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聯盟

肥肥蝦莊創始人柴标:廚師創業,開出40餘家直營小龍蝦館

作者:紅餐網
小龍蝦是一門門檻較低,但存活率不太高的生意。2008年以來,柴标紮根小龍蝦賽道,一做便是十幾年,将肥肥蝦莊做成武漢小龍蝦的一面招牌。
肥肥蝦莊創始人柴标:廚師創業,開出40餘家直營小龍蝦館

3月下旬,在武漢的肥肥蝦莊黃鶴樓聯名店内,柴标一身灰色西服,在鏡頭前談笑自如,顯然,這位從中餐館廚師起家的創始人,已經有了成熟企業家的風範。若不是那标志性的光頭造型,旁人或許很難猜到他仍每天紮進後廚安排工作。

據肥肥蝦莊的老員工說,剃光頭是柴标當初做廚師時留下的習慣,這樣就不必擔心頭發掉進飯菜裡,影響餐廳的食品安全,後來雖然他自己創品牌當老闆,但因為經常需要進出後廚,是以幹脆一直保留了下來。

柴标是肥肥蝦莊品牌的創始人,近幾年,他在餐飲業的知名度越來越高,這得益于肥肥蝦莊近年來的門店數量和品牌知名度的不斷提升。作為專注直營的品牌,肥肥蝦莊總門店數已經接近50家,過去三年年均新增5-10家門店。

而紅咖說目錄制當天所在的黃鶴樓聯名店,曾創下過單日排隊2000多桌紀錄;如今每到飯點,店門口依然會排起長隊。

紅餐網在交流中發現,柴标身上有一種兩面性,一方面是作為廚師,對食材的高标準近乎執着,不能容忍不好吃、不新鮮的産品。另一方面,他又具有企業家的前瞻性,較早地完成了配料和食材的标準化,如今又将部分權力放給年輕的管理層。

柴标和很多出身草根的普通人一樣,沒有很高的學曆,也沒有系統學過管理學的課程,他是如何實作肥肥蝦莊的品牌化的?在品牌發展的每個關鍵節點,他又是如何做決策?柴标在《紅咖說》欄目中一一作出了回應。

肥肥蝦莊創始人柴标:廚師創業,開出40餘家直營小龍蝦館

開店第一年起早貪黑隻睡4小時

卻隻“掙”了2萬塊錢

2005年左右,柴标從浙江回到武漢後,在一家中餐館做廚師。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他發現,燒田螺和油焖大蝦這兩道菜的主要閱聽人群體都是年輕人,但燒田螺相對賣得更好,一天能賣100多斤,而以小龍蝦為原材料的油焖大蝦銷量相對較差,一天隻能賣20斤左右。

柴标認為,兩道菜之是以銷量存在的差異,并不是小龍蝦不如田螺受歡迎,而是因為小龍蝦的口味沒有經過改良,存在較大提升空間。于是,他結合燒田螺的味型對這道油焖大蝦進行了反複地改良。慢慢地,油焖大蝦的銷量從一天賣20斤漲到了一天賣200多斤,反超了燒田螺。

這也讓柴标開始意識到小龍蝦的潛力,“一家店一天賣出200多斤小龍蝦應該還沒達到上限。”

兩年後,在餐館即将被拆遷的空檔期,柴标決定自己出去單幹,開一家屬于自己的小龍蝦館。根據之前在餐館成功改良小龍蝦味型的經驗,柴标相信自己能賣出更多小龍蝦。

2008年4月,柴标、張豔麗夫婦在武漢洪山區石牌嶺的街邊找了一家門店,面積不大,一共能設40多個餐位,肥肥蝦莊第一家店就在這裡正式開出。“之是以叫‘肥肥蝦莊’,是因為我希望我賣的蝦個個肥美。”柴标說。

肥肥蝦莊創始人柴标:廚師創業,開出40餘家直營小龍蝦館

△肥肥蝦莊第一家門店

創業後不久,店裡的事情幾乎都由柴标一力承擔,從騎三輪車去菜場買蝦,到剪蝦、洗蝦、燒蝦……為了開店,柴标當時經常每天隻睡4小時。

盡管付出了如此多的努力,肥肥蝦莊起步階段的生意卻十分慘淡。據柴标回憶,算上他自己的人工費,第一年可能才掙了2萬多塊錢,實際上開店幾乎沒有産生任何利潤,比出去打工掙的錢還少。

“當時新店還沒有客源,而我們要求食材新鮮,所有食材必須當日采買、當日消耗完,是以食材的損耗率就比較高,賣不掉的食材我們就做成員工餐吃掉。食材采購成本也比較高,我們隻要大蝦、好蝦,每斤高品質蝦的采購成本比同行平均貴3-5元,這個高标準采購從那時起一直延續到今天,而且現在這個标準已經提升到了平均比同行貴7-8元。”柴标表示。

而這一堅持,也讓肥肥蝦莊的生意逐漸迎來了起色。創業進入第二年,憑借一些熟客口口相傳擴大知名度,門店的生意越來越好,店門口逐漸排起了長隊,“2010年左右起,每到飯點門店都排隊一兩百桌。”

眼看着一家店已經坐不下這麼多顧客,柴标萌生了開分店的想法。2010年到2013年,肥肥蝦莊陸續在武漢南湖大道和光谷開出2家分店,總門店數達到3家。而就在這一時期,武漢小龍蝦市場也開始逐漸升溫。

肥肥蝦莊創始人柴标:廚師創業,開出40餘家直營小龍蝦館

盲目去鄭州開店,

是創業以來栽的最大一個跟頭

2014年前後,小龍蝦熱漸漸席卷全國。

武漢萬松園、北京東直門、南京漢中門、合肥甯國路、長沙南門口……全國範圍内出現了多個以小龍蝦宵夜聞名的美食街,幾乎每家小龍蝦店生意都爆滿。

當時,肥肥蝦莊的門店生意也很火爆,每到飯點門口大排長龍。“有黃牛在門口賣我們的取餐票,收費200元一張,最晚排隊排到晚上12點左右。”柴标說。

肥肥蝦莊創始人柴标:廚師創業,開出40餘家直營小龍蝦館

但在柴标看來,當時生意火爆的肥肥蝦莊卻陷入了一定的經營瓶頸。開3家門店似乎已經接近了管理上的極限,再多開門店就會面臨産品味道不統一的問題。

當時導緻産品口味不統一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是小龍蝦醬料不統一,二是後廚人員的流動也會導緻口味變化。“2010年到2013年這段時間,因為肥肥門店生意好,後廚人員不少選擇跳槽、自主創業等,流動性比較大,如果門店繼續依賴廚師,可能會面臨不少阻礙。”柴标說。

有過台資企業工作經驗的張豔麗向柴标建議,要着手做産品的标準化,這樣才能走得長遠。但一開始柴标對此比較抗拒,“身為廚師,我覺得做菜應該是門手藝活,那麼多配料、烹饪環節,怎麼可能标準化呢?标準化之後怎麼解決好吃的問題呢?”

直到柴标偶然參加了百勝餐飲集團組織的一堂課,課上有老師詳細講解麥當勞、肯德基标準化連鎖化系統并舉例說:“一台汽車有一萬多個零部件,汽車都能實作流水化生産,中餐的幾十種調味料為什麼不行?”

肥肥蝦莊創始人柴标:廚師創業,開出40餘家直營小龍蝦館

這句話讓柴标茅塞頓開。

随後不久,柴标從開發标準化的醬料開始探索産品的标準化,先拿油焖大蝦這一肥肥蝦莊的核心産品來做實驗,一點點建立标準。比如買來一台小型粉碎機,放入這道菜需要用到的各種調料進行粉碎,然後拆解配方克數和烹饪步驟等,後續逐漸過渡到找代工廠生産。“用了幾年時間,到2018年,肥肥蝦莊完成了所有主力産品的标準化建設。”

柴标還把标準化的發展思路從産品推及到團隊管理上,2014年,肥肥蝦莊正式組建營運部、人事部、财務部、市場部,開始搭建公司化的管理架構。

這次改革的效果堪稱立竿見影,門店數加速增長。一年以後,肥肥蝦莊陸續在武漢多個區域拓店,總門店數增長到8家,并開始嘗試向省外拓展,去到鄭州開店。

但首次走向省外的嘗試讓柴标栽了個大跟頭,門店隻開了一年,卻賠了300多萬。對于這次失敗的原因,柴标認為主要是不夠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和行業狀況,以及他個人的盲目自信,“當時自己太年輕,總覺得在武漢成功了,去到别的城市也能行。”

同時,省外拓店也暴露了小龍蝦連鎖化面臨的核心短闆——供應鍊。“小龍蝦必須使用當天到店的活蝦,在武漢當地開店最大的優勢是所有活蝦,從田間到餐桌隻用4-5小時,去省外開店勢必要面臨活蝦配送的問題。”

供應鍊的不穩定不僅展現在省外拓店乏力上,也展現在平時的食材供貨上,小龍蝦收購價不穩定、價格高是肥肥蝦莊在當時面臨的主要挑戰。

“當時小龍蝦經常是上午一個價格,下午一個價格,一天之内每斤小龍蝦的價格能從30元漲到80元。門店面向顧客的菜品價格是不變的,但如果進貨價在高點,就會拉低産品的利潤。”柴标說。

肥肥蝦莊創始人柴标:廚師創業,開出40餘家直營小龍蝦館

如果讓顧客形成“吃好蝦,來肥肥”的觀念

肥肥蝦莊就成功了一半

在柴标的印象中,2015年-2018年是小龍蝦行業最為火爆的時期,但這段時間也是肥肥蝦莊比較難熬的時期。

小龍蝦市場逐漸形成非理性過熱的趨勢,無數人湧進賽道淘金,在推高品類熱度的同時,也制造了各種亂象,比如層出不窮的食安問題。

市場競争也在由良性滑向惡性,各種品類的店都推出了“打骨折”的小龍蝦引流單品,99元十斤、19塊9元一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不少小龍蝦店的生意。

肥肥蝦莊創始人柴标:廚師創業,開出40餘家直營小龍蝦館

△線下小龍蝦餐館促銷價格戰,紅餐網 攝

柴标表示,當時有不少小龍蝦商家承受不住,為了保證門店利潤而降低了小龍蝦品質,比如換成個頭小的蝦,但這反而陷入了惡性循環——消費者對産品不滿意,更不願意來了。

肥肥蝦莊在當時卻沒有選擇降标或提價。“如果讓消費者形成‘吃好蝦,來肥肥’的觀念,我們就成功了一半。”柴标說。

然而這樣做的代價是,2015年-2018年,肥肥蝦莊的利潤率一直低于當時的同行水準。在這期間,柴标和團隊一度讨論過是否需要更換業态,分散經營風險,但最後還是決定沉下心來,不碰自己不熟悉的賽道,先專注把小龍蝦做好,因為他相信“泡沫”總會破裂,市場終歸是要回歸理性發展的。

但也不能一味被動等待市場轉變,柴标又做了一個決定,從短闆供應鍊端突破,尋求穩定供應商。

當時,肥肥蝦莊的政策是向上遊供應商讓利,用較高的收購價收蝦,確定門店盡早拿到市面上最大個頭、品質最好的蝦,同時逐漸篩選優質的合作供應商。

2018年,肥肥蝦莊與湖北小龍蝦産業控股集團簽訂了戰略協定,後者成為了肥肥蝦莊的主要原料供應商。

肥肥蝦莊創始人柴标:廚師創業,開出40餘家直營小龍蝦館

而後,柴标對于産品品質更有底氣,他便定下了一個規矩:肥肥蝦莊所使用的小龍蝦,必須比同一時期、市場上一般小龍蝦店使用的規格更高,而且要高出2個規格以上。

同時,對于不合格的産品要堅決淘汰。一次,柴标在巡店過程中發現供應商送的食材不合格,于是要求供應商将所有門店的同批食材全部撤掉,導緻當天所有門店無法正常經營。

“這是一次很大的事故,帶給我的啟發是要對供應商采取獎勵機制,肥肥蝦莊每年要評選出前三名優質供貨商,給予3-5萬元現金獎勵。”柴标表示,此後供應商給肥肥蝦莊供貨都很積極。

梳理好供應鍊後,肥肥蝦莊的門店數增長再一次加速,2019年共開出了6家門店,總門店數達到22家,2020年起陸續走出武漢,在深圳、西安開出門店。

就在肥肥蝦莊加速發展的期間,小龍蝦市場的泡沫如柴标預測的那樣破掉了。

2019年前後,小龍蝦市場線下門店大量洗牌。企查查資料顯示,2019-2021年,小龍蝦相關企業注冊量呈下滑趨勢,2021年的注冊量為2202家,僅為2018年新注冊量的三分之一。與此同時,小龍蝦相關企業的吊登出量居高不下,2021年,吊登出量達到了1193家,占到了新注冊量的一半。

肥肥蝦莊創始人柴标:廚師創業,開出40餘家直營小龍蝦館

在柴标看來,随着想要掙快錢的門店逐漸退出,小龍蝦市場冷卻對于深耕行業的門店其實是件好事,市場的降溫并不影響他繼續看好小龍蝦行業。“近幾年小龍蝦市場規模保持持續增長,說明這些年的發展總體是比較良性的。”

前幾年的亂象也對消費者的心理産生了微妙的影響,消費者逐漸從選擇便宜的小龍蝦到更傾向于選擇小龍蝦專門店,柴标據此判斷,這對于走品質路線的小龍蝦品牌來說将是新的機遇。

“2019年左右我和團隊判斷,屬于我們的機會來了,當時定下了每年開至少5家店的計劃,但受疫情影響,拓店提速暫時不明顯,到疫情後才真正放開手腳發展。”柴标說。

肥肥蝦莊創始人柴标:廚師創業,開出40餘家直營小龍蝦館

把小龍蝦做到極緻,永遠跟着年輕人走

如今進入創業第16年,柴标的工作有越來越忙的趨勢。

2023年,肥肥蝦莊一口氣開出了8家門店,總門店數近50家,“2020-2022年我們低價拿了一些好的店鋪,都會在近兩年陸續開出。”去年,在合肥開出了首家門店,大衆點評顯示,截至發稿前,這家店在合肥市大衆點評“美食榜”和“小龍蝦熱門榜”均位列第一。

同時,去年以來,肥肥蝦莊還通過持續打造精品旗艦店推動品牌更新。

乘着近兩年旅遊消費的熱潮,肥肥蝦莊于2023年年初打造了黃鶴樓聯名店這一品牌旗艦店,旅遊旺季時該店日均翻台率能達到12-13台,每天接待超2000名全國各地遊客,成為武漢知名的地标性餐廳。

肥肥蝦莊創始人柴标:廚師創業,開出40餘家直營小龍蝦館

△肥肥蝦莊首家黃鶴樓聯名店

今年,肥肥蝦莊還将繼續打造新的标杆店型。柴标透露,4月,肥肥蝦莊将在江漢路打造一家新的旗艦店,門店面積超3000平,走複古時尚的裝修風格。5月,第二家黃鶴樓聯名旗艦店也将正式開出。後續,肥肥蝦莊還将在長江邊打造兩艘遊船店,讓顧客邊賞江景邊吃龍蝦。

預計到今年年底,肥肥蝦莊總門店數将突破50家。

随着門店越開越多,柴标感覺自己的時間也越來越不夠用。他每天早晨7點起床,上午和下午和公司管理層、營運層開會,晚上到各個門店巡店,經常巡到半夜才回家。

“比起以前,我們肩頭的責任更重了,對内有這麼多員工要養活,對外,肥肥蝦莊獲得了黃鶴樓的聯名授權,有機會開發江漢路的百年老建築,我們更有義務做好武漢的旅遊‘名片’。”

不過,柴标也開始了一些新的規劃,例如除了産品的把控外,公司其他闆塊的業務陸續放手交給年輕人去做,培養年輕的管理型人才,同時加快從外部引進人才的速度。

從創業之初到現在,柴标清楚地意識到,小龍蝦是一門面向年輕人的生意,核心必須圍繞年輕消費群體的需求和喜好來搭建,而能否做好這一點也關系到肥肥蝦莊的未來,“肥肥蝦莊要堅持做好兩件事:一是把小龍蝦做到極緻,二是要永遠跟着年輕人走,做年輕人喜歡的品牌。”

小龍蝦賽道目前仍然缺乏一個全國性的品牌,柴标對肥肥蝦莊未來的規劃正由此展開。

“受限于供應鍊、冷鍊運輸等客觀條件,小龍蝦做成全國連鎖很困難,但如果是在全國挑幾個重點城市打造門店,還是有機會做到的,比如長沙、西安、深圳、合肥、盱眙、南京、杭州、上海……今後,肥肥蝦莊在這些城市都有可能開出門店。”柴标表示。

同時,作為武漢的餐飲品牌,柴标還希望能讓小龍蝦代表楚菜更多地走出去。今年1月,肥肥蝦莊受餐飲協會的邀請,參加了一場在德國法蘭克福舉辦的交流晚宴,把油焖大蝦這道楚菜端上了當地“年夜飯”的餐桌,受到當地人的歡迎。

肥肥蝦莊創始人柴标:廚師創業,開出40餘家直營小龍蝦館

“小龍蝦走向全國已經很難,走向海外難度更大,需要企業、協會共同努力,把小龍蝦這一武漢的文化名片發揚光大。”柴标表示。

繼續閱讀