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聯盟

了解中醫五行生克制化之道,有助于更好地養生防病

作者:廣東中醫藥

現在,越來越多人的開始接受認可并喜歡中醫,但是在自己了解學習中醫的過程中,看到五行會犯迷糊,碰到金生水、水生木、火克金、木克土就暈得不行。

但事實上,五行并不是什麼晦澀難懂的東西,因為五行不隻屬于中醫,也屬于整個世界、整個宇宙。隻要真正弄清楚五行的内涵,就會覺得原來一切都是那麼簡單。

了解中醫五行生克制化之道,有助于更好地養生防病

在中醫基礎理論中,五行為木、火、土、金、水,分别對應疏洩、宣通、運化、收斂、封藏這五種力量,存在相生、相克、制化等互相作用關系。

自然界的五種力量

複雜的世界一切不過金、木、水、火、土而已,之間的關系、五種力量之間的互相轉化通過聯想下雨形成的過程,就再清晰不過了。

清明時節的綿綿細雨,盛夏時節的傾盆大雨,金色孤秋的寂寞小雨,是我們常見的天氣,那麼雨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呢?簡單來說,雨形成的過程是太陽照射到地面的熱量被海水、河水、地下水吸收,而熱量慢慢在水中累積,達到一定的溫度,水就會被蒸騰成水蒸氣,上升到天空聚內建雲,在一定條件下雲就被打散,變成雨滴落下來。

了解中醫五行生克制化之道,有助于更好地養生防病

在雨形成過程中展現了五種能量的互相轉化。太陽的熱火為地球提供能量,展現的是宣通的能力。太陽的火溫度很高,但是陽光照射到地面時我們卻沒有那麼大的感覺,這是因為地球上的水和其他物質能夠吸收熱量,這種吸收能量的能力就是收斂。當熱量被水吸收時,水能将能量暫時儲存起來,這個儲存的過程展現了物質封藏的能力。正是這封藏的能力,使得自然界中的動物、植物、石頭、土壤、水都有一定的溫度。而水的封藏能力是有限的,當能量存儲到一定程度時,水就會變成水蒸氣,這個時候能量就會随着水蒸氣往上升,而這個升的力量就是疏洩。

還有一種力量叫運化。運化者,運動化合也,調控着其他力量的轉換和轉換的速度。地表的水封藏能量到一定程度後,開始變成水蒸氣往上疏洩,從水變成水蒸氣這個過程受運化調控,使其緩緩地變化。如果沒有運化這個作用,水可能一下子就變成氣,也可能不會發生變化。

正是這五種力量的轉換才導緻了一場雨的發生。能量強盛的物質發揮宣通的作用,向能量低的物質傳遞能量,而低能量物質接收能量的能力叫收斂;收斂時物質會把能量存儲下來,存儲的能力叫封藏;封藏到一定程度時,低能物質會從接收能量變成供給能量,這個時候供的能力未達到宣發的強度,更傾向于一種疏洩的力量;而這種疏洩的力量不斷累積升發就會變成宣通之力。

疏洩跟宣發的差別在于疏洩更偏向流動,推力更強,而宣發偏向于供能,溫暖的力量更盛。這四種力量構成了一個圓運動,而運化的力量在這四種力量的轉換之間存在,是以把它放在這個圓的中間。這個圓就是黃元禦闡述醫理時總用到的圓運動。

而更大的圓運動,就是以整個地球的地面作為圓運動的中心,以一整年(24個節氣)為一個時間輪回。清末民國年間著名白族醫學家彭子益所著的《圓運動的古中醫學》中就有關于二十四節氣地面上所受太陽射到的熱升降沉浮的圓運動描述:

了解中醫五行生克制化之道,有助于更好地養生防病

▲二十四節氣圓運動圖

了解中醫五行生克制化之道,有助于更好地養生防病

▲二十四節氣圓運動簡明圖

可見我們生活的這個看似複雜的地球其實就被這五種力量控制着。收斂之力叫金,而有關收斂的所有東西皆屬于金。例如下雨的過程就是金氣發揮收斂之力的過程。而肺能将外界的氣收斂于下,是以肺在五行中屬于金。一切有關封藏的物質、動作都屬于水……我們用這五種力量來标記與它們相近的世間萬物,就能将萬物劃分歸于五行。

在土的運化下,金之收斂到水之封藏,水封藏到一定程度就會有木之疏洩,木積熱而變成火,火遇金則收斂。這樣了解五行相生就變得很容易了。

相克是一種對抗狀态,五行的相克并非一物克一物,有時候是一種互相的克制。水克火,水能把火澆滅了,隻是因為此時的水封藏之力大于火的宣通之力。如果水比火少,火能一下子就把水燒幹。是以不把五行相生相克絕對化,對中醫學習很有幫助的。

那為什麼會用金、木、水、火、土這幾個名字來概括五種力量呢?

在我們勤勞智慧的先輩眼裡,金、木、水、火、土這五種物質最能代表五行的意義。例如,樹木不斷地生長充分展現了疏洩生發之力。土位居天地之間,太陽的光熱需要通過土傳遞到地下,而樹木的生長更需要土的滋養,是以土能很好地解釋什麼是運化。金較其他四物都重,代表下降、收斂的力量。

我們不僅可以用五行來解讀人體的奧妙,同時也能将世間萬物劃分歸于五行之中。

五行屬性歸類表:

了解中醫五行生克制化之道,有助于更好地養生防病

五行的調節機制

五行的正常調節機制:相生、相克、制化。

五行的生克制化規律是五行結構系統在正常情況下的自動調節機制。

(1)相生規律:相生即遞相資生、助長、促進之意。五行之間互相滋生和促進的關系稱作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在相生關系中,任何一行都有“生我”、“我生”兩方面的關系,《難經》把它比喻為“母”與“子”的關系。“生我”者為母,“我生”者為“子”。是以五行相生關系又稱“母子關系”。以火為例,生“我”者木,木能生火,則木為火之母;“我”生者土,火能生土,則土為火之子。餘可類推。

(2)相克規律:相克即互相制約、克制、抑制之意。五行之間互相制約的關系稱之為五行相克。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

這種克制關系也是往複無窮的。木得金斂,則木不過散;水得火伏,則火不過炎;土得木疏,則土不過濕;金得火溫,則金不過收;水得土滲,則水不過潤。皆氣化自然之妙用。

五行相生相克

在相克的關系中,任何一行都有“克我”、“我克”兩方面的關系。《黃帝内經》稱之為“所勝”與“所不勝”的關系。“克我”者為“所不勝”。“我克”者為“所勝”。是以,五行相克的關系,又叫“所勝”與“所不勝”的關系。以土為例,“克我”者木,則木為土之“所不勝”。“我克”者水,則水為土之“所勝”。餘可類推。

在上述生克關系中,任何一行皆有“生我”和“我生”,“克我”和“我克二四個方面的關系。以木為例,“生我”者水,“我生”者火;“克我”者金,“我克”者土。

了解中醫五行生克制化之道,有助于更好地養生防病

(3)制化規律:五行中的制化關系,是五行生克關系的結合。相生與相克是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沒有生,就沒有事物的發生和成長;沒有克,就不能維持正常協調關系下的變化與發展。是以,必須生中有克(化中有制),克中有生(制中有化),相反相成,才能維持和促進事物相對平衡協調和發展變化。五行之間這種生中有制、制中有生、互相生化、互相制約的生克關系,稱之為制化。

其規律是:木克土,土生金,金克木;火克金,金生水,水克火;土克水,水生木,木克土;金克木,木生火,火克金;水克火,火生土,土克水。

以相生言之,木能生火,是“母來顧子”之意,但是木之本身又受水之所生,這種“生我”、“我生”的關系是平衡的。如果隻有“我生”而無“生我”,那麼對木來說,會形成太過,宛如收入與支出不平衡一樣。另一方面,水與火之間,又是相克的關系,是以相生之中,又寓有相克的關系,而不是絕對的相生,這樣就保證了生克之間的動态平衡。

以相克言之,木能克土,金又能克木(我克、克我),而土與金之間,又是相生的關系,是以就形成了木克土、土生金、金又克木(子複母仇)。這說明五行相克不是絕對的,相克之中,必須寓有相生,才能維持平衡。換句話說,被克者本身有反制作用,是以當發生相克太過而産生賊害的時候,才能夠保持正常的平衡協調關系。

生克制化規律是一切事物發展變化的正常現象,在人體則是正常的生理狀态。在這種相反相成的生克制化關系中,還可以看出五行之間僞協調平衡是相對的。因為相生相克的過程,也就是事物消長發展的過程。在此過程中,一定會出現太過和不及的情況。這種情況的出現,其本身就是再一次相生相克的調節。這樣,又複出現再一次的協調平衡。這種在不平衡之中求得平衡,而平衡又立刻被新的不平衡所代替的循環運動,就不斷地推動着事物的變化和發展。五行學說用這一理論來說明自然界氣候的正常變遷和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以及人體的生理活動。

了解中醫五行生克制化之道,有助于更好地養生防病

人之五行

人是一個陰陽結合體,即由能量和承載能量的物質組成。為了協調身體各種複雜的功能,人體中的能量在物質的協助下會演變成不同的形式。

人的日常活動,如行走、吃飯、玩耍、運動、思考等各種活動,都需要耗用能量,是以人體中的一部分能量會直接發揮其供能的本性,我們将這部分能量稱為“火”;

濁物、渣滓從産生到排出,需要一股疏洩之力在後面推,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動同樣需要推力,是以人體中一些能量通過轉換具有了疏洩之性,我們将具有疏洩之性的能量稱為“木”;

為了防止能量在體内過度蓄積而引發“爆炸”,是以有一部分的能量會被收斂并封藏在物質中,我們将收斂的過程稱為“金”,封藏的過程稱為“水”;

人體中的陽氣和陰體都由食物和水補充,而食物和水變化成陰陽需要一個運化之力,這個力當然還是由能量變化而成,我們将行使運化功能的能量稱為“土”。

為了能完成各種複雜的生理和心理活動,能量在人體内以金、木、水、火、土五種形式存在着,而它們互相之間形成了一個完備的體系,這個體系就是我們從下雨過程中總結出來的五行圓運動體系。

了解中醫五行生克制化之道,有助于更好地養生防病

地球是能量和物質的結合體,人體同樣也是陰陽結合體。地球中能量高的物質會向四周物質傳遞能量,物質可以接受并儲存能量,而能量在物質中蓄積到一定程度便會迸發出來。人體内陽氣和陰體自然也是這樣運動和變化的。

是以毫無疑問地說,地球中能量和物質以五行圓運動規律運作,人體陰陽的運作必然也是呈現同樣的圓運動規律。

更加神奇的事情是,人和自然的規律不僅相同,而且相随。比如人的愛慕之心在春天比較容易萌動,會對新鮮事物比較感興趣,總有表白的沖動,是以在春天喜結良緣的人總是最多的;人在夏天精力比較旺盛,有能力在事業工作上創造奇迹,這就是為什麼奧運會、世界杯等重大賽事多被安排在夏天舉行的原因;人在秋天情緒會比較低沉,喜歡思念故鄉,思念親人,工作起來也缺少了夏天的那股熱情;冬天是最适合睡覺的季節,有的人能不吃飯隻睡覺都樂意,好多動物幹脆就選擇在這個季節冬眠。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人在早上總能有如沐春風的美好感覺;而中午是一天中精力最旺盛的時候,是以我們總是中午吃得多;人在午後總是那麼的懶散,喜歡找幾個知心好友閑聚在一起,喝點小茶,配些可口的甜點;結束了一天勞累的工作,吃過晚飯,泡個澡,我們便紛紛入睡了。

能量變化有其亘古不變的圓運作規律,自然和人的能量皆以圓運動規律在變化,而人體的規律又與自然相随。是以我們隻要把能量運作的規律解明白、探徹底,再加以天人合一的思想,便可揭開人體的奧妙,自然也就可以解決疾病問題了。這就是中醫,天人合一的中醫。■

【來源:中國中醫藥報官方号(作者:廣州中醫藥大學 陳喜生)、《中醫基礎理論》教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