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聯盟

【深度】山裡山外白茶香

作者:天眼新聞

唇吻清茶心塵淨,領略茶香醉流霞。日前,在德江縣平原鎮強村富民共富茶廠茶葉交售門口熙熙攘攘,一個個裝滿鮮茶葉的茶簍排成一排,等待從業人員驗貨、過磅、算賬……

清明過後,平原鎮春茶進入采摘高峰期,是該鎮強村富民共富茶廠茶葉加工最忙碌的時節,茶青交售人聲鼎沸,茶葉加工廠機器轟鳴,呈現出一派繁忙生産加工場景。

【深度】山裡山外白茶香

上堰村白茶基地。

“今年平原白茶銷路不用愁了,當天生産的茶葉,第二天就可以進入浙江安吉市場……”現場負責收購秩序的喻勇告訴筆者。

近年來,平原鎮不斷發展壯大茶産業,通過整合資源,企業帶動搭平台,引領茶農抱團發展,探索出一條強村富民的新路子,實作了茶葉産業從生産、加工、銷售的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讓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

聯村聯建:盤活資源為發展破局

世事紛繁多元應,縱橫當有淩雲筆。近年來,德江縣平原鎮搶抓發展機遇,把白茶産業作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主導産業來抓。先後發展白茶種植面積達1.7萬多畝,其中有1.5萬餘畝進入盛産期。

平原鎮有着得天獨厚的土質、氣候優勢,給茶産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農戶參與種植的積極性高漲,但是由于沒有統一的生産标準、加工技術和銷售市場,茶葉産業的附加值難以提升,影響茶農收入。

【深度】山裡山外白茶香

數十名采茶工正在采茶。

2023年以來,平原鎮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由水車村黨支部喻勇等5位黨員、村幹部各出資2萬元入股,成立平原鎮強村富民集體經濟發展有限公司,吸納各村集體資金27.4萬元入股。選舉産生董事會、監事會代表行使職權,以“公司經營、科技引導,服務農業、共同富裕”為發展理念,為茶産業提供農資配方供應、技術指導、市場連接配接等業務。

同時,該鎮還圍繞茶葉種植、加工、市場等,組織各村茶農及鎮裡的“土專家”“田秀才”召開座談會,聽取意見,分析茶産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理清平原鎮白茶産業發展的自身優勢、短闆不足等問題難點,找準強村富民工坊發展定位和方向。

“有了方向,資金又是問題,隻能是盤活資源,通過聯村攜手共同破局……”談到如何為茶産業阻點破局,該鎮黨委委員、組織委員王榮如此說。

【深度】山裡山外白茶香

白茶生産工廠中的房間。

該鎮在争取市、縣有關部門資金、政策支援的同時,整合了河石、上堰、紅旗、水車等村的170萬元财政銜接資金和上堰村100萬元扶持重大村集體經濟資金,盤活集體閑置土地資源3000平米,入股鎮裡的興村富農集體經濟發展有限公司,建成平原鎮強村富民共富茶廠,搭建了茶葉産業發展新平台,建成日加工1.2萬斤茶青的白茶生産線和1條紅茶生産線。

“其實,村集體資金的用途是一件很棘手的事,用于産業發展有風險,投資建茶葉加工廠,可分紅做大集體經濟,也解決茶産業的阻點問題……”談到茶廠建設問題時,水車村黨支部書記喻勇臉上挂滿了笑容。

如今,平原鎮建起了集體茶葉加工廠,白茶産業發展有了新的保障。

招商引技:搭建種産供銷産業鍊

一頭連着茶農,一頭連着市場,讓一片小小的茶葉蘊含着深厚的民生情懷。

【深度】山裡山外白茶香

采茶。

“茶園建起來了,部分群衆也有了基本的生産裝置,但加工技術跟不上,也産不出高品位的茶葉,導緻我們的茶葉不具備市場競争力,附加值也不高,收入受到嚴重影響……”該鎮黨委書記張丹丹道出了心中的無奈。

近年來,平原鎮白茶逐漸進入盛産期,由于加工條件簡陋,加工裝置和工序跟不上市場需求,且加工産能不足,很多茶農隻能把茶青賣給流動茶販,導緻加工技術不統一,标準不統一,所生産的白茶品質低,市場受到影響。

“安吉白茶是茶葉中的珍品,平原生産白茶得向安吉看齊……”去年底,該鎮的黨委書記張丹丹就思考着如何讓當地的白茶在安吉市場能有一席之地,能有比較優勢,能得到市場的認可。該鎮并召開會議集體讨論,決定由鎮長曹勇帶領村幹部及茶農前往浙江安吉考察。

【深度】山裡山外白茶香

采茶。

“看了安吉白茶的管護、加工及市場,啟發很深,為平原白茶的未來理清了思路……”在安吉考察,曹勇一行現場想到了引進技術的想法。在考察期間,通過别人牽線搭橋,找到了當地茶商王雨彭,并達成意向投資援技的協定。

今年初,王雨彭等茶商親臨平原考察後,最終簽訂合作協定,由王雨彭以每年20萬元租金,租賃平原鎮強村富民共富茶廠廠房和裝置,按當地市場價格,墊資收購茶青,現場加工後直銷安吉市場,在生産期間負責傳授6人的加工技術。

同時,由平原鎮強村富民村集體經濟有限公司,對生産白茶系列産品申請SC認證,以該公司打造平原白茶統一品牌,提升市場收益。

“我們一頭連着茶農,一頭連着市場,可保證平原白茶的市場銷售管道……”王雨彭告訴筆者:“我們選擇到平原發展,一是看重平原白茶品質好,還有現良好的生産廠房和加工裝置……”。3月26日,平原鎮強村富民共富茶廠首批白茶出鍋,當天就通過快遞送往遵義新舟機場,次日就進入了浙江安吉的茶葉批發市場。

3月26日以來,僅半個月時間,平原鎮強村富民共富茶廠生産的3萬多斤白茶,銷往浙江安吉,讓千裡之外的消費者嘗到了平原白茶的“蘭花香”。

“平原白茶不僅銷售不用愁了,茶農的收入也有了保障,所有茶青由茶商墊資收購,一手付錢,一手交貨,沒出現過拖欠情況……”采茶勞工牟娟談起茶青銷售情況時,臉上堆滿了笑容。

利益聯接:強村富民激發新活力

豐年人樂業,隴上踏歌行。豐收的喜悅在平原上堰茶海的微風中流蕩:“有了企業牽頭,茶葉加工技術不愁了,市場也有了保障,群衆收入也穩了許多……”該鎮上堰村種大茶大戶牟濤談到今年茶葉收入時,一臉笑容。

【深度】山裡山外白茶香

采茶加工現場。

今年以來,平原鎮通過黨建引領,鄰村聯建,企業搭台,招商引技,茶農抱團發展舉措,實作了企業增效、集體增産、茶農增收的良好發展格局。

牟濤是上堰村的種茶大戶,往年茶葉生産都是靠在自家廠房加工後囤貨,慢慢尋求銷售市場,既難以保證茶葉品質,更難保證市場。今年,他幹脆直接将茶青直接賣往茶廠,市場價高達100元/斤,少了加工環節的麻煩,還不用愁市場銷路。他逢人便說:“家門口有了加工廠,茶葉變現快,還沒有風險……”。

像牟濤一樣,損去加工環節,直接把茶青賣往茶廠的還有杉園社群的張霞,上堰村的王進、牟永江等,他們成了茶廠原材料的供應商。

【深度】山裡山外白茶香

白茶生産工廠中的房間。

共富茶廠為平原茶産業發展搭建了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的平台,生産、加工、銷售都有了保障,強村富農集體經濟發展有限公司也有了收益。

“依托公司,我們的茶葉産業發展有了保障,實作公司、村集體和農戶利益的合理配置設定,才能真正展現茶葉産業在鄉村振興中的杠杆效應……”王榮為筆者算起了分紅賬。

今年,平原鎮強村富民公司可實作利潤50餘萬元。按照“堅持發展優先、堅持效益導向、堅持公平公正、堅持底線紅線”的原則,按“4321”比例配置設定制度,将收益的40%用于公司全體成員分紅,包含各村(社群)集體經濟入股占比、社會資本入股占比;30%用于公司滾動發展公積金;20%用于發放公司管理層發展激勵獎金;10%用于公司發展公益事業,幫助弱村發展、資助監測戶及其他社會公益事業等。同時,通過集體經濟投資建成的共富茶廠可實作河石、上堰、紅旗、水車等村可獲得保底分紅。

“村裡的茶葉加工技術有了保障,又有了穩定的市場,資金流轉快,采茶拿現錢,群衆采茶的積極都要高了許多……”喻勇如此說。

茶葉開采,茶園進入采茶用工的高峰期,鎮内各村的閑散勞動力成了采茶的主力軍,同時還吸引了鄰近務川縣新田等村的群衆進園務工,他們每天收入都在200元左右。該鎮水車村69歲的王明芬也享到了采茶的紅利,她最多一天采茶收入達260元。

【深度】山裡山外白茶香

茶青收購現場。

像王明芬一樣,在茶園采茶的老人還有水車村的黃朝珍、陳仕書,台頭村的宋具婵,他們都在茶園裡找到采茶的樂趣,撈到了錢。

據悉,為保證茶葉采摘、收購不受影響,茶商王雨彭每天均需墊出幾十萬元支付,最多一天支付茶青費用高達80餘萬元。

“接下來,平原鎮将把‘茶葉’發展成‘茶業’來抓,走好公司搭台、村級關聯、茶農抱團的路子,堅持在産品品質、品牌建設、市場銷路等方面下深功夫,進一步完善産業配套、延伸産業鍊、提升産品附加值,實作茶産業一二三融合發展……”談到平原白茶的發展遠景時,張丹丹信心滿滿。

谷雨晴時正摘茶,茶農初收谷雨芽。目前,平原鎮的茶農們正用勤勞的雙手書寫着增收緻富的新篇章。他們的笑容,如同春日裡綻放的花朵,燦爛而美麗。相信在不久的将來,平原鎮的白茶産業将會更加繁榮興旺,為當地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作出更大的貢獻。

作者:特約記者 張運典 文/圖

編輯:羅思

二審:曾潔

三審:向麗華

總值班:張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