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聯盟

保護館藏古籍、改善無障礙借閱環境…讓閱讀抵達更廣闊人群

作者:隆安檢察

谷雨至,春正深。今年4月23日是第29個世界讀書日,4月也是大陸的全民閱讀月。在和煦春風中,一道書香氛圍日益濃厚、全民閱讀蔚然成風的詩意風景線,正在中華大地徐徐鋪展開來。

今年全國兩會,“深化全民閱讀活動”被再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這是自2014年起“全民閱讀”連續11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從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到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深化全民閱讀活動”,“開展”到“深化”的變化,展現了黨和國家對于促進全民閱讀高品質發展的最新要求。

近年來,為推進“全民閱讀”落實落地,各地檢察機關充分發揮公益訴訟監督職責,持續加強與行政機關溝通協作,積極探索提出切實可行的檢察建議,推動公共閱讀服務體系建設,讓“全民閱讀”真正惠及每一個人。

有書讀

讓沉睡的古籍“活”起來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公共圖書館作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場所。那麼,圖書館的書籍從何而來?大陸公共圖書館法規定,公共圖書館可以通過采購、接受交存或者捐贈等合法方式收集文獻資訊。出版機關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國家圖書館和所在地省級公共圖書館交存正式出版物。

書籍得來不易,公共圖書館理當精心呵護和充分利用。古籍作為公共圖書館中最重要、最特殊的部分,如何挖掘其時代價值、激活古籍保護“一池春水”,更是重要課題。

一張地圖就把古代福建所轄各府、州、縣一一點出,概述省界範圍、曆史沿革、疆域等,還細繪水道、沿海島嶼及航道圖,方寸之間将八閩大地勾勒得清晰明了。這正是福建省現今僅存的一部古代大型地圖史料圖冊——《福建全省地輿圖說》,在曆史研究上的重要價值。《福建全省地輿圖說》繪制于清光緒年間,被建瓯市圖書館收藏。而建瓯市圖書館裡的珍貴古籍遠遠不止于此。

“建瓯市圖書館始建于1918年,至今已有百年曆史,是閩北收藏古籍較多的圖書館之一。館藏7000多冊古籍中,品相儲存完整的就有2000多冊,孤本、珍稀本有8部53冊。”如何讓沉睡的古籍“活”起來,建瓯市檢察院第五檢察部主任黃娟向記者講述了一起檢察機關助力古籍修複、保護與傳承的案件。

保護館藏古籍、改善無障礙借閱環境…讓閱讀抵達更廣闊人群

2022年3月,福建省建瓯市檢察院檢察官走訪該市圖書館,對古籍保護問題實地調研。

“我們市裡圖書館館藏書籍的儲存狀況太讓人擔心了!聽說檢察院有公益訴訟職能,可以發檢察建議?”2022年,一名政協委員專門找到建瓯市檢察院反映情況。

收到這一線索後,建瓯市檢察院立即成立辦案組開展實地調研。調查發現,建瓯市圖書館館藏古籍儲存情況堪憂,存在古籍嚴重破損、無修複古籍人才、相關主管部門對古籍認知和重視不足等問題。

“根據公共圖書館法第5條、第28條、第41條相關規定,公共圖書館應當加強館内古籍的保護,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标準對古籍和其他珍貴、易損文獻資訊采取專門的保護措施。”黃娟說,該院随即啟動行政公益訴訟立案程式,并針對發現的問題向負有監管職責的該市文化體育和旅遊局發出檢察建議。

檢察建議發出後,建瓯市文化體育和旅遊局積極整改,進一步加大對古籍保護專項資金的投入,改善古籍書庫的保管條件,并強化古籍數字化工作,逐漸建立和完善“建瓯市古籍數字化資源檢索系統”,進一步健全古籍保護的長效機制。今年1月,建瓯市檢察院還籌集資金為《福建全省地輿圖說》搶救性修複貢獻力量。

“古籍的生命和價值在于傳承,而非束之高閣。檢察機關通過履行公益訴訟檢察職能,既讓古籍得到有效保護,同時推動多部古籍實作數字化、走進‘尋常百姓家’,是雙赢多赢共赢的好舉措。”建瓯市政協委員陳祖成表示。

友善讀

閱讀有形亦有聲

“現在,借書、閱讀都友善多了!”近日,湖南省湘鄉市檢察院邀請殘障人士代表走進湘鄉市圖書館盲人閱覽室,現場體驗無障礙閱讀裝置及盲文圖書借閱服務。在這裡,檢察官看到書架上整整齊齊擺放着數百本盲文書籍,一旁的書桌上設有電腦和視障人士無障礙閱讀設施。

“公共圖書館法明确要求,政府設立的公共圖書館應當考慮老年人、殘障人士等群體的特點,積極創造條件,提供适合其需要的文獻資訊、無障礙設施裝置和服務等。是以,公共圖書館應盡量滿足視障群體内在需求,實作精準化服務。”湘鄉市檢察院第五檢察部主任劉湘輝告訴記者。

但在一年前,情況還大不一樣。2023年5月,湘鄉市檢察院接到該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的檢查報告,稱湘鄉市圖書館閱覽室現有設施裝置無法滿足視障人士日常閱讀需求,借閱流程也不通暢。接到線索後,該院立即組織開展調查并立案辦理。

“我們會同市人大代表、市殘聯從業人員,到圖書館進行了實地調查,證明了上述事實存在。”劉湘輝介紹,在調查中他們還進一步發現,當地公共圖書館裡盲文讀物和有聲讀物、語音讀屏、大字閱讀裝置和軟體等無障礙資訊交流裝置配置不完善,導緻視障人士借閱起來很不友善。該院立即向相關管理部門發出檢察建議,督促其按照相關規定配置盲文圖書、有聲讀物以及有關閱讀裝置,優化借閱流程。

在湘鄉市人大、市檢察院、市殘聯的協同推動下,相關管理部門立即開展“保障視障人士閱讀權益”專項行動,督促該市圖書館及時完成資訊無障礙環境改造,保障盲人閱覽室正常使用,加強視障閱讀設施建設,新增社科類、文學類現行盲文圖書500餘冊,讓閱讀障礙者享受平等的文化教育權益。

近年來,江蘇、浙江、海南、安徽、天津等多地檢察機關也紛紛展開探索,借助“益心為公”檢察雲平台擴充公益訴訟線索管道,通過上下一體、内外關聯,靈活運用磋商、發出檢察建議等方式,督促協同行政機關推進問題整改,并強化與殘聯等機關的密切合作,全程跟進監督,保障殘障人士等特定群體平等享受社會生活權益,讓閱讀成為所有人都能擁有的幸福。

檢察機關通過檢察履職助力視障人士“看”世界,是國家不斷健全完善公共文化無障礙服務的一個縮影。中國盲人協會統計資料顯示,大陸約有1700萬視障人士。如今,随着有聲讀物、直播課程、有聲電影等新業态的湧現,數字化手段逐漸降低了閱讀門檻,衆多視障人士的閱讀需求得到滿足。

就近讀

打通全民閱讀“最後一公裡”

資料統計,截至2023年末,全國共有公共圖書館3309個。在蓬勃發展的同時,圖書館建設面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在大中城市,擁有大量藏書、環境優雅舒适的圖書館資源豐富。而在一些小城市及邊遠地區,公共圖書館的配置率和使用率并不高,群衆甚至不知道身邊有公共圖書館的存在。

保護館藏古籍、改善無障礙借閱環境…讓閱讀抵達更廣闊人群

2023年7月,内蒙古自治區阿榮旗檢察院與該旗文化和旅遊局就公共圖書館管理問題進行磋商。

“圖書館在哪兒?”“是免費的嗎?”“周末正常開放嗎?”……2023年6月,帶着群衆心中關于公共圖書館的種種疑問,内蒙古自治區阿榮旗檢察院檢察官走進轄區公共圖書館展開調查,發現該圖書館在公休日未向社會公衆開放,且國家法定節假日的開放時間也不明晰,造成群衆看書、借閱“空跑”。由于宣傳不到位,有的群衆根本不知道圖書館具體位置在哪。

“公共圖書館法第38條規定,公共圖書館應當通過其網站或者其他方式向社會公告本館的服務内容、開放時間、借閱規則等;因故閉館或者更改開放時間的,除遇不可抗力外,應當提前公告。公共圖書館在公休日應當開放,在國家法定節假日應當有開放時間。”辦理此案的阿榮旗檢察院副檢察長劉麗告訴記者,該旗圖書館未按規定開放,損害了公民基本文化權益。

了解到上述情況後,阿榮旗檢察院随即立案審查,并與該旗文化和旅遊局展開磋商,就圖書館亟待解決的問題和整改措施進行了交流研讨。阿榮旗文化和旅遊局從業人員表示,要對發現的問題積極整改,督促阿榮旗圖書館恢複公休日開館,并要求其保證服務品質,保障對讀者服務時間,充分發揮公共圖書館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作用。

2023年8月,辦案檢察官到阿榮旗圖書館進行回訪,看到上述問題均已整改完畢。館内公告欄重新公示了閉館時間,除每周二下午因業務學習需要閉館外,其餘時間正常開放。當地許多家長也會在周末帶着孩子走進圖書館,參加讀書活動,感受書香魅力。

享受文化成果是每一個公民的權利。為解決農村文化共享問題,《“十四五”文化發展規劃》指出,“推進農家書屋數字化建設,建立智能化管理體系”。“農家書屋”肩負着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使命,在新時代農村公德心建設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近年來,全國各地把建設“農家書屋”作為一項重要公共文化惠民工程,共建成了約60萬家,基本做到建制村全覆寫,累計配送圖書超過12億冊。與此同時,“農家書屋”也通過數字賦能,更好地服務廣大農民。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國數字“農家書屋”達36.1萬個,安徽、江蘇、湖北等省已實作數字“農家書屋”全覆寫。

“目前,我們離‘全民閱讀’這一目标還有一定差距,其中鄉村無疑是短闆。‘農家書屋’作為基層文化設施,對于打通閱讀‘最後一公裡’、提升群衆文化素養、推動鄉村文化振興具有重要意義。”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内黃縣馬上鄉李石村婦聯主席李翠利告訴記者。

“很多鄉村都設有‘農家書屋’,但實踐中使用率并不高。”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進階中學教師張瓊麗認為,可以對原有的“農家書屋”進行改造更新,在原有閱讀空間的基礎上,為鄉村兒童搭建集學習、閱讀、課後托管、假期研學、心理撫慰、精神疏導、人文關懷于一體的鄉村兒童之家,保障其閱讀需求。同時,希望檢察機關常态化開展各類普法宣傳,助力将“農家書屋”打造成群衆的“法治會客廳”、鄉村振興建設的“加油站”。

保護館藏古籍、改善無障礙借閱環境…讓閱讀抵達更廣闊人群

來源:檢察日報·公益周刊

記者:楊璐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