平 攝)

上世紀90年代末的一個夏天,香港加連威老道來了一群内地國小生。“張傑先生的店鋪在哪裡?”領隊的老師四處打聽。

後來接手張傑店鋪的紹興人許芝芳聽出家鄉的口音,他放下手中的活,迎了出來。

孩子們探頭探腦打量着這間小小鋪子,說自己是從上虞來的,想到張爺爺的店裡看一看。老師說,“您轉告張傑先生,上虞的小同學記得他。”

許芝芳很是感動。告别時,他送了每個孩子一顆茶葉蛋。“和張爺爺煮的味道一樣。”

和當年的國小生一樣,上虞人以有張傑這樣的鄉親而自豪。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将一個助學的故事,一遍遍地講下去,一如張傑永遠記得的陳春瀾。

上虞攝影師劉育平精心儲存着一張照片,條紋紙上記着張傑在上世紀90年代對學生們說的一段話:

我幼時貧困,未能接受良好教育,一生隻好以苦力掙錢,養活老小。我不想讓家鄉後代再像我一樣吃苦受累,是以決定捐資興學,希望後輩用功讀書,未來報效祖國。

2024年,甲辰龍年。在浙江上虞的“張傑樓”裡,書聲依舊,就像每個春天如期而至的新綠,年年歲歲,綿綿不絕。

“轉載請注明出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