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聯盟

全方位呵護“水中大熊貓” 中華鲟生态環境得以改善

作者:愛看新聞君

導語:湖北省宜昌市于近日(3月28日)開展了一場大規模的中華鲟放生活動,共計有20餘萬尾年齡各異的中華鲟重回長江,标志着這一物種再次回到它們天然生長的家園。此次活動通過安裝聲納辨別等技術手段,有助于研究驗證魚群的分布,以及了解其對長江生态環境的影響。此外,記者們還分别前往長江沿途的重慶、湖北宜昌、上海等地進行水質檢測,報告也正在送往專業實驗室進行詳細分析。

全方位呵護“水中大熊貓” 中華鲟生态環境得以改善
全方位呵護“水中大熊貓” 中華鲟生态環境得以改善

據悉,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就已展開針對中華鲟的人工繁殖與釋放工作,而截止至本年度,累積向長江放出的中華鲟數量已超過800萬尾,相關從業人員也正在持續努力了解這些放生活動如何影響中華鲟的分布及其生存狀态。

全方位呵護“水中大熊貓” 中華鲟生态環境得以改善

據專家學者所言,每條中華鲟的壽命可長達數百歲,堪稱海洋生物中的“活化石”。是以,在考慮到目前中華鲟的野外種群處于不斷下滑的趨勢時,選擇這樣的做法對于保持中華鲟的種群平衡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全方位呵護“水中大熊貓” 中華鲟生态環境得以改善

另一方面,中華鲟也是衡量長江生态環境健康的重要名額。他們是一種高度适應性的動物,需要在淡水中逐漸成長,然後再進入沿海河流中繁衍生殖。若長江的水質不理想,無疑會對中華鲟産生嚴重影響。是以,把握住水質真實情況,成為了我們責無旁貸的任務。

全方位呵護“水中大熊貓” 中華鲟生态環境得以改善

為此,中央電視台派出了三位記者(牟亮、古峻嶺、盛瑾瑜)分别深入到長江沿線的重慶、湖北宜昌、上海等地進行了水質檢測。本次的水質檢測包含了氨氮、高錳酸鹽指數、化學需氧量等關鍵名額,以綜合判斷長江水質狀況。

全方位呵護“水中大熊貓” 中華鲟生态環境得以改善

有趣的是,當記者嘗試在湖北宜昌及上海等地收集到的江水樣本中檢測氨氮含量時,令人欣喜的結果躍然紙上——前者為0.09毫克/升,後者則更低,僅為0.06毫克/升;與此同時,根據國家地面水二類水質0.5毫克/升的限制,無論是湖北宜昌還是上海的水質都已遠遠超出了标準。這樣的水質改善,無疑給中華鲟的放流帶來了更為顯著的成果。

全方位呵護“水中大熊貓” 中華鲟生态環境得以改善

從中華鲟長時間以來的放流監測資料來看,在水質得到保證的前提下,其生存環境得到了持續改善。

全方位呵護“水中大熊貓” 中華鲟生态環境得以改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