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聯盟

做局、敵對、暗戰:印度為何要跟曾經的死敵以色列“稱兄道弟”?

作者:文史檔案室

這次巴以沖突爆發以來,除了同以色列站在一條船上的西方多國外,大部分開發中國家都抱着謹慎的态度,沒有輕易發表意見。

但令人沒想到的,平日裡立場經常遊移、無利不起早的印度,這一次卻趕在大多數國家前頭,率先公開了自己的“殷勤”:“印度無條件支援以色列。”

印度網民甚至畫了幾幅讓人看了就起雞皮疙瘩的畫作,來表達對以色列的力挺。

做局、敵對、暗戰:印度為何要跟曾經的死敵以色列“稱兄道弟”?

這不可謂不令人大跌眼鏡,要知道,印度曾是巴勒斯坦的堅定支援者,印以兩國更曾是敵國,隻不過短短十數年,印度就跟以色列看對眼了?

諷刺的是,印度這次熱臉貼到了冷屁股上,一位以色列網民以一種輕蔑的語氣回應:“我們不需要喝牛尿的人的支援。”想必上一秒還在“跪舔”的印度網民,一定受到了心靈暴擊。

話說回來,巴以沖突後,為何印度也跟着躁動?這種關系的轉變背後又意味着什麼?

驕傲的印度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國正式宣布成立,能夠達成這個結果,和美英等國背後的“努力”是分不開的,至此,一顆釘在中東地區的釘子完全成型。

當時印度還不算是獨立的國家,可盡管身為殖民地,但這絲毫不影響印度上司人看不上以色列,尤其是最具影響力的“聖雄甘地”以及他的擁趸,後來的印度首位總統普拉薩德。

甘地推崇的“非暴力不合作”理念的核心,正是反對西方的殖民和霸權主義,是以以色列作為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利益“代言人”,也順便被印度厭惡了。更何況,這畢竟是歐美在中東生生“造”出的一個國度,其背後的政治和軍事目的,明眼人自然看的清楚。

做局、敵對、暗戰:印度為何要跟曾經的死敵以色列“稱兄道弟”?

另一方面,印度也有不得不親近阿拉伯諸國的客觀原因。

1947年剛剛自治後的印度,就因為英國殖民者留下的“印巴分治”的陰招,陷入了第一次克什米爾争端。那作為以印度教為主體的國家,在同穆斯林主體國家打仗的時候最怕什麼?

自然是怕同為穆斯林國家的中東各國“拉偏架”了。

站在這個角度上看,印度當時也隻能站在阿拉伯各國的立場上,堅決抵制以色列的建國了。

雖然沒能阻止其建國,但是在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印度對以色列都是不屑一顧的。恐怕當時的印度和很多國家一樣,不相信以色列能夠在周圍虎視眈眈的各國圍毆下,成功活下來。

印度首任總理尼赫魯,更是高舉“不結盟運動”的大旗,一手把印度打造成了第三世界國家的意見領袖。在開發中國家圈子裡春風得意的印度,自然看不上以色列這種“人造國”。

印度瞧不上以色列,可是以色列卻對印度很是主動,為了“征服”印度花了有40年時間。

為什麼以色列要硬“舔”印度呢?

做局、敵對、暗戰:印度為何要跟曾經的死敵以色列“稱兄道弟”?

印度态度的逐漸轉變

以色列建國之後最大的敵人,可以看作是整個中東的阿拉伯國家;

而站在以色列身後的“大哥”,則是距離自己老遠的西方多國,盡管“大哥們”有錢有槍,但有時候難免遠水解不了近渴,真遇到事兒了,“大哥”也不一定能即使趕過來。

更何況作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如果沒有自己的外交,那麼其國際影響和國際地位也就無從談起了。于是,以色列把目光放在了風頭正勁的印度身上。

1952年,以色列外交部總務司司長沃爾特·艾坦訪印,商談兩國建交的事宜。不過印度基本上沒給對方任何好臉色,一口就回絕了在以色列設立印度大使館的建議。

語氣中的嫌棄,也就比直接下逐客令委婉了少許。

這邊以色列外交代表灰溜溜地回國,另一方印度依舊跟阿拉伯各國打得火熱。

1956年第二次中東戰争爆發,埃及異軍突起,以一國之力在英法的聯手群毆中挺了過來,戰後一舉奠定了阿拉伯世界的上司地位,埃及也俨然成為了阿拉伯世界的“領頭羊”。

對于同樣有野心、想當地區領頭羊的尼赫魯來說,和這樣的國家多親近,算是一種對“人以群分”的最好解釋。而作為埃及的盟友,将其最讨厭的以色列看成死敵也就順理成章了。

做局、敵對、暗戰:印度為何要跟曾經的死敵以色列“稱兄道弟”?

有趣的是,盡管印度對于以色列的嫌棄清晰地寫在“臉上”,但這絲毫不影響以色列一有機會,就會向印度“大獻殷勤”。

1965年8月,第二次印巴戰争正式爆發,此戰還是因為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穆斯林武裝,反對印度統治而起。盡管印度在軍力上占優,但打仗畢竟燒錢,這樣打下去遲早吃不消。

這時候以色列開始出來“表現”了,特地從海上送來了一船的軍火。

但最終,印度還是慘敗。

而阿拉伯國家尤其是友好國家埃及支援巴基斯坦的行為,讓印度頗為惱火,埃及雖然在中東吃得開,但背後還不是靠着蘇聯?既然這樣,那幹脆自己倒向蘇聯不就行了?

于是在1971年,第三次印巴戰争前夕,印度與蘇聯正式簽訂了《印蘇友好合作條約》,條約中具體規定了兩國的政治同盟關系,并為深入的軍事合作發展制定了詳盡的計劃。

印度就此成為了蘇聯在南亞最大的“鐵杆”盟友。

做局、敵對、暗戰:印度為何要跟曾經的死敵以色列“稱兄道弟”?

說是盟友,但印度知道在行事霸道的蘇聯眼中,自己不過是一個用得着的小弟而已。而蘇聯和自己結盟的這一步棋,無疑是為了制衡早就投入美國懷抱的巴基斯坦。

而印度“無利不起早”的德行,從這個時候就已經顯現出來了。

就在和蘇聯結盟的同年冬天,印度一手挑起了第三次印巴戰争。

憑借着蘇聯提供的大量軍援物資,印度僅用13天就把東巴從巴基斯坦分裂了出去,也就是後來的孟加拉國。巴基斯坦的國力遭到大幅削弱,印度則基本稱霸了南亞次大陸。

印度算是嘗到了同蘇聯結盟的甜頭,在這個時期,别說以色列,美國在印度這也拿不到好臉色。而印度這樣的外交觀念,一直持續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

那時候的蘇聯,已經在瘋狂地走下坡路了......

做局、敵對、暗戰:印度為何要跟曾經的死敵以色列“稱兄道弟”?

“僞君子”和“真小人”

1985年,時任印度總理拉吉夫·甘地,在聯合國大會上會見了以色列總理西蒙,這次的會見是數十年來少有的,印度方面主動邀請以色列的政治人物會談。

忽然收到印度方面的邀請,以色列一時也有點意外。

而更讓以色列使臣意外的是,印度總理居然大言不慚地說出了等到“望眼欲穿”之類的話來,仿佛當初攆人的壓根不是印度一樣。這一舉動意味着印以雙方的關系緩和。

一是此時的蘇聯已經疲态盡顯,這個“大哥”明顯快自身難保了;二是中東阿拉伯國家對于印度的國家利益來說,則更像是一塊“食之無肉棄之有味”的雞肋。

于是印度幹脆不裝了,做好了随時攤牌、轉換門庭的準備。

1991年蘇聯解體,其麾下的一衆小弟開始了自顧自的發展,而印度作為小弟中實力不弱的一員,在權衡利弊以後還是更看好當時一家獨大的美國。

而想要轉投美國手下,勢必需要一個内部人引薦,還有誰比以色列更合适呢?于是,印度表面上主動請以色列總理來通路,其實也算是打算投靠美國的一個信号。

不過印度這種虛僞的掩飾,在以色列眼中難免有些滑稽可笑。

做局、敵對、暗戰:印度為何要跟曾經的死敵以色列“稱兄道弟”?

生意人出身的猶太人,最讨厭的就是浪費時間。1992年在“中東問題多邊會談”開始前,以色列就以列席名額為條件,欲達成“印以建交”的結果。

印度明白要搭上美國這條線,不同意以色列的要求肯定沒戲,于是便答應了,并成立了大使級别的使團,這也讓印度進一步倒向了美國陣營。2000年,美國總統和印度總理間的雙邊互訪,也進一步坐實了印度取代巴基斯坦成為美國拉攏對象的說法。

抛開制衡蘇聯的地緣政治價值,當時的巴基斯坦無論從國力還是發展潛力上,都遠不如印度;而當蘇聯消失,那麼巴基斯坦在美國的全球戰略棋局中,也就沒有了利用價值。

同時随着中國的崛起,印度又成為了美國眼中制衡中國的重要工具。

做局、敵對、暗戰:印度為何要跟曾經的死敵以色列“稱兄道弟”?

2014年,印度迎來了第16任總理莫迪。他在任的數年間,由于印度政府和莫迪本人在背後的暗暗支援,其國内主流的印度教對少數伊斯蘭教徒的迫害,逐漸加深。

或許莫迪和印度人民黨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整合印度的國家力量,讓改革能夠順利的進行,但不管怎麼說,驅逐甚至傷害伊斯蘭教徒的行為,同以色列一貫的強盜作法不約而同。

而這一共同點,也讓印度和以色列關系愈發緊密了。

做局、敵對、暗戰:印度為何要跟曾經的死敵以色列“稱兄道弟”?

結語

如果說,以色列因為其肆無忌憚的作風,讓我們能夠輕易的看出其“占領、擴張”野心的話,那麼印度看起來含蓄的表達方式,無疑彰顯出其“首鼠兩端”,“是便宜就想占”的特色。

從這個角度上來看的話,印度對于以色列的支援到底有幾分真心,恐怕兩國心裡都有數。

不過按照印度耍嘴皮子的習慣,巴以沖突讓印度直接下場恐怕不現實。而且一旦輿論風向轉變,第一個跳出來指責以色列的,說不定就是印度。

參考資料

《莫迪執政以來的印度與以色列安全合作:現狀、原因及對華影響-孫現樸》

《印度加入中東“四方機制”的動因、影響與挑戰-楊猛》

《印以關系發展_印度由“不結盟”轉向“親西方”_-張書劍》

《目前印度的中東政策_背景、定位與外交實踐-魏亮》

《莫迪執政以來的印以關系研究-黃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