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聯盟

幾個“AI大腦”NPC,帶我看到了一場RTX AI PC的生産力革命

作者:遊研社

上周五,我在一場NVIDIA的媒體分享會上,看到了幾位擁有最新“AI大腦”的NPC。

它們來自基于NVIDIA ACE技術制作的一個Demo,能實時識别玩家說出的話,然後讓NPC用對應的嘴型、表情和動作随機應變地給出反應。

在之前NVIDIA官方展示過的一個示範Demo裡,我們已經看到過在當時足以稱得上驚豔的效果。可如果說上一版Demo是讓人看到了這項技術應用到遊戲中的可能性,那這一版NVIDIA ACE Demo就完全可以看作一個完整的迷你遊戲了。

幾個“AI大腦”NPC,帶我看到了一場RTX AI PC的生産力革命

此前的“賽博拉面店”Demo

這次NVIDIA與Inworld AI合作開發的全新技術Demo中,玩家将扮演一名私家偵探。在一個高檔酒店的大堂裡,他不僅能通過對話了解NPC和世界設定,而且還帶着一個主線任務——打探一名目标人物的房間号。

和此前隻能進行對話和簡單移動的拉面店Demo不同,這次帶着調查任務的玩家,可以在更大的場景裡自由移動,調查、翻看大堂内的物品,從中擷取線索或是直接拿走。這些功能都讓Demo趨近于一個完整的遊戲。

幾個“AI大腦”NPC,帶我看到了一場RTX AI PC的生産力革命

作為一個ACE的技術示範Demo,想要完成任務自然繞不開與幾位AI NPC的對話。

大堂裡的三名NPC有着不同的性格和做事方式:亞裔門童一張嘴就是美國街頭風格,前台服務員主打一個一切按規矩辦事,休息區忙着做PPT的公司高管則對陌生人充滿了戒心。

玩家可以和幾位NPC聊任意話題,不管是和亞裔門童聊聊他的種族背景,還是和高管交流交流酒文化,他們每次都會給出不重樣的回答。

幾個“AI大腦”NPC,帶我看到了一場RTX AI PC的生産力革命

這些NPC的對話或行動看似完全自由,但仍會建立在他們的人設基礎上,是基于玩家“打探房間号”的任務進行的設計。

如果沒能取得高管信任,聊再多紅酒他也會以工作為由禮貌地送客;想要冒充FBI套話,但因為拿不到證件也隻能被警惕地趕走;但是如果利用一份遺失工牌讓他以為你是從業人員,簡單幾句話就能讓他起身趕去詢問前台,進而偷聽到目标人員的房間号。

不用再受預設腳本的限制,隻要玩家願意,就能親自用嘴說出任何想說的對話,在達成任務觸發條件的前提下,可以用任何能想到的方式完成任務——雖然隻是個Demo,但以前玩家想象中的未來遊戲的樣子,确實已經以極高的完成度出現了。

幾個“AI大腦”NPC,帶我看到了一場RTX AI PC的生産力革命

這個Demo就有好幾種通關方式

NVIDIA ACE示範Demo給人的感受,是原來AI已經和我們如此之近了,但事實上,AI早就出現在了我們身邊。比如玩家都很熟悉的DLSS 3.5,就是NVIDIA對神經渲染AI使用方式不斷疊代後的技術。從2018年DLSS技術的誕生之初,我們就已經是AI的使用者了。

這次的示範會上,除了遊戲還有更多領域的創作者和藝術家,也都分享了他們在工作中對AI的使用方式。其中RTX AI對他們工作方式的改變程度也讓我感到驚訝。

建築設計領域,前沿建築設計師言蕭使用基于Stable Diffusion的建築圖專用模型,在RTX 4090 D GPU和模型插件的加速下,實作了幾乎實時的出圖效率,幾根線條就能快速傳達自己的創意。

幾個“AI大腦”NPC,帶我看到了一場RTX AI PC的生産力革命

Morph Studio 産品經理、AIGC創作者海辛,将大量美甲圖檔作為資料集訓練出一個AI美甲模型,再将AI程式與UV列印機內建,實作了從設計生成到列印制作的“可穿戴美甲生産線”。

幾個“AI大腦”NPC,帶我看到了一場RTX AI PC的生産力革命

Blender藝術家、AI創作者Simon阿文,使用ComfyUI搭建Stable Diffusion工作流,已經實作了對《芭比》《愛樂之城》《低俗小說》等電影進行快速畫風轉繪,讓真人影像獲得了像素風、油畫和皮影戲等多種風格化視覺效果。

幾個“AI大腦”NPC,帶我看到了一場RTX AI PC的生産力革命
幾個“AI大腦”NPC,帶我看到了一場RTX AI PC的生産力革命

在這些分享AI創作經驗的人中,大部分創作者仍然沒離開以前從事的創作領域,隻不過他們的創作形式和創作效率,都因為AI的介入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比如前沿建築設計師言蕭靠着自己的AI模型生成效果圖,能在和甲方溝通時節約大量精力,大幅提高設計前期的溝通效率。

分享會現場,RTX AI的技術專家還向我們直覺地展示了如今RTX GPU對SD的加速,在RTX 4090 D桌上型電腦上,1秒超過8張的出圖速度放在一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幾個“AI大腦”NPC,帶我看到了一場RTX AI PC的生産力革命

AI模型平台吐司/Tensor.Art 創始人沈振宇,也向我們分享了他們對所有RTX 40系顯示卡和AI PC筆記本進行的測試。從資料層面,我們也能看到直覺地看到不管是SD1.5還是SDXL,都能在TensorRT在幫助下獲得顯著的性能提升。

幾個“AI大腦”NPC,帶我看到了一場RTX AI PC的生産力革命

SDXL上的測試情況基本相同

幾個“AI大腦”NPC,帶我看到了一場RTX AI PC的生産力革命

他們還對比了RTX 4090筆記本電腦GPU和Intel iGPU,二者的性能差距更是巨大

到場分享的藝術家中,Simon阿文作為國内較早關注AI發展的藝術家之一,一直以來都在嘗試往傳統Blender工作流中加入AI的輔助,一次次重新搭建工作流改變設計流程、大幅提高設計效率——這也離不來幾年間AI生産力的高速提升。

最早用Disco Diffusion跑圖時,他一晚上生成十來張圖就會驚歎于它的效率。但是現在有了TensorRT的幫助SD出圖速度翻了4倍,已經能做到1秒出圖。

幾個“AI大腦”NPC,帶我看到了一場RTX AI PC的生産力革命

放在幾年前,用AI創作視訊這種事是他不敢奢望的,也想象不出“秒出圖太慢”這種甜蜜的煩惱,完全就是技術版的“農民與皇帝的金鋤頭”。但在本次分享會上,這種技術的躍升就實時展現在我們面前。

和Simon阿文聊到現場的這些Demo時,他提到讓他感觸最深的,是在場其他創作者對AI的使用方式和垂直領域應用——即便他對這些Demo使用了哪些模型和插件都一清二楚,但依然會驚訝于他們得到的直覺效果和實用性。

幾個“AI大腦”NPC,帶我看到了一場RTX AI PC的生産力革命

現場還展示了基于開源InstantID模型和工作流的AI證件照等Demo

這些創作方式和創作思路上的改變,也是AI在算法和算力的不斷提升下,除了生産力革命以外帶來的改變,一個早已不是個例的改變。

例如在遊戲領域,今年的GDC上官方就統計過,到場的三千多位開發者中已經有超過半數的人,開始将生成式AI當做創作工具。這種改變早就随着AI PC和AI工具的普及、算力和模型的進化,悄然發生在各行各業中。

距離真正玩上完全擁有“AI大腦”NPC的遊戲,或許早已不再像我們想象中那麼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